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界典型国家与地区承接产业的经验借鉴
(一)德国承接产业转移及启示
1. 德国承接产业转移背景
二战结束后,战败投降的纳粹德国由美、法、英、苏四国代管,后分裂为东德、西德。战后的德国经济萧条、生产停滞,战争中被摧残的经济急需重建和修复。20世纪50年代,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原联邦德国承接了美国输出的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原联邦德国能够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尽管二战中德国曾经给美国及其他国家造成了重大的伤害,但是战后的冷战格局使得联邦德国成为欧洲两大阵营的战略阵地,对西欧的支持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所以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其二,第三次科技革命背景下美国国内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需要传统产业为新诞生的没有互补关系的产业让路;其三,联邦德国具有工业化的历史基础特别是人才基础,这是战争中能保存下来的无形资源,也是联邦德国承接美国产业转移的基础。德国充分利用了冷战的东西竞争气氛,借助马歇尔计划援助,发挥自身高素质人力资本的优势,积极解决东、西德分裂带来的产业和地区性结构断裂,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并超过了战前水平。1950—1967年,德国年均GDP增速达到8%,居民消费活跃,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旺盛,出口增长迅猛,就业形势良好,原联邦德国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2. 德国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
20世纪50年代,处于经济恢复期的德国承接了美国纺织业、钢铁等传统产业,这时的产业承接主要通过美国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20世纪60年代,德国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同时进一步完善科研机构,以使科技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加速器。在制船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业和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领域制定了科研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等政策,提升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自动化工程、信息科学、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环保技术等技术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德国大力发展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和电子工业等主导优势产业,而开始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如轻纺工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利用石油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的时机调整科技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建设,大力发展微电子、造船等重化工业,对于汽车、家电等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则进一步向外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加速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德国通过委托组装、零部件生产合作以及技术转让等方式,向亚洲、拉美等欠发达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和产业转移。
3. 德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启示
(1)承接和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二战后,德国从美国承接了大量钢铁、纺织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后,政府非常重视技术进步作用下的产业结构,对产品结构进行不断调整和升级,对传统产业进行收缩、改造和提升,通过政府资助的办法对煤炭、钢铁等产业进行调整。比如:关、停、并、转了一批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差、机械化水平低的煤矿企业,将采煤业合并到机械化水平高和效益好的大型企业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调整产品结构。通过大力扶持新兴产业,资金得到迅速积累,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带动,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科技与创新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在承接产业技术转移的同时,不断完善科技政策,促进自主产业技术创新。
基于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考虑,德国在公共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增加科技投入,提升科研及开发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重点支持生物技术、信息、环保技术和遗传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型企业。为提高对国外市场和项目的竞争能力,德国在联邦经济与技术部成立了国外项目促进处。德国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也给予多方位的引导、支持和资助,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近百个创新联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3)重视人才培养和就业培训
战后人才资源是西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优势,对人才培养和就业培训的重视,是德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业培训是德国就业政策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出发点是促进就业,通过宏观的经济景气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通过颁布法令、改革“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实施促进就业政策推动失业人员积极就业(3)。当前德国就业培训涵盖激活培训、创业培训、适应力培训、针对青年的培训等各个方面,其就业培训政策的特色包括制定系统的就业政策,有机协调政府调控和市场自由调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这些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就业培训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4)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德国在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直特别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德国的就业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技术开发积极性较高、市场适应性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德国大部分新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来自中小企业,甚至一些小企业在先进技术、高技术领域内也处于先导的位置。长远规划中小企业发展,从反限制竞争的角度促进中小企业的繁荣,提高政府相应的职能服务水平,对中小企业实行融资担保,这些举措都是在产业转移背景下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的有益经验。
(二)日本产业转移及启示
1. 日本产业转移背景
