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文化(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地质景观文化

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地质营力的作用,使得地球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等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整个地球的表面也随之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都是地质作用的直接结果,大陆的分离与聚合、海洋的诞生与消亡、盆地的沉降、岩浆的活动等现象均直接受控于地质作用。与此同时,一切地质景观也都能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或现在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如三江并流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夏威夷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活动的“晴雨表”,云南石林反映了构造运动与流水侵蚀的共同作用等。

在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地球表面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这些地貌形态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对长期生活于其环境中的人的思想、性格和审美观点产生一定影响,最终形成了各种地质景观文化。

一、地质景观文化

地质因素是某一地域风景总体特征的“本底”,是自然景观基本的组成条件与构造基础。亿万年来,地球演化的脚步从未停止,演化历程生生不息。各种地质体及地质体中的大量动植物化石,是地球演化历史中的宝贵片断,是我们进入地球科学殿堂的钥匙。按照不同的地质因素,可以把地质旅游景观分为典型的地质地貌景观、古生物遗址景观、火山遗址景观等类型。

(一)地质地貌景观

构造运动是指由地球内力所引起的可以导致地壳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一种机械作用。自地球形成以来,地壳物质及地表形态就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由于地质作用的存在,地表留下了大量典型的地质地貌景观,它们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著名的地质地貌景观有: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中国)、大峡谷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以下简称黄石公园)(美国)、麦夸里岛(澳大利亚)、格罗斯莫讷国家公园(加拿大)等。

1.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这一遗产突出的价值在于它展示了伴随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古特提斯海的闭合以及喜马拉雅山和西藏高原的隆起而来的最近5000万年的地质历史。这些过去曾是亚洲地表演变的主要地质事件,并且如今仍处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这一区域内存留的各种岩石类型记录了这一历史。此外,在这一高山带中还包括了世界上山脉中一些典型的喀斯特分布区、花岗岩和丹霞砂岩地貌。

三江并流保护区位于我国云南省西北部,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这里不仅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主要特色是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此外,该地区还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区域内云集了北半球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各种气候环境类型。该地区拥有多种生态系统,是欧亚大陆上生物生态环境的缩影,也是自新生代以来生物物种和生物群落分化最剧烈的地区。

2.麦夸里岛

麦夸里岛位于塔斯马尼亚东南部约1500千米处,是一块长约34千米,宽5千米的海岛带。该岛的形成源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在这里互相挤压,使得麦夸里海脊的最高部分露出海面。作为地球上唯一一处从地幔开始向上运动,直至升出海面的地区,麦夸里岛有着极为重要的地质学保护意义。

占地约162000平方千米的麦夸里岛海洋公园以其优美的景色,丰富的海洋资源、陆地资源以及考古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公园内植被丰富,除有80余种各类苔藓外,至少还有46种花卉,以及各式各样的地衣、硅藻类植物等。这里没有树木或高大灌木丛,草本植物便是岛上最高的植被。长毛海豹和本土的各种鲸鱼是公园内的主要动物,海象、海狮等其他大型动物也时常出现。另外,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哺乳动物和鸟类。

公园里还保留了许多经过雕琢的、有着重要艺术内涵的土著人窑洞、考古遗址、土著人文化以及大约7000处艺术古迹,展示了早期人类罕见的艺术成就。

3.格罗斯莫讷国家公园

格罗斯莫讷国家公园位于纽芬兰岛西海岸,不仅拥有奇特而绚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拥有许多特殊的地质现象。这些地质现象为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6亿年前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本是一体,后来逐渐开始分离,同时岩浆从地壳下喷涌而出,填满了两块大陆间的空隙。现在,在格罗斯莫讷地区西小溪湖的悬崖上仍可以看到已经凝固的岩浆。5.7亿年前到4.2亿年以前,公园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两块大陆之间被称为亚派图斯海的大洋。4.6亿年前,欧洲大陆与北美大陆被挤压到一起,阿巴拉契亚山脉升起,填满了亚派图斯海。一部分大洋地壳与地幔板块向东移动并升起成为陆地的表面。地表又经过多年冰川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壮观的地质景观。

