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古城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樊舆县城

(一)樊舆城

樊舆县,西汉时期属涿郡。《汉志上》:涿郡属县“樊舆,侯国。莽曰握符”。《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封中王靖王子刘条为樊舆侯。并见于《汉书·王子侯表》,作刘脩,后传刘过伦、刘异众、刘土生等,“王莽篡位,绝”。东汉时期省废。《魏志上》:瀛州高阳郡领县“扶舆,前汉属涿,后汉罢,晋复属。前汉、晋曰樊舆,后罢。太和中改,复”。则晋时曾一度复置樊舆县。《水经注·易水》:“易水又东流,屈迳长城西。又东流,南迳武遂县南、新城县北。《史记》曰:赵将李牧伐燕,取武遂、方城是也。俗又谓是水为武遂津。津北对长城门,谓之汾门。《史记·赵世家》云:孝成王十九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与燕,燕以葛城、武阳与赵。即此也。亦曰汾水门,又谓之梁门矣。易水东分为梁门陂。易水又东,梁门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于梁门,东入长城,东北入陂。陂水北接范阳陂,陂在范阳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谓之盐台陂。陂水南通梁门淀,方三里。淀水东南流出长城注易,谓之范水。易水自下有范水通目,又东迳范阳县故城南,即应劭所谓范水之阳也。易水又东迳樊舆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条为侯国,王莽更名握符矣。《地理风俗记》曰:北新城县东二十里有樊舆亭,故县也。易水又东迳容城县故城南。……易水又东,埿水注之。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埿澱、小埿澱。其水南流注易水,谓之埿洞口。水侧有浑埿城,易水迳其南,东合滱水。故桑钦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东入滱。自下滱、易互受通称矣。易水又东迳易京南。”《滱水》:“滱水又东北迳侯世县故城南,又东北迳陵阳亭东,又北,左会博水。水出望都县,东南流,迳其县故城南。……博水又东北,左则濡水注之。水出蒲阴县西昌安郭南。……又东北迳乐城南,又东入博水,自下博水亦兼濡水通称矣。……博水又东北,徐水注之。水西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世谓之广昌岭。……徐水又东迳蒲城北,又东迳清苑城,又东南与卢水合。水出蒲城西,俗谓之泉头水也。《地理志》曰:北平县有卢水,即是水也。东迳其城,又东南,左入徐水。《地理志》曰:东至高阳入博,今不能也。徐水又东,左合曹水。出西北水也宁县曹河泽[96],东南流,左合岐山之水。水出岐山,东迳邢安城北,又东南入曹河。曹水又东南迳北新城县故城南,河南又迳北新城故城北[97],此王莽之朔宁县也[98]。曹水又东入于徐水。徐水又东南迳一故城北,俗谓之祭隅[99]城,所未详也。徐水又东流入博水。《地理志》曰:徐水出北平,东至高阳入于博。又东入滱。《地理志》曰:博水自望都东至高阳入于河。又东北入于易(经文)。……滱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者也。”其“出西北水也宁县曹河泽”句,朱谋笺曰:“谢云:宋本作水出西北朔宁县。”赵一清、戴震从改。杨守敬按:“朔宁县无考,郦氏不称故城,或即当时之制,而《地形志》无之。