二战后,日本不仅给邻近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本国经济也濒临崩溃。战争期间的军需生产动员了一切人、财、物资源,库存资源所剩无几,战败的结局使其丧失领土和势力范围的同时,也丧失了经济独立的基础。二战后,美国在日本实施的“道奇计划”为日本经济复苏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和技术,战后持续恶化的通货膨胀大体得到了控制。日本通过扩大国际贸易来推进本国的工业化道路,依靠其对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战略上向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型。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伴随的“特需经济”加快了美国对日本的产业转移,日本承接了大量美国的军需订单,改变了国内需求严重不足的状况。20世纪50—60年代,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将引入的海外投资和国内私人资本投入到大型工业设备领域,日本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为以高附加值生产领域为核心的结构形式。1965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西德、英国、法国,处于第五位。此后的1966年、1967年、1968年分别超过法国、英国和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
2. 日本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
20世纪50年代,日本通过承接美国的传统产业转移,迅速发展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日本在学习和模仿美国的产业基础上,也采取了非常明显的技术选择政策。到20世纪60年代经济复苏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日本开始大量购买专利和技术,加强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同时开始和美国进行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日本取得了自身难以完成的科技成果,在电子、汽车等应用科技领域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20世纪60年代,日本连续10年保持了10%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人均收入和工业技术已同欧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部分工业技术水平甚至超过欧美国家,一直处于世界强国的地位,是亚洲仅有的发达国家,是向东亚各国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输出国。日本的崛起与其重视并依靠技术进步来发展经济密不可分,其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升级改良,再投入批量生产,所走的道路是一条“引进—吸收—提高”产业转移与技术引进的成功模式。
3. 日本承接产业转移启示
(1)立足本国国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产业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日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应用的范围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日本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物资资源匮乏的条件下,日本政府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实施“倾斜生产方式”的产业政策,将有限的资源向基础产业倾斜,重点扶持和恢复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煤炭和钢铁部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进入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自立时期,日本又实施了产业合理化和培育新兴产业的产业政策;在日本经济实力增强的20世纪60年代,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目标,主要发展重化工业,迅速进入高速增长时期;20世纪70—80年代,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实行节约能源的产业政策,以及加大对海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政策,以解决石油危机、日元升值、国际贸易摩擦等“增长的代价”;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摆脱经济长期萧条的局面,提出“科技立国”,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日本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所制定和实施的产业政策都充分考虑了本国的国情,精准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制定和实施了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
(2)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强大与其独特的产业技术政策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日本非常重视技术进步,为了弥补同欧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利用日本有利的国际条件和较好的文化教育基础及研究开发规模,政府积极制定产业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研究开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路线,使本国自主研制工艺技术和技术革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用二三十年时间就使日本的科技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期间的产业技术政策包括技术引进政策和研究开发政策,技术引进政策包括采取外汇配额制、税收特别措施、进口审批制等,自主研发为主的产业技术政策,内容包括建立联合科研体制、专利保护制度、科研教育制度,采取扶植科研开发的经济措施。这些政策的推行,充分利用了世界科技革命的成果,制定有效的产业技术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研究开发工作,成就了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水平。
(3)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日本对美国产业转移的承接从最初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最后向东亚其他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过程中,本国企业始终占据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环节,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向中国台湾,韩国等地区及国家转移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为日本技术做配套服务;中国等要素价格更低廉的国家是日本产业链的下游如组装、加工等环节的产业承接地。这种产业转移方式正如雁行方阵,日本本土企业始终占据雁头位置,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多地扮演了雁尾角色。从日本的产业政策也可以看出,日本始终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其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日本通过扶持按一定的标准选定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正确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正是日本国民经济能够迅速发展的关键。
(三)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及启示
1. 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亚洲“四小龙”,经过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战争的摧残,经济极不发达,但是政府具有重振经济的强烈愿望,随着20世纪5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日渐恢复,其已具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其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明显。亚洲“四小龙”与日本都处于东亚区域,交通和联系便利,亚洲“四小龙”有较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日本在承接美国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资本实力都优于亚洲“四小龙”,并且对后者的产业有互补性和比较利益基础,易于构造垂直分工体系。其二,亚洲“四小龙”具有部分重合于日本的产业基础。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其与日本之间在不同时期有重合产业的发展,这为亚洲“四小龙”承接日本的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例如:20世纪50—60年代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合产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钢铁冶炼、造船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重合产业。