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中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显示其遵循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西方中世纪高等学校,无论是较早的波洛尼亚大学还是后继的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等,校园里的教师和学生都来自当时欧洲的不同地区和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欧洲近代高等教育一开始就具有比较明显的国际化特征。“与其他社会机构相比,大学从来被认为是国际化的机构。从波洛尼亚到巴黎或牛津游学的各国大学生就表明,大学从一开始就是跨越国界的。中世纪大学的国际性在文艺复兴、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再度得到加强,在今天大学成为全球性的行为主体,更具有国际化的色彩。过去大学从来就尊崇世界主义的价值,为国际的认同和享有的声誉而骄傲,国际间的合作与人员流动也屡见不鲜,普遍主义的知识观在许多专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另外一些专业中也不无地位。可以说,大学曾经是、而且仍然是国际性的机构,大学不仅是现代社会世俗化,而且也是国际化的一种重要力量。”[1]

同样,“欧洲作为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其中世纪的古老大学就具有某种国际性的特点。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法国巴黎大学和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在欧洲还诞生了曾经成为世界教学和科研中心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教育思潮于20世纪50年代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悄然兴起,并为国际教育界人士广为认同之后,由于欧洲大学所具有的跨文化学习的优良传统,欧盟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相当迅速”[2]。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国际化特征。

与欧洲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相比,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并没有经过欧洲那样的国际化过程,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局限于本国内部。[3]因此,在大多数中国高等学校办学者的观念里,国际化这一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比较陌生的,甚至是排斥的。“中体西用”的思维方式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可以看成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排斥的典型表达方式,也是对西方文明冲击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其内心深处并不愿意接受西方文化。也许正因为如此,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立即引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和一大批学者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