后文王莽之朔宁,是以北新城所改。《水经注》例,不以王莽之县标水出,互详下。《金志》:遂城有漕水。《明志》:安肃,曹河在南。今曹河在安肃县南三十里。”又按:“岐山水无考,当在今安肃县西。”似不确。《魏志上》:高阳郡领县“新城,二汉、晋曰北新城。前汉属中山,后汉属涿,晋属。乐乡,前汉属信都,后汉罢,晋复属。有乐乡城。永宁,有班姬神、石兰神。清苑,高祖太和元年分新城置”。则“水也宁县”当属“永宁县”之讹。又,其“河南又迳北新城故城”句,赵一清删“河南”二字,“城”下增“县”字。戴震并删之。杨守敬按:“一县两城之制,注中屡见,此不当删,但有讹脱耳。全、赵删‘河南’二字,城下增‘县’字。是也。”对此,还可结合以下推考做进一步分析。

《隋志中》:河间郡统县“清苑,旧曰乐乡,后齐省樊舆、北新城、清苑、乐乡入永宁,改名焉。开皇十八年改为清苑”。《通典》卷一百七十八:莫州领县“清苑,汉乐乡县。汉高帝过赵,封乐毅之后乐巨叔于此”。《旧唐志二》:莫州领县“清苑,汉乐乡县,属信都国。隋为清苑,武德四年属蒲州,贞观元年改属瀛州,景云二年属莫州”。《寰宇记》卷六十八:保州,“清苑县,旧二十五乡,今十一乡。本乐乡县也。《史记》云:汉高祖过赵,问乐毅有后乎?对曰:有乐巨叔。封于乐乡。即此,属信都国。后汉省,后魏复置,属高阳。高齐天保七年省。仍自易州满城界移永宁县理此城。隋开皇十六年改为清苑县,因后魏易州满城县界清苑河为名。沈水在县北。汉县废城在今县东南三十里,后汉省。樊舆城,汉樊舆县也。武帝封中山靖王子修为樊舆侯,后汉省。废城在今县东南三十五里,一名隅城是也”。又:“圣女祠,《舆地志》云:清苑县樊舆城西南隅有圣女祠,女姓薛,字义姜,钜鹿人,嫁为樊舆王文妻,死于此城之隅,就而祭之,俗名祭隅城。汉元帝初元三年有天渊玉女钜鹿仙人者是也。”其汉高祖封乐毅之后裔事见于《史记·乐毅列传》:“高帝过赵,问:‘乐毅有后世乎?’对曰:‘有乐叔。’高帝封之乐卿(乡),号曰华成君。华成君,乐毅之孙也。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集解》:“徐广曰:在北新城。”又:“一作巨公。”《正义》:“《地理志》云:信都有乐卿(乡)县。”《汉书·高帝纪》:汉高祖十年(前197年),汉高祖“又求乐毅有后乎?得其孙叔,封之乐乡,号华成君”。颜师古曰:“乐毅,战国时燕将也。”当依徐广说为是,其封地在汉代北新城县境,而如《寰宇记》所述“在今县东南三十里”,亦即《水经注》所述之“乐城”[100]。今保定市东南约10公里石桥乡黄陀村西南100米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采集有泥质灰陶罐、盆等残片,其西清苑镇西福村西北发现汉代墓葬群[101],很可能即属之。上引《魏志》记乐乡县“有乐乡城”,亦当指此而言。依其文例,当表明此时此乐乡城已空出,而乐乡县城另有所在。今保定市南清苑镇南大冉村东北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有灰坑及水井,采集有泥质灰陶罐、盆等残片。其与黄陀村遗址相距较近,或即属南北朝时期乐乡县址。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永宁县于今保定市区,乐乡县等废入。又依《水经注》,在乐城东北有清苑城。今保定市东南石桥乡平陵村西南400米发现一处战国至汉代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暴露遗迹有灰坑等,采集有夹砂和泥质灰陶绳纹罐、盆及素面豆等残片[102],或即属之。其当为北魏太和元年(477年)所分置清苑县治所,北齐天保七年省入永宁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又改永宁县为清苑县。

