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美景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文明的含义非常广泛。除了久远的历史遗存和记录衍变的栖息地以外,还有无数自然与人融为一体的美景。在这些地方,人和环境相依而存,相互塑造。例如,新西兰诠释土著毛利人价值观与生活细节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德国的莱茵河河谷,以色列的香路……在这里,既没有历史厚重的压力感,也没有文化消失的失落感,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叠印,使人能够静静地享受一种感官的乐趣。这样的景观往往也最能吸引旅游者。
汤加里罗公园于1990年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上第一个文化景观遗产,它位于新西兰北岛中央地带,是新西兰国家公园,占地面积4000平方千米。汤加里罗公园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火山公园,公园里15座近代活动过或正在活动的火山,呈一字排开,其中包括享誉世界的汤加里罗(1968米)、恩奥鲁霍艾(2290米)和鲁阿佩胡(2797米)三座活火山。汤加里罗火山对当地部落的毛利人具有文化和宗教意义,恩奥鲁霍艾火山常年烟雾缭绕,鲁阿佩胡火山是北岛的最高点。公园内设有空中滑车,可接近山顶。登顶远眺,壮观的活火山、叠现的群山、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碧波荡漾的湖泊一览无余。
栖息在这里的鸟类多达56种,包括新西兰特有的国鸟——几维鸟。汤加里罗公园地热资源丰富,沸泉、间歇泉、沸泥塘、喷气孔数不胜数。可以说,新西兰的汤加里罗公园是集观光、登山、滑雪和温泉等旅游资源于一体的世界旅游胜地。
这处坐落在以红色沙土地为优势的澳洲中部的国家公园,以其壮观的地质构造而闻名于世。它是澳大利亚最本真和确切的象征,也是当地土著人的精神家园。乌卢鲁是一块独一无二的巨大的圆形柱石,而卡塔曲塔则是岩石圆屋顶。岩石组合、邻近的动植物组合与周围绵延的沙漠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它们是那样的庄严和美丽,保留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社会的传统信仰体系。生活在这一区域的阿南古土著人,是作为乌卢鲁-卡塔曲塔传统的拥有者而存在的。国家公园的重要的文化价值、当地土著人和自然环境生死攸关的共生关系,是来到这里的人们关注的焦点。
辛特拉是19世纪第一块云集欧洲浪漫主义建筑的土地。辛特拉山位于葡萄牙的埃什特雷马杜拉省,辛特拉城就在辛特拉山北侧脚下,这里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历史上就是寺院和皇家休夏的胜地。
约翰一世在14世纪把自己的夏宫——辛特拉宫建在这里。18世纪末,名门望族与士绅贤达纷纷在这里建造别墅。19世纪早期,费迪南德二世在这里建造了佩拉宫。这一建筑集中了哥特式、埃及式、摩尔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在建造公园的过程中,还引进了许多国外树种与本地树木混合栽种。建筑物的景观与公园的景观既交相辉映,又和谐统一。这是一种新颖、浪漫的风景设计手法,它是外来文化占领特定地区的独特范例。在这一范例中,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欧洲景观建筑的发展。
比利牛斯山脉是欧洲西南部最大的山脉。作为阿尔卑斯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产物,它东起地中海利翁湾南,西至大西洋比斯开湾。比利牛斯山脉横贯法国和西班牙,以海拔3352米的佩尔杜山顶峰为中心,方圆306.39平方千米。在西班牙境内有两条欧洲最大、最深的峡谷,法国境内也有三座陡峭的环形石壁,湖泊、瀑布、冰川、大峡谷和裸露的岩层随处可见,堪称地质地形的典型活画卷。山脉北坡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植被有山毛榉和针叶林;南坡属于亚热带夏干型气候,植被类型为地中海型硬叶常绿林和灌木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一地区的哺乳类动物多达800多种。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足迹就已踏上这块土地。比利牛斯山脉好似一座桥梁,连起法国和西班牙,使得两国在长期交往中,在文化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并且共同拥有这处美丽的世界双重遗产。
雄伟的山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胜地和登山滑雪活动场所。此外,这里恬静的田园风光,尤其是西班牙的托尔拉和法国的加瓦尔尼村庄,反映了欧洲高地居住者从前的农业生活方式,是两处最吸引人的亮丽景点。总之,比利牛斯山脉所特有的旖旎的自然风光以及恬静的田园生活方式,都能让游人陶醉其中。
韦内雷港、五村镇及沿海群岛位于意大利中部的利古里亚区,濒临利古里亚海。这里不仅风光秀美、景色宜人,还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这里将布局合理的城镇和周围秀丽的风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对陡峭地势的巧妙利用,还生动的记述了过去1000年来人类在此长期定居的历史。
作为利古里亚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波托菲诺岬角生长着繁盛的地中海植物。位于岬角的南端的波多菲诺是一个美丽、别致的小村庄,其魅力部分源自坐落在这里的数十座意大利最著名的富豪别墅;部分则来自它的小港湾。
