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新闻汉英翻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外交新闻翻译对译者的要求

外交新闻翻译的严肃性、政策性要求译者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政治素养、信息素养,以及跨文化知识积累,才能准确、高效地应对外交新闻中出现的种种语言现象和新闻事实的翻译。

(一)语言和知识素养

语言和知识素养是翻译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就外交新闻译者而言,对语言和知识素养的要求更高、更严格,这是由外交新闻翻译的政治性和严肃性决定的。正所谓“外事无小事”,外交则更无小事,要求译者字字小心,处处留意。对于外交新闻译者而言,语言能力涵盖了理解能力、转换能力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对语境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直接影响到后续转换和表达的准确性。以外交新闻翻译中常常遇到的一词多义现象为例,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同样的一些话,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含义,但在外交文件中却是另一种含义”(金桂华,2003:78)。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我国政治话语中经常出现的“关注”一词,在不同的话语表述中表达的含义并不一致(何群、李春怡,2011:179—180)。

中国政府将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follow closely the latest development.

国际社会应切实关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严重困难和危机。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pay real attention to the enormous difficulties and crises fac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中央十分关注港澳地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所遇到的困难。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very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difficulties of Hong Kong and Macao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我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

We care about people’s valu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freedom, the quality of their life, and their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happiness index.

从上述译例中可见,外交新闻译员只有准确理解了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确切内涵,才能在译语中根据不同上下文进行准确表达。

外交新闻中常常援引的国家领导人的演讲或发言中,常出现中国诗词曲赋和谚语俗语等,也要求译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才能应付自如。中国翻译协会在其网站上或在其与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中国翻译》的“词语选译”等栏目中会不时地选登一批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中经常使用的古诗词、俗语谚语等的译文,以及我国重要施政纲领和政治术语的译文以供参考,外交新闻译员对这些语言知识的日积月累对提高翻译质量大有裨益。

外交新闻译者还需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在日常翻译工作中注意跨文化和百科知识的积累,熟谙中外政治体制、职衔称谓、组织机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媒体运作等方面的异同,了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科技、医学等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才能在外交新闻翻译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政治素养

外交新闻的翻译属于政治翻译。政治翻译就要讲政治,需要译者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例如准确的政治政策理解力、时事政治新闻的追踪和把握能力、新闻背景知识的积累和总结能力、国际关系的领悟能力以及对政治话语和用词的敏感性。我国老一辈外交翻译家在这方面可谓经验丰富,语重心长,例如“外事翻译工作必须注意掌握用词的政治含义和政治分寸”(过家鼎,2002:59),“政治翻译不能任意删字,当然也不能任意加字,或者离开原文自由发挥”,“要仔细衡量用词的政治含义与影响”,“要注意掌握分寸,用词轻重要恰如其分”,要求译者“有政策头脑和政治敏感”。(程镇球,2003:18—22)作为我国外交话语重要载体的外交新闻,自然要求译者具备相当的政治素养,才能在对外宣传国家外交政策、树立我国外交形象,建构和谐外交关系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这里着重探讨一下外交用词翻译的政治敏感性,试举我国对台湾问题的一贯用词和表态的翻译为例:

“中国台湾”——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我国对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对“台湾”一词的翻译要求准确表达我国政府的严正立场,针对宣扬“台独”的少数分裂势力,我国对“台湾”的翻译要求非常谨慎,无论在任何场合都不允许发生误译。目前我国常见的对“中国台湾”的译法有“Taiwan, China”,“Chinese Taiwan”,“Chinese Taipei”。与“中国台湾”相对应的“中国大陆”,应译为the mainland of China, China’s mainland。

“台湾问题”——对于“台湾问题”的翻译,我国曾将其译为Taiwan issue,后改译为Taiwan question,原因在于issue一词有dispute(争议)之涵义,暗含台湾是我国与他国的领土纠纷,这有悖于我国一再严正声明的“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立场,改译后避免了issue一词带来的不恰当内涵。同理,“涉藏问题”也不能译为Tibet Issue或Tibet-related Issue,而应译为Tibet question或Tibet-related question。

