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研究方法

由于文章性质为理论研究综述,故本报告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本研究搜集并系统整理了国内外若干有关劳动力市场中介理论研究的经济学文献,在分类的基础上,从劳动力市场中介理论渊源、主流理论及理论延伸的角度切入,对国内外有关经济学理论在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应用情况做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形成了本研究成果。

(一)文献来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渠道:

一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相关数据库,如CNKI系列数据库、学术期刊图书馆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二是国家图书馆相关数据库,如Econlit搜索数据库及其他相关数据库等。

三是网站,如美国国家经济研究中心(NBER)、IDEAS、ILO、Google等。

四是其他书籍,如劳动经济学手册(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等。

五是通过课题组的帮助从文献作者或当地学术机构处获取的国内无全文的电子版或纸质版文献。

(二)文献分类

通过整理分析收集的文献,我们发现经济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劳动力市场中介进行研究:第一,劳动力市场中介为什么会存在?其运行效率如何?第二,劳动力市场中介对就业有什么影响?第三,劳动力市场中介对总体福利有什么影响?第四,劳动力市场中介与企业的关系是什么?也就是考察劳动力市场中介与企业之间的最优契约等问题。第五,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劳动者的关系是什么?也就是考察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劳动者工作搜寻、职业发展、人力资本积累等的关系。第六,劳动力市场中介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也就是考察劳动力市场中介与政府公共干预的关系(见图1)。对以上问题,经济学在不同的分析框架中作出了回答,例如搜寻匹配框架、交易费用框架、委托代理框架、制度变迁框架等。另外,根据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工作搜寻理论是主要的应用理论,因此我们可以将劳动力市场中介理论分为理论渊源、主流理论及理论延伸三个区域,并根据这三个区域和现有理论解释维度将不同的分析框架纳入二维框架中(见图2)。

图1 劳动力市场中介的研究角度

img

图2 文献分类图

img

上述分类法为进一步回顾劳动力市场中介理论研究的内容提供了框架和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