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易经》中的伦理思想
《易经》又称《易》或《周易》。《周易》本经,是周代的筮书,即算卦问卜的书。根据某卦某爻的象数以定人事凶吉,休咎有验,记载下来,再加以汇集编订,便为筮书。它的成书年代在公元前12世纪前后。由于它形成的时期最早,且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几乎包括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上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此,它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极为少见的珍贵史料。
《易经》还反映了很多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思想和教育思想。尽管这种反映在内容上是片断的,文字上是简单的,思想上是朴素的,并且还夹杂着许多迷信的附会和推测,但是,只要我们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正确的分析,它对我们了解公元前12世纪前后的社会道德状况和伦理思想,还是很有帮助的。
《易经》分上、下经及《十翼》。上、下经就是人们所说的本经,十翼(上《彖》一,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系辞》五,下《系辞》六,《文言》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称为传。传是对经的最古注解。经有传,就像鸟有羽翼一样,传有十篇,故称十翼。一般学者认为,《周易》中的经,大约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周易》中的传,非出于一人之手,大约均作于春秋战国时代。
《易经》本来是占卦用的,它共有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每卦都由最基本的阳爻和阴爻组成,用以说明阴阳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变化。占卦占着某卦某爻,就根据此爻的解释以定吉凶。《易经》中用符号“—”表示阳,用“— —”表示阴。由阴阳先演化出八种图形,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然后再两两相叠,形成六十四卦。每卦都有象、卦名、卦辞和爻辞。
在《易经》中,高尚的行为总是和顺利、好运气相联系的,例如:
谦,卦名,意为谦虚;亨即通或亨通;终,古语谓有好的结果为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谦虚则亨通,君子行事谦虚,必有好结果(高亨认为,亨即享字,祭也,筮遇此卦,可举行享祭,君子能得到好结果)。“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谦谦”意为谦而又谦,谦谦则小心谨慎,用这种态度来经涉大川之险,则一定会顺利通过。“鸣谦,贞吉。”鸣,名也;贞,占问。其意是说,有名而且谦虚,则所占筮之事吉。“劳谦,君子有终,吉。”劳,古指功劳,居功不傲,有功劳而谦,则君子行事必有好结果,是吉矣。“谦”,,同挥。《说文》曰:挥,奋也。谦,发奋而谦虚。那么,一切事情都是会顺利的,故说“无不利,谦”。“不富以其邻”,以,意为因,是说本国不富,是由于被邻国掠夺了财物。罪行在邻国,我兴师讨伐,合乎正义,可得胜利,无有不利。“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是说有名而谦,国有威力而不骄傲,出兵征伐大夫之邑、诸侯之国,就自然能获得胜利。《谦》卦把谦划分为“鸣谦”、“劳谦”、“谦”三类,可见公元前12世纪前后的中国人对于道德行为已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且有了相当高的概括能力。品德谦虚和行事顺利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然而,《易经》把谦虚看做是有好运气的前提,或者说品德谦虚则必有好运气,这反映了古人的一定程度的迷信思想。
除《谦》卦外,涉及伦理思想的还有《益》卦、《恒》卦、《讼》卦、《节》卦等。如《恒》卦讲了“恒其德”,《讼》卦涉及忠信、修养德行,《节》卦讲到节俭。我们对《易经》中涉及伦理思想的大量卦名、卦辞和爻辞的分析,现在做得很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德”字在《易经》中出现了多次,它已经清楚地包含着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并兼有道德评价的意义。《益》卦中说:“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据高亨:孚,古俘字)惠,安抚。问,遗人以物谓之问。元,大也。爻辞言:筮遇此爻,有俘虏用好言好语安抚而无须物质优待,是大吉,有俘虏顺从我之德行。传解:孚,信也。王引之曰:“惠,顺也 。有孚惠心者,言我信于民,顺民之心也。有孚惠我德者,言民信于我,顺我之德也。”此释合于传意。关于“孚”字是指俘虏还是信实,这是可以研究的,究竟应当怎样解释,尚待进一步的考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德”字已经明显地包含着个人的德行的意义了。
此外,在《讼》卦中,还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食借为饬,即修饬。旧德,是指固有的品德,这里并不是指个人的品德,而是指当时社会即统治阶级所要求的品德。“食旧德”意为修饬自身,使自己的言行合于固有的品德。这里明确地认为,如能修养固有之美德,占问虽有危险,最终还是吉利的。
