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奇妙的假装游戏

在孩子的游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反事实思维的证据。婴儿从18个月大甚至更早的时候起,就已经开始假装了。12假装中包含了一种当下的反事实思维,想象事情可能有什么不同。例如,一个18个月大的小宝宝也许会一本正经地用一支铅笔假装梳头发或者把头靠在枕头上假装熟睡,但同时也会不断咯咯地笑。很小的孩子就开始将一件物品想象成其他事物。蹒跚学步的孩子会把任何东西,包括积木、鞋子、装满麦片的碗都当作交通工具,一边极其顺口地嚷着:“嘀嘀!”一边推着这些东西满地跑。他们也会温柔且小心翼翼地送三只玩具小羊上床睡觉。

在为这些年幼的孩子挑选玩具时,我们会觉得这种假装是理所当然的。例如,商店里的玩具柜台上摆满了鼓励孩子玩过家家的玩具:农场、加油站、动物园甚至还有玩具ATM机和玩具手机。然而,并不是因为我们提供了玩具,2岁的孩子才玩过家家,相反,是因为他们热爱假装,我们才给他们提供这些玩具。就算没有玩具,孩子也会直接把日常事物,如食品、鹅卵石、草叶,甚至你和他们自己假装成其他东西。而且,即便是在假装游戏不受鼓励的文化中,就像狄更斯的小说《艰难时世》(Hard Times)中格莱恩先生的学校那样,孩子们仍然会不断地玩假装游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中的测验政策似乎在回应格莱恩先生的策略,在幼儿园中用读写训练替代了化妆游戏和假装游戏。

一旦能开口说话,孩子们就会立刻开始谈论可能的事情,就像在说真实的事情一样。当我还在牛津大学读研究生时,我记录了9名幼儿学说话以后的所有话语。这些咿呀学语的孩子刚刚学会使用单个的词语,就已经用这些词语来表示真实的事和可能的事了。他们不但经常嘟囔着“嘀嘀”,还会在假装吃一个球的时候说“苹果”,或者把布娃娃放进小床里并说“晚安”。在我观察的孩子里,有一个叫乔纳森的红头发男孩特别可爱,他有一只很喜欢的泰迪小熊,他的妈妈仿照英国电视剧《神秘博士》(Dr. Who)里博士戴的那种围巾,给乔纳森和小熊也织了两条围巾,小的围巾给泰迪小熊,大的则给乔纳森。有一天,乔纳森戴上了泰迪小熊的那条围巾,然后咧着嘴巴笑个不停,还宣布自己的新身份是:乔纳森小熊!

语言为想象装上发动机

学习语言让孩子获得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方式去想象。虽然,就算是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也或多或少地具备预测和设想未来的能力。但是,学会说话更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让他们能够用新的办法把旧的想法组织起来,并让他们能够谈论并不存在的事物。我们可以想想“不”这个词所具有的力量,这是孩子们最先学会的词语之一。当父母们想到“不”这个词时,他们会立刻联想到2岁的孩子坚决不做某事时的麻烦场景。确实,孩子们用“不”来表示拒绝。然而,他们也会用“不”来告诉自己别做某事,就像在实验中拿着被封住口的套环往杆子上边比画边说“不”的孩子那样。

同时,孩子们也会用“不是”来表示并非真实的事物。例如,乔纳森的妈妈逗他说,游泳池里面全是橙汁,乔纳森立刻回应道:“不是橙汁!”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明显的词语,也有同样的效力,例如“啊噢”。在成人看来,这几乎不算是一个词语,但它是年幼的孩子最常使用的词。“啊噢”就像“不”一样,表示不会发生的事情。小婴儿在试图做某事却失败了的时候会说“啊噢,啊噢”,这意味着理想状态遭遇了不幸的现实。

