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运转良好的机制:校园招聘

每年秋季,EPS公司几乎都会占领核心学校。恰好就在学生们与毕业后生活的不确定、犹疑和焦虑做斗争时,招聘者向他们展示了一场新的竞赛,胜者将获得具体的、诱人的奖品。

热身:顶级公司宣布自己的到来

EPS公司在顶尖学校私下里的招聘格言是:“早点招人,经常招人”,这点得到了霍尔特招聘合伙人的确认。核心校越是有名,“猛攻”开始得就越早。甚至在学校开学前,公司就已经占领了学生们的信箱和电子邮箱。个性化的电子邮件邀请信劝说学生申请最优秀公司的最优秀工作,学生文件柜里塞满了宣传单(一家公司写道:“如果现在不来为我们工作,日后一定会请我们为你服务。”)和贴有公司图标的礼物(招聘者将这些免费赠品称为“小物件”,而学生则称之为“贿赂品”)。Noah McClain and Ashley Mears(2012)的研究表明,免费礼物更多发放给了有优势的学生,并讨论了这种做法如何加剧了经济不平等。招聘过程充斥着各种“赃物”,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宝贝。我观察到,最初的礼物通常是学生经常携带的实用物品,例如雨伞、水杯、笔记本电脑包、大号手提袋、笔记本、笔、U盘。这些礼物有双重目的。首先,它们意在激起接受者的兴趣,并以善意的方式引起接受者的好感。关于发放礼物的起源和社会后果,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见Cialdini 2009; Sahlins 1972。同时,这些礼物也将学生变成各个公司行走的广告。咨询师怡描述了她们公司提供的礼物——印有公司名称的雨伞,指出其在宣传上的优势:“如果下雨了,你就能看到200把[公司的]雨伞撑起来,放眼望去,都是[我们公司的名字]。这才是聪明的营销。”公司争先恐后地发放最好、最独特的礼物,不仅是为了在雨中展示它们的名字,也是为了在学生中间营造口碑。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报纸《记录》(the Record)2006年登载了一篇文章,根据宣讲会上发放礼物的质量和新奇性对公司进行了排名。

公司也利用印刷媒体宣告自己的存在。每年校报的第一期通常是整页的招聘广告。开学几周后,报纸就成了华尔街展示册的样子,许多公司在上面大肆宣扬自己的声望,给学生吃定心丸,让他们相信无论自己的背景如何,公司所提供的岗位都是最适合他们的。例如,一家知名投资银行在校报上的广告宣称“无需工作经验”。广告和发给学生的个性化电子邮件一样,经常包含一封请柬,邀请学生参加即将在校园里或学校附近举行的宣讲会。

推销:宣讲会

宣讲会是公司与核心校学生之间上演的复杂示好仪式的第一幕。我的研究对象将之称为“献殷勤”“作秀”“求偶季”,在此期间,所有公司都努力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他们毕业后最有吸引力、最有面子的选择。在本研究的民族志部分,2006—2007学年,我在美国东北部某大城市参加了几乎每一场为名校生举行的宣讲会。

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的宣讲会模式极其相似,不论是招本科生还是工商管理硕士,内容所差无几。宣讲会通常在空间开阔、布置精美的地方举行,至于是否在校内,则取决于公司和学校。在面向本科生的宣讲会上,公司让尽可能多的刚从那所学校毕业的员工列在大厅两侧。参会者会见到在宿舍或课外活动中认识的刚毕业的朋友、熟人,已经褪下了从前的运动裤、毛绒服,摇身一变成了商务人士,穿着合身、笔挺的套装。考虑到新工作苛刻的要求,他们的气色看上去出人意料地好。在针对工商管理硕士的宣讲会上,公司不再用学生熟悉的优秀同龄人的面孔让他们安心,而是以遍布全球的业务代表让他们目眩神迷。公司从全球各地的办事处派人前来参加宣讲会,发言人经常强调这点,以表明公司的卓越地位。律师事务所的宣讲会上出席的员工就少得多,所以每个律师身边都会围着一群学生。律所宣讲会的主持人发言一般也更简洁,更少依赖幻灯片。