格罗斯莫讷国家公园还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具特色的生态特征。多样的地形给陆地哺乳动物、鸟类、鱼类、植物等提供了各种栖息地。

(二)古生物遗址景观

古生物是指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化石是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地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古生物化石反映了特定地质年代的动植物面貌,是动植物漫长进化过程的一个片断,是地质年代生物进化的缩影,对研究物种的起源及进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另外,古生物化石也是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旅游过程中,游人不仅可以欣赏奇特的化石,也可以获得古生物学知识。

被列入世界遗产中的化石遗址有:澄江化石遗址(中国)、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澳大利亚)、米瓜莎国家公园(加拿大)、艾伯塔省恐龙公园(加拿大)、加拿大落基山脉公园(加拿大)、麦塞尔化石遗址(德国)、伊沙瓜拉斯托-塔拉姆佩雅自然公园(阿根廷)等。此外,我国还有一些著名的化石遗址,如辽西化石群(中国)、四川自贡恐龙化石群(中国)。

1.澄江化石遗址

澄江化石遗址(距今5.3亿年)位于被誉为“世界古生物圣地”的云南省澄江县,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距今约6亿年)、加拿大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化石群”(距今5.15亿年)并列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这些动物化石群的发现,掀开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神秘面纱,大大推进了世界古生物研究的进程,被国际古生物学界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世界近代古生物研究史上所罕见”。

澄江化石遗址中的动物生活在寒武纪早期。化石的形成时间处于前寒武纪晚期的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和中寒武世的布尔吉斯动物化石群形成时期之间,填补了早期生命演化的空白,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的证据。这里发现了许多寒武纪早期动物化石门类,包括保存完好的软体生物化石群。这些化石如实地再造了当时海洋生命的壮丽景观。

2.辽西化石群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的古生物学者和地质学家相继把目光定格在我国辽西——这块贫瘠却曝出惊人发现的土地上。我国辽西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中生代热河生物群的主要产地。现在的热河生物群所包含的生物组合十分丰富,囊括了中生代众多门类的陆相化石生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古植物及其孢粉以及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双壳类、腹足类、节肢类、介形虫等。其中,早期鸟类、带毛恐龙、原始哺乳动物和早期被子植物的发现,成为20世纪古生物学界重大发现的一部分,对它们的研究涉及现代生物界许多重要生物门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问题,为探讨地球陆相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和规律提供了难得的线索和例证。热河生物群种类之繁、数量之多、保存之精以及科研价值之高,堪称世界之最。近几十年来,“中华龙鸟(带羽毛的恐龙)”“圣贤孔子鸟”“五尖张和兽”等化石的发现,接连震惊世界,被学术界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甚至有科学家预言,由于我国辽西中生代古生物化石群的重大发现,生物进化理论存在的一些难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破解。辽西古生物化石宝库中各种各样奇异的化石,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地史时期的生物世界,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3.四川自贡恐龙化石群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是1.6亿年前中侏罗世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的遗迹。在已发掘的恐龙化石中,既有长达20米的食植物性蜥脚龙类恐龙,也有凶猛的食肉类恐龙,还有仅1.4米长的鸟脚类恐龙。此外,这里还有目前世界上保存完整的原始剑龙及与之相伴的翼龙化石。由于这里的化石埋藏集中、数量多、门类全、保存好,且其产出时代为中侏罗世,填补了恐龙演化史上这一时期恐龙化石材料匮乏的空白,从而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恐龙化石遗址之一,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4.加拿大艾伯塔省恐龙公园

艾伯塔省恐龙公园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西南角红鹿河谷一带,占地74.93平方千米。公园以出产恐龙化石而著称于世。这些“爬行动物时代”的化石可以追溯到7500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这些中生代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类化石,完整详尽地记录了地球生物的进化历史。