在清苑县北有樊舆县。其樊舆县所在方位,《明统志》卷二及《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均从《寰宇记》所记,在保定府“东南三十里”。而《清统志》卷十四辨之:“樊舆故城,在清苑县东南。汉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修为侯国,属涿郡,后汉省。后魏太和中复置,改曰扶舆,属高阳郡,北齐省入永宁。《水经注》:雹水经樊舆县故城北。《地理风俗记》曰:北新城县东二十里有樊舆亭,故县也。《寰宇记》:樊舆废城在今县东三十五里,一名隅城。旧志:今谓之御城。按《水经注》,樊舆城在北新城东、容城西,应在今清苑东北、安肃县东界,与《寰宇记》不合。又,《魏书·地形志》:晋复置樊舆,属高阳国,后罢。今《晋志》无此县,盖失载耳。后魏既改扶舆,而《隋志》仍曰樊舆,疑后魏时又尝复故名也。”近世多从其说,然似并无确证。上引《水经注》所述“祭隅城”,《永乐大典》本及明朱谋笺本均作“祭過城”。赵一清按:“《寰宇记》引《舆地志》:樊舆城西南隅有圣女祠。女姓薛,字义姜,钜鹿人,嫁为樊舆王文妻,死于此城之隅,就而祭之,俗名祭隅城。然则是城即樊舆县之故城也。道元以祭隅为祭過,而云未详。得乐氏之书,其义始明也。”戴震改作“祭隅城”。杨守敬按:“《易水》注言樊舆城在北新城东二十里,是樊舆即祭隅,地望不差。朱作祭過。過、隅形近,为传写之误无疑。”[103]言之成理。今保定市东南约15公里望亭乡御城村北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有灰坑和水井等遗迹,采集有泥质灰陶罐、盆、豆残片等。其北望亭乡山望亭村东北发现汉代砖室墓[104]。当即属古樊舆县城(祭隅城)之遗存。如此,依应劭言,古北新城县城当在其西二十里处。今保定市东孙村乡西孙村西北2000米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采集有泥质灰陶素面罐、盆等残片,其东孙村乡戎官营村东北发现汉代墓葬群。另在西孙村北约5公里孙村乡张辛庄村东北200米亦发现一处古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采集有汉代泥质灰陶罐、盆及宋代黑釉瓷罐残片等。西孙村遗址与张辛庄村遗址所在方位均略与应劭所言北新城相当,然似不当如杨守敬所说为“一县两城之制”,而极有可能是西汉时期北新城县在西孙村址,张辛庄址另有所属。

《汉志下》:中山国属县“北新城,桑钦言易水出西北,东入滱。莽曰朔平”。又,燕地“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则北新城县先属涿郡,后属中山国。至东汉时期又属涿郡。《后汉志五》:涿郡属县“北新城,有汾水门”。刘昭注:“《史记》曰:赵与燕汾门。”《后汉书·文苑列传》:刘梁“桓帝时举孝廉,除北新城长”。李贤注:“北新城属涿县(郡)。”另据《史记·赵世家》:赵孝成王三十九年(前247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集解》引徐广曰:“(汾门)在北新城。”《正义》:“《括地志》云:北新城故城在易州遂城县西南二十里。”晋代北新城属高阳国,见于《晋志上》。北魏时改称新城县,北齐时省废。又,《史记·赵世家》:赵悼襄王二年(前243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集解》:“徐广曰:武遂属安平。”《正义》:“《括地志》云:易州遂城,战国时武遂城也。”当以《括地志》所述为是。《隋志中》:上谷郡统县“遂城,旧曰武遂。