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实践唯物主义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 论

一、“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切表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首要和基本观点的唯物主义;是为了付诸实践、改变世界的唯物主义;是倾听实践呼声、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超越自身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切表述。因此,正确理解实践及其在哲学中的地位,是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限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注1。这里讲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就是实践。离开现实、离开实践抽象地谈论主体性、能动性,或把实践看作是精神的、非现实的、非感性的活动,都是马克思主义所坚决反对的唯心主义倾向。

由此可见,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缺乏科学的实践观。理所当然,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改造旧哲学的基本点,并把自己的新哲学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实践,是人的改造世界的现实的活动,而不是纯粹精神的、非感性的活动;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而不是神秘的、抽象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主体性,是从事改造现实世界的现实的人的主体性,而不是虚幻的主体性。正是对这样的实践和主体性的强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区别于唯心主义哲学,又同旧唯物主义哲学划清了界限。

正是实践活动,沟通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这也正是我们要从实践、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自然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马克思认为,现在成为人类活动对象的周围感性世界,决不是那种开天辟地以来就有的原始的自然世界,人类世世代代用自己的实践活动,改变着自然界的原有形态,使之成为合乎人的需要的形态,我们就生活在人化自然、属人的感性世界中。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就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在人的周围的感性世界中没有留下人的或多或少的印记的地方,几乎是找不到的。即使是一些原始的自然物第一次进入人的视野,也是借助实践并且只有通过实践才有可能。甚至连最简单的感知对象,也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的往来才提供给人类的。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实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成是与人无关的独立存在,看起来很“唯物”,实际上完全不了解自然界的真正本性。只有从实践方面去理解,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理解,才能真正理解自然。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即作为实践唯物主义对象的自然界应当是什么的问题。毫无疑问,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和使命,它所关注的应当是现实的自然界或对象世界,而不是全部的自然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和使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使之适合人类生存的需要。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革命的、批判的锋芒,是直指现实的世界——现实的自然界和现实的人类社会。在人的视野之外的自然界,虽然存在,但对人来说无意义。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最有意义的,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触角所能及的自然界。而这才是实践唯物主义所应当关注的对象。

如果把在人的触角之外的自然界叫自在世界的话,那么,现实的自然界就是通过实践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在这种转化中,自然界的客观性并没有丧失,丧失的只是它的自在性。所以从实践、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自然界,并没有使自然界的客观性成为疑问,相反,是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的。实践在发展,对象世界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入,现实世界因此是一个随着实践而不断变化的世界。

从实践方面去理解自然界,并没有否定哲学基本问题,特别是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照样存在。这是因为,离开了实践,无法解释为什么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为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精神只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属性,这种属性又不同于其他一般的物质属性,具有自觉的能动性。物质世界本来并没有什么精神,只是在物质自身的长期演化中,在地球这个特定的条件下,实践使猿变成了人,才有了物质发展产生的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精神是人的物质实践的产物,它也在人的物质实践中发展。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当自然不能满足它们的时候,就会被淘汰。可是,人并不屈从于自然,人们用自己的实践来使自然满足人们的需要。精神就是这种实践的产物,所以,它一产生就具有某种积极的自觉能动作用。从此以后,自然界也就不断地被打上人们意志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观点为基本观点的能动的反映论。如前所述,实践本身就具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含义,但多年来,由于我们对马克思的“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观点认识不足,研究不够,以至有些人竟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错看作是缺乏主体性的机械反映论,主张用选择论或建构论取代反映论。他们拘泥于反映是摄影的比喻,不了解实践概念给“反映”注入了比“选择”、“建构”更丰富和更深刻的内容。

选择或建构并不能说明认识的主体性。实际上,摄影中也有选择和建构。黑白胶卷排斥了景物的色彩只反映光线的明暗,这也算得上是选择。彩色胶卷除了反映光线的明暗外,还能选择红黄蓝三种原色,彩照中绚丽多彩的画面是在三原色的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可是,这并不是认识的主体性。我们反对用选择、建构取代反映,但认为反映并不排斥选择和建构。认识是对客观的反映,不过是指,认识中所包含的信息归根到底是来自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它包括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的选择和建构。这整个过程都是在实践中而且为着服务于实践的需要而进行的。只有符合客观的认识才能保证实践成功使主体达到预定的目的,同时,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主体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因而,实践的观点不仅能说明认识中的主体性,而且能说明认识中的客观性。

