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拖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拖延无处不在

小盛是一位室内设计师,在一家装饰设计公司工作,面对一项又一项的装修设计任务,小盛却一拖再拖,以致影响到工作的进度。每次从现场回来,按道理说,他应该马上修改不合理的地方,提供给客户一到两份可行的设计方案。可是一坐在电脑前,小盛就开始开小差。

他一会儿上QQ,一会儿刷微博。老板不在时,他再偷偷看会儿球赛,一直磨磨蹭蹭的。当潜意识提醒自己“再不开始就死定了”时,才起身去个卫生间,倒一杯水开始准备工作。可是摸摸肚子,感觉好饿,就决定吃完饭再说,一个上午就这样拖延过去了,到最后还是什么都不想做。等到老板催促他时,他才意识到实在不能再拖了。小盛不止一次用时间紧、任务急为理由为自己开脱,可是老板对此已经麻木了。

和朋友聚会,小盛是出了名的“迟到大王”。明明约好上午十一点见面,小盛到了十一点却才准备出门,接到朋友的“夺命连环call”,他只好编造各种理由,上演各种奇葩戏码,为自己的拖拉开脱。时间长了,朋友给他确诊为“懒癌患者”。

一次,在三天小长假之前,小盛接到一幢别墅的室内设计任务,老板要求假期上班后马上和客户见面。为了尽快完成工作,小盛特意把客户资料全部带回家,并信誓旦旦地告诉老婆:“这个假期我加班哦,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千万不能打扰我!”第一天,小盛吃过早饭,一鼓作气写完一篇情况综述,写完之后,他成就感爆棚。午饭之后,他开始玩社交网站,一会儿上豆瓣,一会儿刷微博,一下午就在网上晃悠。到了晚上,他又开始走亲访友。

之后两天,小盛完全找不到工作状态,从早上坐到电脑前,憋到傍晚时分,还在草图阶段徘徊。没办法,他只好带着资料提前回到公司,在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设计初稿。老板对他发飙说:“下班之前,我要看到完整的设计稿,如果完不成,你自己看着办吧。”小盛感受到了老板眉宇之间的杀气,在下班前15分钟,终于赶完了全部的设计和方案报告。

小盛的经历是否似曾相识呢?生活中的你我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现代社会里,拖延无处不在。社会机器中的每一个个体,在各种动机的推动下飞速运转,如同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马达,如同纺织车间的飞梭。可是在每一张紧张的面孔、每一个飞快的步伐背后,人们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拖延小鬼,嘴里喊着“时间还多着呢”“离截止日期远着呢”“再歇一会儿就开始工作”,所以身体总会待在原地不动,成了泥足深陷的“拖拉机”。

如果你对“拖延”这个词比较陌生,不知道“拖拉机”为何物,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存在拖延问题,不妨从日常生活中找找参照。你是否曾经从图书馆借了一堆书,却在归还日期到来之前未翻开一页呢?你是否曾经接过一份商业企划案,却一拖再拖,直到老总催了再催才匆匆完成?你是否曾经立下一个远大的目标,却因为一会儿玩手机,一会儿看视频,一会儿浏览网页,最终一事无成?你是否每天早晨在闹钟响起时,又被你反复摁掉,在最后一刻起床,然后踩着时间点进入办公室?如果你的回答为“是”,那么,你已经进入“拖拉机”的行列了。

所谓拖延,即指自我调节失败导致的行为,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中的事情往后推迟。拖延表现在各种小事上,日积月累,就会影响个人的身体和生活。“拖延”(procrastinate)的拉丁原文是procrastinatus,即“推迟到明天做”。中国有著名的《明日歌》,即“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可以看作古人对现代人拖延的预言和警示。

拖延分为两类,一种是习惯性的拖延,即作为不良生活习惯的拖延,当事人单纯地做事拖拉,凡事一拖再拖;另一种是严重的拖延,即拖拉的程度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身体和心理都出现了问题。前者只是一种坏习惯,可以经过调整后加以改正;后一种拖延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当事人会因拖延而生活痛苦。

每一个拖延者都有自己的拖延理由,他们可能会说,我没有做好准备,时机还不成熟,一定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这些说法只不过是拖延者的借口。其实,拖延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有的人拖延是因为花太多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如某个时间段不开心,就要休息一下,上上网、聊聊天,和身边的人侃侃大山,总是把工作放下,先让情绪任性一把。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或许是因为当事人可以得到推迟满足感,也是自制力差的表现。

在学生时期,每个人大概都有拖延的经历。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一拖再拖,立下无数目标,却总是缺乏动力,把时间花在浏览网页、玩小游戏上面,不到考试前,绝不会着手准备学习。拖拖拉拉地度过每一天,结果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重新回顾过往人生时,结果发现每一年的计划都没能完成,没有完成的原因就是拖延在作祟。

人们关注拖延,因为拖延无处不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拖延成为普遍现象,也成为热议话题。拖延基本上和几个因素相关,如压力过大、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主义、缺乏自信以及自我放纵。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世界里,拖延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明天再说”是拖延者最爱说的话。

【积极拖延与消极拖延】

奇怪的是,貌似很多人“享受”拖延的过程。总是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才开始工作,他们会认为在强烈的紧张、焦虑状态下,更能激发人的斗志,迫使人在压力状态下进入最佳战斗状态。这样的结果虽然成绩不差,但是长此以往,便使拖延得以强化,使得拖延行为一再发生。拖延分为积极拖延和消极拖延两个方面,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进入状态的拖延者属于积极拖延。而消极拖延,即纯粹没有战斗力,不愿意面对当前情况。和消极拖延相比,积极拖延的人更喜欢在漫长的拖延之后背负压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