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知识论语境中的形而上学问题
古希腊哲学号称“爱智”,儒者则标榜“格物致知”,并且还说“耻一物之不知”,古代哲人大都致力于追求知识与智慧,然而道家却高霞孤映,卓而不群,老子甚至提出了“绝圣弃智”这样惊世骇俗的主张,莫非道家果然是俗言所说的那种“反智主义”?庄子提出“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庄子·知北游》)最意味深长的回答竟然是“一问三不知”!同时也提示了“安道”“得道”似乎比“知道”更有意味、更重要。其实,这里的“不知”却不是“一无所知”,而是“不知为真知”,因为上述问题是在叩问什么是“道”,或者说如何把握“道”。
道家尽管倡言“不知”和“无知”,但他们同时也喜欢不惮辞费地讨论“知”的问题,老子就曾经对知识(“知”)发表过精辟高见,庄子则更多地谈到了知识问题。知识问题似乎是先秦道家和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主题。倘若道家所说的“道”不是戏论,那么“道”就可能从知识论进路上加以追寻,或者说“道论”(形而上学)具有某种知识论的向度。可见,知识问题乃迂回进入道家哲学的重要门径,“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这句话似乎也可以用来说明道家哲学的某种特点。[1]
道的真理不同于物理知识。“物的世界”是有形有色因而是可感觉、可思想、可名言的,相反,“道”却是无形无色因而不可感觉(如视听)、不能思维、不着名相的。既然如此,怎样或者通过什么方法认知、体验、把握“道”?可见,“道”的存在与否这一本体论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一个“知识论”的命题,即如何理解和把握那个“道”,也就是“人何以知道?”的问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不容回避而且极端重要的问题。
实际上,道家广泛涉及了知识和认识问题,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称为“道家知识论”。但“道家知识论”也不过是牵强附会的名称而已,因为道家的知识理论实在太特殊了,不能简单地归诸古希腊哲学以来的知识论(epistēmē/epistemology)范式。从思想逻辑的角度看,道家是在某种特定的逻辑基础——道家“名理之学”或“名学”(logic)——上展开自己的知识论语境,并由此通过“无名”进而讨论形而上学问题的。由于“形名—无名”理论在道家理论中起着论理工具和理论预设的基本作用,因此我们试从形名问题入手讨论道家的知识理论。
[1]宗密把荷泽神会的禅风归结为“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但其所谓“知”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认知或觉知。这一点正与道家哲学的进路吻合。详见聂清:《神会与宗密》,载《中国哲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