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价值
教育部2006年修订的《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在社会经济大发展所带来的多元价值背景下,学校德育既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不能空洞说教、刻板划一,如何寻找合适的方法,于潜移默化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多元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更新、更强的时代意义。
(一)学科德育是倡导“立德树人”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进入21世纪以来,立德树人成为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它是现阶段我国学校教育的总的指导方针,对我国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著名教育学者崔允漷和陈霜叶在《三个维度看“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一文中明确指出,“立德树人作为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新时代中国人的教育任务和目标,需要的正是以中国文化中厚重的德行养成、美德教化为历史根基,延承至面向未来的社会和全球挑战。这也是延续文化自信的一种教育自信的基础。这既是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体面对未来世界的依靠。”[9]
在对“立德树人”背景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立德树人”的概念基于不同的基础与条件,可以形成不同层次的理解。如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理解“立德树人”,可以理解为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品质与能力,从而逐步形成如同“树”的成长一般的密实而坚韧的个体健全人格。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层次来理解,通过确立我国整体德育目标,找寻到我国传统文明中不断传承的优秀文明与文化脉络,将现代文明素养发展与传统文明品质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我们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如何依据小学阶段的任务和要求,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小学德育工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要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总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平台。借助学科德育这一教育平台,可以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拓展德育途径,创设灵活多样的德育方式,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二)学科德育是落实上海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德育为先”战略的需要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绝非一人、一地、一时之事。千百年来,任何一种文明的崛起与发展,都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特别指出“德育为先”的战略考虑,要求“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这十年中,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紧紧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凸显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中,《纲要》指出“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实施教育教学全过程育德”,《纲要》高度重视学科德育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德育系统工程中,学科德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育引导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最主要阵地,也是学校育人的最重要载体。同时它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与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与学校能否提高教学管理和德育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准备。
(三)学科德育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中作用的有效载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0]
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流意识的思想形态,也可理解为世人对当时社会反映的一种主要取向价值观的认同。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对同一事物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完全正常。但在社会范围内大众对同一类事物的价值判断呈现倾向性取舍,即会赞成一种,或反对另一种。当某一种价值判断成为多数人的看法和取向时,便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把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可以提高国家公民的总体素质,帮助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树立“中国梦”,树立一种大国形象和大国风范。
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必须立足长远、统筹布局、顶层设计。200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2011年,教育部启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项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使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2013年,教育部启动“立德树人”工程,要求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加强“五个统筹”,即统筹推进好学校品德、语文、历史、艺术、体育五个学科;统筹设置好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五个学段;统筹设计好课标、教材、教师、教学、考试五个环节;统筹运用好教育专家、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社会力量五个资源;统筹利用好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五个阵地。其中,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是根本要求,准确规范设计德育目标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运用和拓展德育途径、采取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德育方法是主要任务。
(四)学科德育是落实上海市“二期”课改和进行《两纲》教育的主要抓手
1998年,上海市启动了“二期”课改,“二期”课改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主要解决三大问题,即:一是如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和加强德育,三是如何以信息化带动课程与教学的现代化。“二期”课改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通过课程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体育与健身、艺术修养和发展、社会实践等学习经历,为实现让课程适应和促进每一位学生有个性、有差异和可持续地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期”课改设置了三类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主要由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拓展型课程主要关注学习内容的多样化和学习过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研究型课程着重关注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探究性和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二期”课改推进过程中,2005年3月14日,上海市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联合颁布了《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简称《两纲》),树立了以《两纲》教育为核心的德育体系,把《两纲》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两个抓手。上海市同时制定了32个学科贯彻落实《两纲》的教学指导意见。在德育途径和方法上,强调“两进两出”,即进课堂、进教材,出课堂、出校门,努力实现“所有学科中都实施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从上海“二期”课改和《两纲》教育的探索和实践看,之所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与上海市政府强调把学科德育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和《两纲》教育的主要抓手分不开,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