艾伯塔省恐龙公园至今仍然保持着远古时代的自然风貌,岩石台地、砂砾石柱、山峰河谷等一起构成了一幅幅荒凉奇异的景观。然而在白垩纪7500万年以前,现在的艾伯塔省东部地区却是大片浅海的低洼沿海平原,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种类繁多。这里除了繁衍数量、种类众多的恐龙外,还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原始哺乳类、鸟类等动物。公园于19世纪80年代开始挖掘,在红鹿河谷长约27千米的沿岸地区,至今已经发现了300多具保存完整的恐龙化石骨骼,分属35种不同类型。这些化石不仅埋藏集中,而且种类繁多,保存完好,为世界所罕见。

艾伯塔省恐龙公园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阿根廷伊沙瓜拉斯托-塔拉姆佩雅自然公园

伊沙瓜拉斯托-塔拉姆佩雅自然公园包括伊沙瓜拉斯托省公园和塔拉姆佩雅国家公园两部分,位于阿根廷中部谢拉潘毗纳斯西部边境,含有三叠纪(2.45亿年前—2.08亿年以前)最完整的陆相化石记录。公园内的6个地质岩层中含有大量原始哺乳动物及植物化石,包括已知年代最早的恐龙的遗骸,记录了恐龙从三叠纪早期到三叠纪后期的演变过程,揭示了三叠纪脊椎动物的演化和古环境特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三)火山地貌景观

火山是地壳内部喷出的高温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故在地理学上又被称为堆积山。典型的火山,在地貌上一般表现为顶部有凹形洼地的锥形孤立山峰,但因喷出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形态。部分火山的火山口由于底部封闭,还会形成火山口湖,形成“高山出平湖”的独特景观。世界上的火山分布都有一定规律,基本上与地震分布带相一致。目前全世界约有2000座死火山,500多座活火山,主要分布在4个火山带上。

(1)环太平洋火山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基本一致,从南、北美洲西海岸、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经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至新西兰。

(2)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从阿尔卑斯山经高加索、喜马拉雅山至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火山带相连。

(3)大洋中脊火山带:约有22座,其中许多位于海面以下,冰岛与詹迈扬岛有露出海面的活火山是大洋中脊上的产物。

(4)东非火山带:沿东非大裂谷分布,它是陆地上的“洋中脊”所在处。

火山景观不但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例如,在东非大裂谷两侧,耸立着一座座火山,至今仍有水汽喷出,温泉涌流;活火山更是热气腾腾,烟雾缭绕。世界闻名的恩戈罗火山口和尼拉贡戈火山的熔岩湖两大火山奇观都位于这里,而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第一高峰)和肯尼亚山(非洲第二高峰)则都是典型的死火山,山顶终年覆盖着白雪,十分美丽。

已被列入世界遗产的著名火山景观有:堪察加火山(俄罗斯)、伊索莱·约里(伊奥利亚群岛)(意大利)、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美国)等。

1.长白山

长白山位于我国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接壤的边陲地带,绵延1000千米,是我国与朝鲜的边界山,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有“关东第一山”之称。

在长白山脉白头山顶,有一座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天池湖域面积9.8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4米,最大水深373米,为我国最高最大的火山口湖。天池也叫“龙潭”“海眼”“温凉泊”,是火山赐予人类的一大胜景,它的一泓碧水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16座山峰之中。天池四周气候多变,常有蒸气弥漫,瞬时风雨雾霭,景色绝妙,宛若缥缈仙境。天池内壁为白色浮石与粗面岩组成的悬崖峭壁,犹如“玉碗”。天池北面有一缺口,池水由此溢出,在“高燕吻瀑”处飞流直下68米跌入深潭,形成著名的“长白瀑布”,瀑布如万匹野马,从悬崖上猛冲下来,震天动地,在深潭处激起丈许水柱,卷起万朵浪花,令人叹为观止。

2.五大连池地质公园

五大连池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境内,平均海拔高度400~600米,面积1008平方千米。区内有规律地分布着14座火山,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年代最新的火山群,被称为“天然的火山博物馆”“火山公园”。由于最新喷发(1719—1721)的火山熔岩堵塞了石龙江,形成了五个串珠状、溪水相连、倒映山色的火山堰塞湖泊,即头池、二池、三池(腰池)、四池和五池,各湖有暗河相通,终年不枯,“五大连池”因此得名。

