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及其应用: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突破与建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自我动机相关理论和价值观相关理论

一 自我动机相关理论简介

1.自我肯定理论(self-affirmation theory)

自我肯定理论最早由Steel于1988年提出,其目的是帮助个体更加开放、更加有成长性的处理自我威胁事件。该理论认为自我威胁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当人们面临自我威胁事件时,往往会采取自我防御性态度,诸如否认事件的严重性、贬损信息来源、采用合理理由逃避应对等。这些应对策略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威胁对个体的心理压力。但是,这些策略往往使个体不能正视问题,对个体的成长弊大于利。如何帮助个体更加客观地应对自我威胁,使得个体在面对自我威胁事件时不过度防御,是自我肯定理论想要解决的问题。

自我肯定理论的建立基于四条基本假设,分别为:(1)所有个体都具有维持自身自我完整性(self-integrity)的动机。当个体自身认为重要的领域遭受威胁时,会激发个体保护自我价值和自我完整性的动机。(2)被激发的自我完整性保护动机会诱发形式多样的防御反应。(3)个体的自我系统是灵活的。(4)干预者可以通过凸显个体的某个重要核心特征或身份,对个体进行自我肯定,提升其整体的自我完整性。前两条假设主要描述了个体在遭遇威胁时会产生的行为反应。后两条假设则为如何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自我威胁,提供了路径基础。

自我肯定理论中所提到的自我完整性,是指个体感知到自己是一个好人和举止得体的人(a good and appropriate person)的主观体验。自我完整性本身包含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好”(good),它是指个体本身具备聪慧、理智、独立自主等特点;第二个维度是“得体”(appropriate),它是指个体在人际关系方面能够成为好的团队成员或维持好的亲密关系。

自我肯定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完整性维持动机,是指个体自我系统的整体层面而非特定的细小领域层面的维持。因而,可以利用自我系统的灵活性,避开个体正在遭受威胁的特定领域,对其他非相关领域进行特征确认或强化,达到在整体层面提升个体自我完整性的目的。当个体的自我完整性得到肯定后,个体对原本威胁事件的威胁程度解读便会下降。进而,其防御反应就会得到缓解。从而最终达到使个体更加开放地、更加明智地处理自我威胁事件的目的。

基于自我肯定理论的自我肯定实践,通常请被试书写对自己最为重要的价值观或自己最为珍视的特点等(McQueen & Klein,2006),其对于自我防御的减轻作用也在众多领域得到了验证。例如,很多个体在遭遇生活问题时,往往会排斥使用心理咨询。原因在于他们经常将借助心理咨询视作“自己有病”的象征。而通过自我肯定干预,个体的自我完整性得到了提升,心理咨询对其自我的威胁程度得到了缓解,最终提升了个体对心理咨询的使用率(Lannin,Vogel & Heath,2017)。

2.自我价值的领域依赖性理论

自我价值的领域依赖性理论(Crocker & Knight,2005;Crocker & Park,2004;Crocker & Wolfe,2001)的核心观点认为,自尊(或者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人们是否获得了高自尊,而在于人们认为他们必须在哪些领域获得自尊。也就是说,如何追求自尊比是否获得自尊更为重要,人们通常在其所看重的领域内追求、保护和提升自身的自我价值。

该理论提出了自我价值的权变性(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这一概念,它是指个体的自我价值得以支撑所依赖的领域,个体的自尊水平依赖于个体在这一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功以及其在这一领域内对自我标准的坚守(Crocker,Luhtanen,Cooper & Bouvrette,2003)。通过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尊主要依赖于七个领域。这七个领域分别是上帝的爱(当我觉得我拥有来自上帝的爱时,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家庭支持和关爱(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对我的自我价值来说非常重要)、竞争力(比他人做得更好给我一种自我尊重感)、美德(我的自尊取决于我是否遵守了我内心的道德标准)、他人赞扬(我不关心他人怎么看我)、外表(无论什么时候我觉得我的外表没那么好,我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受到煎熬)以及学业能力(当我知道我的学业表现好的时候,我对自己的感觉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自尊对某个领域的依赖性与该领域的重要性有关,但两者不是同一概念。以学业成绩为例,学业成绩很重要,但重要的原因可能与自我价值对它的依赖无关。学业成绩重要可能是因为这是毕业的必要条件,也可能是因为个体对学业有内在好奇心。学业成绩的重要性不必然来自于个体自我价值对它的依赖程度。

