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视域下的哈代小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欧洲民俗学人类学兴起的历史条件

18世纪末19世纪初,动荡的欧洲大陆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和变革期,争取自由、民主,反对王权专制和殖民压迫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是推动民俗学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当时民间文学被视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被当作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媒介和手段。法国大革命是欧洲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一推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上千年的封建王权专制,废弃了贵族世袭制度,消灭了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贵族统治制度及旧的社会体制。18世纪后期,随着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势力日益壮大,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他们开始有了强烈的政治欲望,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抱负,争取政治权利,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封建王权制度、颠覆贵族体制的革命,法国革命使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法国革命高扬民族主义的旗帜,为欧洲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为西方民族主义的诞生和壮大从政治和思想上创造了条件,民族主义把语言看成是衡量民族力量和品质的尺度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页。,民族主义者特别强调饱含民族深情的民间文学内容,因此,带着一种强烈的政治诉求,人们开始对民间传说、歌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大量搜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口头文学资料。发端于德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在整个欧洲引起了共鸣,各国纷纷效仿,从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影响欧洲并波及全球的民族主义运动,从而推动了民俗学的发展。

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赫尔德(Herder)是欧洲民族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作为“狂飙突进”“狂飙突进”(Sturm und Drang)是18世纪后期发生在德国的一场资产阶级文学运动,以剧作家克林格1776年出版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它推崇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压迫,重视民歌等民间文学,倡导民族风格,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赫尔德1764年的《论德国现代文学片断》为其奠定了哲学和文学基础,1773年与歌德合编的《德国的风格和艺术》阐发了该运动的文艺观点和美学纲领,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和席勒的《爱情与阴谋》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运动的精神领袖,赫尔德特别强调民歌民谣和民族语言在表现民族感情、建构民族文学方面的核心价值,称民谣为人民最纯洁的心声,他认为民歌民谣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沧桑历史和思想情感,是一个民族心声最朴素的表露,借助于歌谣,人们可以找到最深沉的民族情感,可以实现最基本的民族认同,因此他指出民歌民谣是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最根本的途径。赫尔德于1770年开始搜集民歌,1778年整理出版了《民歌集》,1807年再版时改为《民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赫尔德继承了维科(Vico)的《新科学》所阐述的历史持续发展观,强调不同历史阶段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指出人们有必要到前人祖先那里去寻求古老的民族精神,他呼吁国人要坚持自己的传统文化,弘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建议从中世纪找回本应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赫尔德接受了维科诗歌反映历史的观点,号召国人从民歌中重新发现民族灵魂,他认为民歌是民族文化和思想情感的宝库,留下了民族情感的烙印。赫尔德指出,民歌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形式,是民族灵魂的载体,是忠实记录民族语言、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的主要媒介。在赫尔德民歌理论的鼓舞下,德国掀起了一阵民歌热潮,先后出版了大量的民歌集,其中有蒂克(Tieck)的《民间童话》、阿尔尼姆(Arnim)的《儿童的奇异号角》、格勒斯的《德国民间故事书》和《古代神话故事集》、格林兄弟(Jacob Grimm&Wilhelm Grimm)的《德国传说》和《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陈映婕:《民间文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第136页。。赫尔德民族主义思想在欧洲广为传播,他对民歌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赞赏,影响了欧洲其他民族,成为他们唤起民族信心、恢复民族斗志、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武器,同时也推动了浪漫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主义运动的核心就是以民族语言为核心,通过民间口头文学等民间文化来建构民族意识,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情感,找回民族自信。民族主义推崇中世纪的黄金时代,提倡深入民间,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史诗、神话等民间文学中找回民族文化的根源,发现民族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家园。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一个民族、建构或重构民族认同、激起民族情感的文化纽带和心理基础。民间文学在欧洲民族主义运动中承担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被视为实现民族主义目标的重要手段,民俗学就这样伴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而诞生。作为欧洲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的最直接的结果,欧洲和美国纷纷成立了国立民俗协会:1831年,芬兰成立了“芬兰文学会”;1878年,英国正式成立了“英国民俗协会”(the English Folk-lore Society),其宗旨为“保护和宣传大众传统、传奇歌谣、地方习语谚语、迷信、古老习俗以及所有与之有关的主题”Amy Gnazin-Schwartz and Cornelius J.Holtorf, ed. Archeology and Folklo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p.7.;1888年,美国也成立了“美国民俗协会”Allan Dundes, Interpreting Folklo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1-2.;1891年,召开了“国际民俗大会”Richard M.Dorson, The British Folklorist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p.1.。在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革命推动下的民族主义运动和赫尔德民歌民族理论是民俗学兴起的直接动力,也为欧洲人类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