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你家正鹄是个奇才”
方志敏的第二位塾师严常新是个秀才,有学问,更可贵的是有识人辩才的慧眼。教了方志敏不长时间,他就发现这孩子天资聪颖,所撰对联工整流畅,意境深远,令人惊叹,认为只要好好地培养,方志敏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才。按惯例,旧时私塾的塾生读书都像和尚念经一般,死记硬背,先生通常不对塾生讲解课文内容。但方志敏读书却爱思考、好提问,先生偶尔破例给方志敏讲些书中的文义、字义。方志敏在几年之后,就由粗通文墨到能写出一些短篇文章来。
方家因为经济不宽裕,所以家规有一条规定:家里男丁,每人只准读三年书,能够识得名字,会打算盘,记得工匠账,就算了;至于女子,是不必读书的,而且又是“赔钱货”,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更无须读书。
方志敏在本村私塾刚读满三年,1910年夏秋之交,湖塘村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大旱灾,村前三口池塘全干涸了,连溪河也只剩下一股涓涓细流。田坂上土地龟裂,禾苗枯黄,作物严重歉收。村里许多孩子都跟随大人外出逃荒,私塾也办不下去了,被迫闭馆停教。方志敏只好辍学在家务农。严先生非常惋惜:“这是一棵难得的好苗子啊!”他时常惦念着方志敏读书的事,凡在村里遇见志敏的爷爷和父亲时,都要跟他们唠叨,让他们重送方志敏上学。
每至于此,方长庚便回话说:“我们家是一个大户人家,正鹄的同辈兄弟很多,这个规矩难破啊!”他说的是孩子只读三年书的家规。
严先生的劝说,并没有得到方长庚明确的点头。但先生没有停止劝说,直至第二年,方志敏才获准再次去上学。那是严常新先生被时人称为“北乡王”的张念诚聘请去烈桥教书的时候。
严先生去烈桥之前,又一次走进湖塘村,劝说“大管家”方长庚:“你家正鹄是个奇才,他对读书很有兴趣,他入学前用朱石写字,入学后就学会了用墨笔在纸上描摹。他入学前只会放牛唱山歌,入学后就学会了朗读书上的文章,别的学生最怕来学堂读书,而正鹄把上学堂看成是最高兴的事。认字、写字、背书,样样都觉得有趣。我嘛,见奇才不栽培,枉为人师;你呢,见孩子这般有出息,就更要让他继续读下去。只要你同意,我可以带他去烈桥私塾搭学。”
长庚老人因严先生和远亲近邻异口同声称赞方志敏好学上进,不忍叫他从此辍学,尽管方家那时生活已经开始捉襟见肘,入不敷出,老人还是想方设法,勉为其难地把他送去搭学。再说,大户人家的私塾,一般穷人家的孩子还进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