在易经的《恒》卦中,也有关于“德”的记载:“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这就是说,人如果不能恒久地保持自己的品德,一定会遭到他人的羞辱,不免招致困难,所以卜筮遇到此卦,则吝。《恒》卦中又说:“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贞,高亨作卜问介,《传》作正)一般人都解释为,妇人以从夫为义,其逼一轨,故恒其德以从夫则吉,夫子要因事制宜,其必多方,恒则凶。这个解释还没有把《恒》卦的本来的完整的意义完全解释清楚,但它强调了“恒其德”的重要意义,则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在《易经》中,“大人”、“君子”和“小人”的概念也曾多次出现。我们对此加以分析研究,就可以发现当时的人们已经很明确地区分了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把“大人”看做是在位的、有权势的人的代称,把“君子”看做是道德高尚的人的代称。《易经》中谈到“大人”的共有13处,都是指的“有位之称”;谈到“君子”的共有20处,几乎全都是指道德高尚的人,或者说道德高尚的人是怎么样的,是应当如何的。根据《易经》的原意,我们可以说,“大人”是在位的,但他可以没有道德(当然,“大人”也可以有道德),“君子”必须是有道德的,但可以不在位(当然,“君子”也可以在位)。因此,一般来说,把“大人”解作有权势的人,把“君子”解作有才德的人,是比较合适的。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君子”和“大人”的区别以及“君子”的品德,我们可看《易经》的第一卦《乾》卦: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人是有权势、居高位的人。见,读为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龙出现于田中,比喻“大人”活动于民间,人们如果见了,就会有利,所以筮得此爻,则宜于去拜见贵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说龙在天空乘云腾升,预示人的飞黄腾达,能筮此卦,非常吉利,一见“大人”,就会受到提拔重用。至于说到“君子”,提法就明显地不同了。《乾》卦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对自己严格要求,日则勤勉不惰,夕则惕惧反省,虽然处境危险,亦可无咎。(乾乾,进不倦也;惕,惧也,敬也。)《否》卦说:“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据《释文》:否,闭也,塞也。这就是说,如果否其所不当否,即塞其所不当塞,贬斥贤人,此占不利于有道德的人 ,君子道消,小人道长。这里是在论述一种社会道德现象,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也有人认为《易经》中的“大人”是指贵族,如王侯、大夫等,“君子”是指天子、诸侯、大夫等。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是不太合适的,相比较而言,还是《易传》作者们的解释更为可取。
那么,“君子”有哪些美德呢?除了我们在上面所说的谦虚、节俭、勤勉不惰、交好贤人等高尚品质外,还必须要有“信 ”的品德。《易经》中的《中孚》卦说:“有孚挛如,无咎。”即有忠信之行,能够挛然一贯,便无灾咎。《未济》卦又说:“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易传》把“孚”解释为信,“君子之光有孚,吉”是谓君子之光荣是言行有信,所以得吉。孚字有二解:有时作俘解,有时作信解。另外,“君子”还应该有不贪图官禄的美德。《遁》卦中说:“好遁,君子吉,小人否。”“遁”意为退隐,这就是说,君子不追求高官厚禄,喜爱隐退,因而不致招祸,故吉;而小人追名逐利,贪图官禄,因此而招祸,故不吉。《遁》卦不仅说明了不贪权势利禄、追求所谓清高是君子的品德之一,而且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在前边所说的“大人”主要以权势言,“君子”主要以才德言这样一种看法。
《易经》中不但强调了人们应具备谦、节、勉、信、隐等道德品质,而且也很重视道德上的“观”的重要。《易经》中所说的“观”,有着后人所说的“省察”的意思。《易经》中的“观”卦,不但讲到了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而且也讲到了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观察。《观》卦中有“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观我生,进、退”,“观我生,君子无咎”,“观其生,君子无咎”,等等。“童观”是指幼稚的、粗浅的、简单的观察。这样进行观察,对于小人即普通的庶民来说是无妨害的,而对君子就要产生危害,使其陷入艰难的处境。“观我生”、“观其生”应如何加以解释,这在学术界是存在着一些分歧的。一般都把“观我生”、“观其生”中的“生”字解释为姓、百姓或百官。“观我生,进、退”,意为国君考察自己的百官庶民,则知自己用人施政之得失,进退得当;“观其生,君子无咎”,意为国君考察他国的百姓庶民,则施政就更为得当,不会造成祸害。实际上,“观其生”、“观我生”中的“生”字有生长、前进的意思。君子之所以能够无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观察”自己和别人的生长、发展过程,并能从中吸取教训,以提高自己的才智和道德品质。在《易经》中的生,指的是生活经历,我们可以找到多处根据。“观我生,进、退”的含义是省察我自身,则知进退适止;“观其生,君子无咎”的含义是,观察、省察他人的生活历程的发展,以辨别信诈、善恶,君子就可以无咎。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们和“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一个意思。这种“观我生”和“观其生”的修养方法,对后来的伦理思想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论语·学而》篇中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易经》中“观我生”的s发展;《论语·里仁》篇中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由“观其生”推衍来的。
《易经》对孔子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孔子曾经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这就是说,让我多活几年,到50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何以说学习《易经》就可以使自己不会再有大的过错呢?很显然,孔子是从自己的品德修养方面来看《易经》这部著作的,或者说,孔子是把《易经》当作一部很重要的有关道德的书来读的。《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晚年是那样地喜读《易经》,以至于穿《易经》竹简的牛皮绳子都被他用断了三次。这应当说是有历史根据的,并不是一般的溢美之词。相传孔子曾经编订《易经》,并且把它作为对弟子进行品德教育的课本,他重视《易经》也就是合情合理、理所当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