五大连池以“山秀、石怪、水幽、泉奇”而为人所称道,14座锥体火山屹立在五池碧水周围,山环水抱,交相辉映。登山远眺,绵延64平方千米的黑色熔岩如巨龙匍匐前行,如瀚海波澜起伏,蔚为壮观。千姿百态的熔岩惟妙惟肖,有的如丘如岭,有的如禽如兽,令人目不暇接。向下俯瞰,池水清澈深邃,光洁如镜。此外,温泉也是园内一绝,仅保护区的药泉山下就有南泉、北泉、翻花泉等,因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皮肤病、风湿病有着特殊的治疗效果而深受游客欢迎。

3.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

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包括8个较大的岛屿和124个小岛,总面积16759平方千米。夏威夷岛(又称大岛)是美国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所在地,岛上有世界上最为活跃的两座火山:冒纳罗亚火山和基拉韦厄火山。

夏威夷群岛海底周围的太平洋板块是一个海底火山活动区,从2000万年前起,一直有岩浆从海底涌出,随着岩浆的不断凝固,夏威夷群岛也就不断“生长”。长期以来,有关夏威夷群岛的成因及其独特的分布形式,一直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20世纪70年代美国地球物理学家摩根提出的“热点”假说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他认为在地幔深处有位置固定的地幔物质上升流,炙热的上升物质冲破岩石圈的地方可视为“热点”,而夏威夷岛正处于这一“热点”之上,此外,太平洋板块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因岩浆凝固而形成的火山也随板块一起移动,在“热点”处又会形成新的火山。经过几千万年的时间积累,就出现了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火山传送带”。

夏威夷群岛由5座火山熔合而成,其中的冒纳罗亚火山和基拉韦厄火山是两座著名的活火山。火山喷发时,炙热的熔岩火球般地喷向天空,像橘红色的焰火,染红天际。火山口内的翻滚的熔岩从口内涌出,似一条条赤色火龙,随坡而下,势不可挡。

除了熔岩分布的地区外,夏威夷群岛上大多数地方雨林茂密,景色秀丽。火山喷发带来的肥沃土壤,有利于各种植物生长。栖息在岛上的野生动物有当地特有的夏威夷鹅等。这些动植物与夏威夷独特的火山景观一起构成了一个奇异的、生机勃勃的世界。

二、地貌景观文化

地貌是地球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于地表物质的结果,是地球上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作为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地貌与自然界的其他要素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一般来说,地貌的起伏是构成天然景观形态的基本骨架,是风景区的背景和基盘,地球内外力的作用,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地貌景观。这些地貌景观作用于长期生活在其中的人类,从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地貌景观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千姿百态,形式多样,既有挺拔的高山、幽深的峡谷,也有荒凉的沙漠和空旷的草原;它们有的高大雄伟,有的旷广阔达,有的俊秀奇巧,有的静谧幽远,不一而足。而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又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并与之交相辉映,光彩熠熠,使其更具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具体说来,根据地貌形态,地貌景观主要分为山岳景观、峡谷景观、喀斯特(岩溶)景观、冰川景观等类型。

(一)山岳景观

在地貌学上,对山岳的划分首先是根据其高度,一般来说,绝对高度在500米以上的称为山或山岳。其中,旅游价值最高的山岳旅游资源应当是中低山。在我国,一般1000~3500米的为中山,500~1000米的为低山。中低山介于平原和高地之间,既可以看到大自然对地貌的作用,又经过了人类一定程度的开发,所以无论在自然景观方面,还是在人文景观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通常来说,山岳景观和文化联系比较密切,我们把山岳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称之为山岳文化。山岳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即山岳自身)和依附于山岳的精神文化。在山岳文化中,内容最多、形式最丰富的莫过于历代文人墨客颂咏河山的诗词歌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描述泰山雄浑壮丽的千古绝唱,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更是将峨眉秀甲天下的绮丽景观刻画得淋漓尽致。

被列入世界遗产的著名的山岳景观有:比利牛斯-佩尔杜山(法国和西班牙共有)、泰山(中国)、黄山(中国)、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中国)、武夷山(中国)、阿索斯山(希腊)等。