自我价值所依赖的领域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引个体的努力方向。个体在付出更多努力以祈求在其自尊权变领域达到成功。并且,个体自我价值所依赖领域内的成功或是失败会给个体带来较大的情绪波动。例如,相比于那些不把自我价值依赖于学业表现的个体,那些将自我价值依赖于学业成绩的个体,在得到研究生申请成功的消息时更加激动,而得到申请被拒绝的消息时也更加沮丧。那些不把自己的自我价值依赖于学业表现的个体在得到申请成功或失败的消息时则更为平静。

在特定领域追求自我价值会给个体带来动力,但是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在个体自我价值所依赖的领域,个体为了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可能会有更高的保护性动机。这种动机使得个体更可能持有证明自己能力的动机,而不是成长动机。例如,将自身自我价值依赖于学业的个体在研究生申请成功时会认为“这种成功表明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证明了我的聪明才智和我的勤奋”,而那些不将自身自我价值依赖于学业的个体此时则会觉得被成功录取“并不代表我的所有,这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阶段的完结,我可以继续朝着下一个目标迈进了”。过于追求在某个领域体现自身的价值,可能减弱个体的成长性动机。这对个体的长远发展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自我价值所依赖的领域还存在内源和外源之分。那些外在反馈起决定作用的领域称为外源领域,例如学业成绩、他人赞扬、外貌等,而那些受外在反馈影响小的领域称为内源领域,如道德遵守等。将个体的自我价值倚重于内源领域更有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3.自我印证理论(self-verification theory)

自我印证是指个体有偏爱和寻求与自己已有自我观念相一致的信息的动机倾向(Swann,1987)。自我印证的动机源于人们需要一个稳定的自我概念,而一个稳定的自我概念为个体提供了一个理解、组织和指导个体所有经验的一致性框架。并且个体稳定的自我概念还为他人理解和预测个人的行为提供了稳定性,有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反过来又促进个体稳定自我概念的形成。这种自我印证动机无论是对积极自我概念的个体,还是对消极自我概念的个体都有一定的益处。

首先,在个体层面,70%的个体都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这些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个体,自我印证动机有其个人适应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印证会给个体带来生活的稳定性,让他们的经验更加统一、和谐、可理解。此外,当个体的伴侣之间可以相互印证时,他们的关系就更加可预测、更加可管控。这种可预测性和可控性仅使个体可以获得他们的关系目标,同样也可以使个体心理舒适和降低焦虑。

其次,对于那些具有消极自我观念的个体,自我印证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适应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不利于适应的。当消极的自我观念可以准确反映不可变的个人缺陷时,寻求自我印证是具有适应功能的,这将保证个体的行为与期待之间是适恰的。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个体而言,自我印证的动机则是具有危害性的。例如那些认为自己很胖的瘦子。

4.自我扩张动机(self-expansion motivation)

自我扩张动机被认为是区别于自我肯定和自我印证之外的另外一种自我动机。自我扩张动机的提出源于亲密关系研究(Aron,Steele,Kashdan & Perez,2006),最初是指个体有通过亲密关系将他人纳入自我的动机。经过进一步发展,目前自我扩张模型中的自我扩张动机囊括了两类动机:一类是指个人具有扩张自己的资源、观念和认同的动机;另一类是指个体具有体验扩张自己资源、观念和认同过程中所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的动机。自我扩张模型认为个体具有通过增加资源、观念和认同来提升自身效能感的动机。不同于直接源于自我效能感的获取动机,自我扩张动机强调的不是完成目标的动机,而是为了完成目标寻找和储备资源的动机。也就是说自我扩张动机不是基于目标完成,而是基于对目标完成的预期。此外,自我扩张动机模型还认为,快速的自我扩张会为个体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对这种积极体验的预期也是自我扩张动机中的一部分。