后魏置南营州,准营州置五郡十一县:龙城、广兴、定荒属昌黎郡,石城、广都属建德郡,襄平、新昌属辽东郡,永乐属乐浪郡,富平、带方、永安属营丘郡。后齐唯留昌黎一郡,领永乐、新昌二县,余并省。开皇元年州移,三年郡废,十八年改为遂城”。《通典》卷一百七十八:易州领县“遂城,有遂武(当作武遂)也”。《元和志》卷十八:易州,“遂城县,上,北至州七十里。本汉北新城县,属涿郡。后魏除北字,寻又省。隋开皇三年移后魏新昌县于此,属易州,十六年改新昌县为遂城县。按:县城即战国时武遂城也。赵将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即此也。后魏孝武帝永熙二年以韩瓒为营州刺史,行达此城,值卢曹构逆,就置南营州,以瓒为刺史。所部三千余人,并雄武冠时,因号英雄城”。《旧唐志二》:易州领县“遂城,汉北新城县,属中山国。后魏改为新昌,隋末为遂城”。《寰宇记》卷六十八:威虏军,“遂城县,旧二十三乡,今四乡。战国时武遂县也。《史记》‘赵悼襄王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是也。本汉北新城县。《汉书·地理志》:燕南得涿郡之北新城,后汉属中山国。《土地十三州志》云:河间有新城,故加北字。后魏武帝永熙二年于此置南营州,改为新昌县,隋开皇十六年改为遂城县。今理釜山村”。而依《水经注》所述,北魏时期当已置武遂县,而后改为新昌县,至隋时又改称遂城县。《明统志》卷二:“废遂城县,在安肃县西二十五里。……本朝省入安肃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保定府安肃县,“遂城废县,县西二十五里。战国时燕之武遂也”。《清统志》卷十四所述略同。其安肃县置于宋代,即今河北徐水县。其西遂城乡遂城村周围残存一古城址,平面近方形,北垣长1044米,东垣长1014米,南垣长1037米,西垣长1097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约25米,残高1~10米,采集遗物有灰陶罐、盆、瓮、盘、板瓦和白釉瓷碗等残片,当为唐宋时期遂城县城之所在[105]。其南遂城乡巩固庄村西300米发现一处古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墓葬,采集遗物有商代的夹砂和泥质灰陶、灰褐陶绳纹鬲、罐,战国至汉代泥质灰陶瓦当、板瓦、筒瓦、瓮、罐和夹砂红褐陶釜、罐等[106],或即属战国时期武遂城遗存。又,《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安肃县,“北新城废县,县西南二十里。汉县盖治此”。《清统志》卷十四所述略同,并记“又有空城在县西南三十里”。其所述北新城所在地理方位当本于《括地志》,而误以“遂城县”为“安肃县”。今徐水县西南南留乡空城店村周围发现战国至汉代遗址,面积不详,暴露遗迹有夯土墙基和灰坑,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筒瓦、罐、盆等残片。其西南漕河镇马官营村东发现一处周至汉代遗址,面积不详,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墓葬,采集遗物有夹砂红褐陶、灰陶绳纹釜、罐、鬲、瓮和泥质灰陶盆、豆、板瓦等残片。在马官营村南发现汉代墓葬群[107]。此二处遗址均与遂城县城(武遂城)南北相对,相距约10公里,而马官营村遗址更略偏于西南,当即属《水经注》所述“新城”即“北新城县故城”。另在其以东约10公里今徐水县南亭乡南亭村东北20米发现一处古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和红烧土堆积,采集遗物有汉代泥质灰陶罐、瓮、盆及宋代灰陶罐、盆和白釉、黑釉瓷器残片[108]。