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增订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以行为本的道德修养论

《墨子》一书中的《修身》、《所染》两篇,可以说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最早的专门研究修养的著作。也有人怀疑这两篇不是墨子本人,甚至也不是墨派学者所作,认为“修身”是孔子及后世儒家的专用概念,因此断定《修身》等篇是后世儒家混入的。其实,孔子讲修己内讼,并未提出“修身”这一概念。《墨子》中却说过“远施周偏,近以修身”(《墨子·非儒》),而《非儒》篇绝不可能是儒家混入的。由此可见,极有可能是后世儒家吸收了墨子《修身》篇的思想,逐步形成了一套愈来愈完整的修身理论。由于认为《修身》、《所染》两篇非为墨者所著的说法,有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所以我们在此仍然把这两篇看作墨子的著作加以研究。

墨子所说的“修身”,主要是指人的行为修养。墨家特别重视人的行为,强调言行一致,强调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墨子·修身》中说:“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这就是说,“行”是“士”或“君子”的根本。什么是“行”?后期墨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行,“为也”(《墨子·经上》)。也就是说,品行就是人的所作所为,或者说也就是人的一连串的行为。在墨子那里,品行与行为是相通的,一个人有好的品行,就是说他切实做到了“兼相爱,交相利”,即做到了有力以助人,有财以分人,有道以教人。

对一个“士”或“君子”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他的知识和才智,而是他的品行。在“德”与“才”的关系问题上,墨子把“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他说:“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来远。”(《墨子·修身》)就是说,品行是根本,如果品行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影响别人,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成就。要想有高尚的德行,就必须修身。修身就要老老实实地躬行道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道德。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持之以恒、竭力以行,那就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墨子说:“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同上)墨子还把“修身”比作“原”(同“源”),把人的其他活动比作“流”,“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同上)。只有加强修养,在行为上信守“兼爱”的道德原则,“以身戴行”,才可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个人的品德修养问题上,墨子还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要想有好的品德,就必须选择好的朋友或环境,必须经常处在有德的人中间,并注意向他们学习。《墨子·所染》说:“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又说:“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在这里,墨子用染丝的道理唯物地解释了人的生活环境和其道德品质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要十分谨慎地选择朋友,因为一个人的安危、荣辱、成败与交朋友有直接的关系。墨子提出的交朋友的标准是:“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墨子·修身》),实际上就是要人们与那些能够躬行墨家道德的人在一起相互切磋、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墨子提出了“修身”的概念,也很重视修身。他把修身与躬行墨家道德紧密相联系,即强调在道德实践中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是道德修养论上的唯物主义观点,也是道德修养上唯一正确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