1.泰山

泰山古称东岳,初名岱山,也叫岱宗。泰山山势磅礴雄伟,峰峦突兀峻拔,景色壮丽,为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泰山一天门(中国)

泰山是一座历史名山,大约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地繁衍生息,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则生动地展示了泰山古老的文化积淀。从秦汉至明清,历代文人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关于泰山的诗词碑文,其中像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更是成为传世名篇。天贶殿的宋代壁画,以及各处的石刻、碑碣也都是稀世珍品。泰山脚下的岱庙则是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地方,也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采用帝王宫城式建筑,在祠庙建筑中规格最高,是我国古代文明和信仰的象征。庙宇道观、碑刻诗文等历史古迹,生动地展示了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与雄壮的山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相映生辉,使泰山成为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泰山的自然景观以奇、险、秀、幽、雄、旷等特点而著称于世。泰山为断块山地,山体高大、气势雄伟,山岩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如回马岭,山崖陡峭,盘道曲折,马不能回;云步桥,单桥凌驾深涧,浑然天成。登临岱顶又可观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日观峰位于玉皇顶东南,古称介丘岩。在此观日,只见四周雾气弥漫,云层翻滚,犹如仙境。随着旭日东升,天空瞬间如染色海洋,绚烂多彩,继而彩霞变幻,金光万道,普照八方,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2.黄山

黄山雄踞安徽省南部,古称黟山,是我国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黄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厚重的人文积淀,赢得了“世界公园”的美誉。

◎黄山迎客松(中国)

黄山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距今约1.31亿年。后经第四纪冰川的磨削,呈现出奇峰嵯峨、怪石林立、崖壁陡峭、涧壑深邃的奇特峰林地貌,具有内涵丰富、雄浑柔媚、粗犷纤细、刚柔相济的特点。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闻名遐迩。黄山奇松枝干遒劲,冠顶平整如削,极具矫健劲挺的阳刚之气。黄山怪石星罗棋布,或分散点缀,或集中陈列,遍及峰壑。黄山云海气势磅礴,时卷时舒,状如狂涛巨浪,瞬息多变,姿态万千。黄山温泉背倚紫云峰,下临桃花溪,四季泉涌,灵异奇妙,极宜入浴。

黄山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就有轩辕黄帝在此炼丹、得道升天的传说,正因为此,唐天宝六年(747年)改名为黄山。公元754年,李白游黄山,写诗称赞曰:“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自此,历代文人对黄山多有吟咏,留下许多璀璨的诗篇与游记,如贾岛的《纪汤泉》、杜荀鹤的《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范成大的《浮丘亭》、龚自珍的《黄山铭》、黄炎培的《莲花峰绝顶》……另外,历代遗留下来的寺庙、亭阁、盘道、古桥和摩崖石刻也多达200多处,散布于名峰秀水之中。这一切形成了丰厚的黄山文化底蕴,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峨眉山(中国)

3.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距峨眉山市7千米。人们通常所说的“峨眉山”指的是大峨山,面积有120多平方千米。峨眉山以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佛教文化积淀闻名于世。境内群山绵延、异峰突兀、飞瀑流泉、景色清幽,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寺庙将近30处,如报国寺、伏虎寺、仙峰寺等。最为著名的乐山大佛,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高达71米。

综观峨眉山全貌,其自然景观集秀、雄、幽、奇、险于一身。这里青峰耸立,或连绵舒缓,或挺拔入云;层峦叠嶂,或茂密葱茏,或幽远清雅。主要的景观有“金顶四大奇观”(云海、日出、佛光、佛灯)和“峨眉十景”(罗峰晴云、双桥清音、白水秋风、大坪雾雪、洪春小雨、九老仙府、象池夜月、金顶祥光、圣积晚钟、灵岩叠嶂)等。其中,洗象池的“象池夜月”尤其著名,每当皓月当空之时,四周清幽静谧,水天一色,景色尤其优美。清音阁之“双桥清音”,飞花玉碎,涛声琴韵,犹如仙境。