其三,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日本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发展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迫切需要将其转移到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地区,而日本国内则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精炼、钢铁、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环境污染性,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外转移。其四,二战后较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二战后,商品、资金和技术等产业要素在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在全球范围内能较自由流动。部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的贸易“普惠制”政策,以及冷战时期美国基于政治目的对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实施的扶持政策,使得亚洲“四小龙”的发展能够具备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2. 亚洲“四小龙”承接产业转移路径
二战后,亚洲“四小龙”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具有明显的梯次演进关系,其遵循“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的发展路径,这是亚洲“四小龙”内部产业升级的需要和机遇。20世纪60年代,亚洲“四小龙”承接了美国、日本的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亚洲“四小龙”承接了美国、日本资本密集型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四小龙”承接了美国、日本的标准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三次产业承接,由起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部分技术标准化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推进了亚洲“四小龙”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促使了经济的迅速崛起。由此可见,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是其他国家和地区通过产业承接谋求经济发展的典型。
3. 亚洲“四小龙”承接产业转移启示
(1)对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态势进行跟踪
国际上产业转移的最新动态、基于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或技术的选择、新产品的市场潜力及竞争情况,这些信息从某种角度看具有准公共性。不仅要求政府履行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方面的职能,也要求政府能基于这些信息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和外资政策。亚洲“四小龙”结合国内外实际适时制定了差异化的外资与产业政策,先后采取了税收减免、出口退税、汇率调整、信贷优惠等措施。例如:韩国在承接美、日等国家的产业转移的时机和主导产业确立上,能及时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态势,做到与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紧密相连。积极发挥政府政策导向和行政效率的作用,专门成立相应组织,1962年开始连续实施的六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正是结合国情和国际形势制定的产业承接战略计划。
(2)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引进和培养人才,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亚洲“四小龙”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技术引进、吸收、独立研发的路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对其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不论是最初对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还是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承接,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发,这是亚洲“四小龙”不断提高技术能级的有效路径。例如:韩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上所获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其引进发达国家的通用和标准化技术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韩国自主创新能力很低,科技政策以技术引进、消化和使用为主。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开始高度重视自主研发,投资建设科技园区,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和服务。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科技立国”的产业政策,通过财政和税收等政策来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可见,韩国政府妥善处理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通过技术升级推动了国内产业的升级。
(3)改善软硬件环境吸引海外资本,完善产业承接的载体和平台
亚洲“四小龙”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都非常重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良好的物流配套服务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在铁路、公路、港口、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巨大,基础产业得到迅猛发展。1961—1991年,韩国国内铁路里程增加40%,公路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实现翻倍增长,电力和通信设施的改善更是惊人(5)。中国台湾在1974年开始实施十大建设,后续在1978年又开始的十二项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6)。
亚洲“四小龙”也非常重视在教育及人力资源等软件设施方面的建设,这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智力保障。例如:韩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在财政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努力确保教育投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二是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教育投资重点。不同阶段的教育投资重点不同。韩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从20世纪50年代的5.1%提高到20世纪60年代的8.8%;20世纪70年代,为满足发展重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理工院校的入学人数从1973年的2.6万人发展到1980年5.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入学人数增长了一倍,高等专业学校的入学人数增长了5倍。同时,亚洲“四小龙”非常重视工业园区或工业联合体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的载体和平台能力,通过税收及用地优惠政策,通过现代化和专业化的指导和规划,为产业的承接提供特定生产区,实现产业聚集,吸引特定的外商产业转移。
