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承优良传统 创建一流学科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文库”总序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西边中心”)承担着建设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高地的任务和创建全国民族学一流学科的使命。自2001年以来,西边中心禀承云南大学的优良学术传统、依托本校民族学学科,按照“开放、合作、竞争、流动”的原则,整合校内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术资源,汇聚国内外研究力量,深耕中国西南研究并开拓东南亚研究,以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回应国内外学术前沿论题及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推动学科理论方法的创新、政策措施的完善、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引领云南大学相关学科和边疆院校民族学学科的发展。
为了让读者了解“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文库”的背景,现将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及其相关学科做一个简略介绍。
一 优良的学术传统
云南大学的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学科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1938年,校长熊庆来聘请曾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的吴文藻教授来校工作。1939年,社会学系正式成立,吴文藻担任系主任。同时获得洛克菲勒基金资助,建立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因曾一度迁往昆明郊区呈贡县的魁星阁,故学界称之为“魁阁”)。吴文藻先生广延英才,先后汇聚了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史国衡、胡庆钧、王康、李有义、田汝康、谷苞等学者,组织一系列调查研究,产生了《云南三村》《祖荫下》《芒市边民的摆》《汉夷杂区经济》《昆厂劳工》《内地女工》等一系列实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在京师大学等北京高校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求学的云南籍纳西族学者方国瑜先生返回云南大学,创办西南文化研究室,编辑出版《西南边疆》杂志和“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丛书”。以吴文藻先生为代表的结构-功能学派和以方国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历史学派汇聚于此,建构起了既具中国特色又有全球视野的学科高地,奠定了云南大学社会学、民族学与人类学悠久而优秀的学术传统。
在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恢复重建过程中,云南大学于1981年获批中国民族史博士学位授权,成为全国最早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机构之一;1987年获批设立人类学本科专业,是中国率先恢复人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田野调查和学科平台建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形成具有凝聚力、创新力和影响力的学术团队,成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术重镇,打造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
二 多维的学科平台
经过近八十年的积累与发展,云南大学民族学已形成以西边中心为枢纽、以多个机构为支撑的功能齐全、优势互补、密切合作的学术平台。
人类学博物馆:2006年建成,占地4154平方米,展览和接待服务面积近2000平方米,现有藏品2000多件,设有“民族艺术”“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云南大学人类学和民族学七十年回顾展”等专题展览,开展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活动与研究。
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云南大学于1998年与德国哥廷根科教电影研究所合作启动中国民族志电影摄制专业人才培养项目,于2006年建成影视人类学实验室(包括2个电影演播及讨论区域、20个视频点播终端、1个资料室和1个电影编辑室),从事影视人类学的影片拍摄制作与人才培养,征集、整理与存储民族学、人类学影视资料,组织每周一次的观摩与讨论民族志电影的“纪录影像论坛”。
云南省民族研究院: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2006年批准设立的全省两个重点研究院之一,承担整合全省民族问题研究资源,调查研究云南民族问题和民族地区发展,特别是研究“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任务。
边疆文化多样性传承保护及其对外传播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于2011年获准成立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整合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各个学科、企业等的资源,促进文化多样性传承保护的研究与实践、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文化创新产业开发,正在探索与推进“互联网+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传承传播模式。
边疆民族问题智库:2014年底获批为省级高校智库,围绕边疆民族问题治理、民族关系调适及民族地区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为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提供决策咨询。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6年1月由原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和公管学院社会学系合并组建,为云南大学实体性教学科研机构,内设综合办公室、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民族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边疆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等机构,承担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等任务。
三 进取的学术团队
学术队伍建设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学科理念,禀承“魁阁”时期维护学术共同体的优良传统,践行云南大学“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精神,力戒文人相轻、自我封闭、师门相斥等学界陋习,围绕方向明确、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团队建设目标,建构学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共享机制和协作机制,培育学术队伍的进取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者的共同发展和团队的整体发展。
