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从1308年至今——人工智能缓步走来
早在公元前900年左右,我国就有机器人的相关记载,西方的记载则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由于科技和各种基础学科发展不足,研究长时间停滞不前。
一、萌芽阶段——人工智能思想的起源
1308年,加泰罗尼亚诗人兼神学家雷蒙·卢尔(Ramon Llull)出版《最终的综合艺术》(The Ultimate General Art),详细描述了“逻辑机”的概念,声称能够将基本的真理通过机械手段用简单的逻辑操作进行组合,进而获取新的知识。[1]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提出的最接近人工智能的思想。
1308—1950年,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托马斯·贝叶斯(Thomas Bayes)和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等学者都提出了可以归结为“初级人工智能”思想的理论和观点。1936年,“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Alan Turning)提出了通用机的理论构想,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则通过这种设想制造出存储程序计算机。[2]
二、实验阶段——不可思议的图灵测试
1950年,艾伦·图灵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计算机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测试的主要流程是在测试者(人)与被测试者(机器)相互隔开的情况下,测试者通过一些装置(比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如果被测试者超过30%的答案能够让测试者无法分辨出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人类智能。通过这一测试,图灵让人相信“思考的机器”是可能的,图灵测试也由此成为验证机器能否具备人类智能的著名测试。
自此之后,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1955年,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了美国西部计算机联合大会(Western Joint Computer Conference),奥利弗·赛弗里奇(Oliver Selfridge)、艾伦·纽厄尔(Alan Newell)两位学者在会上就机器学习展开了讨论。1956年,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关于人工智能的研讨会,摩尔、所罗门诺夫、麦卡锡、明斯基、赛弗里奇等学者出席会议,这次历史性的会议历时一个月,史称“达特茅斯会议”。该会议被公认为人工智能的起源,标志着人工智能正式成为一门学科。2006年,这五位学者重聚达特茅斯(见图1-2)。
图1-2 摩尔、麦卡锡、明斯基、赛弗里奇、所罗门诺夫重聚达特茅斯
三、应用阶段——投身人工智能的发展
1955年12月,赫伯特·西蒙和艾伦·纽厄尔开发了第一个人工智能程序Logic Theorist,它可以证明罗素和怀特海《数学原理》52个定理中的38个,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应用阶段。
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项目和产品问世。弗兰克·罗森布拉特(Frank Rosenblatt)在1957年开发出人工神经网络Perceptron(感知机);次年,约翰·麦卡锡开发出程序语言Lisp;1959年,阿瑟·萨缪尔(Arthur Samuel)最先提出“机器学习”这一术语,并萌发让计算机学习下棋的设想。
如今,以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为代表的一系列人工智能事件冲击着人们关于人工智能的旧有观念,它早已不是人们以为的那个必须依靠人工介入的“机器人”,而是变成了能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学习人”。
[1]Johnston M D.The spiritul logic of Rmon Llull.Oxford:Clrenden Press,1987.
[2]戴森.图灵的大教堂.盛杨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