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西方重要心理学理论概述
一 个体定向的心理学理论与进展
1.自我及其意义结构
心理学中,自我是指人们是如何思考(自我概念)和感觉(自尊)我们自己的,同时,也指代我们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Brown,2007)。自我概念(self 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和认知。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等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自尊(self-esteem)即自我尊重,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威廉·詹姆斯是最早对自我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James,1950)。他认为自我就是自己所知觉,体验和思想到的自己,包括主体自我(I)和客体自我(me),前者为纯粹自我,后者为经验自我。他进一步分析人类的自我概念是一种“经验自我”,这种“经验自我”包括三个部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所谓物质自我指的是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包含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超越躯体的)自我(延伸的自我);社会自我指的是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也就是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特征;精神自我是我们的内部自我或我们的心理自我,它由除去真实物体、人或地点,或社会角色外的被我们称为“我的”(my或mine)的任何东西构成。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他认为人需要自我实现(Maslow,1954)。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人们除了上述的社会需求之外,还有一种想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发挥自身潜力的欲望。其实,所谓的自我实现其本质是一个人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相似的,罗杰斯也提出人格的基本假设是(Rogers,1961):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固有的、先天的维护自我、提高自我、“自我实现”的动机,这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动机和目的,它指引人朝向满意的个人理想成长。
按照罗杰斯的看法,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个体的自我概念,即实际自我;另一个是他打算成为的自我,即理想自我。如果两种自我有很大重合或相当接近,那么人们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如果两种自我评价间差距过大,心理问题就容易出现。Markus和Kitayama(1991)从独立自我(independent self)和互依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的角度来区分东西方对“自我”的不同理解。独立自我相信人天生的独特性,它鼓励个体通过关注自我、表达独特的内心态度来寻求和维持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而东方文化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个人的存在价值要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关联性、个体承担和实现的社会责任来评价,上述评价越高,对自我的认同就越积极。对于西方人,自我意味着更多的个性特质、独特性和区别性;对于东方人,自我包含更多关联性、归属性和社会性。
2.人格
人格理论中最有影响并带来实质进展的理论是特质理论,其是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支点。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构成人类个体人格的基本单元,可分为表层特质和深层特质。该理论的关键点就在于:首先承认人格特质是可以测量的,然后再在测量出来的特质基础上探索人格的结构。近20年来,西方“大五”(Big Five)人格结构模型是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大五”因素模型是适合各种文化体系的(Goldberg,1981;Tupes & Cristal,1961)。“大五”人格模型认为人格是由(1)外倾性(extraversion);(2)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3)开放性(openness);(4)宜人性(agreeableness);(5)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五个维度构成。其中每个维度之下都有6种人格特质,共30种人格特质。许多研究表明该人格结构具有良好的数据拟合性。
3.认知
认知领域影响广泛的理论首推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其解决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该理论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1)能力,个人自我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2)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3)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4)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5)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6)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5项外,尚有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Weiner,1986,2006)。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认知理论中一个重要领域是态度研究。在该领域中,双加工理论(dural process theory)影响广泛。在态度改变和信息加工的心理学研究中,出现过许多关于双加工的理论,其中以精加工似然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和启发式系统模型(heuristic-systematic model,HSM)最为重要(Feldman-Barrett,Tugade & Engle,2004)。这两种理论都认为人类对信息加工有两种途径,只是对两者的命名各不相同,ELM称之为中心路径(central route)和外周路径(peripheral route),而HSM称之为系统加工(systematic processing)和启发式加工(heuristic processing)。中心路径或系统加工是需要动机和认知进行努力的控制化加工,其加工的对象不仅包括与当前事件直接相关的信息内容,还包括部分外周信息,利用分析、综合和推理等多种认知行为来进行决策判断。外周路径或启发式加工是无须认知努力的自动化加工,其加工的对象仅仅是与当前事件无直接相关的外周信息,通过以往证据和结果同时出现的频率来进行决策判断。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是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后期的杰出贡献,他在1986年出版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一书中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Bandura,1986)。该理论认为行为、人的内部因素和环境三者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决定。心理机能就是人的内部因素(如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等)、行为以及环境这三种决定因素之间的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人是由外部环境、内部主体性因素及过去与现在的行为这三者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认知理论假设人类具有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能力,认为人类不仅是环境的消极反应者,还是环境的积极塑造者。
认知理论的最新进展尤以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引人注目。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会随着对事件心理距离的知觉而发生改变。心理距离分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真实性四个方面。具体来说,当知觉事件的距离较远时,人们使用抽象、本质和总体的特征对事件进行表征;当知觉事件的距离较近时,人们倾向于以具体、表面和局部的特征对事件进行表征。解释水平的这些差异有着重要的心理意义:在远距离条件下,与高水平解释相关的特征在个体的决策和判断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近距离条件下,与低水平解释相关的特征在决策和判断中更受重视(Liberman & Trope,1998;Trope,2004)。