(4)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亚洲“四小龙”在承接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中,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符合本国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培育战略产业,积极分担难度大、风险高、周期长等新领域创业风险。亚洲“四小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市场机制相对不完善。除中国香港外,其余国家和地区在产业转移和升级中政府行政作用往往强于市场的作用。例如:韩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通过政策优惠,集中各种资源,迅速培育起主导性产业部门和组织。在市场机制相对成熟时,政府便有意识地弱化政府作用。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府作用开始弱化,亚洲“四小龙”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产业承接过程中的政府导向性相对减弱,更多情况下是企业市场化的选择,政府主要发挥宏观协调和引导、市场秩序维护的职能。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及启示
1. 中国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珠江三角洲最早是指经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又称为“小三角”,包括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江门市、惠州市、深圳市、东莞市、珠海市(7)。土地面积2.2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人。现在的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总人口4230万人,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其一,具有制度和政策的先发优势。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早区域,珠江三角洲的深圳、珠海是1980年就被国家批准的首批经济特区,珠三角在1985年被批准为经济开放区。珠江三角洲的制度和政策优势,吸引了大批港澳台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进入。其二,珠江三角洲具有区位优势和较低的产业要素成本。珠江三角洲区域毗邻港澳,具有天然海道良港。同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土地价格,吸引了港澳台制造业的大规模进入,使珠江三角洲在城乡迅速聚集了大量“三资”企业。其三,珠江三角洲具有人文优势和信息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侨乡众多,具有崇尚商贸、观念开放、思维灵活、市场触觉敏锐的文化传统。
20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上半期,珠江三角洲是国际产业对华转移的集中地区。1949—1983年的计划经济和初始改革阶段,珠江三角洲经济基本上属于农业经济,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福建先行一步设置经济特区,广东省利用其沿海区位、侨乡人文优势、地缘政治优势,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承接了大量港澳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三来一补”企业。1984—1992年的早期经济增长阶段,珠三角经济发展逐渐由农业为主走向工业化,由经济试验特区转向区域开放和全面推广。珠三角在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引导“三来一补”企业向生产型、外向型发展。1992—1997年的工业化快速增长阶段,随着珠三角劳动产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优势的弱化,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周边地区和中西部转移;珠三角开始承接发达国家的一些非限制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其某些环节,抓住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机遇。2007年至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处在加快转型阶段。广东省政府提出利用世界金融危机的机遇,继续推进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同时转移,积极引导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力向周边地区梯度转移。
2.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承接了亚洲“四小龙”、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使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1979—2004年,珠江三角洲累计引进外资约1412亿美元,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逐步使珠江三角洲迈上工业化发展道路,推动了珠江三角洲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使珠江三角洲的产业成为世界产业链条上重要的环节,珠江三角洲经济已深刻地和国际产业分工网络联系在一起。基于不同的背景和时机,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路径也不同。
(1)对中国香港“北移”产业的承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
20世纪50年代,中国香港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率先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中国香港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资金开始过剩;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过快速发展后失去了土地、劳动力、生产原材料等成本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下降,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与此同时,1979年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的广东却具有显著的互补性,具备了丰富的、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在承接香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上具有成本优势,满足了中国香港经济转型的需求。珠江三角洲承接了中国香港制造业的转移和港资的进入,主要采取加工装配及补偿贸易方式(即三来一补),原料和市场在境外(即两头在外)。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三来一补”首先在交通方便的东莞、宝安等地发展起来,随后延伸至惠州、佛山、中山、江门等市发展,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品、玩具、服装、电子、金属制品、塑料等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中国香港制造业的主要行业大部分的工厂或加工工序,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双方逐渐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格局,即在港澳接单、设计,在珠江三角洲生产加工,以“港澳的金融及市场营销”与珠江三角洲大量的外省劳动力相结合。
(2)对中国台湾“西进”产业的承接,形成“复制群居链”现象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珠江三角洲承接了中国台湾电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台湾转移到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由于政策限制主要以第三地投资转移的方式进行,行业有纺织、成衣、制鞋、玩具、食品加工等。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通过吸引台资办厂和贴牌生产相结合的方式,承接了中国台湾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IT产品和家用电器产品制造等产业,形成了“台湾接单、内地生产、香港转口、海外销售”的资本联动运作模式。进入21世纪,中国台湾的电子产业开始向珠三角转移,主要集中在东莞、深圳、中山、顺德、广州等地,这些产业环节与中国台湾地区内的上游企业以及其他支撑体系保持相当紧密的“供应商—生产商—贸易商”的网络关系,也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前来投资并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形成一个新的企业网络。这就形成了包括生产商、原材料供应商、包装商、机器维修厂商以及下包厂商在内的企业“群居链”,具有不依赖当地供应商网络、流动性强、与当地交流少的特征。
