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黄玲[1]
作者是我就读北京大学法学院时相隔一届的校友,十五年前我们就相识于菁菁燕园。十年前,当他从耶鲁法学院硕士毕业加入美国谢尔曼·斯特灵律师事务所纽约办公室时,我已经在这家律师事务所的北京办公室工作了三年。2000年冬天,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到纽约办公室短期进修,于是和他的太太,也是我的大学同屋好友一起,在纽约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新年。之后十来年间,我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一直坚守于谢尔曼从事律师业务至今,而这位仁兄则几易地盘,先是回到耶鲁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又加入美国苏利文律师事务所,从事海外资本市场和跨境并购业务;继而又于一年前回到母校从事教职,十来年间完成了数次“转型”。
这十来年正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企业飞速发展的十年。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通过在美国上市为大众所认识。中国的企业家在新能源、医药、广告、教育等各个行业大展身手,开创了许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盈利模式。十年前,大家在谈及中国企业时,脑海里浮现的也许只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石油等少数几个行业里的“巨无霸”的形象。今天,人们对于中国企业的认知丰富了很多,新浪、百度、阿里、京东等企业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作者的这部书稿是对中国各类企业成功上市经验的一个小结,是中国企业、律师等业内人士美国上市业务经验的一个小结,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当然,这本书稿并没有追求面面俱到,而是把重心放在了中国私人企业美国上市所面临的问题上。1997年,我开始从事美国律师业务。那时候,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的浪潮才刚刚开始。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的国有大型企业相继到美国上市,掀起了中国企业登陆华尔街的浪潮。我也有幸参与了像中石油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美国上市项目。近几年,随着国有企业转向香港和上海上市,中国私有企业逐渐成为美国上市的主力军。作者亲历了这个转变,因此,书稿本身的内容也根据对象的变化做了调整。比如,国有企业美国上市项目中,国有企业通常很少考虑雇员股权激励、反收购措施这些问题;而私人企业美国上市项目中,这些问题是创业者常常面临的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非常幸运,赶上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多年。同时,由于在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浪潮,我感到尤其幸运。略感遗憾的是,我们从事的工作,非圈内人士鲜于了解,其中许多琐碎的技术细节,我们自己可能津津乐道,但却很难为外人所理解。而每日埋头于高强度、超长度工作中,尽管我深愿将此种种分享于大众,却感分身乏术,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曾经也为圈内人的作者在跳出圈外后完成了这本书稿,把他的经验诉诸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这些圈内人的生活和关注的问题,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美国上市这个技术性很强的业务。作为仍在圈内奔忙的人,我由衷地感谢他为这一工作所做的努力;作为彼此了解的朋友,我为他这十多年来的每一次“转型”而开心,也为他因此而积累了更胜任这项工作的实力而欣慰。我也很高兴地向中国的企业家、律师、政府官员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出自一个既了解美国上市操作、又了解中国企业需求的圈内人士之手,集作者多年执业经验之总结,不乏启发性、实用性和借鉴性。
[1]黄玲女士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现为美国谢尔曼·斯特灵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