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伦理内涵
在中国古代,“饮”与“食”两个字单独使用,其含义并不相同,一直到周代都是如此,只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两个字才合起来使用。饮食一般是对人们关于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食品的生产加工和所形成的食品以及消费过程的总概括,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食物原料的开发利用和生产加工,即研制食品的过程;(2)饮食的对象,即加工生产成的食品;(3)食品的消费行为,即人类吃、喝的过程和表现的状态。人类的进化就是伴随着对饮食的不断探索而前进的,在这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善的饮食体系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其实,饮食不仅仅是简单的吃喝以便能够维持生命,否则人们就不会苦苦追寻和坚持不懈地探索饮食,更不会有因民族、地域、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饮食状况和各种饮食规范及要求,所以看似简单的饮食行为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伦理意蕴。
人的饮食行为与动物的饮食行为有别,人不能随心所欲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而要有约束、有节制,既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过于节制,二者都不利于身心健康,而要恰到好处,即达到儒家的“中庸”或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状态。不仅要节制人的口腹之欲,而且要注意吃的方式,杜绝那些残忍的饮食方式和追求稀奇古怪的食物以及珍贵野生动物,要给动物一定的关怀,维持生态平衡,体现出仁爱思想和公平公正理念。只有合理饮食才能促进身心健康,实现生生之大德,也才能履行对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的道德义务与道德责任,否则就会给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缺失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担当的伦理责任和义务。并且,在饮食活动中还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古人将礼用作别尊卑、定亲疏、辨是非、序人民、利后嗣的准则,这种准则扩大到庶民百姓生活中,则对人们吃什么、如何吃、在什么时候吃以及给祖先神灵祭献什么、怎样祭献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形成了完善的礼仪制度。这些严格的饮食礼仪规范体现了我国古代尊祖敬贤、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等传统美德和恭谦礼让的人际关系,贯穿着人伦教化的指导思想,成为修身养性、整合人际关系的有力保障,也成为治国安民、调节民族关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同时,在烹饪理论方面也体现出浓厚的伦理色彩。“从熟食的发明,原料的调配,烹饪的技巧,餐具的选择,节令食品,到菜名的寓意和审美,无一不受伦理的濡染,这是中华文化无往而不在的伦理意识向饮食行为全方位渗透的结果”[1],导致人们的饮食行为被深深地印上了伦理烙印。“正是饮食伦理化的结果,促使这种礼序化、伦理化、规范化、人情化的饮食活动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有全方位的影响。”[2]这种影响具有稳定的内在机制,随着历史的变迁,绵延数千年,至今犹存。
一般而言,饮食伦理是人们在长期的饮食生活中逐步探索、创造、积累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在吃饭、喝酒、饮茶等日常饮食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个性特征和风俗习惯,以及所应当遵循的应然之理和规则规范。它主要研究人类饮食活动中的伦理关系和道德标准以及如何用这些道德标准去评判、约束、规范与指导人们的饮食生活,建构正确的饮食理念与合理的饮食方式,为个体德性的完善、人际关系的协调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提供应然性、正当性、合理性的伦理导向和价值依据。
注释
[1]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一.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7.
[2]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一.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