与《水经注》所述“樊舆县故城”之方位相当,或即属之。《清统志》虽未予确指,然所示方位当大体在此。则明显与上所推考二城方位相异。而之所以如此,当因《水经注》记述及近世理解有误所致。上述诸遗址均未经系统发掘,其是否筑有城墙及所属时代尚无法准确判定。现只能就相关文献加以考订。其马官营遗址北与武遂城相对,判属“新城”即“北新城县故城”当无问题,《水经注》所述“曹水又东南迳北新城县故城南”下接述“河南又迳北新城故城北,此王莽之朔宁(平)县也”当意在表明在此“北新城县故城”之东南尚存另一“北新城故城”,当即指西孙村遗址,并特注明“此王莽之朔宁(平)县也”。由此推知,郦道元是以“北新城故城”属西汉时期之北新县城,沿用至王莽时期;而东汉以后之北新县城已迁至马官营村遗址,故引用应劭《地理风俗记》所云“北新城县东二十里有樊舆亭,故县也”。实际上很可能是东汉时期北新城县犹在西孙村址,而樊舆县已废,置有樊舆亭(御城村址),应劭所述当即指此而言。而北新城县迁至马官营址当在晋代[109],并一度复置樊舆县于南亭村址,至北魏时期分别沿用为新城县及扶舆县。如此,《水经注》文“河南又迳北新城故城北”十字不当删,“北新城”下亦不必增“县”字,而“河南”则似为“东南”之抄误。

另据《元丰九域志》附《新定九域志》卷二:广信军,“釜山,邢子励《高阳记》云:漕水出釜山。班妃山,《图经》云:隋炀帝东征,于山上置班姬庙”。又:“漕水,《高阳记》云:漕水出釜山南,东流经羊角淀北、新城西,有伏龙泉与漕水流合。……新城,《高阳记》:本颛顼所造,又名伏龙城。”其广信军即威虏军所改,时治遂城县。《明统志》卷二:“釜山,在安肃县西四十五里,其形若釜。”又:“班妃山,在安肃县西五十里,上有班妃庙。”其班姬(班妃)庙当因班姬神而置,而上引《魏志》记永宁县有班姬神,《寰宇记》又记永宁县在满城县界,则北魏时期永宁县城当在今满城与徐水县交界地带。《高阳记》所述“釜山”当即《水经注》所述之“岐山”,其以“岐山之水”为漕河正流。其“新城”当在马官营址,城西“伏龙泉”当即《水经注》所述之“曹河泽”,时在永宁县境内,故称“永宁县曹河泽”。而“新城”南有伏龙泉水流经,故又名伏龙城。据上引《寰宇记》,有沈水在清苑县北,又有清苑河在满城县界。《宋史·河渠志五》:“塘泺,缘边诸水所聚,因以限辽。……起安肃、广信军之南,保州西北,畜沈苑河为塘,衡广二十里,纵十里,其深五尺,浅或三尺,曰沈苑泊。自保州西合鸡距泉、尚泉为稻田、方田,衡广十里,其深五尺至三尺,曰西塘泊。”《明统志》卷二:保定府,“清苑河,在府城西二里,源自鸡距泉,至此分流绕城南北,至东合流入黄狗窊”。又:“一亩泉,在府城西三十里,一名尚泉。其流与鸡距泉合,俗号西塘泊,民多利之。鸡距泉,在府城西三十里,泉水喷流,状如鸡距,与一亩泉合流,由城外濠出为减水口。元张柔又作新渠,凿西城以入水,水循市东行转北,别为东流,垂及东城,又折而西,双流交贯,由北水门而出。夏秋之交荷芰如绣,水禽下上,游人共乐焉。”《清统志》卷十三:“清苑河,在清苑县南,源出满城县一亩、鸡距二泉,东南流绕清苑县南,又东与方顺河合,即古卢水也,亦名沈水。……旧志:今有奇村河,在满城县东十五里,发源村西北四里许,泉水涌出,其阔一亩,名一亩泉。其西南二里许又有泉喷出,状如鸡距,名鸡距泉。二泉合流迳奇村,故名奇村河,东流至清苑县,分流绕城为濠。有西闸、东上闸、东下闸启闭蓄泄,天津贾舶直抵南城下,又东合石桥河。”相互比照可推知,其鸡距泉或即属《水经注》所述之“泉头水”,东南流为沈水(卢水),于清苑城东南与徐水相汇。而一亩泉(尚泉)或即属《水经注》所述之“曹河泽”,东流为曹河,于北新城故城东入徐水。徐水流于此二泉水之间。至南北朝后期,徐水及曹水改道,于今满城北大致循行明清时期河道;曹河泽以下水流与曹水分离,或改行原徐水河道,流经清苑城北,故得清苑河之名。《寰宇记》所记“后魏易州满城县界清苑河”当即指此而言。至唐宋之际,沈水又与清苑河合流,流经清苑县北,称沈水或沈苑河,如《寰宇记》及《宋史·河渠志》所称。明清以后又改称清苑河,而流势亦有所改变。