近来,关于我国与邻国存在领土争议的诸如“钓鱼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黄岩岛”等岛屿问题的新闻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对于这些岛屿的翻译,外交新闻译者一定要明确我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在翻译中使用我国对这些岛屿的称谓。例如上述岛屿应依次译为the Diaoyu Islands, the Nansha Islands, the Xisha Islands, the Huangyan Island,而不是西方或他国使用的the Senkaku Islands, the Spratly Islands, the Parasol Islands, the Panatag Shoal等。

对国际双边或多边关系的表述也是我国外交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政治话语。外交新闻译者一定要对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才能避免错译或漏译。例如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庄园会晤”、2014年“瀛台夜话”和2015年“白宫秋叙”三次长谈后,将中美关系定位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开创了中美关系的新局面。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翻译,现译为a new model of major-country relationship,而非a new model of major power relationship,是因为power有“强权”意味,不符合我国不强权、不称霸,建立和谐外交关系的原则立场,如若译为major power relationship,难免会沦为少数“中国威胁论”鼓吹者的口实。此类的例子并不鲜见。2009年12月,时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应英语联盟之约,做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演讲,演讲中就提到邓小平阐述我国外交原则的“韬光养晦”(原意为不要试图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一词被西方误译为“咬紧牙关、等待时机”,从而为“中国威胁论”推波助澜的事实。[12]可见,外交新闻译者对我国外交关系、政策和立场的把握,对于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准确传递中国外交之声、塑造中国外交形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除了外交用词的准确性之外,外交新闻译者还需掌握外交表态的分寸感。我国国家领导人或外交发言人的表态是外交新闻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用词上非常讲究轻重缓急,要求译者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分寸感,在译语中选择合适的词汇,准确表达原语的感情色彩和程度,如下例所示:

实现核能完全和平利用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坚决反对核武器扩散,积极支持加强国际核安全努力,坚定支持各国平等享有和平利用核能权利。(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0-04/14/content_487638.htm)

It is the shared aspiration of mankind to see nuclear energy used solely for peaceful purposes.China has consistently stood for the complete prohibition and thorough destruction of nuclear weapons and stayed firmly committed to a nuclear strategy of self-defense.We have adhered to the policy of no-first-use of nuclear weapons at any time and under any circumstance, and made the unequivocal commitment that we will unconditionally not use or threaten to use nuclear weapons against non-nuclear-weapon states or nuclear-weapon-free zones.We firmly oppose nuclear weapons proliferation, and strongly support efforts to enhance inter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nd the equal right of all countries to the peaceful use of nuclear energy.

外交新闻译者的政治素养还应当包括与时俱进的“动态忠实观”的建立。所谓“动态忠实观”,是指外交新闻译者要时时把握我国外交动态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相应的外交用词的更新变化,在把握外交翻译以“忠实”为最高原则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避免延用时过境迁的政治语汇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误解,甚至矛盾冲突。例如我国近年来不断推出的外交新词“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的英文表达,随着我国外交思想的不断对外宣传,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成熟,由最初的多种译法并举发展到后来的统一规范化,如“一带一路”的翻译,就曾经有过“One Belt, One Road”,“One Belt&One Road”,“Belt and Road”等多种表达,2015年,国家发改委会同外交部和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将“一带一路”译法统一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缩写为B&R(金勇、崔玉娇,2015:53)。我国曾提出“和平崛起”的理念,译为peaceful rise,后调整为“和平发展”,译为peaceful development,原因在于peaceful rise一词容易被一些“中国威胁论”者曲解和借题发挥。由此可见,译者一定要不断跟进国内外相关表述的变化,与时俱进地采用最为恰切的表达进行翻译,才能准确传递信息,同时影响和引导外媒的相关表述,避免被曲解,甚至恶意利用。再例如现有一些国名、地名、机构和组织名,随着这些国家政治的变迁或组织机构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翻译时也要谨而慎之。我国以往将“缅甸”译为Burma,现译为Myanmar,因为Burma是英国对缅甸实行殖民统治时的旧称,1989年缅甸政府开始启用Myanmar一词对外宣示主权,以示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决裂;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前译为the Ukraine,苏联解体后成为独立国家,译为Ukraine,虽然看似只有一个定冠词之差,但事关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即使一个定冠词也不可轻视;“金砖四国”旧译为BRICs,现译为BRICS,原因是南非共和国的加入使“金砖四国”变成了“金砖五国”,旧译中小写的s变为新译中大写的S,是南非共和国英译名的首字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足以表明外交新闻译员树立与时俱进的“动态忠实观”的重要性。

