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首都北京经过60多年的经济结构演变,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消费性城市转向生产性城市、20世纪80年代生产性城市转向服务性城市、21世纪初服务性城市转向国际性城市三次结构调整过程。这三次结构调整都与北京当时的功能定位和现实条件相适应。目前北京作为处于上升期的国际性城市,正在进行着第四次结构调整。
北京在进入拥有两千万人口大都市行列的同时,严重的“大城市病”也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加剧、雾霾天数持续增加、能源供给趋紧、农产品供给严重依赖境外以及公共安全任务繁重等。过度集中的首都功能是造成“大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中共中央总书记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的“2·26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北京市作为首都城市的四个功能定位,即首都北京应具有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功能;为此需要纾解北京的非核心功能。而为了发挥好北京首都经济核心功能,就需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发展模式,统筹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建设。这个讲话发表后,事实上为北京第四次经济结构调整确定了基调,由此北京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开始跳出北京辖区的概念,朝着打造首都经济圈,走京津冀协同化和一体化发展道路的方向前行。
从世界经验观察,首都城市的建立首先带来的是首都经济的极化效应,经济要素从四面八方向首都城市汇集。当经济要素聚集达到临界点之后,首都经济的扩散效应开始出现。首都经济圈概念早已存在。很多世界性城市暨首都均通过跨行政区域整合资源和协调功能形成首都经济圈,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功能过度聚集所带来的城市和社会问题,实现了首都功能的提升,而且充分发挥了首都资源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其中,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便是典型。这四座首都城市都有由区域性城市演化为国际性城市、由首都单体经济演化为首都经济圈、由比较单纯的首都经济业态发展为八种经济业态的过程经历。现代首都经济圈由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总部经济、临轨经济、临空经济、临港经济和园区经济构成,这是对现有国际性首都经济圈的观察与归纳得出的,经验性认识的成分居多。但是对四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加强了我们的观察结论。也许,人们会奇怪为什么不把国际性城市纽约纳入分析。其实原因很简单,纽约不是一国之都,并不符合我们分析的对象要求。
正是基于以上观察和考虑,本书将这四大国际性首都城市———伦敦、巴黎、东京、首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数据和资料加以深入分析,揭示这四座首都城市经济圈演化的一些特征和经验教训,并同时比较了北京首都经济圈与这四座首都城市经济圈的差异。这些比较分析的基本目的是力图揭示出首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总结首都经济结构调整的国际性经验和教训。
长期以来,关于北京首都经济圈的定义众说纷纭,基本是“1+X”的说法,即北京加上环绕北京周边的若干个天津和河北辖属的区县城市共同构建首都经济圈。随着国家将推出的首都经济圈规划,首都经济圈已然包含三个全域省市经济。因此,本书提及的首都经济与北京市经济同义,首都圈经济与京津冀三省市经济同义。本成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