打入投资银行宣讲会内部

我在伊斯特莫尔观察了一场为本科生举行的投资银行宣讲会,它是了解公司在核心校的招聘活动中传达哪类信息的上好案例。这场宣讲会在教工俱乐部举办,计划从下午6点开始,持续到7:30,选择这个时间段是因为它恰好在下课之后、食堂关门之前,对学生来说很方便。我6:08到达了会场。我不想当第一个到的人,不过到了之后才发现根本不用担心。镶有桃木板的图书馆一半已经站满了学生,他们身着各种套装,从卡其裤配羊毛衫到西装或套裙。大多数人在随意闲逛,寻找朋友或熟悉的校友。不知何人弹奏的古典音乐环绕着整个大厅,身穿无尾礼服的侍者托着厚厚的银质托盘,上面放着几杯软饮和红酒,穿行于人群之中,随时为参会者提供饮品。到活动快要结束时,整个屋子里有100多个学生。女性的数量惊人——我在田野笔记上估算有40%——她们大多是白人、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我刚要吃点虾和鸡尾酒酱,就听到有人在拍打麦克风。我转头看向屋子的前方,为了看清楚,我从海鲜桌旁挪开了几步。

一位高挑帅气的男子站在与图书馆的墙壁风格匹配的、刻着校徽的木质讲台后和大家打招呼,他看起来四十五六岁,灰白头发,轻轻涂了一层发胶。“欢迎你们,伊斯特莫尔的学生,”他的声音镇定又不失热情,仿佛是在招呼我们加入私人俱乐部或是进入一个休闲度假胜地,“我是德温,”他继续向众人介绍自己,“是投资银行分部的负责人。”德温穿着一套定制的海军蓝套装,没有打领带,特意解开了浆洗过的牛津衬衫上的第一颗扣子。这身装扮成功地同时表现出他的重要性和亲和力。他告诉微微点头的众人,自己从商学院一毕业就直接加入了公司。带着明显的骄傲,他让听众放心,说此后的十几年“我从未感到无聊”。

短暂的停顿后,他补充道:“我们公司和伊斯特莫尔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它是我们最重要的学校之一……我们有超过250位伊斯特莫尔的校友,这个关系网对你们在公司的发展将很有帮助。我们不仅要从伊斯特莫尔有所得,更要有所回报。”他坚定地说,并列举了一系列公司“支持”(我后来才明白,所谓支持就是“给钱”的隐晦说法)的校园组织和活动,尤其强调了校园里的商界女性团体。接着,德温又说:“在我们继续之前,我想让大家看一段代表我们公司价值观和文化的视频。”他随即调暗了灯光,一两分钟后,视频开始了。

一开始,视频上什么也没有,音乐也是非常过时的电子音乐。几小节的敲打音之后,玻璃和钢筋制成的摩天大厦开始出现,配合着音乐的低音不停地闪动。镜头在一群坐在工位上的年轻俊美的男男女女身上切换;还有一些他们在电脑边工作的真实场景,显示器上有一个看起来很重要的图形;视频还包括每个人发表的一段个性化背书,他们坐在高层一间舒适的会议室里解释自己为什么热爱这份工作,四周是玻璃落地窗,可以俯瞰整个曼哈顿。

视频传达的信息很简单。公司的一切都关于“赢”。投资银行就是那些“最强、最快、最好”的人,那些“除了成功没有别的选择”的人去的地方。有一刻,一位高级合伙人出现在视频里,介绍了官方的人才政策。由于公司是“最好的”,因此在招聘新员工时,“我们寻找那些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会广泛搜罗人才”。当然,对个人贡献的珍视平衡了这种竞争氛围。一位员工向观众保证:“我们看重每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的价值。”“我们需要多样性。”另一个人再次确认这点(尽管视频里除了几个漂亮的女员工外,大多数都是男性)。“如果你努力工作、尽心尽力,会在这里发展得很好。”第三个人保证。视频继续播放,出现了更多的高楼,只不过穿插着世界各地我们熟悉的城市天际线——伦敦、巴黎、悉尼交织在一起,“我们是一家全球公司”,接着出现的是里约、上海、伊斯坦布尔,“新兴市场对我们的业务十分重要”。注意巴西的金融产业基地是圣保罗,不是里约。年轻员工谈着出差,以及他们获得机会“去看世界”、去亲自了解将成为国际舞台未来之星的新兴经济体。