自我扩张动机主要通过将他人的资源、观念或认同纳入自我概念来得以完成(Amodio & Showers,2005)。资源是指有助于个体达成目标的各种物质资源和人际资源,观念则是指个体采纳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世界和指导自己的行为,而认同则是指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特质和记忆。个体的自我扩张会将他人的资源当作自己的资源,例如恋爱中的双方会将对方的车也当作自己的车,事实上车子可能只为一方所有;通过亲密关系将他人的观念纳入自己的观念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例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事实上都是在讲,亲密关系中的个体采纳了他人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这里的认同是讲,个体在亲密关系中,会将对方的人格特征或者记忆当作自己的人格特征和记忆。

自我扩张动机的提出源于亲密关系研究,早期的应用也大多局限于亲密关系领域。后来,有学者就自我扩张动机提出了个体扩张动机的概念,尝试在亲密关系领域之外来研究个体的自我扩张(Gordon & Luo,2011)。并认为个体所从事活动的两个特征有助于个体的自我扩张动机,这两个特征分别是新奇性(novelty)和增强性(augmentation)。新奇性是指接触新鲜事物获得新奇体验,是从无到有的扩张;增强性则是指通过在熟悉的领域内变得更为专业或研究更为深入来提升个体扩张自身资源。增强性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自我扩张。也就是说个体自我的扩张动机是通过从事新奇性和增强性活动得以实现的。

二 价值观相关理论与进展

在社会心理学中,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相关的另外一个重要理论便是价值观理论。

1.价值观相关定义

对于价值观的定义,国外研究者的观点不完全相同。不同学者的定义其实也体现了他们各自对价值观不同侧面的强调。而通过综合不同学者对价值观的定义,我们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价值观的本质。

价值观定义中,最有影响力的还是要追溯至Kluckhohn(1951)给出的概念,他认为“价值观是把价值观界定为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desirable)的概念,价值观会影响人们从可以获得的(avaliable)方式、工具和行为结果中做出选择”。Kluckhohn给出的定义强调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他的这一观点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例如Lesthaeghe和Moors(2000)就认为这一定义受到了行为主义的影响,有一定的决定论倾向。因为在这一定义中,价值观被看作必然会产出某种特定行为的文化强制力量(cultural imperatives)。

Lewin(1952)对价值观的看法与Kluckhohn的观点接近,他认为“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但是价值观没有目标特性。他认为更为正确的说法是,价值观可以决定某类行为在特定情境下对个体而言是具有积极的效价还是消极的效价。也就是说,价值观本身不是力场(force fields),但是价值观可以诱导力场”。Lewin认为价值观与能量场有同样的规格。

从两位学者对价值观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价值观的第一个功能属性:虽然价值观未必具有行为决定性(determinant),但是价值观具有行为导向性(guided)。

与此不同,Rokeach(1973)认为价值观是一种持续的信念,这种信念中某种特殊的行为方式或终极存在状态与其他行为方式及终极存在状态相比,对个体或社会群体而言更有吸引力。Rokeach认为价值观会赋予行为以意义。此前Heider(1958)从客体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价值的含义,指出:“我们应当用价值(value)这个术语来描述某个实体(x有价值)或一类实体(x是一种价值)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以某种形式体现客观积极的内涵。”他的表述从另外一个视角支持了价值观能够赋予事物以意义。Feather(1996)对价值观的定义则是“关于想要或不想要的行为方式以及想要或不想要的一般性目标的信念”。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认为价值观还具有意义赋予的功能属性。

Schwartz对价值观的概念定义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起初,Schwartz(1994)将价值观定义为“合乎需要的超越情境的目标,这些目标是个体或社会群体的生活指导原则,不同的目标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后来Schwartz(1999)对价值观的定义进行了调整,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想要的概念,这些概念引导社会行为者(social actors),例如组织领导者、政策制定者、自然人个体等,以何种形式进行行为选择、评价他人外物以及解释和评价自我行为”。我们可以看到,Schwartz对价值观的概念最先强调的是价值观的行为导向功能属性,后来则开始强调价值观的意义赋予属性。这种概念的定义变化也说明了价值观同时具有行为导向和意义赋予两种功能属性。