4.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市境内,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区内山脉绵延曲折、森林繁盛茂密、九曲溪水逶迤流长,“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有“奇秀甲东南”之称。据《武夷山志》记载,商朝末年,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人物彭祖曾来到武夷,并隐居于幔亭峰下,这也为武夷山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武夷山(中国)

武夷山景色绮丽优美,集雄浑、隽秀于一体,和其他名山相比,武夷山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山水的和谐统一。清代丁耀日曾评价说:“他山,山山水水各为一区,此则石根、壁笋各浸水中,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区内共有36峰、72洞、99岩及108景点,座座赤峰挺拔隽秀,条条碧溪曲折妩媚。九曲溪及沿岸景观是武夷山景区的精华所在,九曲溪源于三保山,两岸峰峦巍巍,林木葱茏,猿啼鸟鸣,溪水清澈见底,蜿蜒逶迤,贯穿于群山众峰之间,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山水相依的自然美景。

曾几何时,武夷山一度成为“东南理窟”,并对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今这一切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烟消云散,但从遗留下的道观寺庙中,我们仍能依稀寻觅到当年理学家们“继志传道”的痕迹。

5.庐山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紧邻鄱阳湖和长江,有南障山、天子都、天子障等古称。庐山一名出自《史记》,它虽然不在五岳之列,却有“庐岳”之称,历来有“自有天地即有五岳,外甲东南者有庐山”之说。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大江大河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相济,并兼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

◎庐山美庐(中国)

庐山共有山峰90余座,形态各异,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登峰远眺,纵目千里,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另外,庐山飞瀑也是一绝,素有“匡庐瀑布誉漫天下”之说,并与泰山青松、华山摩岭、黄山云海、峨眉古寺并称为山川绝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将庐山飞瀑之美形容至极致。

(二)峡谷景观

峡谷景观有高山峡谷景观和幽谷溪涧景观之分,但不管哪种峡谷,都常常和其他旅游资源(尤其是水景和生物景观)共同构成绚丽的自然景色。高山峡谷景观通常因雄壮而闻名,它的观赏价值常常取决于高差和水量,高差越大,水量越大,峭壁越陡,景色也就越奇险,气势也就越宏大,也就更能显示峡谷的雄伟美。幽谷溪涧景观则以清幽秀丽而著称,回环往复的山间小路、弯弯曲曲的溪泉流水都是幽谷溪涧景观的显著特点;这种景观给人一种恬静、泰然的心境,使人品之有味,余韵无穷,是休闲和疗养的极好场所。另外,同山岳一样,地球上大大小小的峡谷也是地质史书的重要部分;正因为有了这些自然历史印迹我们才能够推知过去,遥想未来,所以它们也都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有:长江三峡、雅鲁藏布大峡谷、东非大裂谷和被列为世界遗产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大峡谷国家公园)等。另外,黄石公园、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等世界遗产中也都有峡谷的分布。

1.雅鲁藏布大峡谷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长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世界上最为震撼人心的壮丽景观。这里高山巍峨,峡谷幽深,雪山冰川晶莹剔透,原始林海郁郁葱葱,滔滔江水奔腾咆哮,这一切无一不在展示着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

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深处达到5382米,连续的“V”字形峡谷长达496.3千米,不仅在长度上超过了原被认为是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长350千米),也在深度上超过了原被认为是世界之最的秘鲁科尔卡峡谷(深3200米),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峡谷。

此外,这里还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从森林上限的冷杉林,到谷底的半常绿季风雨林,雅鲁藏布大峡谷具有了世界上最齐全的垂直自然带。不同的垂直自然带以各具特点的景观浓缩在山坡谷地上,犹如一幅凌空抖落的山水画卷,蔚为壮观。

2.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河中游、科罗拉多高原的西南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地理奇迹之一。大峡谷全长约350千米,宽6~29千米,最大深度约1740米,呈“V”字形,大体呈东西走向,东起科罗拉多河汇入处,西到内华达州界附近的格兰得瓦什崖附近。美国早年的自然学家、探险家约翰·缪尔在1890年游历大峡谷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管你走过多少路,不管你见过多少名山大川,这个科罗拉多大峡谷,色调是那么新奇,结构是那么宏伟,仿佛只能存在于另一个世界。”

