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在学前儿童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心理学流派及著名的心理学家,每个学派的观点各不相同。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日内瓦学派、社会文化学派和自然成熟理论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实际上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晚期,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1923年)中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伊底(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这三个部分分别遵循着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的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这时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根据刺激和快感的最大源泉(即动欲区)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

1.口唇期(0-1岁)

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嘴。在口唇期的初期(0-8个月),快感主要来自唇与舌的吮吸活动,吮吸本身可产生快感,婴儿不饿时也有吮吸手指的现象就是例证。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一个被“停滞”在口唇期初期的人可能会从事大量的口唇活动,诸如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该人格通常被称为口欲综合型人格。在口唇期的晚期(8个月—1岁),体验的感受部位主要是牙齿、牙床和腭部,快感来自撕咬活动,一个被“停滞”在口唇期晚期的人会从事那些与撕咬行为相等同的活动,如挖苦、讽刺与仇视。该人格通常被称为口欲施虐型人格。

2.肛门期(1-3岁)

这个时期的动欲区在肛门。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儿童必须形成卫生习惯。在肛门期,快感主要来自对粪便的排出与克制,如果这一时期出现停滞现象,可能使人格朝着慷慨、放纵、生活秩序混乱、不拘小节或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吝啬、整洁两个方向发展,形成“肛门排泄型”或“肛门滞留型”人格。

3.性器期(3-6岁)

这个时期的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它是五个阶段中最复杂和争议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恋亲情结因儿童性别的不同有“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和“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之分。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男孩子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开始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一种爱恋的心理和欲求,同时又有消除父亲以便独占母亲的心理倾向。另一方面,男孩子因为上面所说的一些想法而产生“阉割恐惧”,害怕自己的性器会被父亲割掉。为了应付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焦虑,男孩子终于抑制了自己对母亲的占有欲,同时与自己的父亲产生认同作用,学习男性的行为方式,这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极为重要。弗洛伊德认为,与此类似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也在女孩子身上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恋父情结”。女孩子最后也与母亲发生认同作用,而开始习得女性的行为方式。

4.潜伏期(6-12岁)

这里所谓“潜伏”,指的是儿童对性器兴趣的消失。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因年龄增大而其生活圈也随之扩大有关。儿童到了这个年龄,他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对于外界环境,也逐渐有了探索的倾向。由于这个时期的行为少有与身体某一部位快感的满足有直接关系,于是有“潜伏”的说法。

5.青春期(12岁以后)

在这个时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所以又称两性期。儿童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性权力的、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如果不能顺利发展,儿童就可能产生性犯罪、性倒错,甚至患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早期经验发生于儿童人格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某些人在成年以后,还保留着早期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人格停滞或倒退等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早期经验产生的心理印记或创伤。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美国著名精神科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2]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感和不信任感的冲突

此时如果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那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婴儿开始认识周边的人了,当婴儿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产生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时期孩子会反复使用“我们”“不”等语言来反抗外界控制,若父母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的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好“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儿童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他们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会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儿童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儿童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将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儿童想象的失利、内疚感和对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4.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大都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将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埃里克森说,如果个体把工作当成他唯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唯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自卑感影响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

这一时期,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更重要的是青少年常因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认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为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7.成年期(25-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埃里克森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8.成熟期(65岁以上):完善感对绝望感的冲突

这一时期,老人的体力、心理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完善感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阶段。完善感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是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只有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才能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二、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俄罗斯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他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和反应(R)之间的联结(S-R)。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环境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成人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影响儿童的行为。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他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从而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如书写、讨论、演讲等。这种操作性行为的形成过程就是学习,其关键是强化的作用。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逐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强化称为正强化,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但是负强化与惩罚有异。

(三)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谓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班杜拉的主要观点如下。

1.儿童的社会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榜样)而获得

班杜拉认为儿童的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榜样)而获得。在他看来,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环境和经验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他称之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他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2.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记忆)、动作再现、动机四个过程

(1)注意过程。

班杜拉认为,注意学习的对象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观察学习的方式和数量都由注意过程筛选和确定。什么样的榜样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从而使其加以模仿呢?班杜拉认为,应该从观察者的心理特征、榜样的活动特征和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特征三方面考虑。首先,三方面中,观察者与榜样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方面对注意的影响更重要。如果榜样与观察者经常在一起,或者二者相似,那么观察者就可以经常学习或容易学会榜样行为。其次,观察者的心理特征,如觉醒水平、价值观念、态度定势、强化的经验也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最后,榜样的活动特征,如行为的效果和价值、榜样人物具有的魅力、示范行为的复杂性和生动性等,也影响注意过程。

(2)保持(记忆)过程。

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注意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要使榜样行为对学习者的行为发生影响,学习者还必须记住榜样的行为,即将其保持在头脑中。班杜拉认为这种保持过程是先将榜样行为转换成记忆表象,然后记忆表象再转换为言语编码(形成动作观念),最后表象和言语编码同时储存在头脑中,对学习者以后的行为起指导作用。

(3)动作再现过程。

动作再现过程是将记忆中的动作观念转换为行为的过程,这是观察学习的中心环节。动作再现过程主要包括动作的认知组织、实际动作和动作监控三步。动作的认知组织就是将保持中的动作观念选择出来加以组织。实际动作就是将认知组织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监控就是对实际动作的观察和纠正,分为自我监控和他人监控两种。观念在第一次转化为行为时很少是准确无误的,所以仅仅通过观察学习,技能是不会完善的,需要经过一个练习和纠正的过程,动作观念才能转换为正确的动作。

