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巨头:从BATH×GAFA看中美高科技竞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1 亚马逊的业务实态

从电子商务到Everything Company

如果被问到“亚马逊的主业是什么”,大家会如何回答?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亚马逊只是一家涉及服装和生鲜食品等繁多品目的电子商务公司。

然而,现在的亚马逊已经不仅仅是一家零售企业,相信关于这一点不少人早已熟知。创业于线上书店的亚马逊将经营范围扩大到家电以及服装、生鲜食品等,并涉及电子书籍和视频发布等数字内容,成为Everything Store(包罗万象的商店)。现在,亚马逊继续将业务领域扩大到物流、云计算、金融服务等,实现了从“电子商务到Everything Company(包罗万象的公司)”的转变。

从近年来的焦点业务当中寻找线索

Everything Company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来具体分析。

亚马逊每天都会推出新的服务。虽然一一关注起来也很有意思,但是要想把握亚马逊这家企业的全貌,笔者认为应当从近年来的焦点业务入手。

因此,首先列举大家应该了解的亚马逊服务,并进行具体介绍。从图1-1中我们可以看出亚马逊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图1-1 亚马逊的业务结构:商业模式的层状结构

■ 云计算(AWS)

AWS(Amazon Web Services)的基础是亚马逊为自身建设的IT基础架构。亚马逊利用其IT专有技术开发了名为AWS的网络服务,并于2006年公开发布,供其他企业广泛使用。

使用AWS的企业无须为了构建系统而去开发服务器并进行维护,安全措施也不需要自己动脑筋。由于可以在所需时间内获取想要的服务,因此可以降低系统成本。

AWS的好处不止于此。亚马逊以“提供给客户希望在网上购买的一切商品”作为服务的基本理念,而AWS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开发出来的。最初,AWS作为云计算的印象深入人心,近年来,不光是计算、存储、联网、数据库服务,AWS还提供数据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企业所需的各种IT资源。不仅可以通过分析庞大的数据来获取新的知识,还可以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思考,因此,亚马逊已经成为向世界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的企业。

从亚马逊的网站上可以了解到,AWS在全球拥有21个地理上独立的“区域”(region)与61个独立的数据中心托管“可用区”(avaiability zone),之后又增加了4个“区域”和12个“可用区”。截至2019年3月,东京“区域”有4个“可用区”,新加坡“区域”有3个“可用区”。从这些数字当中可以看出AWS的应用程度之广。

作为日本国内的AWS使用案例,亚马逊在日本的网站上介绍了三菱UFJ银行、全日空、DeNA等鼎鼎有名的大企业。

■ B2C平台“亚马逊商城”

亚马逊是一家零售企业,同时也提供名为“亚马逊商城”的网上开店服务。这是一种卖方(商品提供者)可以在亚马逊网站上推出商品进行销售的机制。此外,亚马逊还为卖方提供名为FBA(Fulfillment by Amazon)的物流服务。亚马逊可以代替卖家保管库存、处理订单和订购业务,还能够向顾客提供“当天快速送货”以及“亚马逊高级会员”等亚马逊的配送服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致力于将商品迅速送到用户身边,因此重视物流系统的构建,这一点也希望大家有所了解。亚马逊自费建立了许多物流中心,不仅利用现有的配送公司,而且自己也承担一部分配送。亚马逊之所以能够实现生鲜食品即时配送的亚马逊生鲜(Amazon Fresh),以及最短1小时配送的Prime Now等服务,正是得益于其完善的物流系统。

在美国,为了方便顾客领取在亚马逊购买的商品,亚马逊储物柜(Amazon Locker)的设置也正在展开。电子商务当中存在着这样一个课题:如果顾客不在家的话,则无法顺利收取配送的商品,作为解决这“最后一英里”(last one mile)问题的方案之一,亚马逊储物柜应运而生。

亚马逊还考虑将无人机运用到商品配送当中,并正在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为了实现更加快捷的配送,亚马逊将会利用最新技术不断开发出新的服务。

■ 无人收银便利店(Amazon Go)

2018年1月,亚马逊在西雅图开设了首家无人收银便利店Amazon Go 1号店。在Amazon Go当中,顾客只需将应用程序下载到智能手机并登录亚马逊账户,进店挑选商品后直接离店即可完成购物。购物费用通过亚马逊账户支付,因此无须在收银台排队付款。

亚马逊涉及各种形式的业务,不光是电子商务,还包括正在开展的实体店铺,Amazon Go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Amazon Go的购物体验与传统的实体店铺完全不同。通过利用人工智能以及传感器等技术,亚马逊不仅为顾客提供了全新的体验,还能够获取顾客在实体店铺中的购买行为相关数据。

■ 生鲜食品连锁超市“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亚马逊于2017年8月收购了高级生鲜食品连锁超市“全食超市”。截至2017年9月,全食超市在美国拥有448家店铺,在加拿大拥有13家店铺,在英国拥有9家店铺。在美国,它是有名的高级超市。

亚马逊为什么要收购一家与电子商务毫不相干的超市?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网络与现实的融合”以及“最后一英里”的问题,也就是说,使其作为向顾客配送商品的据点。

