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传播:自我·赋权·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 聆听生命的回响

段永朝

一转眼,就是2018年了,日子过得真快!

“日子过得真快!”这句话,已经平淡到无知无觉。

2017年初冬的一天,收到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师曾志教授发来的图书清样,猩红的封面,书的名字叫作《生命传播:自我·赋权·智慧》。这部书稿,一下子又把我带回到两年前的论坛:符号·数据·智慧——北大首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高峰论坛。

500多页的书稿,我整整读了半个多月。师老师嘱咐写一篇小序的话,音犹在耳,却迟迟无法下笔。

2016年1月9日、10日,在北大博雅大酒店,两天的时间,9场对话,300余位与会者,数十场演讲,处处散放着思想的气息,充溢着对话的欣悦——直白地说,就是信息量很大。

师曾志教授是一位充满激情,永远在探索新事物、新可能、新体验,乐于倾听、善于组织的学者。这个论坛的筹备期,也不过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她与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的熊敏华女士反复沟通,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框架,然后就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往前推进。加之敦和基金会与熊敏华女士一如既往的支持、师老师极富魅力的号召力、众多老师一致的认同和协作,硬是把这个难度极大的论坛,做成了一个富含思想性、有国际视野的学术会议。

同时,我作为大会的参与者,备感荣幸的是,四次登台,或演讲或参加对话,获益颇丰。我想,就以我在大会闭幕式上的演讲为基础,也结合这两年中与师老师多次就这一主题的交流,作为向这部书稿致敬的一篇小序。

10日下午,当我意识到这是第四次登台的时候,当我意识到这是整个大会的第九场,也是最后一场的时候,我不由得有一点点惆怅,因为我失去了静心聆听的可能。我其实更愿意在这个群贤毕至的峰会上,做一名欣悦的听众,坐在下面,享受这个过程。这两天下来,真的像吸收营养、吸收能量,在滋养内心,如果真要总结什么的话,我想着重谈一个方面。

我注意到这个舞台和这个空间。

这是9日举办开幕式的舞台,也是10日闭幕式的舞台。恢弘的场面,绚烂的灯光,激昂的上场音乐,台口的聚光灯,多个摄像头组成的机位组合——这些颇具现代色彩的声光电,使得整个时空充满了技术发展的味道;而在这样的时空中各路思想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类最为原初的问题——生命。这样的空间和在其内探讨的问题就像一个隐喻:不管技术如何发展,人类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就是生命本身。

在宗性法师站在台上,用舒缓的语调解说自己的生命感悟之前,也不由得对这个场面说了这么一番话: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搁……

这是一个颇具仪式感的舞台。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说法,这是某种卡里斯玛的象征。卡里斯玛,是指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和领导力,简单讲就是“大神”。

但是,这终究是个舞台,终究是这样一处充满仪式感的所在。

这里有什么问题吗?

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对卡里斯玛的反思日渐深入,甚至走入具体的学科领域,比如教育。很多大学的校长坐不住了,因为教育成了问题,我们怎么和后代讲一个老爷爷的故事?卡里斯玛是个特别庄严、特别能“装”的模式,就是因为卡里斯玛要塑造一种超人格的魅力。超人格的魅力有什么用?我看是吓唬孩子们用的。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历史学教授威廉·克拉克,在《象牙塔的变迁:学术卡里斯玛和研究性大学的起源》一书中,详尽分析了1000年来脱胎于修道院传统的欧洲古老大学,是如何在启蒙运动之后,涌现出博士帽、学位论文、绩效考评等这些东西,进而塑造了今日学术的“长相”。

再于是,我们非常熟悉地把这种种肃穆庄严的卡里斯玛,与20世纪大行其道的商业卡里斯玛结合在一起,装点成论坛、峰会的现场。我们在这里交流思想。

不同卡里斯玛的结合,就好像轮番登台的“大神”一样,互相加持、彼此致敬。在这种非常传统的“演说”“对话”中,我们努力传递着思想,触达在场和不在场的听众,令他们努力辨认着话语丛林中散落的思想。

这是我们的处境。

在这个处境之下,这两天我发现一个“脏词儿”(我最近比较喜欢用“脏词儿”这个术语),就是“共识”。越思考,“共识”这个词就越是疑窦丛生。大家会觉得为什么呀,难道我们坐在这里不是来寻求共识的吗?

借用梁春晓老师多年前讲过的“井底之蛙”的隐喻(每个井底之蛙,都试图跳出来,但其实是堕入更大的“井”),我觉得,如果“共识”只是意味着铲除“鸡同鸭讲”的窘境,那么势必会反其道而行之,堕入“黑格尔困局”:就像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犀利地分析过的主人与奴隶的诡异关系一样,如果越来越多的共识,到头来竟然意味着“鸡同鸡讲”“鸭同鸭讲”的话,那说好的“异质性”“多样性”呢?如此看来,对话——是一个远未得到澄清的问题。

“共识”这个术语,让我觉得很恐怖、很紧张的原因在于:第一,当我们听别人表达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做了很多假设;我们所传递的语音、文本的字面含义,原本是一个凝结了大量个人体验、知识背景、对话氛围,以及诸多假设的复合体。

第二,我们往往会假设所谓“共识”是建立在诸多“尚未共识”的认知基础上的——问题恰恰在这里,我们对这些诸多的认知假设,尚未达成共识。

换个角度说,这些诸多的认知假设背后,可能还潜藏着更多的底层假设,所谓的“共有知识”,可能尚未被人觉察到。这也就是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曼、谢林所提出的“共识的无穷倒退”的难题。