(二)滱水与易水

汉代以来,此一地区诸水流势多有变迁。《汉志下》:中山国属县“曲逆,蒲阳山,蒲水所出,东入濡。又有苏水,亦东入濡。莽曰顺平”。张晏曰:“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故曰曲逆。章帝丑其名,改曰蒲阴,在蒲水之阴。”又,代郡灵丘县,“滱河东至文安入大河,过郡五,行九百四十里,并州川”。《水经注·滱水》:“滱水出代郡灵丘县高氏山(经文)。……又东过安国县北(经文)。滱水历县,东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南流迳解渎亭南。汉顺帝阳嘉元年封河间孝王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孙宏即灵帝也。又东南迳任丘城南。又东南迳安郭亭南。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博为侯国。其水又东南流,入于虖池。滱水又东北流迳解渎亭北面东北注也。又东过博陵县南(经文)。……滱水又东北迳侯世县故城南,又东北迳陵阳亭东。又北,左会博水。水出望都县,东南流迳其县故城南。……博水又东北,左则濡水注之。水出蒲阴县西昌安郭南。《中山记》曰郭东有舜氏甘泉,有舜及二妃祠。稽诸传记,无闻此处,世代云远,异说之来,于是乎在矣。其水自源东迳其县故城南,枉渚迴湍,率多曲复,亦谓之为曲逆水也。张晏曰: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是受此名。故县亦因水名而氏曲逆矣。《春秋左传·哀公四年》:齐国夏伐晋,取曲逆是也。汉高帝击韩王信,自代过曲逆,上其城,望室宇甚多。曰:壮哉!吾行天下,唯洛阳与是耳。诏以封陈平为曲逆侯。王莽更名顺平。濡水又东,与苏水合。水出县西南近山,东北流迳尧姑亭南,又东迳其县入濡。濡水又东,得蒲水口。水出西北蒲阳山,西南流,积水成渊,东西一百步,南北百余步,深而不测。其水又东南流,水侧有古神祠,世谓之为百祠,亦曰蒲上祠,所未详也。又南迳安阳亭东。《晋书地道记》曰:蒲阴县有安阳关,盖安阳关都尉治。世俗名斯川为安阳壙。蒲水又东南历壙,迳安阳关下,俗名关睾为唐头坂。出关北流,又东流迳夏屋故城,实中险绝。《竹书纪年》曰: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者也。其城东侧,因阿仍墉,筑一城,世谓之寡妇城。贾复从光武追铜马、五幡于北平所作也。世俗音转,故有是名矣。其水又东南流迳蒲阴县故城北。《地理志》曰:城在蒲水之阴。汉章帝元和三年行巡北岳,以曲逆名不善,因山水之名,改曰蒲阴焉。水右合鱼水。水出北平县西南鱼山,山石若巨鱼,水发其下,故世俗以物色名川。又东流注于蒲水,又东入濡。故《地理志》曰:蒲水、苏水并从县东入濡水。又东北迳乐城南,又东入博水,自下博水亦兼濡水通称矣。《春秋·昭公七年》:齐与燕会于濡上。杜预曰: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间鄚县入易水。是濡水与虖池、滱、易互举通称矣。博水又东北,徐水注之。水西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世谓之广昌岭。……徐水又东流入博水。《地理志》曰:徐水出北平,东至高阳入于河。又东入滱。《地理志》曰:博水自望都东至高阳入于河。又东北入于易(经文)。