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用心理学去认识世界
知觉为你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
有一位印度国王饲养了许多只大象。有一天,他闲来无聊,骑着大象在马路上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看见有一群瞎子坐在大树下乘凉,国王下令让他们走过来,瞎子们走到国王面前,国王问他们:“你们之前见过大象长什么样子吗?”瞎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见过。国王笑了笑,对他们说道:“那今天你们就用手亲自摸一摸我的大象,然后告诉我,大象长得什么样子。”于是,这群瞎子们就围着大象摸了起来。摸完之后,他们就向国王汇报。刚才摸到大象耳朵的瞎子对国王说:“大象就像我曾经用的簸箕”摸到大象腿的瞎子说:“大象长得应该和柱子一样。”摸到大象背的瞎子说:“大象应该长得和一张床一样。”摸到大象尾巴的瞎子说:“大象就像一条绳子。”听到瞎子们这样描述自己感觉到的大象,国王大笑,因为他们都把自己摸到的某一部分误认为是大象的整体。
上面这个故事就是经典的《盲人摸象》,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光可以悟出很多道理来,也可以对“知觉”一词略知一二。因为盲人以前从未看见过大象,所以他们摸到大象的一个部位之后,便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描述大象是什么模样。毫无疑问,他们描述的都是错误的,继而我们可以说,他们都产生了错误的知觉。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说到知觉我们不得不说到“感觉”,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就像盲人摸象中,盲人触摸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时就是“感觉”,感觉后根据自己的经历、见解去解释大象的模样的过程就是知觉。知觉就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一位妈妈同孩子玩耍。妈妈在地上放了一些水果,孩子坐在妈妈对面,妈妈拿着其中一个水果对孩子说:“宝贝,这是苹果,你看它圆圆的,有红颜色的皮,你闻一下,”妈妈把苹果凑近孩子的鼻子,“是不是可以闻到香香的味道?”接着,妈妈在苹果上咬了一口,也让孩子咬了一口,对孩子说:“苹果真好吃,酸酸甜甜的!”妈妈又拿了一个柠檬对孩子说道:“这是柠檬,它有黄颜色的外皮,摸上去不算光滑。”妈妈把柠檬切开一小片,让孩子闻了一下也让孩子轻轻舔了一下,结果孩子撇了一下嘴,随之哭了起来,妈妈赶紧安抚道:“宝贝,它也是一种可以吃的水果,只是比较酸罢了,你是不是也觉得它很酸?”过了一些日子,这位母亲又从外面买了一些苹果和柠檬回来,它们被放在透明的手提袋里,孩子透过手提袋看到其中有圆圆的形状、红红的颜色,还可以闻到里面有芳香的气味,于是问妈妈:“你是不是买了苹果?”妈妈点头说:“是的,还买了一些柠檬。”听到柠檬孩子明显撇了撇嘴,说了句:“太酸了,不好吃。”
故事中,孩子看到手提袋中的东西有圆圆的形状、红红的颜色,闻到里面有芳香的气味,从而判断里面有苹果。然后,他听到柠檬就撇了撇嘴,虽然没有真的吃柠檬,却似乎感觉到口腔里已经有酸的味道,这就是知觉。
肯基从小生活在非洲的村落里,那里是一片热带雨林。有一天,人类科学家科林·托恩布尔和他一起乘车来到一个开阔的平原上。
在车里,肯基远远就看到有一群东西在动,于是他好奇地问科林·托恩布尔:“远处那是什么昆虫啊?”科林·托恩布尔回答他说:“那是牛。”肯基表示不信,觉得科林·托恩布尔在开玩笑逗他,他们看上去那么小,怎么可能是牛呢?于是他一直追问科林·托恩布尔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昆虫。
当他们开车离这些野牛越来越近时,肯基发现这些他认为是“昆虫”的东西在逐渐地变大,内心一阵发毛。终于,他们开车到距离野牛几米处,肯基才知道那些真的是牛,但是心里也一直疑惑:“为什么原来它们那么小,而现在变得那么大,是魔术吗?”
