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危犯教育转化与循证矫正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转化过程与成果

(一)不断加强亲和力,努力赢得吴犯的信任。要让吴犯能接受民警的教育,必须让他信任民警。首先是增加亲和力,拉近与吴犯的情感距离;其次是将吴犯与其他罪犯发生的纠纷一一进行梳理,再进行公平公正处理,当好“裁判员”,让吴犯体会到民警的执法公正性;最后是加强法律监规教育,改变认知障碍,放弃抗拒改造心理。

2009年年底,吴犯因用凳子砸伤同犯,受到监狱禁闭一个月的处罚。眼看到了2010年春节,我们将吴犯接回监区过年。为尽快接近吴犯,民警找他谈话,向其询问过春节的打算。吴犯很沮丧地回答,还过什么年,家里几年都没人看我,“低工资”又少,什么年货都没有。考虑到吴犯的具体情况,分监区给他发放了一份困难犯过年物资外,还另外为他准备了一条烟、一袋水果和一箱方便面。还给了他一个承诺,只要你好好改造,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帮助你的。

2010年4月,特岗犯向某怀疑吴犯到储藏室偷窃鞋子,逼问吴犯。吴犯认为受到冤枉,拿起铁门上的挂锁,将向犯头部砸伤。结果吴犯受到集训一个月的处罚。看到吴犯又一次被送集训,民警感到了教育转化吴犯的工作压力。对打架,刚开始吴犯认为自己没有错,还振振有词,“他们在同犯面前说我偷东西,丢我的面子,我就是要教训他们”。在集训队,民警再次找吴犯谈话,分析了吴犯打人行凶的危害性,同时指出,在事件开始时,吴犯受到了委屈,但是,发展到用铁锁来打人,就是违法违纪了。通过教育,吴犯认识到了用铁锁行凶后果的严重性。回到监区后,为防止吴犯再次发生类似情况,监区指定两名包夹罪犯开始与吴犯同行同为,时间长达一年有余。在此期间,吴犯违纪次数明显减少,特别是没有发生打架斗殴的行为。

(二)通过心理辅导,解决行为上的认知障碍。在与吴犯的交谈中,民警得知其从未想到过减刑之事,问其原因,吴犯埋怨是监区民警的问题和家庭经济的问题。考虑到吴犯在服刑上的认知障碍,待吴犯回到监区不久,民警特地安排监狱心理咨询师对吴犯进行了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吴犯交谈,确认是非理性认知,严重阻碍着他的改造。一是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表现在要求民警处理问题须以其意志为转移,否则便是不公正;二是家庭经济拮据,导致严重自卑感,入狱4年未减刑,使其形成“人穷就不能减刑”的固定思维模式;三是缺乏关爱导致的情感冷漠,表现在与家人之间多年未联系,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

改变认知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将吴犯从思维的沼泽地里拉出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变吴犯的过程其实就是吴犯心理发生激烈冲突的过程,吴犯内心一定会有许多挣扎,其间会遭遇各种阻抗。因此,要允许吴犯有思考、接受甚至是反复的过程。在一年内,先后五次为吴犯进行了心理辅导。一是营造宽松氛围,运用宣泄及认识领悟疗法,助其认清非理性思维,消除对立情绪;二是运用理情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消除吴犯“人穷就不能减刑”的非理性思维,树立改造信心;三是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鼓励吴犯重拾亲情,为改造增添动力。几次的跟踪咨询,主要是帮助吴犯如何理性对待经济贫困和公正执法,学会心理调适,克服性格缺陷等。

(三)运用目标激励法,引导吴犯积极挣分减刑。吴犯手脚灵活,从事挑撞工时间较长,在分监区20个挑撞工的罪犯中排在前几名。为鼓励其积极改造,分监区每季度组织一次技能比武,让吴犯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改造信心。吴犯开始未报名,民警找吴某做动员工作,抓住其爱面子、好胜的心理,决定激他一下,“你平时总认为自己可以,是民警不给你机会。这次比赛,你可能进不了前三名,不敢报名吧。”“你放心,我一定会拿第一名!”吴犯的争强好胜心理被激发了,决定报名参加比武。吴犯果然不负众望,获得了挑撞组第一名。吴犯也因此被评为分监区季度“劳动标兵”,并得到了加分奖励。我们将季度“劳动标兵”光荣榜张贴在车间和餐厅,吴犯戴上大红花,上了光荣榜。此后,吴犯基本上每个季度都能带上大红花,他也觉得这是民警在关心他,关注他,因此常常主动申请加班。

(四)加大亲情帮教,努力唤醒其亲情意识。一次,在与吴犯的交谈中,得知吴犯第二次服刑时,母亲去世,家人未及时告知他,吴犯非常愤怒,还称要与家人断绝关系。监区决定对吴犯进行一次家访,“修复”吴犯与家人的关系。

2011年5月,民警专程到监利县对吴犯进行了“家访”。我们将吴犯的改造情况向吴父以及当地村委会干部进行了介绍。还拿200元钱递给了吴犯父亲,说服吴父到监狱看一看儿子,共同帮助吴犯改造。归来后,我们向吴犯告知了“家访”的情况,并把我们进行家访的视频播给吴犯看。当看到年迈的父亲出现在镜头中,并再三叮嘱其要积极改造时,吴犯顿时痛哭不已,当场跪下叩头,向父亲表示忏悔。

2011年6月,吴犯的父亲在两个哥哥的搀扶下,走进监区会见厅,与吴犯进行了亲情会见。来自家庭的温暖对吴犯的改造如同“催化剂”,吴犯再次向监区民警表态,要下决心走上挣分减刑的道路。

(五)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矫治崇尚暴力的恶习。2012年2月,入监6年后的吴犯终于获得第一次减刑,减刑十个月。鉴于吴犯的改造表现,监狱认定吴犯已被转化,摘掉了吴犯多年的“顽危犯”帽子。考虑到吴犯反复多变的改造心理,我们认为不能因为摘了帽子,就放松对吴犯的教育。如果吴犯不能形成正确的服刑观和价值观,继续崇尚暴力,一有“风吹草动”,难免会“旧病复发”。

于是,民警继续不厌其烦地找他谈话,帮助他规划下次的减刑计划。并不时给他打气,提醒他,只要克制冲动,遵纪守法,在余刑7年中,至少还会有三次减刑机会。此后,2013年元月,民警在巡查监舍时,发现吴犯在监室闷闷不乐,问其原因,吴犯叹了一口气,感叹道:“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原来,在当天早上,吴犯因琐事与特岗犯张某发生争执,被张犯推了一掌,想当场进行“还击”。但想起民警多年的教育,自己已经有了三个表扬,还是忍住没有动手。民警当即对吴犯打不还手的行为进行了肯定。后来在分监区罪犯大会上,分监区宣布撤销了张某的特岗犯,同时对吴犯打不还手的行为进行了表扬。也正是透过这件事,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对吴犯的教育工作只能坚持,不能放松。

现在,吴犯对早日新生的愿望强烈,每个月总是主动找民警作一两次思想汇报。2010年第4季度,吴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第一个表扬奖励,迈出了积极改造、挣分减刑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