大峡谷是在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是伟大的科罗拉多河的杰作。“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这是由于河水中夹带大量泥沙,河水常显红色,因而得名。千百年来,科罗拉多河像一条巨蟒奔腾咆哮,不断地切割着大峡谷,使得两侧谷壁高低错落。由于地层结构不同,疏密不一,河水的横冲直撞有时造成大片坍塌,使峡谷景观百态纷呈,有的相互堆积,有的茕茕孑立,伴随着天气变化,水色山光相互交织,变化多端,天然奇景蔚为壮观。

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不仅景色奇异,而且野生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这里的仙人掌、罂粟、云杉、冷杉等几乎在同一地区共生,构成了雄浑与秀丽交相辉映的自然美景。

3.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是地球上最大的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延伸到马拉维湖北部,总长6400千米,平均宽度为48~65千米,是地球表面上最大的一块“伤疤”。从空中俯瞰,裂谷气势极其宏伟。

有许多人在见到东非大裂谷之前,凭想象认为,那里一定是一条狭长、黑暗、阴森、恐怖的断涧,荒草漫漫,怪石嶙峋,渺无人烟。其实,大裂谷之内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远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连绵的群峰,山坡上长满仙人球;近处,草原广袤,翠绿的灌木丛散落其间,野草青青,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粼粼,山水之间,白云飘荡;裂谷底部,平平整整,坦坦荡荡,牧草丰美,林木葱茏,生机盎然。

东非大裂谷还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20世纪中期在这里相继发现的“东非人”头骨化石和“能人”遗骨,充分证明了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三)喀斯特(岩溶)景观

“喀斯特”本是欧洲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交界处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称,由于这里的石灰岩地貌在全球最具典型性,因而地球上所有的石灰岩地貌便都被称为喀斯特。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发育大量的石芽、峰丛、峰林、落水洞、溶洞、地下河等景观,它们是以大片的石灰岩为基座,经过千万年的流水溶蚀而成。对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以及局部地壳的变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除此之外,由于造型奇特,喀斯特地貌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们有的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有的如笔、如笋、如林,让人心醉。这些奇特的景观还常常伴有一些美丽的传说,如我国路南石林就孕育了阿诗玛的故事,使得这一景观更加能够打动人心。

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含有喀斯特(岩溶)地貌的著名风景区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中国)、丰芽-格邦国家公园(越南)、阿格泰列克岩洞和斯洛伐克喀斯特(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猛犸洞穴国家公园(美国)、卡尔斯巴德洞穴国家公园(美国)等。

1.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城内。清代孙鹏在《石林歌》序中写道:“路州东去十五里许,石攒簇如林。”石林始得其名。园内石林美学、科学价值皆备,被誉为“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天下第一奇观”。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拥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遍布着上百个森林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处处可见奇石拔地而起,有的巍然耸立,有的危若欲坠,有的饱满丰润,有的瘦骨嶙峋,姿态万千,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小石林景区的“阿诗玛”,矗立于金鱼池畔,仿佛阿诗玛身背竹篓,极目远眺,惟妙惟肖。

◎云南石林(中国)

此外,园区内彝族风情浓厚,环境宜人,与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

2.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源山脉中段,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武陵源以其“奇峰、幽谷、秀水、深林、溶洞”享誉海内外。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主要的景观是石英砂岩峰林。整个景区共有3103座奇峰,峰林景观错落有致,各具特色,有“神堂湾”“西海长卷”“天女献花”“屈子行吟”“罗汉峰”等,似人似物,如笋如柱。武陵源的水景类型丰富,溪、泉、瀑、潭、湖等一应俱全,有“秀水八百”之称。它们或碧水绕峰,或喷涌飞泻,或跌宕激浪;既徐缓妩媚,又抑扬顿挫,恰如一部节奏多变、韵律生动的乐章。这里气候湿润,适合岩溶地貌发育,是“湘西型”岩溶景观的典型代表。主要岩溶景观有石芽、石林、溶沟、落水洞、地下河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景观是索溪峪的“黄龙洞”,该洞长10千米左右,洞内石笋、石柱、石幔等造型奇特,色彩瑰丽。溶洞分为四层,被称为“洞穴学研究的宝库”。