(4)动机过程。

动机是推动个体行动的内部动力。动机过程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

3.替代强化是儿童进行观察学习的关键

个体活动的动机来自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包括替代强化、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强化,第三种属于内部强化。

替代强化是指儿童通过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及其受到的后果(如奖励或惩罚),从而使自己的类似行为得到加强或削弱。例如,儿童看到别人成功的行为得到肯定,就加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反之,看到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处罚,自己就会避免那样做。这种榜样可以扩大到电影、电视、小说中的人物。替代强化是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最重要的概念,是儿童进行观察学习的关键。

直接强化就是个体行为本身受到强化,如教师对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表扬。直接强化的作用是明显的,教师常通过运用表扬、评分、升级等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

自我强化指个体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并以自己确定的奖励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在儿童教育中,自我强化是通过成人向儿童提供有价值行为的标准,对达到标准的行为给予表扬,对未达到标准的行为加以批评,使儿童逐渐掌握这种标准,从而促使他们用自我肯定或否定的方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应。之后,儿童就形成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用来调节行为。自我强化系统包括自我评价、调节和自己规定的奖励。这里,强调了学习的认知性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三、日内瓦学派

日内瓦学派是当代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中的主要派别,又称皮亚杰学派,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创立。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皮亚杰,该学派致力于通过对儿童科学概念以及心理运算起源的实验分析,探索智力形成和认知机制的发生发展规律。

(一)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并认为阶段的先后顺序是不变的。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与运算的智慧。他们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的儿童行为发展经历三个时期:本能时期、习惯时期和智慧活动萌芽时期。儿童出生的第一个月处于遗传性反射格式,即本能时期。之后,一些单一的反射动作进行了综合、联结,逐渐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习惯,如寻找声源,用眼追随运动的物体等。大约在9个月左右儿童开始感知运动智慧的萌芽。如开始发声,并试图将语言和物体进行联结等。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包括:第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例如,在这一阶段后期可以说出自身的左右,但对对方的左右常常弄错,受自身左右的影响;第二,思维具有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第三,儿童往往借助动作和直观事物进行思维;第四,该阶段的儿童思维往往具有刻板性,注意力不能转移,不善于分配注意力,在概括事物性质时缺乏等级的观念。除上述四点外,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还具有不灵活性、泛灵性、具体形象性、单向性等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运算。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在推理、问题解决和逻辑方面已经超过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但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总的来说,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去自我中心、可逆性、具体形象性,并能运用一定的符号、规则等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等特点。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

这一阶段儿童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进行复杂的思维运算,如判断、分析、比较、演绎、推理等,并能仅仅根据语言、命题、符号等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

(二)几个重要概念

皮亚杰认为,所有的生物(包括人),在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中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物有机体的行为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另一方面,这种适应性的变化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的建构过程。皮亚杰用适应的观点解释个体的发展。

1.图式

图式是指人们适应某一特定情境的内在结构,是皮亚杰用来解释个体的认知结构的概念。个体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遗传,其结构与功能比较简单。在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系列图式。其中运算图式是最重要的图式,它体现着个体的智慧发展水平。所谓运算,是指智力的或内化的操作,指通过逻辑推理将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儿童的运算图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2.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其内部心理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所有生物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生物有机体的适应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同化就是有机体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而顺应则是有机体的内部结构受到所同化元素的影响而发生适应性的改变。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而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当前的刺激情景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

3.平衡

平衡过程是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在与外界物理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认识结果的过程,也就是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

四、社会文化学派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注文化——价值观、信念、习俗和社会群体技能——是怎样传递给下一代的,他认为社会交互作用,尤其是与更有知识的社会成员的对话,是儿童学习到符合所在社会文化的思维和行为的必要途径。这种观点被称为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认为,成人和更老练的同伴能帮助儿童娴熟地从事具有文化意义的活动,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就成为儿童思维的一部分。一旦儿童把这些对话的本质特征加以内化,他们就能应用那些人的语言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并学习新技能。维果茨基通过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只要把握最近发展区,就能加速学生的发展。最近发展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提出了教学应当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五、自然成熟理论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成熟程度制约,有着自己的阶段性和顺序性。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其中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他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有力支持了这一观点,说明生理成熟是儿童学习的前提,即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因为成熟是一个由内部因素控制的过程,呈现出较强的顺序性。外部环境给儿童的发展提供了适当的时机和条件,学习作为一种与外部环境有关的因素,仅在个体成熟时发生,并只是对成熟起到促进作用。格塞尔的自然成熟理论又称“成熟势力说”。他还认为,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发展方向的原则;②相互交织的原则;③机能不对称的原则;④个体成熟的原则;⑤自我调节的原则。

历年真题

【1.5】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6岁的儿童处于()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6】适合幼儿发展的内涵是()。

A.适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B.跟随幼儿的发展

C.任其发展

D.追随幼儿的兴趣

【1.7】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婴儿在生命中的第一年所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A.主动对内疚

B.信任对不信任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对羞愧

【1.8】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前运算阶段

【1.9】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认为()。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发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

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

【1.10】教师拟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与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这种做法体现的是()。

A.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B.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D.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

【1.11】简述班杜拉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本章小结

本章是对“学前儿童发展”这门课程的概述,从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到研究方法,再到理论流派的历史发展概况,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学前儿童发展”这门课程的整体把握,建立课程的认知框架。结合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本章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二是儿童发展的理论流派,学生应当熟记各种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与基本观点,并能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原理解释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本章的知识点主要属于记忆与理解层次,适当注意理论的运用。

本章要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