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概念的提出
尼泊尔救援是中国社会组织第一次大规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救灾,如何透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结构性的差异,怎样突破语言、习俗、身份、信仰等的分野抵达“民心相通”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
此次调研过程,我们带着这一研究问题走到一线,希翼以我们的亲身体验去寻找可能的答案;去发现面对大的自然灾害,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如何克服各自的差异性,从而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同对抗大的灾难与不幸。
地震、海啸等大的自然灾害不期而至时,既存的社会运行规则随之失度,自然与社会发生较量,本真的问题浮现出来,即人要活下去,人要有尊严地活下去。而为维护社会运行以及在其基础上所形成的遮蔽真实存在的“人造物”知识瞬间崩塌,人们只有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才能保证个体在面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时活下去,并且有尊严地活下去。此时,再大的差异也会消弭于共同对抗大的自然灾害的紧急状况之中,人与人之间相似的部分会显现出来,例如本质上每个人都具有的“善”“慈悲”“同情心”“良知”等,而这些共同价值确保了在一定时间限制中大范围内的社会合作与互助的可能。
考察此次尼泊尔地震救援过程,可以看到地震发生之初中国公益组织快速行动起来投入到救灾之中,危急之下个体的“善”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尼泊尔人、中国人以及来自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志愿者们以组织或个体的方式,投入到地震救援之中。国别、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种种差异性被消解于救灾的行动之中。人类共有的“善”与“良知”在此时此地成为可被感知的最重要的力量。随着救援活动从最初的紧急救援进入灾后安置阶段,危急状态下被激惹的“善”慢慢消散于日常的事物,遮蔽真实存在的“人造物”知识慢慢显露出来,不管是尼泊尔当地的灾民还是来自中国的志愿者再次被“名”束缚,民族、宗教、文化等相异的部分也随之凸显出来,“善”开始沦为“平庸的善”。
地震两周年之际,再次回到现场,我们时时处于感动与无奈两种情绪交替之中。感动的是,中国公益组织首次大规模走出国门开展国际救援,尽管需要克服的问题有许多,但基于“善”“慈悲”理念的感召,在尼泊尔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蓝天救援队等组织中的人们,克服种种困难,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尽管有善良的初心,但并不能掩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却足以成为“民心相通”的障碍。
众所周知,与善相对的是恶,但在尼泊尔地震救援或者灾后重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恶有本质上的区别,仔细考察这些问题,虽然表面上看出现的问题各有各的客观原因,但进一步追问问题产生的根源时,却发现殊途同归,都产生于双方在行动过程中的某种“不假思索”。这样一种“不假思索”的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平庸”,而这样“无思的善”就可以被称为“平庸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