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古城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临乡县城

临乡县,西汉时期属涿郡。《汉志上》:涿郡属县“临乡,侯国”。《史记·赵世家》: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集解》:“徐广曰:方城有临乡。”《正义》:“《括地志》云:临乡故城在幽州固安南十七里也。”[127]则此临乡城,战国时期又称临乐城,先属赵国,后属燕国。《汉书·王子侯表》:汉元帝初元五年(前44年)封广阳顷王子刘云为临乡侯,后传刘交,免除。地属涿郡。东汉时期省废。《后汉志五》:涿郡县属“方城,故属广阳,有临乡”。刘昭注:“故县,后省。惠文王与燕临乐。”其以此事属赵惠文王时,有误。《魏志上》:幽州范阳郡方城县“有临乡城”。《水经注·巨马水》:“巨马河又东南迳益昌县,濩澱水右注之。水上承護陂于临乡县故城西,东南迳临乡城南。汉封广阳顷王子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方城南十里有临乡城,故县也。城南十里[128]。淀水又东南迳益昌县故城西,南入巨马水。”则临乡县城当在方城南十里,西临濩澱,南临濩澱水。而方城当在今固安市南十里[129],依此推之,古临乡县城当在今固安市南二十里。上引《括地志》记临乡城在固安县南十七里,当指此而言。《寰宇记》卷七十:涿州固安县,“临乡故城,汉县,故城在今县南五十里临乡故城是。后汉省,并入方城县也”。其“今县南五十里”,与《地理风俗记》所述“方城南十里”及《括地志》所述固安县“南十七里”不合,当有讹误。原文很可能为“今县南二十里”。光绪十五年刊《顺天府志》卷二十七:固安县南“五十里临城、临城铺。《寰宇记》曰:临乡故城在县南五十里,然则临城即临乡故城矣。临或作林,音同而。《水经注》:濩澱水上承濩陂于临乡故城西。《地理风俗记》:方城南十里有临乡故县。即此(《方舆纪要》:临乡城在故方城县南十里。刘昫曰:赵孝成王十九年以临乐与燕,即此城。《一统志》:临乡故城,汉置,初元五年侯国,后汉省入方城县。《新斠注汉志》:临乡庄在今固安县南五十里)。”不确。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固安县,“县西南十八里有李牧将台,一名雀台,音也”。《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四引《名胜志》:“固安县西南十八里有土台,俗呼雀台,传是赵李牧故迹。”并按:“雀台在今县西南十八里,高丈余,其上广平数百步。有雀台寺。”《清统志》卷八:“雀台,在固安县西南十八里。相传赵李牧所筑。旧志谓当作将台,音耳。”光绪十五年刊《顺天府志》卷二十七:固安县西南“十八里柳泉屯、北陈屯、郝家务、马大人庄。按李牧将台近此数邨,一名雀台”。可知在清末已无此遗存。其“将”与“雀”音相差较远,故“雀台”不可能属“将台”之讹。而古音雀属药部溪纽,濩属铎部匣纽,同为喉音,则此雀台或由濩台演变而来,其因临近濩澱(陂)而得名,而亦当与临乡城相近。又,古音乐属药部疑纽,亦属喉音,与濩音相近,则濩澱亦可作乐澱,而临乐城当即因临近濩澱或濩澱水而得名,至汉代归属方城县,称临乡;后因分封刘云为侯,而又分立为临乡县。其当在今彭村乡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