开始说“不”或“啊噢”之后,人也就立刻进入了反事实和可能性的世界,即没有走的那条路、未成事实的可能性。


我们发现,婴儿从开始会说并不存在的可能事物时起,就开始借助思考来使用工具了。13能够谈及不同的可能性,有助于设想这些可能性。


很典型的是,孩子们在两三岁时,就会把醒着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一个充满了假想身份的世界之中。走进任何一家幼儿园,你都会被一屋子的小公主、小超级英雄包围,他们会很有礼貌地递给你一杯并不存在的茶,然后警告你要避开其实并不存在的怪兽。这些孩子很擅长沿着自己假想的、不真实的开头一直演到最后的结局。保罗·哈里斯发现,即便是2岁的小孩也能跟你说,假装泰迪熊正在喝茶,如果它把茶杯打翻了,茶会泼到想象中的地板上,那么就要假装擦干地板。就像淘气的小鸭子那个实验一样,孩子似乎特别喜欢想象把整洁的环境弄得一团糟。孩子的反事实想象都是很具体、细致的。如果泰迪熊打翻了茶杯,你就需要用一块抹布来擦干,而如果泰迪熊打翻的是婴儿爽身粉,那么你需要的就是扫帚了。14

区分想象和现实

过去,我们一直把孩子的假装游戏视作他们认知局限的证据,而不是他们认知能力的证据。早期的心理学家,包括弗洛伊德和皮亚杰,都宣称假装行为标志着年幼的孩子无法区分虚构与真实、假装与现实、幻想与事实。当然,如果你看到一名成人还在做学龄前孩子才做的事,例如,有人顶着一头蓬乱的头发,身披耀眼的斗篷,告诉你她是童话里的皇后,你也许就会判定,她确实混淆了现实与想象,而且她肯定需要回家吃药。然而,弗洛伊德和皮亚杰都没有系统地探讨这个问题。

最近,认知科学家们开始审慎地探究孩子对想象和虚构有何了解。研究发现,甚至连两三岁的孩子也能够很好地区分现实与想象、虚构。假装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伴随着孩子的咯咯笑声,哪怕是最早出现的假装游戏也是如此。正是这种窃窃私笑、心照不宣的表情和戏剧性的夸张表现,表明孩子们并没有当真,他们的行为是“假装的”。15归根结底,就算是最小的孩子也不会真的尝试去吃假装出来的饼干,也不会试图用假装的电话真的对妈妈说话。

学龄前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假装,但他们知道自己是在假装。

思维实验室

心理学家雅基·伍利(Jacqui Woolley)做了一个实验,让孩子们假装在一个盒子里放一支铅笔,然后让他们看到另外一个盒子里真的放进去一支铅笔。之后,盖好两个盒子。此时,实验者走进来找铅笔,并询问孩子们应该打开哪个盒子。3岁的孩子就已经能非常清楚地告诉实验者,让她去真正装着铅笔的盒子里找,而不是假装的那个。16

与此类似,3岁孩子也知道我们能够看见并且抚摸真正的小狗,而看不见也摸不到想象中的小狗,而且,我们在想象中可以把小狗变成小猫,但在现实中绝对做不到。17

我们之所以觉得孩子似乎分不清现实与想象,是由于他们在假装时非常具有表现力而且情感丰富。孩子能够对整个想象的场景产生真正的情感反应。例如,在上述实验中,保罗·哈里斯不再让孩子们想象盒子里有一支铅笔,而是让他们想象盒子里有一只怪兽。同样,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地说,盒子里没有怪兽,即使打开盒子也不会看到怪兽,只是想象有怪兽而已。尽管如此,当实验者离开房间之后,很多孩子还是小心翼翼地远离了那个盒子。18

然而,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与成人并没有太大分别。心理学家保罗·罗津(Paul Rozin)在实验中请成人把一个瓶子装满自来水,然后写一张“氰化物”的标签贴到瓶子上。尽管这些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们只是假装这瓶水有毒,但仍没有人愿意喝瓶子里的水。19再如,我自己就傻傻地被汉尼拔吓坏了,虽然我十分清楚他只是个虚构人物。

与成人相比,孩子的情感更强烈、更难以控制,无论诱发这些情感体验的原因是真是假。易于担忧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害怕得躲在被子下发抖肯定是因为他觉得柜子里藏着怪兽。但科学研究表明,这并不是由于孩子无法理解想象与现实的区别,他们只是比成人更容易对想象和现实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