4.动机与情绪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是由费斯汀格(Festinger,1957)提出的用于解释动机和情绪调节的经典理论,认为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与另一个相一致。(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是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Deci & Ryan,2002)。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将动机按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视作一个连续体。其基础是有机辩证元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支持自主、胜任、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强人类的内部动机、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保证人类健康成长。
当今应用性较强的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日益受到关注。该理论认为,因为死亡的必然性和不确定性,每个人都有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并且为了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创立了文化世界观,这种文化世界观可以使人们感觉象征性的超越死亡,这些价值会在自己死亡后永续地传承下去,而文化价值观则可以给人提供一种感觉,即每个人是这个有意义的世界中有价值的一员(Greenberg,Solomon & Arndt,2008)。
二 人际定向的心理学理论与进展
在人的行为的人际影响层面,从经典理论延伸出来的归属需要理论(need-to-belong theory)被高度重视。该理论认为归属需要是人们为寻求和维持一种最小限度的持久的积极的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普遍驱力(Baumeister & Leary,1995)。归属需要是指人们需要形成和保持最小限度的人际交往关系,它存在于所有的人类文化环境中,其先天性的特征是因为有一个进化的基础,与他人形成和保持社交关系有利于生存和繁衍。个体与群体建立合作关系,意味着个体可以得到更多的保护,获取更多的事物及其他抚养后代所需的资源。剥夺归属需要会唤醒潜意识中的积极情感,被拒绝的个体可能把此作为一种应对策略来维持情感系统的平衡。
聚焦于人们成长早期作用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在解释人的行为方面的作用也受到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该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Bowlby,1977,1982)。依恋是两人间强有力的心理关联,他们分享一种亲密关系,其中包括关爱对方或经常性地响应对方。依恋理论假定在这种照看关系中存在实现身体及心理亲近的基于进化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可能与在这种亲近关系中得到促进的依赖及交际性相关联,但不能被还原为它们。内部工作模式的影响持续终生,对日后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与婚恋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产生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另一个重要的人际理论是与依恋理论关联而阐释不同性质人际关联作用的互依理论(interdependence thoery)。该理论主要研究个体间在合作性和竞争性社会情境中相互影响时的行动效率、内在心理过程、互动方式及结果(Johnson & Johnson,1998)。它通过积极互依、消极互依和无互依三种形式,分别产生促进性互动、反向互动和无互动,从而导致相应的结果。就互依的类型而言,积极互依是在合作的社会情境下,个体间在达成目标上相互成就,个体目标的实现只有在与其他个体的积极合作下才能完成。积极互依产生促进性互动。消极互依是在竞争的社会情境下,个体间在达成目标上相互阻碍,个体只有在与其他个体竞争并打败别人的情况下才能达成目标。
三 群际与文化定向的心理学理论
解释群体和文化心理动力的有影响的心理学理论首推由亚当斯首先提出(Adams,1965)的公平理论(justice theory)。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指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referents)的报酬与投入比例的主观比较。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他要将自己获得的“报偿”与自己的“投入”的比值和组织内的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另一种是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个体才认为公平。
近年来,发端于欧洲的新兴心理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开始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个体能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意义(Tajfel & Turner,1986)。该理论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并认为这是区分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的基础。
个体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有一定独特性的意识,由此,个体认同使个体在时空上确立自己是同一个人而不是其他人;而社会认同则是个体对自己处于一定社会群体、社会范畴的意识,由此社会认同是个体意识到进而强化自己在一定社会范畴上与其他一部分人同一或类似,而与另一部分人存在差异。
当一个人与另外的人进行交往时,不是作为单独的个体,而是作为一类人的代表。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努力获得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这种积极的认同很大程度上来自内群体和相关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当人们不满意当前的社会认同时,人们可以选择离开该群体或寻求达到积极认同的途径。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会出现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抑,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
一个从社会认同理论发展出来的新理论——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也开始产生广泛影响,该理论关注的是个体身上的群体投射,这种群体是心理化的群体(Turner,Hogg,Oakes,Reicher & Wetherell,1987)。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内化后,会得到积极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以此群体与他人进行区分。
该理论关注自我的心理系统或心理过程的认知成分,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组认知表征,以自我分类的形式存在。自我归类理论的认知过程的核心是去人格化。去人格化的完成包括形成内群体分类和自我分类显著两个前提条件,以及各种具体的群体现象。自我分类过程受到两个基本动机的引导:自我提升(self enhancement)和减少不确定性(uncertainty reduction)。这两个动机表明了群体力争既好又独特的倾向。
20世纪30年代孕育于社会学理论堡垒芝加哥大学的传统理论——社会角色理论(social role theory)近年依然受到重视。该理论强调角色对行为的影响,通过角色改变的路径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Eagly,1987;Eagly,Wood & Diekman,2000)。角色代表了个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个体要与社会中其他人或整个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角色也是如此,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存在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
人们只有明白了其处在的角色的位置上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才能进一步采取行动,完成自己的角色行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总是会尽力满足自身的角色期望。角色期望是指由个体的角色地位而对其应承担的责任和应有的行为表现的一种预期和设想。角色期望可分为个体对自身的期望和他人或社会对个体的期望两种。当人们不能满足相应的角色期望时,就会出现角色失调,这种失调会影响人们进一步的行为。
还有一个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是1980年Hofstede通过调查得出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分类。他发现“西方文化是个体主义的,东亚文化是集体主义的”(Hofstede,1980)。“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其中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
近年来,研究者提出可以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分成水平(horizontal)和垂直(vertical)两个维度(Triandis & Gelfand,1998)。如果一个人在垂直维度分数较高,他就会比较强调等级观念、接受社会的地位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反之,如果一个人的水平维度得分较高,则他更强调平等,相信每人都应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这样,在个人水平上这两个维度的结合就会有四种类型:垂直的个人主义、水平的个人主义、垂直的集体主义、水平的集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