工作除了被描述为有竞争性、有魅力外,也被说成是有趣的。就像德温说从未觉得工作无聊,视频里的员工用了“有意思”和“狂热”这样的词,强调每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同时,公司里的每个人看起来都是朋友,他们面带微笑地看着彼此,相互击掌欢笑。随后镜头捕捉到似乎谈成了一笔生意,两个男子拥抱在一起,按照惯例拍了拍对方的后背。员工谈起他们在工作中结交的朋友。“我们一块儿出去消遣。”一个看起来像会参加兄弟会的男员工说,但他的语气太严肃了,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播放完视频后,德温回到讲台又说了几句。他强调自己的公司是业界翘楚,服务的客户是“全球最大、最高端的”。“我们在各个竞争领域的业务都是领先水平,”他解释说,又说投资银行正不断发展壮大,需要“优秀的年轻人来推进业务”。公司的文化虽然是竞争性、高风险的,但并没有你死我活的那种残酷,实际上充满了团结和友谊。此外,由于公司是“真正的任人唯贤”,所以新人可以放心,只要“努力工作,有所成就,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奖赏,无论是薪资、奖金,还是头衔”。德温再次说出大家熟悉的那句话——“我们是最好的,只招最好的人”。接着,他用“几句话”(真的只有几句话)介绍了投资银行业务部的工作(我们联合买家和卖家),然后就开始介绍公司的分析师培训项目。“你会学到关于公司和行业你所需要了解的一切东西,比如量化分析的能力、作报告的能力,以及提供反馈的能力,你也会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其他人。”那么,公司需要应聘者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呢?“我们要找的是有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他们喜欢解决问题,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导力,看上去非常专业,自信、坚定,同时谦逊且有同理心。”

接下来是关于多样性的,我参加的多场宣讲会都有这部分内容。德温描述了公司内部为女性、非裔、拉丁裔以及亚洲员工建立的“亲密网络”(招聘方经常把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归为亚裔,把说西班牙语的人和拉丁裔美国人归为拉丁裔,把黑人称为非裔美国人,无论这些人的国籍如何)。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一般包括专门针对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这4个群体统称为LGBT)学生的活动,投资银行则没有。“每个人都要接受关于员工多样性的培训,我们的多样性工作还获过奖……我们也致力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我们有弹性工作制,公司有托儿所,还提供带薪假期。”社区服务与慈善也是公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都是“正确的事”,也因为它们都是“好生意。我们在回馈社会”。最后,他邀请学生“来为公司工作,实现你们在伊斯特莫尔储备的潜能”,并补充说“知道这份工作是否合适的最好办法就是来试一下”。

接着,德温让站在外围的员工逐个做自我介绍。每个人都说了自己的名字、所在部门和毕业院校。大部分是伊斯特莫尔的毕业生。由于投资银行新员工大都是8月或9月才开始入职培训的,所以许多人此时只有几个星期的工作经历。员工有男有女,还有零星几个少数族裔,也有一些招聘组的高层员工和人力资源代表。自我介绍完毕后,德温中断了活动的正式部分,开始社交环节。“在场的有各个部门的员工,他们中的一些人从世界各地赶来。来和我们聊聊吧,我们非常愿意和你们中的每个人进行交流。”学生们紧张地围着员工,有些人问问题,其他人只是听着并不时点头。