故事中,人类学家远远地就知道那些看起来“小小”的东西是野牛而不是昆虫,这也是知觉,因为生活的经验告诉了他。而肯基缺乏这样的经验,从而以为是昆虫。
正是由于知觉的存在,我们才可以认识世界。我们知道物体都呈现近大远小的规律;我们可以从杂乱无章的物品中选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我们知道插入透明水杯中的筷子虽然看起来错位了,其实并没有……这些都是知觉为我们提供的知识与见解。
是物质决定了我们的意识
中国辣椒协会会长邹学校曾介绍说,辣椒引进中国大概是明末清初,现如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从外国运进中国的路径之一是海路,所以有些地方称辣椒为海椒,还有一个途径是通过丝绸之路,所以有些地方的人称辣椒为湖椒、番椒。现如今,吃辣已经成为我们日常饮食中的一种习惯。以“辣”著称的川菜馆更是开到了全世界,川菜已经成为年轻人非常喜欢的菜系之一。我们现在知道,辣椒之所以会辣,是因为里面含有一种物质叫作辣椒素。这种辣椒素会呛得人非常难受,但是依旧抵挡不住众人对它的喜爱。
全球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吃辣椒的比赛,似乎没有什么食物能像辣椒一样吸引人,在比赛中,上至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有。现在有些研究表明,辣椒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而且吃辣椒的确对身体有诸多好处,但是似乎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这种刺激性的味道。
陈杨在读大学以前都是生活在北方,因为上大学,他才离开家乡,开始在成都生活。他们一家都是不吃辣椒的,即使炒菜会放辣椒,也都是不辣的,因为他们忍受不了辣的味道。
但是在成都的大学生活中,陈杨开始接触到辣椒,因为食堂几乎每道菜都是味道比较辣的,不辣的菜口味也不是他喜欢的。一开始他只是迫于无奈开始吃辣椒,但是渐渐地,他发现辣椒的味道其实很不错,他开始享受吃辣椒的过程。一年时间下来,陈杨已经完全可以轻松自如地吃辣椒,有时他甚至会在吃饭的时候随身带着辣椒酱。
其实,辣并不是一种味觉,口腔里也没有感觉辣味的味蕾,辣属于一种和高温有关的触觉。我们在婴幼儿时期,父母为了保护我们不受到伤害,不会让我们接触辣的东西,它们被认为是一种对我们有害的物质,从而被排除。有些成人在吃辣的东西过度之后会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其实辣椒让我们感觉到辣,是我们的身体在发出的一种警报。但是,既然说辣椒会通过辣椒素传达出一种危险的信号,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吃辣椒呢?
有研究人员观察了墨西哥家庭中的儿童是如何学会吃辣的,墨西哥家庭中,辣椒是日常饮食的基本组成。他们发现,2~6岁的儿童只能接触到少量的辣椒,然后逐渐增加。尽管儿童不喜欢辣椒的话就可以拒绝,但是他们仍然能观察到辣椒在一个家庭中很受重视。5~8岁时,儿童就被培养出了主动往饭菜中加辣椒的欲望,但是在有些国家,儿童从小就被教育不吃辣椒的好处。但是有些人即使没有出生在习惯吃辣椒的家庭里,还是喜欢吃辣椒所带来的灼热感。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家约书亚·图克斯伯里博士提出一个假说,认为辣椒素的作用其实是为了防止真菌感染。美国的一位人类学家琳达·佩里赞同约书亚·图克斯伯里博士的说法,但是她并不认为人们吃辣椒是为了防真菌,因为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辣椒可以做食品的防腐剂。辣椒只能杀死一部分的真菌,但是对其他真菌并没有任何作用。她认为人们喜欢吃辣椒是因为辣椒的味道好。也有研究人员给出另外两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所谓的“过山车效应”,理论是当一个人反复接触某种消极体验,并且当他认识到这种体验其实并不危险时,这种消极体验就变成了积极体验。但是久而久之,这种体验也会逐渐变得无趣,于是人们会逐渐调高刺激的强度,企图获得更大的积极体验,比如去吃更辣的食物。另外一种解释是辣椒带来的痛苦会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分泌,反复接触辣椒会使这种化学止痛剂更多地释放出来。这样一来,人们吃辣椒带来的愉快感就会同“跑步者高潮”的情况类似。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保罗·罗岑曾说过,人的感觉其实分两种,一种是“身体感觉”,另一种是“意识感觉”。其中,身体感觉属于人的本身,意识感觉则是加了一个人的理性成分,所以一个人爱吃辣椒,并不是因为“辣”的感觉本身,而是因为吃辣椒可以给他们带来刺激的愉快感,由此也可以得到“是物质决定了我们的意识”这一理论。
对比之后产生的感觉,都是真实的吗
我们在一块白色的背景前放一个黑色的物体,由于在视线之内的不同区域的反射系数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会看到黑白颜色的不同对比。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伸出自己的一只手,却无法看到手指的原因就在于这种视觉的对比完全消失了。在心理学中,我们提到的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有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
法国巴黎的一家毛毯工厂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工人们发现,毛毯中混有一些黑色的毛线会影响到毛毯的质量。他们纷纷怀疑这是由于黑色染料造成的,但是无法确认,于是请了一位化学家来,经研究发现,原来这是由于黑色毛线周围的其他颜色产生的视觉对比,与黑色染料没有任何关系。
物体的颜色是会受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的。例如,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将呈现绿色,放在黄色背景上,圆环将呈现蓝色。所以直至今天,在纺织工业、印染工业中,人们也会将视觉对比的因素考虑在内。这一事件的发生,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对比之后产生的感觉未必是真实的,我们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