Morini(2000)认为价值观是综合各种情感和认知元素而形成的用以对事物进行评估的信念体系,这些信念使人们在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中得以定向(orient people to the world in which they live)。也有学者认为价值观是一种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关注的焦点是个人偏好的标准和特性(Williams,1968)。其实,价值观更可能是一套信念图式(Michener et al.,2004),这套图式引导人们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建构事件的意义、选择行为方式、评价他人外物以及对自我进行解释和评价。

Schwartz通过跨文化研究给出了一套有结构的价值观模型,这一模型符合Michenner提出的图式观点。

2.Schwartz价值观环状模型

价值观的测量最初来源于Rokeach价值观调查(Rokeach,1968,1973)。他把价值观分成了18个工具性价值观和18个终极价值观,但是,这样的分类并没有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在价值观研究领域使用最多的是Schwartz提出的价值观环状结构模型。

(1)价值观细分类型

Schwartz(1996)认为价值定向对应与人类存在所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需求,这三个需求分别是“生物本能需要,和谐的社会互动需求和群体生存运行需求”。Schwartz(1992)提出并验证了包含10种价值类型的价值观结构模型(表1-1)。Schwartz的价值观结构模型认为每一种价值观类型都有一定的动机成分,会引导个体选择一定的行为目标。表1根据相关文献给出了10种价值观类型,并给出了相应价值观类型的典型目标,另外还举出了一些例子供读者参考、理解。

(2)不同价值观细分类型的动机基础

这些价值观类型的动力来源于人类存在所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需求。自主导向来源于生命个体的控制感和征服感需要,以及与他人互动交往中对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需求。刺激,来源于生命体对多样性的需要,个体更喜欢生活在一种可选择的状态下而不是捉襟见肘的状态下。享乐来源于生命体的两方面需要,分别是感官需要和使自我得到满足的需要。成就来源于人的社会生存需要,因为相对优越的能力可以为个体带来生存资源,也有助于阻止达成组织目标。权力感更多地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属性,因为社会组织的良好运行必须要有不同程度的等级差异(Parsons,1951)。安全是个体和组织生存所必需的安全感所诱发的价值观类型(Kluckhohn,1951)。遵从来源于组织需要,遵从可以限制个体去做那些破坏人们直接顺畅沟通和组织平稳运行的行为。传统这一价值观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标定出群体的界限、表达和传递群体独特的价值,有助于群体的生存(Durkheim,1954)。友善有爱护群体功能运行和维持友好关系的需要,个体需要关心他人福利才有可能与他人维持长久的关系。博爱同样来自于个体和群体的生存需要,但是人们常常意识不到这种必要性,直到人们意识到自然资源的安全性或者遇到其他超越初级群体的其他人的时候。这种价值观类型会使人们产生两类关注,一类是对自然的关注,一类是对整个社会和世界的福利的关注。

表1-1 Schwartz 10种价值观类型(Schwartz,1994)

遵从价值观类型和传统价值观类型非常相似,因为这两类价值观类型都是个体放低自我的位置而服从于外界,二者的不同在于个体服从的对象不同。遵从使得个体服从于日常交往的权威个体例如家长、老师和老板等。而传统价值观类型强调个体服从于更为抽象的客体,例如信仰、习俗和观念等。

传统价值观类型与友善价值观类型也非常相似,两种价值观类型都能够促进社会合作和促进社会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友善价值观更为内化,来源于人们为周边的人谋福利的动机;而传统这一价值观类型倡导合作的动机在于避免自身受到惩罚。

(3)价值观排布的结构性

在Schwartz的价值观模型当中,不同价值观类型并非毫无关联,它们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共同组成了一个环状价值观结构,环状结构中相邻的价值观类型的目标指向越相似,所产生的行为动力也越一致。而相对的价值观类型指向的目标则差异越大或相悖。这种结构的基础之一是,当人们在追寻某种特定的价值观类型时,这一追寻过程带来的结果可能与追寻另外的价值观类型所得到的结果相反或一致。在该结构中,对相邻的价值观类型的追寻往往会得到相似的行为结果,对相对的价值观类型的追寻则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根据这种行为结果的竞争性,不同的价值观类型按照两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划分。第一个维度的两端分别是“自我维持”和“自我超越”,这二者的冲突在于关心自身利益还是社会群体的整体利益。第二个维度的两端分别是“开放”和“保守”,这二者的冲突在于前者强调独立性和开放性,而后者强调秩序、守旧和稳定。