不同公司宣讲会的共性和差异

随着参加的宣讲会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熟悉招聘活动,我发现不同公司和行业的宣讲会有着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当然,我也注意到了其中的差别。除了无限量的鸡尾酒和甜点外,所有公司无一例外地标榜自己是名校生能够获得的最有意思、最有声望的职业机会。每家公司都说自己是最好的,有最棒的客户,做最有意思的项目,能够让“世界一流名校”中“最优秀、最聪明”的人发挥专长。

公司还会吹嘘客户的地位。一家咨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她是我观察的宣讲会中,少有的女性主持人之一——声称在他们公司工作是“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袖”的关键,“我们参与的项目登上几大报刊的头条……我们的客户是业界领袖”。与之竞争的另一家咨询公司的主管合伙人则吹嘘道:“我们相当一部分业务是和非常成功的公司做生意。”他笑着建议学生去“问问其他公司的客户都是谁”,暗指答案一定会让他们失望。一家投资银行的总经理则一本正经地说:“世界上没有不想和我们做生意的客户。”

此外,这些公司提供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无与伦比的学习机会”和“继续接受教育”的契机。相比于名校本科教育以及顶尖商学院、法学院里的抽象课程,EPS公司的工作被呈现为未来世界领袖的训练场。按照一家投资银行总经理的说法,即使学生没有一直留在公司——事实上很多人都会离开——他们也能“带着一套无敌‘工具箱’离开——良好的判断力,出色的量化和商业能力,以及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想要成为CEO”,就应当去他的公司。一家咨询公司的发言人则对一群工商管理硕士说,学校教会他们如何成为总经理,但离开公司的时候,他们会具备一套“CEO思维”,这种思维即便无法让他们领导一个国家,但足以领导一家企业。事实上,每场宣讲会都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列出成功的公司前员工的名单——曾在公司首屈一指的员工如今已是知名人物,暗指如果学生加入公司,他们日后也能成为最高法院的法官、500强公司的CEO或者美联储的主席(至少能成为这些人的朋友)。有些公司还说,即使只和这些人短暂共事,这段经历本身也会被视为响亮的资历。一家投资银行在视频里说:“无论你在世界上的哪个地方,只要说出我们的名字,就会受到款待,这几个字能帮你打开大门……加入我们,感受我们名字的力量!”

加入公司不断被比作进入顶尖大学。一家投资银行的展示负责人坚持认为:“你们选择伊斯特莫尔,是因为它各方面都很强,你知道自己会一直和最优秀的人在一起学习。选择我们,因为我们不论做什么,都是在和最优秀的人一起玩儿。”把名校生说成是最优秀、最聪明的,把投资银行说成是最优秀、最聪明的人去的地方,对这两者关系的详细讨论,见Ho 2009。在这些地方工作与拿到顶尖名校的学位类似,不仅因为它能打开机会的大门,提供浓厚的学习氛围,也因为它带来了令人兴奋的社交环境。新人将加入一个紧密联系的社群,其中都是从世界各大名校招来的“聪明人”。和在大学或专业学院时一样,与这些优秀的人建立紧密的联系是新人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发言人们暗示,在其他工作中,同事的社交能力和智识水平可能都没有这么高——这么说是因为精英学生普遍担心工作会无聊或陷入停滞——在这些公司工作,可以“一直向……优秀的人学习”。德温在展示时告诉听众,“接下来的两年里,要投资能给你带来最高教育回报的地方”。在另一家金融公司的宣讲会上,我听到主持活动的总经理对听众说:“这是一份全天候的工作,能让你在同辈名列前茅。商界的通用语是金融。如果你想学到最好的东西,那么就选择投资银行。”接着,他开了对手行业一个玩笑,“咨询就像是二流学校”。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各种宣讲会上,工作从来没被说成是干活儿(a job)或者就业(an employment),相反,他们用的词是玩儿(play),以此激起体育运动中那种兴奋感和竞争心,也让人想到休闲的乐趣和享受。“我们不论做什么,都是在和最优秀的人一起玩儿。”有位发言人总结说:“和最优秀的人一起玩,和最优秀的人一起学。”每家公司的视频里都有一群聪明、干练、光彩夺目的男男女女,里面显而易见有其他族裔(但主要还是白人),他们看着镜头,宣称自己很开心。这些员工,以及在各家公司发放的宣传册上绽放微笑的员工,不仅是“永无止境的智力挑战”和“持续成长”的源头,也是令人敬畏的玩伴。很多学生最担心的是毕业后失去社交生活,朋友四散各处、去向不明,公司则展示出这些笑容明亮、最聪明、最优秀的人才,准备好成为他们的新朋友。