其实感觉对比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当一个瘦子和一个胖子站在一起时,我们会自然地感觉,胖子越发的胖,瘦子越发的瘦;当一个人从前很瘦,瘦得明显有些病态,后来,他变胖到正常人的体重,老朋友就会觉得他怎么变得这么胖了,这些现象都是视觉对比下的错觉;当我们在吃过糖果之后再吃苹果,就会觉得原本甜甜的苹果会发酸,这是味觉对比下的结果。知道了味觉对比,在饮食上,我们就会得到一些启发,比如先吃什么后吃什么才不会影响食物原本的味道,不会破坏饮食者本来的好心情。再者,在夏天非常炎热的中午,当我们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就会觉得室内特别凉爽,如果室内开了空调的话更是会越发地感觉到“凉”,这其实是温度的对比。如果在一个空间狭小,且原本空气较为清新的环境中,有人突然拿出臭豆腐来吃,那么在这个空间里的人就会瞬间觉得这个臭豆腐特别地臭,这就是嗅觉的对比。
对比又被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所产生的感受性变化。对比之后的感觉并不真实,“马赫带效应”就是同时对比中非常有名的一种。马赫带现象是1868年,奥地利物理学家·E.马赫发现的一种明度对比的现象,就是指当人们在明暗交界的地方,就会感到亮处更亮,暗处更暗。它其实是一种主观的边缘对比的效应。当我们在观察两块亮度不同的地方时,边界处的亮度对比就被加强,就会使轮廓表现得特别明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对方向上行发放神经冲动的侧抑制所造成的。亮处其实并没有变得更亮,暗处也没有变得更暗,这只是感觉对比之后,人们产生的不真实感觉。而前面提出的味觉对比就属于“继时对比”,是指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受性变化。
夏明家卫生间水龙头有些损坏,这些天一直往下滴水,白天还好,一到夜晚就会觉得滴水声特别大。有一天,夏明由于公司业务要去南方出差几天,只剩下夏明的老婆自己在家。夏明告诉老婆,这次出差回来就会修家里的水管。夏明的老婆生性胆小,其实原本她对水管滴水并没有特别在意,但是在夏明走后的第一天夜里,她吓得够呛。白天,小区比较嘈杂,她几乎忘记了自家的水管存在滴水的问题,但是在夜晚,卫生间就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这让她十分害怕,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什么不明物体在卫生间里,导致她都不敢去卫生间了。第二天她就打电话给夏明,夏明开导她说:“白天因为周围环境很嘈杂,所以水的滴答声并不是很强烈,到了夜晚,环境安静了,声音就显得很大,其实是和白天一样的,你不用害怕。”听了夏明的话,她感觉晚上睡觉感觉好多了,但还是希望老公早点回来把水管修好。
神奇的对比会欺骗我们的感觉。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正视对比下产生的感觉,它很可能是在欺骗我们。
剖析人性的本质,体察人性的弱点
一群年轻人打算去玩漂流。因为天气实在是太热,大家对其他的活动也根本提不起兴趣,于是一致赞同了这个提议。来到目的地后,大家在河水边嬉戏打闹,好不快活。但是其中一个女孩的拖鞋在玩闹的过程中丢了,大家都认为是她不小心把拖鞋掉进了水里,怎么找也找不到。大家在河里玩耍结束,就上岸边了,岸边都是鹅卵石,在夏天阳光十分毒辣的时候,这些鹅卵石被晒得相当烫,而且鹅卵石的道路是上岸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个柔弱的姑娘就向同行的人求助,但是大家都只有脚上穿的这一双鞋,脱下来给她的话,就得自己受苦,所以没人帮助女孩。这让女孩非常生气,她已经习惯了得到别人的帮助,一旦别人不帮助她,她就会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瞬间觉得和自己一同玩耍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都见死不救。后来,还是有一个同行的男士把自己的鞋子脱掉给了她,自己赤脚走在晒得发烫的鹅卵石上,他自己倒是很有幽默细胞,说这是在“铁板烧”。终于,他们走出了这段鹅卵石的路,女孩向这位男士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将他的拖鞋还了回去。而那位男士对女孩说:“我今天帮了你,是把你当朋友,出于自己的好心,但是世界上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对你好,没有谁是必须帮助你的。”自此,女孩记住了这位男士对自己说的话,学会了对自己给予帮助的人心存感激并找机会予以回报。
刘静和张洁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刘静不喜欢吃鸡蛋,所以每次碗里有鸡蛋的时候,都会留给张洁吃,因为张洁是一个非常喜欢吃鸡蛋的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每次刘静给自己鸡蛋吃,张洁就会对她表示感谢,但是时间久了就习以为常了。有一次她们俩和另一位刘静的朋友一起吃饭,在吃饭的时候,刘静把碗里的鸡蛋给了这位朋友而没有给张洁,这一下就把张洁惹得不高兴了,吃完饭后就和刘静吵了一架,自此,两个好朋友老死不相往来了。其实张洁没想过这个鸡蛋本来就是刘静的,她有权力把这个鸡蛋给任何她想给的人。
上面两个故事的寓意其实都是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早已习惯了别人对自己好,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当作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一旦打破了这种“理所当然”,就会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人性本如此,都是利己的,在习以为常中也变得不再懂得感恩。
谈到焦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在焦虑的情况下,我们会出现难受、害怕、紧张等消极的情绪。遇到事情之后,适度的焦虑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完成事情,也说明了我们对某事很重视,但是过度的焦虑会给我们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困扰。
