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对仗
一、对仗是律诗术语
对仗指诗歌中词句的对偶,是我国语言文学体裁中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远在两千多年前的诗集《诗经》里,就已经具有对仗的雏形:
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卫风·河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春秋时代诸哲学论著中,为了行文精警,多有对偶的句子。《道德经》:“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庄子》:“坚则摧,锐则挫”、“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荀子》:“尽小者大,积微者著”、“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论语》:“言忠信、行笃敬”、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韩非子》:“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尚书》:“满招损,谦受益”等。词性基本相属,差别在于声律。至《楚辞》各篇中,一些对仗更注意了声韵的变化,如《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汉赋,其骈偶式的文体已使用了较为严格的对偶手段,对仗大量出现在文章之中。
对:包含对立、对应、对称、对等的意义。
仗:指古代帝皇出行时前导的仪仗队。他们是两行排列,左右对称的。
偶:耦合和匹配。
骈:两马并行。在律诗中,我们把一个字(词)对一个字(词)称为“对偶”。多数对偶排列在一
起称为“对仗”。诗中的对仗称为“诗联”,它为整首诗的内容服务,大多数情况下不
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若是不限字数,又能表达完整意思的两句对仗,就变成另一
种文学体裁“对联”了。
二、对仗原理
客观的存在决定主观的意识。对称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动植物都以对称性呈现在我们面前。数千年来,对称性渗透到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丽辞》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对称美是全人类所公认的,也深为中华民族所推崇。事物只有在对称的形式下,才能取得平衡和稳定。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有大量对称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