员工们不断强调他们会在工作之余和同事一起外出消遣,说他们不仅是工作上的伙伴,也是真正的朋友。集体出差被描述成乐趣无穷;当和新朋友笑着享用送到办公室的寿司时,深夜加班也变成了一件享受的事。除了特意安排的社交活动,还有异域风情的周末度假,在各种高档场所举办的假日派对、体育比赛和品酒会——宣讲会上有时会展示相关照片——一些公司还有志愿者组织或内部社团(有家公司甚至有歌唱团)。员工之间的关系如此真挚,以至于办公室的同事会在下班后或周末一起去酒吧、夜总会。他们还一起度假,一起在街头跑步、跑马拉松,参加彼此的婚礼,有的甚至还和同事结婚了。霍尔特举行了4场宣讲会,在其中一场,一位主管合伙人对着满满一宴会厅的学生说,加入公司不仅意味着获得一张金门票,可以进入他们想去的任何职业,也可以培养“一生的密友圈子”,其中有些人很可能成为CEO。

宣讲会的推销总是以呼吁所有学生申请做结:“我们愿意与你们所有人交流。”一位投资银行的发言人宣称:“如果你聪明、积极主动、能够创造性思考,同时又对商业学习感兴趣,热衷于追求卓越,喜欢赢,那么你应该来[我们公司]。”工商管理硕士西奥回忆从宣讲会获得的信息时说:“是那种‘宇宙主宰’的态度:我是最强的,我知道得最多,我是最优秀的,站在世界的塔尖。你会接触到位高权重的人,不仅如此,他们还渴望和你交流。而如果不进入公司,根本不可能遇到那些人,尤其是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学生们害怕无法找到热情所在,担心机会的大门会关上、选择会变少,担心在大都市里无所适从,也害怕无法在当下和未来获得坚实的经济地位,而公司提供给学生们的这套说辞为他们的担心提供了一个诱人的解决方案。EPS公司的工作可以延续他们的精英教育——再给他们几年时间去了解并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有现成的朋友圈,一张通往社会上层的单程票,整个旅程还充满乐趣。

狂热

在第一轮宣讲会的推销后,公司紧跟着组织了几场活动。有些是面向所有人的,有些则只有收到邀请才可以参加(后者是为了强化公司只接受优秀人才的形象)。咨询公司和投资银行的招聘活动比律师事务所多得多。有些活动针对特定群体(女性、少数族裔、LGBT学生),有些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行业情况、教他们如何准备面试,有些则纯粹是为了好玩。在霍尔特的9个月期间,我体验了女性特享的冷餐,喝过专为少数族裔准备的玛格丽塔酒,品尝过具有地方特色的鸡尾酒,还参加过一场纯粹是为了公司品牌推广的正式晚宴。公司为学生准备的招聘活动逐渐升级,试图在数量上和气势上超过对手。如果一家公司租用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厅,那么另一家就会租一间有名的博物馆。有些活动提供小吃,有些则提供有好几道菜的正餐。