陈如今年刚和自己的男朋友进入婚姻的殿堂,在他们小俩口的婚姻生活中鲜有开火做饭的事发生。要么去朋友家蹭饭,要么是外卖解决晚餐,一般早餐和午餐都是在单位解决。陈如并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姑娘,但是对于做饭,她就是有一种好像天生的恐惧感。每次在厨房看到别人做饭,她也会感到害怕。对别人说起时,她也总是一副很恐惧的模样。这似乎和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小时候,她总是在她妈妈做饭的时候在厨房玩耍,想看妈妈是如何做饭的。但是这时,她的妈妈就会告诉她:“离远点,油很烫,别把你烫伤了。”虽然陈如并没有被热油烫到过,但是从妈妈的嘴中,她好像已经知道了热油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于是这种对热油的恐惧感就伴随着她长大成人。
故事中的陈如对于做饭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热油”,而热油就意味着伤害,这种认知的出现导致陈如在做饭方面的焦虑。过度的焦虑导致陈如在做饭方面的“无能”,对其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生活中,焦虑可能出现在任何时候、任何事件中,是一种不同避免的情绪,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与其回避它,不如正视它,只有我们承认了它的存在,才能努力克服过度的焦虑,否则,焦虑就会一直存在。
不管是人性的本质还是人性的弱点,心理学就是在提供给我们认识它们的途径。了解心理学知识,尝试用心理学的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继而用心理学的知识完善自己,努力成为更美好的人,这就是心理学的价值所在!
通往精神世界的大门,发现内心世界的秘密
在对人格结构的解析当中,弗洛伊德有自己的理论,也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
在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一书中,他提到,本我就是在人格当中扮演满足自己一切私欲的角色,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享乐,一切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服务,不会考虑法律和道德。而自我,是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角色,它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的职能。它会根据现实情况去分析,然后再做出行动,它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仲裁者,在本我提出过分要求时给予否决,在合理在要求之下,给予满足。弗洛伊德对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关系有一个这样的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车夫。马是驱动力,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超我则代表良心、社会道德与法律和自身的理想,是人格当中的光辉面。它的一切行事准则都是高尚的、完美的,它在每个人的人格结构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它指导着自我,限制着本我,就像是一个家庭中的家长,单位的最高领导者。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他认为只有这三者和平相处并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时,这个人才是一个“健康”的人,否则就会出现人格的扭曲。就像如果一个人“太本我”,那么他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与快乐,会做出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事情。
婴幼儿时期就是人格中本我的支配时期,个体完全按照本能进行活动。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周围的环境与人都在教导我们要遵守规则,要懂得人情道德,于是本我受到压制。在自身拥有很高的道德标准与人生追求之后,超我就会发挥作用。但当我们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时,就会使本我发挥作用,开始肆意地享受快乐。自我在其中对两者的比重进行调节,通过自我的调节我们才能在不违背道德与法律的基础上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人格的不断完善中,领悟原来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道理后,我们会发现,自己苦苦寻求的幸福与快乐其实不光蕴含在财富与名利当中,生活中有太多的美好等待我们去挖掘,我们可以从质朴的生活中感受到幸福与快乐。
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扰和诱惑。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有助于帮助我们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强大,使我们更容易感知幸福,使我们能坚守自身的道德标准。心理学会帮助我们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让我们抵制压力的侵袭,排解内心的苦闷,让我们明白这些困扰并不是客观世界给予我们的,而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反映。心理学可以打开通往精神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发现内心世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