海绵城市:从理念到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国历史上是个农业国家,以农耕文化为主导、以乡村为组织形式,在自给自足、游牧散居、乡土乡愁中孕育了中华文明。到了近代,随着工业文明代替农耕文明,数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浪潮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带动了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城市取代了乡村成为人类社会主要的组织形态。城市的高强度开发,以不到1%的国土面积集聚了近60%的人口,贡献了约80%的经济总量,同时也带来了高度集中的污染负荷,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紧张、水安全威胁、水文化没落等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日益增长,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指明了我国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的发展路径,明确了我国绿色、低碳、生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途径。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建设领域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在全国30个城市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工作推动了海绵城市理念的落地生根,现在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在治理黑臭水体、防治内涝灾害、缓解水资源紧缺、恢复城市水生态、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等方面成效显著,显示了这一理念的强大生命力,成为解决城市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等方面“城市病”的有力措施。社会各界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接受度不断提升,理解和认知也在不断深化,涌现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

安徽省是全国最早在全省所有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省份之一,安徽省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因地制宜探索本地区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和技术路线。池州市作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解决积水内涝、水体黑臭,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海绵城市:从理念到实践》一书回顾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从探索到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历程和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安徽省尤其是池州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以图文并茂的案例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编制、项目设计、考核要求、投融资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相信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安徽省乃至全国海绵城市建设都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是为序。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