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编 中国品牌的破冰萌芽期(1978~1983)
本编前言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转型,走上了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建设的轨道。中国的品牌也在市场化[1]的改革中萌芽并实现了初步发展。首先,公有制性质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市场化的改革中萌发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用户意识,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市场意识的国有企业及乡镇企业经营者——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的一批企业家[2]。其次,私营经济在边缘地带如野草般蔓延,它们是中国品牌阵营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此外,外商企业伴随着国门的打开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并以广告开道塑造品牌。这一时期,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开始萌芽,中国企业开始恢复商标的使用并大力开展广告活动,虽然商标的保护和利用不够成熟,大部分广告活动也显得十分稚嫩,但也有一些企业出现努力追赶和模仿市场上领先的外资品牌的苗头,中国品牌就在这些企业行为中逐渐萌芽。
[1] 一般认为“市场化”是“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持续地增大,经济对市场机制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和增强,市场机制从逐步产生、发展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引自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 改革开放的一个变革结果是创造了企业家阶层。改革初期随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一部分人开始专门以经营企业为生,并且“先富了起来”,形成了所谓的企业家阶层。企业家精神的激发以及企业家阶层的出现是我国品牌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企业家阶层主要有四个源头:一是国有企业承包及改制中诞生的企业家,如步鑫生、马胜利、张瑞敏等;二是社队企业(1984年改称乡镇企业)经营者,如鲁冠球、何享健等;三是国有参股企业的经营者,如柳传志等;四是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如刘永好、南存辉、宗庆后、任正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