目前,云南大学民族学队伍已经成为国内学界为数不多的具有突出的凝聚力、创新力和整体实力的学术团队,获得省级学术创新团队称号2个、省级民族学课程群优秀教学团队称号1个,拥有担任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编委4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次,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评委各1人。
四 鲜明的研究特色
云南大学的民族学长期坚持立足西南边疆、强调团队合作、重视田野工作、回应重要问题、开拓学术前沿的学术发展道路,不断推出问题意识明确、调查扎实深入、原创意义突出的科研成果。
以中国西南和东南亚为重点研究区域。由于地处西南边疆,创建之初云南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就以中国西南为重点研究区域,产出了一系列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重要成果。此后,这一传统得到发扬光大,不断推出具有时代特征、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近年推出了“中国西南民族志丛书”“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丛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图像”“边疆研究丛书”等系列成果。2009年开始,为了改变中国民族学、人类学仅以国内为调查研究对象而缺乏海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的国外研究主要以文献资料为依据的状况,同时为了适应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中国崛起”的现实需要,并回应西方人类学重视海外“异文化”调查研究的学科脉络,云南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积极开拓东南亚新领域,组织50多位师生奔赴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开展田野调查,推出“东南亚民族志丛书”,探讨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族群互动、民族与国家、民族的认同与建构、社会文化的国家建构等前沿性论题。
学科核心内容的全覆盖和多个领域的领先优势。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术研究覆盖文化与生态、生计模式与经济体制、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信仰与仪式、政治组织与习俗法、语言与文化、社会文化变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民族史、边疆问题、现代性与全球化等诸多领域,在中国西南民族史、生态人类学、经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民族政治学、法律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民族文化产业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推出了“中国民族家庭实录”“生态人类学丛书”“经济人类学丛书”“艺术人类学丛书”“中国西南民族文化通志”等系列研究成果以及有较大影响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刀耕火种——一个充满争议的生态系统》《资源配置与制度变化》《民族文化资本化》《现代人类学》等著作。在教育部2013年颁发的第六届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获得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是“民族学与文化学”类获奖最多的高校。
研究方法创新的探索与推进。为了改变恢复重建之后的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对学科基本方法——田野调查重视不够,民族学、人类学许多师生缺乏田野调查经历和知识,“书斋”的民族学或“摇椅上的人类学家”盛行的状况,云南大学于1999年底至2000年初组织了“跨世纪云南少数民族调查”,该调查参与师生达130多人,调查范围覆盖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25个云南省少数民族。2003年再次组织“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调查”,调查范围扩大到全国55个少数民族(含台湾高山族),出版了系列调查报告,重新确立了田野调查作为民族学、人类学的核心研究方法和学生训练的必备环节的地位。同时,探索常规化和长期性开展田野调查的路径,2003年开始在云南少数民族农村建立调查研究基地,为教师的长期跟踪调查和学生的田野调查方法训练奠定了基础,进而推动了当地少数民族撰写“村民日志”与拍摄影像的实践,回应国际人类学界后现代人类学方法论的讨论和“让文化持有者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学术实验,出版“新民族志实验丛书”,探索与实践“常人民族志”方法。此后,一方面,推进从民族研究向民族学研究的转化,开展既具有明确的前沿意识、问题意识,又具有细致深入的田野调查的民族志研究;另一方面,探索超越小型社区或小群体调查研究传统范式的路径,开展适应历史上早已存在的跨族群、跨区域,甚至跨文明的社会文化互动和全球化时代开放社会的区域研究、跨国研究、跨文明研究和“多点民族志”研究。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创办于2003年的专业学术集刊《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刊载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理论论文、民族志文本、田野调查报告和学术评述等类型的研究成果,受到学界关注与重视,所刊登的部分成果被多种学术文摘、复印资料转载或引用,从2008年起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此外,还主办英文集刊《中国西南民族学与人类学评论》(Review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in Southwest China)。
五 规范的人才培养
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知识的完整性、理论的系统性、视野的开阔性、方法的实作性、思维的探索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人、用浓厚的学术氛围养育人、用严肃的纪律规范人、用严谨的实作训练塑造人的人才培养思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规章制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田野工作、问卷调查和影视人类学拍摄等实作训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理论基础和田野调查扎实、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突出的优秀人才。
民族学专业本科采取小规模的精英培养模式。实行规范的导师制,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每位指导教师每届指导1~3名学生,担负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思想、生活、田野调查和论文写作等指导任务,带领学生进入田野,吸纳学生参与科研工作。除了常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之外,还设置了影像拍摄技术、短期田野考察、田野工作实训、问卷调查实训等实作能力培养课程;在学术报告会、学术沙龙和学术会议之外,专门开设了以本科生为受众主体的“魁阁讲坛”;编辑印制以刊发本科生调查报告及其他类型文章为主的刊物《田野》,培育学生的思考与探索精神。近年来,近半数本科生获准主持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其中包括省级和国家级项目,有许多学生获得各种类型的奖励和荣誉,超过半数的本科毕业生通过推荐免试和报考两条路径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的毕业生获得良好评价和较好发展。
