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只有强大的政党才能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性,也表明了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神圣担当。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党的强大曾经体现在“砸碎旧世界”的革命之时,闪耀在“创造新世界”的建设之时,迸发在“追赶全世界”的改革之时,那么当此之时,面对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党要团结和带领人民继续赢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胜利,就更需要坚守初心,从“总开关”上固本培元,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真正确保我们党永葆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因此,今天,建设更加强大的政党,是情势所迫,也是事业所需。

(一)全球治理的深刻变革需要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执政党

从世情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革新全球治理制度,提升全球治理能力,重塑全球治理秩序,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政党需要面对的新任务。同时,我国又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国际社会普遍对我们党在全球治理变革中的作用有新的期盼。这就必然对我们党如何顺应新的国际形势、如何与时俱进地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

统筹自身发展压力与全球治理责任,需要中国共产党有更大智慧。随着中国从全球经济治理的外围渐渐趋向核心,为世界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已成为中国发展必然之势。但是,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就意味着中国必须为国际规则的载体和平台运行担负更多成本。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提出了比较高的、不太符合中国实际的要求,会对中国的发展造成极大压力。而当今的中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因此,要在秉承量力而行原则的基础上,既“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不仅需要远见卓识,更需要大智慧、大谋略,这都将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执政党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所要面临的重要考验。

平衡发达经济体与新经济体之间的利益诉求,需要中国共产党有更大担当。本质上,国际秩序建立、国际规则设定的背后是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凸显。因此,维护、获取、增进自身利益是任何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标。但由于现行全球治理制度是美欧等传统大国霸权的产物,以除旧布新为特征的全球治理改革必然会受到旧有体系受益者的强硬抵触。而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等“新”治理主体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观意图和客观实践却在不断提升。最后的结果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利益诉求之间的巨大差异必然引发两大阵营长期的摩擦与博弈。而要在利益摩擦和博弈中降低风险、提升收益,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有世界眼光、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发挥自身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来整合平衡各方利益,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为全球治理改革提供中国方案,需要中国共产党有更大贡献。全球治理期待大国担当与合作。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正在持续发展的大国的执政党,在发挥中国智慧方面有更特殊的使命,拥有独特的优势。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观、“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国际合作观等诸多完善全球治理的新主张,都得到了各方积极的回应。这些都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创造性回答。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共产党还应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积极成为全球经济治理方向的引领者、治理力量的培育者、治理进程的推动者,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二)改革发展的时代重任需要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执政党

从国情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是我国改革发展却处在了从实现发展向完善发展、发展大国向发展强国、追随赶超向创新引领跃升的新起点上。在这“关键一跃”的特殊历史阶段,新老问题交织,复杂矛盾凸显。问题越多、矛盾越复杂、改革发展任务越艰巨,就越要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凝聚改革发展共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要有新谋划。人心齐,泰山移。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步伐,必须凝聚13亿多人民的共识。但是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们少了孤立与封闭、匮乏与落后,却多了利益的纠葛、观念的激荡,同时还要应对国外敌对势力的煽动。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关乎改革发展全局的两难问题时,在要不要改、朝什么方向改、按什么路径改、以何种节奏改,如何处理好改革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方面,依然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如果在争议中望而却步、停滞不前,就会在争议中不断徘徊,拖延改革的进程,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就有可能付诸东流。那么,如何在坚持“求同”与“存异”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找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改革热情?如何牵住“牛鼻子”,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把整个中华民族凝成改革合力?在多元中求共识,中国共产党不能“穿新鞋走旧路”,必须要有新的智慧、新的勇气和新的谋划。

破除改革发展阻力,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要有新魄力。过去五年,我们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但也应看到,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一些地方、某些领域的改革出现了久议不决、决而难行、行而难破的新问题、新阻力:一是担心改革风险大、难度大,宁可消极观望,也要维持现状的“怕改革”阻力;二是担心改革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存在不愿改革也不敢改革的“不改革”阻力;三是假借改革之名行部门之便,导致改革改而无效或越改越乱的“伪改革”阻力。这三种阻力是典型的“为官不为、为官不正、为官乱为”现象。站在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要继续闯关夺隘、攻城拔寨,我们党就必须拿出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亮剑,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努力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要有新举措。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而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质上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尊重和认可,体现了“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精神意蕴。近年来,我们努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补齐民生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群众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改革的可能红利与实际红利、改革的实际成效与现实所得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因此,如何在做大“蛋糕”时分好“蛋糕”,如何在小康水平线“水涨船高”时让覆盖面“拾遗补缺”,这些都需要我们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拿出新举措,拿出真金白银,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建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

(三)任重道远的“赶考”命题需要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执政党

从党情看,我们党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地位没有变,但党员队伍组成结构、执政条件、执政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党要在这次历史性的“赶考”中交出优异的答卷,就必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做出新的回答。

党员结构变化对党的先进性构成了新考验。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先进性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党员来体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440多万党员都经受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到2016年底,党员总数已达8944.7万,其中超过七成是改革开放后入党的。在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会让人的信仰更加坚定,更容易激发奋斗的激情。而与之相比,和平年代,生活的改善、环境的宽松,更容易让人降低要求、放松警惕,甚至上演“温水煮青蛙”的悲剧。列宁曾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1]决定党的战斗力的,不仅是党员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如何教育好和管理好庞大的党员队伍,把党员的数量优势转化为我们党巨大的执政优势,把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建设成世界上最强的政党,这是新时期党员结构变化为执政党建设带来的新考验。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党自身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领导国家现代化的党,自身也应该现代化。但坦诚地讲,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相比,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到今天,必然还有许多“必然王国”等着我们去闯去试去探索,必然还有许多改革发展任务需要我们落实落实再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党既要有“非知之难,行之惟难”的实践思维,又要具备“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实践策略,更要有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实践本领,从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立更大功勋。

党内自身问题给党的执政形象带来了新危险。党风正,民风淳。执政党有什么样的作风,一个社会往往就会呈现什么样的风气。改革开放40年来,受西方错误思潮影响,一些党员干部精神缺“钙”、消极腐败问题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不移改进作风、持续深入反腐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同时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处心积虑钻制度空子,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给党的执政形象带来新危险。“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2]因此,要在这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继续取得胜利,我们党就必须拿出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伟大事业没有止境,伟大工程永不停歇。今日的中国,正攀行在通往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又一个高峰的最具挑战性的征程上。只有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永葆中国共产党的生机活力,激发走向未来的巨大力量。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途上快马加鞭、行稳致远。


注释

[1]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