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
使用列举很方便,在没有想到其他情况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根据列举法,你要在文章一开始就列出文章中的所有要点,然后挨个对其进行讲述。例如,你可能会写一篇文章,讲述住在大城市的主要优势。
住在大城市的主要优势包括:可以得到更好的小学教育,拥有更多的社交机会,也可以了解和认识更多人。
那么你在第一个段落就可以写教育优势,第二段写社交机会,第三段写认识更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与书面文章相比,这种方法更常被用于口头辩论(例如律师发言),但它对这两种情况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你的文章中各个话题的出场顺序要与开头的那句话相同。因为读者有这种预期,同时也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因此,你要是变换了顺序,就会打乱读者的思路。以下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例文。该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些突兀,那是因为它只是从一篇长篇文章中摘录的内容,因篇幅有限,所以无法在此展示全文。
人类对待“永生”的态度
我必须面对一些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态度,因为态度源于不同的经历和性格。我会对这些态度加以回顾、区分和评论,每位读者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思考一下自己对这些态度的看法。
我所说的这些态度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人们不提永生,害怕永生,以及渴望永生的态度。
1.我认为大多数人的态度属于第一种,或许只有在遭遇人生的重大变故时才会例外。人们对待死亡的一般态度是漠不关心或者避而不谈。他们并不想自寻烦恼,不想为此神伤,也讨厌旁人提及这个话题。我相信,这也正是那些名义上信仰基督教,以及拒绝信仰任何宗教之人的想法。英国诗人弗雷德里克·迈尔斯曾经说过一个故事,我认为它非常有启发性。他在一次晚宴后的对话中,向主人追问了一个不太让人感到舒服的问题:“人死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对方回避和抵触了几个回合后,终于不情不愿地挤出几句话:“当然,如果你非要我回答不可,我只好说我相信我们都会进入‘极乐世界’,但我希望你不要再讨论这种让人不愉快的话题了。”我相信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他们并不想庸人自扰,如果实在是逼不得已,他们也会拒绝接受人死后就会“灰飞烟灭”的想法,他们也实在谈不上向往“永生”。即使是在临死前的一刻,他们的这种想法似乎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奥斯勒教授才会写出下面的话:
“我仔细记录了大约五百人临死前的症状,特意研究了有关死亡方式和‘濒死体验’的情形。‘濒死体验’是我们这些人最关心的问题。有九十人临死前遭遇了生理疼痛或某种悲痛,有十一人出现了精神上的恐慌,有两人呈现了真正的恐惧,有一人表现出了欣喜若狂的模样,还有一人陷入了痛苦的悔恨。但大部分人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征兆,就好像出生时那样,死亡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次长眠和遗忘。”
2.那么,我想“多数人渴望永生”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根据。他们在正常的情绪下,甚至是在临死前的那一刻,对这个问题始终保持冷漠的态度。但多数人在某种情绪之下,的确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向往“永生”,还有些人则始终有此念头。但在这些人之中,并非所有人都渴望“永生”。有些人不但根本不想“永生”,甚至极度渴望死亡;他们发现自己大难不死的时候,不但没有喜色,甚至还会绝望。这两种态度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人可能会在一生都没有遭遇任何挫折的情况下,产生厌生的情绪,情愿一死了之,无牵无挂。用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柯夫的话来说,这属于那些没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的一般态度。他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个概念。这似乎就是某些人对待死亡的态度,甚至是在当前的条件下也不例外。英国诗人兰德著名的墓志铭,就出自他那脍炙人口的诗文: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另一方面,还有些人不仅默认死亡,甚至还很渴望死亡。那是因为他们从哲学或者其他角度出发,相信任何生活都不值得留恋。这些就是所谓的“悲观主义者”,他们常遭到普通人的道德谴责。对于天性乐观的人来说,他们的心态似乎就该遭到否定。但人们或许也会认同,“乐观主义者”普遍不如“悲观主义者”有深度。其实我们都清楚,无论生活有何希望可言,即使是对于那些从公正客观的角度来看待生活的人来说,它都难免有可怕、不公正和残酷的一面。如果任何可能存在的“往生世界”仍然和现在这个现实世界相同,并没有更自由,也没有更多希望,更没有更充实的成就,那么只能说这些“悲观主义者”的确很有先见之明。而这对我们的重要启发就是,人们对“来生”的向往必定要取决于它的特点,正如人们对现世生活的渴望也必有一定的前提。所以很有必要问问那些默认或渴望死亡的人,如果他们的“来生”很有保障,他们是否还愿意接受“永生”。
3.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三种情况,问问那些渴望“永生”的人,他们究竟在渴望什么,那些东西究竟是否值得向往。我们可以用同一种措辞来概括许多不同的概念。首先,这世上有些人就是不想死,有些说着向往“永生”的人,其实是在表达自己“不想死”的这种感觉。据我观察,老年人在这方面的执念往往比年轻人更深。但如果让他们平心而论,我猜他们未必会说自己希望永远持续这种生活,毕竟他们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再也没有比延长这种每况愈下的生活更可悲和可怕的事情了。我们关爱老弱病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美德。但对那些人来说,持续享受他人的关怀,而非撒手离世,真的是一种美德吗?我还想深入说明,抓住生命中的任何一个时期,即使是最美好的时期,例如最为青春焕发的少年时期,最踌躇满志的成年人时期,也不会是任何一个理智之人所追求的“永生”目标。至于生命的价值,无论我们对它的定义是什么,都无法回避生命走向衰老这种变化。我们也不应该寄希望于延缓此生的任何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