所以请看,达成共识有多难。

我想,是否可能改一个字,把这个“共识”的“识”改成“念”,即从探讨“共识”,转向探讨“共念”好不好?共念,就是一种心里素朴的念想和惦记,这个心里的念想和惦记,不管是虔诚的基督徒、穆斯林、佛教徒,或者少数族裔的神衹等,大家尽管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尽管可能在字面上还会有众多的纷争,但不影响大家坐在一起,展开生命的交流,生命的对话。

这大概就是我理解的“跨语际生命传播”的含义吧。

我们试图达成共识的初心是善的,是好的;但超越共识可能更加紧要。超越共识的目的,就是要超越对错,超越善恶、美丑、好坏的两分法。这两天的讨论中,已经有朋友提出这个断句的问题: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高峰论坛,是“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还是“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或是“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等等。这说明,我们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旧的疑惑并未消弭,而新的疑惑又自然萌发、滋长,与我们仅有的一点点共识,交织缠绕在一起。这是生命的本真状态。

在两天的论坛中,来自MIT的彭特兰教授,在讲“思想的流动”,来自荷兰鹿特丹大学的穆尔教授,在谈“命运的驯化”,来自北大的师曾志教授,在谈“新媒介赋权”,来自中山大学的翟振明教授,在谈“突破虚实空间的边界”,佛学家宗性法师在谈“生命的意义”,艺术策展人岳路平在谈“可编撰的世界”——这么多的学者,在跨语际地陈述自己睿智见解的时候,真正的碰撞开始了,思想的“闪电”开始了,名词、术语、逻辑、文本、PPT,在大家的头脑中发生汇聚,发生分化,我们每个人听的同时,我们的眼睛也似乎有了图像,有了色彩,甚至能呼吸到某种味道——所有这一切,都远远超越了这个会场的装置空间,超越了所能触及的话语空间,进入了心灵深处,进入了生命本身。

互联网对生命的意义,或许正在于它使生命的含义得到延展。

生命首先是连接,是无处不在的连接,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依存、相互介入、相互塑造。这样一个素朴的事实,在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之后,被日益甩干、碾压成均质化的模样。

互联网,将改变这一切。

两年前的这九场深度对话,以互联网认知重启为背景,以“生命传播”为主干,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脉络:用生命的眼光看待互联网,用互联网的思想看待生命。用师曾志教授的话说,互联网即“因陀罗网”,大众媒介已超越语言本身,在心念与心智上交感形成生命有机体。因陀罗网中的感觉、觉受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快速交互,凸显出“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的特征,在信息快速流动、交互、生成与更迭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思想模式。我深以为然。

在多次与师曾志教授交流的过程中,她把“生命传播”概括为六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是与自我相关的、个体性的、具身性的,又是关系的、间性的;第二,认知在感觉流动中、在交流对话中不断形成与发展;第三,认知情境是动态与变化的,其中更加强调感觉、情感、情绪的力量,这些力量也在不断改变着认知情境本身;第四,强调审时度势与择机而行的能力,时机以及机缘稍纵即逝,认知在事物的性质、形式、属性上展开而不仅仅延展与深挖内容本身;第五,正是由于时机与机缘的重要性,彰显出传播中表达、行动乃至改变的重要性,强调认知过程与创变过程的合二为一;第六,认知与创变多措并举,事物发展变化在生成中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这导致传播过程更重于结果。

在我看来,这六个方面的概括,很好地凸显了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综合,凸显了知与行的合一,是重新理解“生命”、理解“生命共同体”内在的张力与信息内涵的基石,也是师曾志教授与她的学生、团队在过去几年中潜心研究、砥砺而行的积淀。

作为研究新闻传播、大众传播的教授,师曾志在这些年的讲学和本书中也特别指出,自我传播注重个体觉知、反观自照的能力。这恰恰是湮灭在工业时代轰鸣的机器中的属于人的生命能力。我赞同师老师的这一判断,即“生命传播”概念的提出,就是想为传播学研究提供别样的认知与叙事方式,关切到“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噩运、社会不公或是神衹的人性,而是出自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个体心灵、自我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个体表达行动对心灵和自我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塑造,个体如何在传播中认识自我与权力,甚至在对话交流中如何感知自我与他者生命的交互、流变与生成等,都为我们打开了追问生命传播的大门。

历经两年的艰苦努力,师曾志教授和她的团队,终于将这部浸满闪光思想的论著,呈现在人们面前,可喜可贺,令人钦佩。过去的两年里,就我所知,师老师并未停留在她此前钟爱的公共传播、微公益、公民社会、安平奖等诸多研究、实践的领域内,她带着学生去尼泊尔地震灾区,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创设公共传播硕士研修班,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和挚爱,不知疲倦地学习、思索、交流、传授,用行动书写着生命传播的本来意义,这部书稿的圆满出版,就是她留下的一串足迹中的清晰印记。

这部书稿,凝结着诸多学者、支持者、思想者的奉献,也凝结着师曾志老师的心血。这篇小序中的文字,也有一半来自师曾志老师在微信上发给我的原文。我在这里引用,向以她为代表的这一学术群落和由她而凝聚的这一群互联网领域的思想者、研究者、学习者,表达自己的敬意。

这是生命的奉献。

是为小序。

2018年1月1日

(作者系苇草智酷合伙人,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