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对联概说
第一节 对联常识
一、对联产生的基础
世界上只有汉文字才能产生对联这种文学体裁。因为汉字是一字一音韵,一字一意义,由此决定了由一个出句和一个对句组成的一副对联能够具有字数相同、节奏相称、平仄协调的特点。所以,对联的最基本定义就是:两对偶字数相等,词义相类,句式结构相同,平仄相反。
二、对联产生的时代
根据今时大多数研究者的意见,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门联“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两句。其子孟?的“天垂馀庆;地接长春”虽写作在前,但民众多喜欢以权威人物的典型行为作为事件的界限,所以亦少为人知。孟昶联为五字句,又恰在春节时候,以红条幅书写,贴在门口两边,为后世的春联开了先河。况且纠缠于谁先谁后也嫌过分执著,今天人们也就不再深究而默认了。
三、对联和楹联的分别
对联,是从广义上理解的文学体裁,它可以在口头上或通过文字记录流传;楹联是狭义形式的对联,要把广义的对联通过某种形式公开展示。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有些场合要用悬挂、张贴、镌刻等方式去装饰,故将广义上的对联通过书法写出来,或直接写在纸上,或刻于竹、木之上,或凿于石材之上,从而产生双重的、多层次的审美效果,此为狭义的楹联。由此观之,广义的对联形式,包括“应联” (出上或下联求对下或上联)、 “酒令”、 “诗钟”等,楹联却一定要有外在的形式和应用特点(亭、台、厅、房、门、寺、观… … ),即以书法写出来的具有实用性的对偶句。
四、对联和诗联的分别
通过对历史的纵向发展的审视,我们发现,对联虽产生于唐末,但在宋、元两朝数百年间均未受到重视,直至明代始逐渐盛行。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喜闻乐见,其体裁遂逐渐成熟,流传也越来越广。它与诗联的最大分别之处,在于诗联只为“这一首”诗服务,只是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时可作为“警句”被后人引用而单独流传),而对联则必须是独立的对偶句,其形神相似,气势匹敌,具有完整的意思。
六百多年来,对联逐渐抹去诗联的痕迹,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从几乎所有现存的文学体裁中吸取养料,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变成另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其内容已涵盖了人类社会中的各个方面。四时八节,无时不可以作联;庆吊题讽,无事不可以撰联;宫廷溷厕,天地万种,无物不可以入联。这类全方位、多功能的实用文体在清代已十分流行,到现代更有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