(3)承接了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20世纪90年代初期,珠江三角洲开始承接日本、韩国、欧美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这些产业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仓储和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等。这种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是跨国公司的投资,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近400家在粤设立企业,并设立更多的研发中心,包括了朗讯、摩托罗拉、本田、IBM、杜邦等知名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资金、技术密集型大型项目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外商投资大幅度增加,这些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珠江三角洲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中,最初由于其在技术、经济、资本以及国际经济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主要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形成的国际垄断格局,珠江三角洲产业承接的产业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迅速发展,开始承接以IT产品和家用电器产品制造等为主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劳动力教育程度和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传统产业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近几年在信息技术革命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珠江三角洲积极承接了产业、技术的国际转移,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推动了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同时,随着珠江三角洲在承接产业转移上进入新阶段,开始将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其他要素成本更低的地区,为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腾出空间。因此,珠江三角洲的产业承接和结构升级,可能不是遵循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这样的传统路径,而可能沿着劳动密集——劳动技术、劳动知识密集——技术、知识密集的路径,呈现多元化状态向上延伸(8)。
3. 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
(1)强化产业发展的政府主导作用,优化政策资源配置
由于我国国情、珠江三角洲区域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在珠三角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各级政府一直都处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广东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来发展地方经济,充分发挥和转变政府职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不断创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2)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珠江三角洲的地方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非常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构建了科技创新平台,不少专业镇建立了镇一级的技术创新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例如:广东省在1998年提出实施科教兴粤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004年,广东提出“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障”的战略。2005年9月,广东进一步提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重视自主创新,重点支持一批具有广东优势和特色的研究团队。
(3)培育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联动的市场体系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推行市场化改革的先导区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珠三角地区迅速发展成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纽带区域。国内的出口商品通过珠三角或经过港澳转口到国外,国外的进口商品也经由珠三角地区输送到全国各地。加工贸易制品的大量出口带动了相关的进口替代产业,所生产的新兴消费品市场规模大、范围广,内外联动、多层结合、以外为主、双向接轨的市场效应显现,珠三角也因此较早地建立起来了市场化程度高、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4)重视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推进产业转移和升级
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经验表明,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重要因素。产业工人的素质和产品的质量、事故率、科技转化率密切相关。此外,技术创新更多的来自于基层的实践,参与这些实践的技术劳动者往往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珠三角职业教育的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上是大体相当的。根据统计数据,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学校数量、在校生数量中,职业教育都占有相当的比重。2002年,珠三角有普通中专和职业中学308所,在校生31.9万人,分别占到全省的57.46%和9.25%;2001年,珠三角地区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为23所,在校生数为612人,分别占全省的79.31%和92.88%(9)。
(5)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
生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活动是制造业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相互之间存在着业务、资金、信息等联系,按照一定的模式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并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而不断进化(10)。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路径。珠江三角洲在产业承接及结构升级过程中,不断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以市场化为基础,通过分类管理、市场准入放宽、竞争环境改善、事业单位改革等措施,加快服务业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服务业重视品牌战略、引进先进技术、扩大服务产品出口、推进行业标准和规范化等。同时,大力改善外部发展环境,通过加大公共服务产品提供、规范服务业管理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措施推进服务业发展。
(1) 潘悦.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6(04).
(2) 汪斌.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研究:以国际区域为新切入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4.
(3) 付雪凌.德国就业培训政策研究[J].职教通讯.2007(11).
(4) 张战梅.山东省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及对策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08.
(5) 张琴,蒋瑛.韩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9(08):105-107.
(6) 樊勇明.日本的投资与亚洲的崛起[M].北京:三联书店,1991.
(7) 本书编委会.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 李松志.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 阮艺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经验、趋势与前瞻[J].职教通讯.2004(2):5-8.
(10) 徐学军,冯骥龙,刘东阳.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协调发展状况[J].商场现代化.2007(1):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