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意义
本书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国际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进行研究,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汉语和汉语教学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可以促进汉语本体研究。梳理国内外语块理论的发展,总结、分析五十年来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语块对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意义,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借鉴语块理论进行相关探索。人们普遍认为,对语块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人类语言结构的认识,深化对人类语言机制的理解。而具体到汉语中,由于汉语本身的特点及语块的丰富性,使汉语中的语块表现必然与印欧语言有所不同。本书提出汉语语块的内涵和外延,确立汉语语块的选取标准,并建立汉语语块的分类体系,不仅有助于揭示汉语语块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将汉语语块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且也有助于从新的视角来观察汉语,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汉语的结构特点与内部元素,进一步促进汉语本体研究深化、细化和多元化。
其二,可以促进汉语教学与习得研究。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大脑的短时记忆限度是(7±2)个语块。所以,如果能充分发挥语块的作用,有效地利用短时记忆限度,将有助于促进语言习得。而一些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语块处于语言习得的中心。国外语言学界以及心理学界对“语块”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地探讨,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面,语块理论及语块习得也成为关注热点,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详细剖析了语块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了语块理论对语言习得与教学的启示,论证了将语块应用于初级阶段语言教学的理据与意义。从而,为汉语教学与习得研究拓宽了视野。
其三,能够为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提供支持。对语块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人类语言结构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深化对人类认知特点和信息处理机能的理解。这不仅会对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对语料库建设、信息处理等领域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同时,本研究立足教学、服务教学,我们相信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够为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首先,有助于促进国际汉语教学。本书以国际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为切入点,探讨了语块的选取与构建。本书详细分析并确立了国际汉语教学中语块的定义与选取标准,并尝试构建了初级阶段语块项目,制定了初级阶段语块表。这为初级阶段的语块教学提供了具体的依据和参照,以及可操作的方法和步骤,为语块在教学中的应用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和巨大的潜力,为促进语块理论与语言教学的融合、丰富和改进第二语言教学方法、提高国际汉语教学的效率做出了有说服力的工作。
其次,有助于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汉语难”与汉语国际推广的矛盾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国际汉语教学的教法、教材等一直不能满足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初级阶段教学尤为突出与迫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和特点一直未能得到系统、深入的研究,而语块正是一个薄弱点和突破口。本书不仅阐述了语块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论证了初级阶段语块教学的理据,而且进一步探索了国际汉语初级阶段语块的构建,为初级阶段教学及教材编写等提供了可借鉴的内容。这一新的思路将对解决“三教”问题、打破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发展瓶颈发挥作用,为汉语走向世界助力护航。
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以往汉语语块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介绍和可行性论证方面,多是基于研究者个体经验的框架性、原则性的宏观论述,既缺乏较为具体、系统的讨论,也缺乏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证性研究,更缺乏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及有效的数据基础之上的应用研究。本书则运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在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搜集、分析相关数据,参考相关人员专业意见,相互印证,层层递进,深入剖析语块与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