参加招聘活动对学生来说通常验证了滑坡理论一种逻辑谬误,认为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接着就会发生C……直至发生Z,从A到Z的推理过程就像一个滑坡。但事实上,这样的推论夸大了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导致得到不合理的结论。——编注。公司传递的信息——只有最好的工作才适合最好的学生——对很多人极具吸引力。工商管理学硕士怀亚特承认:“当有一家这么有名的公司为你做了这些,在你身上花这么多钱、这么多时间,你会开始觉得自己很特别。你懂吧?很难开口说不。”不仅如此,公司一开始只是邀请学生“来看看我们”,但当求胜心切的学生在持续的地位征战中瞄准下一个奖品、看到另一个自己的智力和社会价值获得公众认可的机会时,这种起初忠诚度很低的招聘活动很快就演变成一场激烈的比赛。只限受邀人员参加的活动一拉开帷幕,一般就会触发比赛,随后便会掀起对这些公司和工作的狂热之情。斯隆是我访谈过的一位核心校的工商管理硕士,她回忆起校园里围绕招聘活动产生的紧张气氛:


你知道公司平时是不能进入学校的,只有到特定的某一天才能进。那天真的可以感到校园里的气氛发生了变化。因为宣讲会立即开始,这意味着同学开始穿着很好的衣服来上课,也开始竞争职位,“你去这个吗?去那个吗?你收到这个的邀请了吗?收到那个的邀请了吗?”[参加招聘活动]不再是获取信息的途径,而是和同学竞争的方式。


工商管理硕士埃伦说:“你听说有人收到了某某邀请,而自己没有收到,你会觉得,嘿,他们是最优秀的,但我也是最优秀的。所以突然之间你会很想成为那个精英群体中的一员,即使你并不真的想去那儿工作。”《纽约时报》刊登了一位本科生的解释:


那些公司以及它们常春藤出身的员工连续几个星期在校园狂轰滥炸,带我们去吃美味大餐、组织去曼哈顿的奢华旅行,还允诺我们一份极具挑战性、报酬优渥的工作。他们激发了我们的竞争心……他们知道,如果有机会在简历上写上一笔,我们不仅会申请,而且会全身心地投入,错误地把自己想要赢得比赛的欲望当成追求理想的愿望。See http://dealbook.nytimes.com/2012/04/30/how-elite-colleges-still-feed-wall -streetsrecruiting-machine/(2014年10月15访问)。


连原先对这些职业没有兴趣的学生也发现自己被卷入了这个招聘机器。工商管理硕士昆西本来想在绿色能源领域找一份工作,结果却申请了咨询公司,他告诉我:


就像是跟着领袖,跟着人群。你没觉得自己会受影响,但当你看到所有人都涌向那些招聘活动时,你忍不住会想:“好家伙,我最好也去一下,那儿肯定有好东西,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感兴趣。”我猜是从众心理在起作用……因为真的,最后就真的去了。大家都疯了,争先恐后地扑向别人去的地方……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狂热。你开始觉得如果没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自己就没那么成功……挺难的。我是说我迷失了。我进学校时特别瞧不起咨询,如今我要去参加咨询公司的面试。完全背叛了自己,你明白吗?我觉得是身处这个环境改变了你的看法。因为你进入了那个过程,你在意工作的质量,在意周围人的质量。经历了这个过程后,你想的全是名望……在这种紧要关头,其他所有你认为存在的更重要的选择都消失了。就是这种从众心理在起作用,你明白吧?