◎武陵源(中国)

3.丰芽-格邦国家公园

丰芽-格邦国家公园位于越南与老挝交界处,公园中的喀斯特地貌大约形成于4亿年前的古生代,是亚洲最为古老的喀斯特地貌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由于经历了巨大的构造变化,这个地区的喀斯特景观异常复杂,具有许多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这一地区的地球演变历史提供了大量的证据。

丰芽-格邦国家公园中最为独特的景观要数其数目众多的地下溶洞和地下河。处于地下的溶洞不仅险奇幽深,而且内部空间宽广旷阔。洞中大量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景观外形奇异、玲珑剔透、光怪陆离,石幔、石瀑布等在多角度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显得变化多端,瑰丽多姿,装扮得整个洞穴犹如“神仙洞府”一般。地下河曲折通幽,水质清澈。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河水切割的岩层清晰可见,很好地反映了不同时期地下水位的升落。这些独特的“天书”对于研究同时期大陆的抬升与降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丰芽-格邦国家公园于2003年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卡尔斯巴德洞穴国家公园

卡尔斯巴德洞穴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东南部森林内部,是由81个洞穴组成的喀斯特地形网。它不仅体积庞大,形态各异,还包含了许多精美的矿物,构成了一个地下实验室,为地质学家研究地质构造提供了完整的信息。

卡尔斯巴德洞穴内部包含大量的矿物形成的石笋、钟乳石及其他滴水岩造型,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尤其是绿湖厅(最深的一个洞穴),洞穴内瀑布、钟乳石、石幕、石笋、石柱相互交织,构成一道道绚丽的景观。黄昏时候,卡尔斯巴德的洞口还会出现另一种奇妙景观;数百万只捕食飞虫的蝙蝠从阴冷黑暗的洞穴中振翼飞出,挡住了整个卡尔斯巴德洞口,不过尽管其数量众多,但绝不会发生碰撞。

(四)冰川景观

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终年积雪不化,发育着缓慢流动的冰体,称为冰川。现今世界上冰川覆盖面积大约1600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11%。冰川是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储存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冰川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如在我国西部的雪域高原上分布着大量的原始冰川,这些处于众山之巅的白色精灵与湛蓝纯净的天空一起,构成了一幅明朗的高原画卷。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些冰川与雪山不仅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还具有更为现实的实用价值。

被列为世界遗产的著名的冰川景观有:冰川国家公园(阿根廷)、伊路利萨特冰湾(丹麦)、瓦特尔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美国)等。

1.四川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一个以现代冰川、温泉及高山峡谷为主要特色的地质公园。公园内雪峰林立,或巍峨雄壮,或危岩嶙峋,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此外,这里还有亚洲东部地区海拔最低的冰川,其长长的冰舌一直延伸到海拔3000米左右的森林中,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冰川与森林共存的奇特景观。

2.布尔津喀纳斯湖国家地质公园

喀纳斯湖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千米。布尔津喀纳斯湖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质构造遗迹、流水地貌和其他地质景观为主的国家地质公园。园内高山绵延不绝,峰林姿态万千,分布有大量的冰蚀和冰碛地貌,如冰碛湖、“U”形谷、石河、刻痕、刃脊、角峰等。独具特色的蒙古族图瓦文化、数目众多的岩画与石人,更给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喀纳斯湖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千米,平均宽约1.9千米,湖水最深188.5米,面积45.73平方千米。喀纳斯湖周边的居民主要是蒙古族,“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映。另外,湖面还会随着季候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是有名的“变色湖”,每至秋季层林尽染,更是景色如画。

3.冰川国家公园

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是一个奇特而美丽的自然风景区。这里峰峦叠嶂,冰川湖泊星罗棋布。区内的佩里托莫雷诺冰川每隔三四年就发生一次大的冰崩。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无数大大小小的冰块从冰体上剥落下来,跌入湖中,激起朵朵浪花,扬起弥漫白雾,场面异常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