硕士研究生以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培育为重点。除了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民族学一级学科目录下属的五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授权和人类学学位授权之外,获准自主增设了民族法学、民族生态学、民族政治学、民族社会学、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民族文化产业等二级学科,研究方向覆盖民族学学科的各个领域和诸多重要的学术前沿问题。课堂教学内容突出理论的前沿性和方法的探索性,教学方法重视学习的自主性和师生的互动性,田野调查强调时间的长期性和参与的深入性,论文写作要求问题的明确性、论述的严谨性和资料的丰富性,通过严格的学年论文、开题报告会、预答辩、匿名评审和答辩等环节确保培养质量。
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两位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中国民族史》和《人类学概论》编写的首席专家,一批学者参与了国家级重点教材编写工作;“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态智慧”等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全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田野调查暑期学校”是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并已实现常规化的项目。教育部于2008年批准云南大学实施“教育部研究生教育教学创新计划”项目“全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田野调查暑期学校”,于2009年暑期开始实施,至今已开办5期。暑期学校面向国内外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每期学员规模为150人左右。除了来自中国大陆高校的学员之外,每年都有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欧美、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和国家高校的学员。每期持续时间为20天左右,其中,课堂培训5天左右,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授课;田野工作10天左右,到云南少数民族农村开展调查。暑期学校已在国内外高校产生了巨大影响,部分学员将暑期学校田野调查点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比利时鲁汶大学已把暑期学校计入其研究生培养学分。
六 广泛的交流合作
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与国内外学术界有广泛而密切的学术交流和长期而深入的学术合作。
学者互访频繁。近年来,我们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措施推进学术交流合作,每年邀请来云南大学访问与讲学的国外民族学、人类学专家在20人次左右,其中包括美国后现代人类学代表人物马库斯(George E.Marcus)、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黄树民和王明珂、日本著名人类学家渡边欣雄、韩国人类学学会原会长全景秀等一批国际知名专家。同时,每年应邀到北美、欧洲、澳洲、日本、韩国、东南亚、南亚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访问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专家在20人次左右。
主办与承办高端学术会议。近年来,主办或承办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次大会”“全球化与东亚社会文化——首届东亚人类学论坛”“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族群互动国际学术会议”等一系列大规模、高层次的学术会议,每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2次左右,其中,“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次大会”为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学术大会,来自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学者齐聚云南大学,参加了主旨发言、专题会议、名家讲座、人类学影片展映、学术展览、文化考察等系列活动,议题涉及文化、种族、宗教、语言、历史、都市、移民、法律、社会性别、儿童、生态环境、旅游、体育等36个领域和学科,仅学术专题会议就达217场之多。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教师不仅承担了大量的筹备工作和会务工作,而且有8人次担任了专题会议主席、32人次提交了论文并做学术演讲。
积极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努力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于2009年与韩国、日本等国学者共同发起“东亚人类学论坛”并已在中国昆明、日本京都和韩国乌龙县成功举办了三次会议,又于2011年与韩国、日本等国学者共同发起“东亚山岳文化研究会”,已在韩国、中国和日本成功举办了四次会议。
推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与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合作开展“中国西南边境的跨国流动与文化动态”项目研究,举办了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成果分别以中文和日文结集出版;与泰国清迈大学合作开展的“昆(明)-曼(谷)公路的人类学调查与研究”项目已经启动。
长期稳定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已经形成。目前,与比利时鲁汶大学、泰国清迈大学、英国女王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大学、韩国岭南大学、联合国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等近30所高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实施了一系列的互派教师、合作培养研究生、共同举办学术会议与开展科学研究等合作项目。
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发展战略“双一流”建设近期将正式启动,云南大学按照“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全力推进民族学的学科建设,其中的部分调查研究成果将汇入“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文库”并交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文库是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云南大学民族学与学界及社会的交流与讨论平台。恳请学界名家、青年才俊和各界有识之士垂意与指教,以共襄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大业!
何明
2017年8月20日草于昆明东郊白沙河畔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