默认选择华尔街

如此多核心校的学生追求顶级公司的工作,另一个原因在于,这些工作对他们而言是最明显的,也是最容易获得申请机会的。1960年代以来,顶尖学校各自设立了就业办公室,作为学生和招聘方的桥梁,提供相应的行政帮助。1980年代,大型专业服务公司开始转变人才策略,从招募有经验的员工、依赖非正式的人际网络变成直接从大学和研究生院招收学生。相关讨论,见Bartlett 1996; Roose 2014。如此一来,就业办公室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在一篇发表在《纽约客》上的文章中,记者尼古拉斯·莱曼(Nicholas Lemann)在写到咨询公司麦肯锡时说:“每所顶尖学校的本科生就业办公室在很大程度上都成了招聘活动的交易所。”Lemann 1999, 209.学校的就业办公室汇集招聘职位广告以及招聘活动列表,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然而,在许多核心校的就业信息库中,大部分广告和招聘信息都来自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在法学院则是来自大型律师事务所。学生对其他职业路径的需求,以及公众对于名校是否应成为华尔街和大律所生产线的争论,促使一些顶尖学校额外聘用了一些职业咨询师,为非主流领域的选择——如新闻、工程、非营利组织、艺术等——提供建议。例如,http://harvardpolitics.com/harvard/why-wall-street- beats-public-service-and-how-tochange-that/(2014年10月15日访问);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08/9/18/diversity-recruiting-al-though-the-wall-street/(2014年10月15日访问)。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高科技工作越来越受欢迎。校园招聘活动中科技公司的兴起,相关讨论参见http://www.wash ingtonmonthly.com/magazine/septemberoctober_2014/features/is_high_tech_the_answer051783.php(2014年11月29日访问)。不过EPS公司仍然统治着核心校的就业广告牌和招聘活动。See http://www.washingtonmonthly.com/magazine/septemberoctober_2014 /features/why_are_harvard_grads_still_fl051758.php? page=all(2014年11月29日访问).结果就是,尽管这些行业竞争激烈,但学生很容易发现并追求这些工作,只不过最终得到职位比较困难。普林斯顿校刊上有篇文章,把华尔街的工作称为“阻力最小的路”和“默认选项”。See http://www.dailyprincetonian.com/2011/11/17/29377/(2014年10月15日访问).我和工商管理硕士候选人诺兰有过一番交谈,他说自己在进入伊斯特莫尔之前“从未听说过”咨询公司或投资银行。而现在,他只申请咨询公司。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决定:


当你面前出现一条阻力最小的路时,很容易就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所以咨询是条很好的路,因为他们会给你很多很多钱,而且它的名声很好……这看起来很有分量。人们会决定去那儿……因为他们不知道除此以外自己想干什么,或者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有热情。而且,如果有人一直找你、劝你,你很容易就会投降。


另一名工商管理硕士伊莱贾同意这一说法:


这样做更容易……有公司来[学校]找你,要比你自己出去找容易……如果你想踏上自动前进的机器,那么就去咨询公司或者投资银行,这样就不用披荆斩棘自己开路了。如果你想去私募股权、对冲基金或其他公司工作……你就得四处奔走。


尽管大学行政人员经常公开鼓励学生追求银行、咨询和律所之外的职业,但核心校在维持招聘机制良好运转方面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学校能够在与EPS公司的合作中获得经济利益。对它们而言,校园招聘是有利可图的。招聘方常常需要付费才能正式参加校园招聘,而EPS公司有足够的钱频繁进入学校,开展深入的活动。在一些学校,根据招聘活动接触学生的不同程度,以及学生参与的不同程度,收取的费用也不同。只有像EPS这样的大公司,才能负担得起最深入接触学生的活动(包括在学校打广告、参加官方的招聘会、得到学生的简历、有专门的面试时间和面试场地)。See http://studentaffairs.stanford.edu/cdc/employer/partnership(2014年10月15日访问).公司也需要提前至少几个月(通常是一年多)预测自己的招聘需求,很多小公司无法做到这一点。此外,毕业生在EPS公司的收入几乎比在其他任何公司都多,这对增加校友捐助大有裨益。但正如社会学家迈克尔·绍德(Michael Sauder)和温迪·埃斯佩兰(Wendy Espeland)所证明的,大学不仅交换物质货币,也交换符号资本。Sauder and Espeland 2009.每年出现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的那些大学排名,已经成为衡量学校质量的重要指标。排名会影响学生的申请率、招聘方雇用毕业生的意愿,也会影响校友的士气、捐赠与影响力。在专业学院层面,将一大批毕业生送进这些公司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排名,因为新毕业生的起薪——远高于其他行业——在计算学校质量时占了相当比重。例如,http://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raduate-schools/top- business-schools/articles/2013/03/11/methodology-best-business-schools-rank-ings(2014年10月14日访问)。所以,尽管EPS公司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高地位的雇主提供的职业方案,恰恰迎合了名校生的渴望和焦虑,但学校在促成这种匹配中也扮演了同谋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