结论之一是: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唯物主义从实践去理解自然,同样也从实践去理解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注2这是因为,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发展、使社会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连续更替、不断进行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实践的形式有进一步分化的趋势,但生产实践活动始终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同时,生产实践也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实践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没有生产实践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将无法维持生存,更谈不上进行其他实践活动。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最基本的原理。不理解生产实践在全部社会实践中,以及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的决定的作用,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历史观。

生产实践解决的是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生产实践能力即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它意味着一个社会有能力迫使自然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做出更多的奉献。人类不会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会放弃发展生产力的斗争。这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当然,丝毫也不能忽视解决人类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在考察这种种不同的实践形式时,都不能忘了探究它们和生产实践的联系(尽管这种联系可能被无数中间环节弄得模糊不清),否则,就不可能对它们作出正确的解释。判定一种实践活动的好或坏、正确或错误的最根本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斗争是社会实践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的理解也必须立足于生产实践。在马克思看来,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之所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仅仅是因为不通过阶级斗争无法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新社会之所以优越于旧社会就在于它能提供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阶级只是与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消灭阶级差别,只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不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想凭借阶级斗争消灭阶级,必然要犯严重的错误,导致巨大的灾难。

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都能在实践中找到说明。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注3在我们这个以马克思主义立国的国家,为什么会有“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为什么能形成个人迷信的绝对统治?为什么会唯心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其原因就在于我国是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在于农民生产实践规模的狭小、技术的落后保守、经营的分散和自然经济的性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农民、打破保守封闭的思想状态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引导农民进行社会化、现代化的商品生产。

结论之二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在实践唯物主义中,人的问题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漠视人,忽略人的问题,事实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最重视人,并且也最深刻地理解人。可以说,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实践唯物主义在人的问题上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是抽象地看待人,谈论人,而是立足于发展着的实践来考察人的本性、人的价值和人的解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指出了人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

“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先前一切谈论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哲学不同,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觉能动性归根结底来自于实践的能动性。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这种集中体现和不断产生着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马克思深刻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注4。只有突出了自由、自觉、意志、意识,把人的实践同动物的活动区别开来,才能摆脱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局限性,同时,由于把自由、自觉、意志、意识等主体的能动因素和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又远远高出了只是抽象发展人的能动性的唯心主义哲学。

但是,问题并没有到此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进一步赋予“自由”、“自觉”——特别是“自由”——以科学的内涵。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自由是指人摆脱了盲目必然性力量的控制而支配自己和支配对象,既是自己的主宰,也是对象的主宰。这种摆脱不是幻想的摆脱,而是以对两类规律——外部自然界的规律和人自身的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支配为前提。所谓自由,实际上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外部自然规律和人的内在规律所达到的高度统一与和谐,是人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不言而喻,自由只能通过实践来实现。当人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按照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合目的地支配自己和支配对象时,人就达到了自由。这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和根源,又是实现自由的途径和手段。

显然,自由作为人的本质规定,作为主客体高度统一和谐的人的活动状态,只能在一定条件下逐步地实现,同时又向着未来无限地发展。最初的、从动物界脱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几乎和动物一样是不自由的。后来,当人通过实践活动运用认识了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改造自然、创造文化的时候,人才一步一步地向自由迈进。然而,直到今天,人所获得的自由还极为有限。人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仅如此,人总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并作为社会的人来获取自由的。社会的制度、组织状况和人与人的关系也作为一种根本因素制约着人的自由的实现。只有当人不仅仅成为自然的主人,而且也成为自己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时,人才是真正自由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本来作为人的本质特性的劳动,作为争取自由的途径和手段的劳动,对人来说,却成了“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注5。人们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结果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注6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这个过程首先是生产实践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由生产实践所决定的全部社会实践发展的过程。只有在实践的发展所造就的高度社会化的巨大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注7的共产主义社会。

如果说只有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的足够发展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那么,人的高度自主、自觉的活动又是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现代化大生产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最基本的就是要使劳动者具有更高的自觉能动性,包括自主性。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不断调整,越来越注意通过种种手段来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内在自觉能动性。而社会主义改革,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让劳动者有更多的自主性,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和自觉能动性。充分调动人的自觉能动性来发展高度的社会生产力,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指向。

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极大的热忱和崇高的使命关心人类命运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并且以科学的实践观透彻地阐明了人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学说集中凝结、体现在共产主义理论中。“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8

结论之三是:实践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是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哲学,是尊重实践、顺应实践、倾听实践呼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