后来,Schwartz(2006)又增加了不同的原则来对价值观类型进行分类,例如,根据不同的价值观类型主要表达的是个体的自我利益和特性,还是强调个体是社会性地与他人紧密联系并影响他人的利益,将价值观类型分为了自我关注的价值观类型和社会关注的价值观类型。另外一种分类原则则与对焦虑的处理方式有关。在这一分类当中,一端是自我保护性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关注处理由社会和心理的不确定性给人带来的焦虑。追求这些价值观类型时,个体试图要避免冲突、维持现状和积极地为控制威胁做准备。另一端在应对不确定性时不会那么焦虑,人们在追寻这些价值观时会重视成长,通过成功地应对不确定性来释放压力并增强自我的竞争力感知。

对价值观类型进行不同方面的分类将会有助于人们通过价值观进行行为预测,也有助于人们解释与价值观有关的态度和行为结果。

(4)环状价值观结构的进一步细分和更新

为了弥补原有10种价值观环状结构精细度不足和部分价值观缺失的不足,研究者又对以往的10种价值观进行了细化和新增,最终形成了由19种价值观构成的新价值观环状结构模型(Schwartz et al.,2012)。19价值观结构模型较之于10价值观结构模型来说,主要改进的地方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其基于东方文化新增了面子和谦逊2种价值观。其次,对自主、权力、安全、遵从、友善和博爱通过子维度进行了细化,将原来的这6种价值观新增为13种亚类价值观,增加了7种价值观。其中将原有的自主价值观细分为思想自主和行动自主2类;将权力价值观细分为资源权力和支配权力2类,分别描述对资源的决定权和对人的支配权的重视程度;将遵从价值观细分为规则遵从和人际遵从2类;将友善价值观细分为关怀型友善和可靠型友善2类,前者强调能力维度即为内群体成员带来幸福的能力,后者描述的则是温暖维度即成为一个可信赖的可靠的群体成员;将博爱维度细分为关怀型博爱(对所有人享有平等公正的承诺和保护)、自然型博爱(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包容型博爱(对不同于自己的其他个体的理解和接纳)3类。

(5)价值观对行为表现的作用过程

Schwartz通过实证研究给出了价值观的结构图式,但是我们认为价值观这套图式的结构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价值观会影响个体对事件的建构、行为方式的选择以及对自我和外在进行解释和评价,同样,个体对外在的建构结果、行为结果以及个体如何对自我和外在进行解释和评价也会反作用于价值观,当这些结果与个体的预期出现冲突时,个体就有可能对原有的价值观进行调整。

我们假设价值观与行为的关系可能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价值观是人意识中的一套信念图式。人们进行行为选择前通过将可能的行为结果与这套图式比较而判断行为结果是否会给自己带来意义。当某种行为被赋予意义时,个体就会调用更多的心理资源来达成行为目标。同时,个体也会根据行为的实际结果带给自己的体验来对这套信念图示进行修正,从而使价值观有所改变。也就是说行为和价值观二者之间是互动关系,而不是单向影响关系。

价值观与行为发生联系的过程中,价值观是引导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行为选择都需要进行价值评判。只有当我们与世界发生冲突时,价值观才显得是必要的(Mandler,1993)。

Feather(1995)认为人们按照价值观对周遭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是不需要花费很大精力的。我们认为事实并不总是如此。这取决于个体是否具有清晰的自我价值定向。当自我价值定向清晰时,个体很容易对外物进行评判并进行选择,但当个体自我价值定向模糊时,个体要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就比较困难。

Schwartz(2004)总结认为从价值观到行为需要经历四个相继的过程。这四个过程分别是:首先,价值观被激活(Verplanken & Holland,2002);其次,价值观是具有动机特性,这种动机特性使得某些行为选择明显优于其他选择(Feather,1992);再次,价值观对注意、感知和与环境互动产生影响;最后,价值观产生的行为动力与社会规范的压力进行竞争(Schwartz & Bardi,2003)。

环状价值观模型是对人类所有的个体价值观的总结和概括,该结构的突出优点是关注价值观的动机以及动机结构,在提出之后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应用,已经被逐渐应用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