在全食超市,亚马逊高级会员购物超过35美元时,超市会提供2小时以内的免费送货服务,还可以通过亚马逊生鲜购买全食超市特有的有机食品。此外,全食超市内还设置了亚马逊储物柜,方便顾客在购物时顺便领取其在亚马逊网站上购买的商品。通过将现有的拥有品牌影响力的实体店铺收入囊中,亚马逊能更好地为顾客提供便利,同时让顾客获得全新的购物体验。

对于经常使用亚马逊的高级会员来说,提高全食超市的便利性和实惠感不仅会提高亚马逊高级会员的满意度,也有助于增加高级会员的数量,反之亦然。

顺便一提,笔者在西雅图体验全食超市时倍感惊讶的是,当场制作、当场销售的店内食用(eat-in)食品非常美味。笔者至今仍然记得,超市提供的比萨种类和口感都远远超过了普通餐厅,以至于笔者不由自主的就吃撑了。

■ 人工智能语音助手(Amazon Alexa)

亚马逊开发并提供人工智能语音助手Amazon Alexa。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除了自己出售配备Alexa的智能音箱Amazon Echo之外,也允许第三方制造商开发配备Alexa的产品,并公开开发工具。截至2019年1月,配备Alexa的设备已经超过2万多种,并且Alexa在汽车以及安全产品当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今后,Alexa将从外部接收各种产品、服务和内容,建立一个生态系统(Ecosystem)。从智能家居(smart home)到无人驾驶汽车(smart car)领域,一个名为“Alexa经济圈”的产业结构正在形成。亚马逊与提供产品、服务和内容的各类企业之间将建立密切的合作与相互依存关系,双方将取长补短、自制自律、协同发展壮大。

关于人工智能语音助手,除了Alexa之外,还有谷歌开发的Google Assistant以及百度开发的DuerOS等,但笔者认为Alexa更加出众。这是因为亚马逊始终以同一助手为核心来提供产品、服务和内容,并且该助手的客户体验被公认为是最好的。

■ 支付服务“亚马逊支付”(Amazon Pay)

亚马逊也提供所谓的金融服务。例如,利用亚马逊账户中注册的信用卡和地址信息,亚马逊支付可以向亚马逊以外的网站提供支付系统。因此,在支持亚马逊支付的网站上,顾客无须输入地址或信用卡等信息即可轻松完成购物。

亚马逊还为法人卖家提供贷款服务“亚马逊借贷”(Amazon Lending)。针对在市场上出售商品的法人,亚马逊根据其销售业绩进行审查,从而提供贷款。也就是说,亚马逊可以像银行一样提供贷款服务。

“亚马逊礼品券”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存款。对余额进行充值,就可以在亚马逊上购物,而将现金转入余额的话,用户将获得积分,如果一次转入金额在9万日元(约合844美元)以上,普通会员将获得2.0%的积分,就像存钱获得利息一样。

如果继续列举的话恐怕会没完没了,所以关于亚马逊业务发展的分析就到此为止。尽管我们只是跟踪了亚马逊近年来的部分动向,但依然能发现亚马逊一直以来不断推动创新,并且今后仍将继续推动。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一切场合都不忘强调其对于创新的热情。毫无疑问,这一点已成为亚马逊的竞争优势之一。

创新对于许多公司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更不要说不断实现创新了。原因在于“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难以突破。“创新者的窘境”是哈佛商学院的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提出的概念。意思是,企业通过实现破坏性创新和开展新的业务来发展壮大,当试图引发下一次破坏性创新时,通常会导致现有业务与新业务之间互相蚕食(新旧服务之间的相互蚕食)。因此,企业往往选择对破坏性创新避而远之,导致在阶段性创新上停滞不前。于是,该公司就会被其他引发破坏性创新的公司所赶超。

在美国,贝佐斯对于“创新者的窘境”的关注众所周知。亚马逊虽然已经成为巨型企业,但依然试图继续引发破坏性创新,并且如愿以偿。

亚马逊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原因之一在于贝佐斯可以毫不犹豫地颠覆现有的业务。

Kindl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亚马逊起步于图书的线上销售,因此电子书很有可能与之产生冲突。然而,贝佐斯却将之前负责图书部门的高管调到了数字化部门,并且告诉他们:“你们的工作就是打破迄今为止所做的一切。希望你们做好准备,从所有卖纸质书的人手中把工作抢过来。”(布拉德·斯通《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

通过平台建设制造垄断状态

从引发创新的观点来看,亚马逊及早采用开放式创新理念并成功构建平台的事实也值得关注。“开放式创新”一词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其意义并不固定,这里可以理解为“企业不封锁自己的技术而使之开放,使外部活用其技术产生迄今为止没有的产品或服务”。

基于这种开放式创新理念,亚马逊开放了自身的先进系统,从而产生了AWS这一全新的服务。并且,通过AWS亚马逊开发了稳固的平台业务。

“平台”的概念对于理解本书中所涉及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许多人对于平台也许并不陌生,但这里再复习一下。

平台业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 OS)。随着Windows的出现,电脑制造商开始出售配备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软件制造商也开始出售能够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于是,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不断增加,而随着用户的增加,更加多样的电脑和软件相继出现,Windows的便利性也不断完善,于是产生了更多用户,呈良性循环态势。

通过这种方式,用户数量越多,在周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就越多,并且便利性也会随之提高,这就是所谓的“网络外部性的作用机制”。

平台业务具有容易形成“胜者全得”(Winner takes all)的情况特征。一旦掌握了平台,企业影响力的增加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随之会产生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因此企业纷纷致力于开展平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