在海面下大约4.6米处,有尊基督雕像,每当风平浪静,游人便可一睹其风采。除了宜人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建筑,这里还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这里有被称为“诗人之湾”的司佩齐亚湾,包括但丁、彼特拉克、雪莱、拜伦等在内的许多诗人都在这里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中上游莱茵河河谷位于德国的美因茨到科布伦茨间,延绵65千米,是莱茵河风景最美的一段。为了保护原始自然风景,莱茵河河谷段没有架设桥梁,往来两岸都靠轮渡。河道蜿蜒曲折,河水清可见底。碧绿的葡萄园层次有序地排列在两岸,一座座以桁架建筑而引人注目的小城和无数罗马时代的古堡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段段古老的传说不时把人们的思绪带向遥远的过去,无数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的作品使人深深地陶醉在这充满浪漫情趣的莱茵河美景之中。另外,莱茵河谷的葡萄园及其葡萄酒文化,以其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内涵,成为德国“葡萄酒之路”的亮点,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到此游览、休假和疗养。
位于湄公河上游两岸的占巴塞文化风景区,体现了5—15世纪著名的高棉帝国的历史文化古迹。它以山顶至河岸为轴心,在方圆10千米的地方,整齐而有规划地建造了一系列庙宇、神殿和水利设施,完美地表达了古代印度文明中天人关系的文化理念。
坐落在海拔1200米普高山山腰的瓦普神庙,是老挝著名的佛教古刹。虽然现今的神庙几乎仅剩下一些断墙残壁,但从这些遗址当中仍能看出其当年非凡的气势。用于建筑的石块上全都雕刻着各种图案,表现了传统的宗教皈依和献身主题。
除了见证东南亚多种文化的瓦普神庙,这里吸引游客的还有传统节日期间举行的宗教仪式和许多类似赛象、赛马、斗牛、斗鸡这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马蓬古布韦坐落于南非的北部边境,北邻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莫桑比克,地处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被称为“西方海上生命线”。
多年的考古研究已经证明,马蓬古布韦曾是与阿拉伯和印度之间贸易往来最强大的国际贸易区,象牙和黄金的贸易使得其贸易之路绵延约644千米,并在大约12世纪左右达致鼎盛。但是,马蓬古布韦繁荣的时间很短,13世纪时开始衰落,大约1250年左右就被人遗弃。可以说,现在幸存的宫殿遗址和依此而建的居留地,向世人展示了几百年前那里的社会与政治发展画卷,是马蓬古布韦王国从逐渐发展强大到最后走向衰落的完整的历史见证。
马蓬古布韦遗迹生动地表明了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为探索马蓬古布韦被遗弃的原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此外,当时黄金产地的转移,也是促成其东北方的津巴布韦王国逐渐崛起,而其自身则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马蓬古布韦王国没有留下文字,后人也就无法准确地解释其兴亡之谜,只能通过考古学家们重新发掘出来的遗迹进行推测。所以,要想阅读这段由于不可逆转的社会变革而变得脆弱的文化发展史,就得亲自走进马蓬古布韦。
维加群岛文化景观位于挪威诺德兰郡,北极圈南缘,面积1037.1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69.3平方千米。维加群岛上最早的人类活动始于石器时代。9世纪,该岛成为重要的鸭绒毛供给中心。岛上保留的渔村、码头、仓库、农庄和灯塔,充分说明了当地居民一直依靠捕鱼和加工鸭绒为生。这种1500年来始终如一的古朴的生活方式,和作为岛上居民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民族工艺,是吸引游客的两个重要原因。
库塔玛库位于多哥东北部,延伸至贝宁境内,占地500平方千米。这里的泥制塔屋最有特色,是多哥著名的象征之一。塔屋多为二层且都带有谷仓。圆柱形的谷仓上面盖有环状顶。从这个神秘的建筑景观里,可以感受到当地部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并能充分说明自然和宗教仪式以及社会信仰是如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费尔特湖/新锡德尔湖是多瑙河中游平原西部的一个湖泊,位于奥地利东部与匈牙利交界的地方,是欧洲内陆最大的平原湖。丰富的水域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动植物的天堂,共有300多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而植物种类不仅来自于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北欧地区,甚至还有来自亚洲的植物。另外,长达8000年的发展历史,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多种自然景观的聚集地,让这里显得既有历史内涵又生机盎然,不失为一处休闲度假的乐园。
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的融合,可谓是最美的审美对象,无论它们分布在哪个角落,都阻挡不了有心的旅游者追寻的脚步。正是因为如此,美景才被活化,文化才得以发扬,审美价值也才能顺利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