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无才便是缺德

“我并不希望让在座的各位生硬地接受我的思想,我希望在我的帮助之下,你们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之中产生自己的思想。”

苏格拉底导师一再强调着自己作为“助产士”的身份,但对于讲堂之中的老师和同学们来说,至少从知识的层面上来说,苏格拉底导师所说的内容是很难让人去反驳的,所以即使想要去和他进行辩论,大家也总是觉得并没有什么“胜算”。

“在这节课之中,我们先放下认识自己的内容,而去研究一下知识和德行的内容,首先我来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当然大家可以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在我看来,知识和德行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甚至不止于联系,我认为美德便是知识。”(见图4-5)

图4-5 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讲堂之中再次掀起了议论之声,显然这一次对于苏格拉底导师的观点,学生和老师们都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导师,您说的美德即知识,如果从美德来源于知识的角度来说,我可能会更表示认同。但如果单纯地说美德便是知识的话,在我看来,就太过绝对了。”苏格拉底导师的“忠实粉丝”第一个站起来发言,虽然没有完全表达出自己对于这个观点的看法,但至少他又为苏格拉底导师制造了一个问题。

“苏格拉底导师,美德和知识应该是两个不同范畴之中的概念,美德更多的应该是人的一种品质,而知识则应该是人的一种能力。所以在我看来将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是并不准确的。”在那位中年男老师说完之后,一个短发女生同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顾梦看来,苏格拉底导师的这个观点确实不够严谨,虽然这两个概念在一定情况下确实联系得非常紧密,但如果非要将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的话,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行。至少现在对于顾梦来说,还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将这二者联系起来。

“之所以提出‘美德即知识’这个观点,更多的还是从认识自我的方面出发的。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介绍了认识自我的一些内容,而在这节课中,我希望能够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关于知识与美德的看法,当然,首先我要介绍一下我对知识和美德这两方面内容的认识。”

“从现在来看,知识的意义可能会有很多。现在知识大多被认为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反映,同时也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之中的主观印象,有时知识也会表现为事物的一些概念和规律。”

“但是,在我看来,知识的内容却并非如此。我们只有认清了事物的真相,才能把握事物的本性,而只有把握了事物的本性之后,我们才能够把事情做好。而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也就是知识获取的过程。我认为知识并不能够等同于感受和意见,而应该是一种理性的和必然的真理。”

“所以在我眼中的知识,并不是自然世界之中的知识。它不是你们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化学知识,也不是你们认识到的数量知识、音乐知识。而应该是整个世界的善的知识,是一种在伦理道德领域之中寻求的哲学的知识,而它也正是对美德的理解和把握。”

图4-6 认识“美德”

“另一方面,在大家看来,美德可能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一切优秀品质,是人的一种理念。但在我看来,美德应该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是神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的。虽然美德是分配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实际拥有的。”(见图4-6)

“这种美德更多地潜藏于每个人的身体之中,需要我们通过特定的方式去发掘,从而寻找到真正的美德与善。正是基于此,我才提出了认识自己的观点,所以说认识我们自己就是认识我们的美德。”

“在我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性,从而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而上面我们提到过知识是人对于自我本质的一种理性认识,而在道德领域之中,美德作为人的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之中也是一种人的本质。可以说,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既是一种真理,又是一种美德,因为它们都可以被看作一种人的本质。”

“可以说,在这一意义层面上,知识和美德便统一了起来。因为美德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之中,所以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时候,才能够将美德的力量表现出来,而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之中,我们主要是在获得知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能获得真正的美德。”

顺着苏格拉底导师的思路,似乎真的能够在知识与美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但这时的顾梦并没有在苏格拉底导师的思路之中停留太长时间,在顾梦看来,如果苏格拉底导师的观点在现在依然成立的话,那么是不是说“无才的人就是缺德的人”?顾梦左思右想之后,觉得苏格拉底导师可能并不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