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设情境,带入情境
学龄初期的儿童,怎样才能提高起点、提早起步呢?有效途径之一便是根据教材和作文题材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把语言训练和发展智力统一在情境教学中。
生活是人类语言的源泉,有生活才有语言。可以说,一个人在孩提时期离开了具体的生活情境,是无法学会语言的;而到了少年时期也是无法学好语言的。情境教学这种手段具体形象,为低年级小学生所喜闻乐见。因此,我便常结合教材和作文题材,设置情境,让学生回到生活里学习语言,并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图画、照片、音乐和文学语言的描绘这些艺术的手段,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教材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过去,讲读课运用的“发胖式”的分析法,流弊确实很大。它的症结是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破坏了文章的意境和整体美,削弱了教材的感染力,孤立地讲授基础知识。而情境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入情境,促使学生细致地观察和了解客观事物,深切体察自己的感受,从整体上理解词句,加深对教材的领会。《小白花》这篇课文,描绘了1976年4月初,首都人民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情景。但这一历史事件,离学生生活比较远,怎么才能使学生有所感受呢?于是我先出示了一张放大的当时拍摄的照片,它给学生以特别强烈的真实感。我让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观察,使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整个天安门广场花山人海的情景有了感性的认识,而后让学生结合照片,朗读有关的课文,进行语言的训练。接着我选取了以悼念周总理为主题的小提琴协奏曲中几个乐句,借助音乐的语言,再现首都人民面对纪念碑向周总理默哀的情境。音乐声起,悲哀的气氛被渲染得特别强烈,一下子就扣住了大家的心弦。学生静静地听着,想象着课文中描写的那个情境,大家低头不语,仿佛自己也来到了纪念碑前,正在向周爷爷默哀。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范读课文,学生轻读课文,他们深情地读着:“敬爱的周爷爷啊,我们想念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课文中的语言成了学生的共同心声。我自己好像也进入了那个情境,不禁潸然泪下,学生也忍不住哭了,晶莹的泪珠挂在脸上……接着,我要他们用“天安门广场”说一句话,描绘当时的情境,学生的想象十分丰富:“天安门广场上静静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低低地垂着,松树挺立着,金水桥下的河水呜呜地哭起来了……”课后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了那个情景。”
通过师生动作的演示,设置和教材有关的情境,进行语言的基本训练。《小马过河》这篇文章描写对话时用了许多“提示语”:“小马连蹦带跳地说”“老马亲切地说”等等。为了引起学生对“提示语”的注意,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人说话时的种种神态和动作,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提示语,我设计了两个情境、两个动作。一是指名一个学生演示动作:欢蹦着进教室的同时说“我们班上得红旗啦!我们班上得红旗啦!”;一是我自己微笑着说“小朋友们好!”,分别训练学生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的句子。演示时,全班学生一个个凝神视之。从他们的面部表情我可以知道,此时,他们的大脑皮层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这种兴奋性越高,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越集中,观察得就越持久、越真切。这就向学生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加之我要求他们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这必然促进学生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的全面发展。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学生在观察、感知时,主要是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境时,主要是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就可大大挖掘大脑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学习语言,而不至感到疲劳。所以在阅读课上,我很少进行名目繁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更不采用“题海战术”。语言是有生命的,“题海战术”却是抽掉了语言的生命,使语言变成了干巴巴的文字形式上的变换和组合,学生做得透不过气,索然无味,结果收效甚微。
结合教材或作文,把学生直接带入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的训练。情境教学,往往是从观察入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知材料。生活的图画丰富多彩,学生可有感而发。我带孩子们登高望远,让他们认识家乡的美景:春天来了,带他们到公园的花丛、草坪、树下、水边找春天;秋天,庄稼成熟了,我带他们去观察秋天田野里丰收的景象;初冬时节,我又带他们到野外、到庭院认识初冬特有的景象。带学生去观察大自然,就是带学生去认识世界,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世界上再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师了,大自然绚丽的画面,是我常常选取的情境。
情境要让学生感知,学生才会有所表达。鲜明的感知目标,才便于学生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这正是学生智力积极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内部语言发展的重要过程。事先我总是一个人到野外去,认真选取感知目标,并从景物远、中、近的层次确定观察的角度,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确定了感知目标,还得考虑好带有启发性的导语和提问。例如:我带学生观察秋天的田野,站在大桥旁,近看一大片丝瓜棚。我指导他们先看棚上花的色彩、形状和花上飞舞的蝴蝶,然后看棚下的瓜,并问学生:“那大丝瓜该多大啊!你们的手臂和它比比看,哪个粗?”“那些小丝瓜躲到哪儿去了呢?”这些导语和提问,激起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使他们的观察更精确,表达的内容也就具体了。学生这样描述丝瓜:“我们站在大桥上,眼前是一片丝瓜棚。棚上开满了一朵朵小黄花,真像一只只金色的小喇叭。棚下挂着一条一条大丝瓜,有的比我们的手臂还粗呢!小丝瓜呢,它比不过大丝瓜,就不好意思地躲到绿叶背后去了……”事先考虑好导语和提问,指导学生观察时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还要因时制宜,让学生去发现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那天,我们站在大桥上,刚巧刮起一阵风,我便随即指导学生看在秋风中摇曳的芦苇,以“一阵秋风吹来……”做导语,让学生描绘芦苇的动态。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写作文时就无须再搜索枯肠,而是言之有物,充满生活的情趣,没有空话和假话。在情境中学生的智力和语言都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