(三)信息素养

据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定义,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随着翻译所涉领域的日渐广泛,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翻译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素养和能力,特别是在信息化程度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翻译工作者在不同专业领域的翻译活动中,时刻需要检索、加工和利用相关信息以确保翻译质量,对于外交新闻译者而言,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高效应对外交新闻翻译过程中随处可见的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报纸杂志媒体名、法律法规文件名以及各类外交术语和专有名词。这类词一般来说都具有约定俗成或已被规范化的译名,不需要也不能够随便翻译,而是有待查询其官方的、权威的专业译名,才能避免出现谬误。《中国译典》总编奚德通认为,“好翻译是查出来的,而不是翻出来的。要成为翻译高手,你得首先成为一个查询高手。”[13]这句话对于一般翻译而言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对于需要应对各类专业名词和术语的外交新闻译者而言,绝非夸张。

目前我国已经编纂出版了一批专业用语词典和工具书,其中收集了大量已经被官方统一规范化了的固定译法,例如新华社译名室编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中国地名委员会编的《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外交部组织编写的《汉英外交政治词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各国国家机构手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报刊、通讯社、电台译名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美英报刊词典》等,还有《中国新闻年鉴》《世界知识年鉴》等各类年鉴,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汉英外事实用词典》《辞海》等各类辞典。这类工具书虽然极大地方便了外交新闻译者的日常查询工作,提高了译文的准确度,但同时也具有纸媒载体的弊端,即信息更新慢,知识易过时。国际外交风云变幻莫测,外交新闻中几乎每天都会涌现出一批新名词、新表达,纸媒工具书对于以动态性和时效性著称的新闻翻译而言,显然有力不从心之处。因此,外交新闻译者更多地需要借助网络进行查询和翻译,这就需要外交新闻译者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通过网络技术准确、高效地搜索、筛选、确定、检验相关表达的译法并加以利用。百度、必应、维基百科等都可以成为外交新闻译者的常用网络检索平台。然而,网络媒介虽然信息发布迅捷、集中、更新快,但是译名较为混乱,缺乏规范,需要译者将若干条译名进行反复检验和确认后才能启用,这无疑增加了译者的负担,对于准确性要求极高的外交新闻译者而言,更是苦不堪言。借助各种网络信息技术,自信应对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带来的困扰,取其利而避其害,准确高效地完成翻译工作,是外交新闻译者必备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Bielsa, Esperanca&Susan Bassnett. Translation in Global New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Yang Mingxing. The Principles and Tactics on Diplomatic Translation:A Chinese Perspective.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2012(1).

陈锡喜:《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

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

过家鼎:《注意外交用词的政治含义》,《中国翻译》2002年第6期。

何群、李春怡:《外交口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中国翻译》2004年第6期。

金桂华:《杂谈外交语言》,《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金勇、崔玉娇:《国际新闻翻译中的译名偏误现象及对策》,《现代传播》2015年第12期。

刘其中:《英汉新闻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施燕华:《外交翻译60年》,《中国翻译》2009年第5期。

王平兴:《“政治等效”翻译:臆想还是现实?》,《中国翻译》2016年第1期。

徐明强:《外宣翻译的苦恼》,《中国翻译》2014年第3期。

徐亚男:《外交翻译的特点以及对外交翻译的要求》,《中国翻译》2000年第3期。

熊兵:《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中国翻译》2014年第3期。

严文斌:《“趣”说政治话语对外传播》,《中国翻译》2015年第5期。

杨明星:《论外交语言翻译的“政治等效”——以邓小平外交理念“韬光养晦”的译法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杨明星、闫达:《“政治等效”理论框架下外交语言的翻译策略——以“不折腾”的译法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杨明星:《中国外交新词对外翻译的原则与策略》,《中国翻译》2014年第3期。

杨明星、李志丹:《“政治等效”视野下“窜访”译法探究》,《中国翻译》2015年第5期。

张健:《外宣翻译导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年。

张美芳:《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中国翻译》2011年第2期。

朱天文:《美国新闻期刊中汉英翻译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