滱水又东北迳依城北,世谓之依城河。《地说》无依城之名,即古葛城也。《郡国志》曰:高阳有葛城,燕以与赵者也。滱水又东北迳阿陵县故城东。王莽之阿陆也。建武二年更封左将军任光为侯国。滱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者也。”戴震按:“此易水谓南易至文安与滹沱合者,长城在今文安县界。”熊会贞按:“《汉志》:滱河东至文安入大河。《水经》言滱入易,注亦言滱注易。《汉志》以滱为正流,《水经注》以易为正流也。”又,上引《易水》所述“自下滱、易互受通称矣”下,全祖望按:“桑钦之言与《汉志》大相参错。滱入易,易不入滱。其入滱者,支流耳。善长盖以互受通称调停之。”赵一清按:“《汉志》涿郡中水县,应劭曰:在易、滱二水之间,故曰中水。郦说本此。”熊会贞按:“《水经》所谓滱入易者,滱入南易也。《汉志》所谓易入滱者,南易入滱也,别无支流入滱。且《汉志》以滱水为正流,言易入滱,滱入大河。《水经》以易水为正流,言滱入易,易入海。本互受通称之常例,故郦氏云然。全氏以为调停之言,非也。至赵引应说,以为郦氏所本,则全非注旨,无庸深辨矣。”可见《汉志》与《水经注》所述互有不同。近世学者多方牵合,似均不够妥切。

依《水经注》,其曲逆城当即《左传》所述之“逆畤”。《左传·哀公四年》:齐之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杜预注:“八邑,晋地。”阮元校勘记:“逆畤,案《水经·濡水注》引作曲逆,汉封陈平为侯,即是地也。今诸本作逆畤。”或郦道元所见传本作“曲逆”,然依杜预注无异义及确指推之,原文当即为“逆畤”。而《竹书纪年》所述“城曲逆”事,《今本竹书纪年》系于周显王二十一年(前348年)。又,《战国策·齐策二》:齐与燕争战,齐人魏处对赵人李向言:“战而胜,兵罢弊,赵可取唐、曲逆;战而不胜,命悬于赵。”姚宏本注:“唐,今卢奴北卢县也。”又:“曲逆,今蒲阴也。是时属燕,故劝取之。”《战国策·赵策二》苏秦上书说赵王曰:“今鲁(踰)句注禁常山而守,三百里通于燕之唐、曲吾,此代马胡驹不东,而崐山之玉不出也。”鲍彪本注:“吾作遇。”吴师道正曰:“当作曲逆。”黄丕烈《札记》:“今本吾作遇,乃误涉鲍也。丕烈案:吾、逆,声之转也。当存旧。”《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陈平为曲逆侯,后传陈买、陈悝、陈何。元光五年(前130年)国除。《史记·陈丞相世家》:“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见其屋室甚大,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顾问御史曰:‘曲逆户口几何?’对曰:‘始秦时三万余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户。’于是乃诏御史,更以陈平为曲逆侯,尽食之,除前所食户牖。”《集解》:“《地理志》:县属中山也。”《韩信卢绾列传》:汉高祖十一年冬,“汉兵击斩陈豨将侯敞、王黄于曲逆下”。《正义》:“定州北平县东南十五里蒲阴故城是也。”《汉书》所述略同。《后汉志二》:中山国属县“蒲阴,本曲逆,章帝更名,有阳城”。刘昭注:“《晋地道记》曰:有阳安关、阳城。”晋时相沿,见于《晋志上》。《魏志上》:定州,“北平郡,孝昌中分中山置,治北平城”。领县“蒲阴,二汉、晋属中山。前汉曰曲逆,章帝改名。有蒲阴城、安国城、安阳赤泉神。北平,二汉、晋属中山。有北平城、木门城”。并领望都县。《隋志中》:博陵郡统县“北平,旧置北平郡。后齐郡废,又并望都、蒲阴二县来入”。《元和志》卷十八:定州,“北平县,上,西南至州八十三里。本秦曲逆县地,属中山国,陈平封曲逆侯。后汉章帝巡岳,以曲逆名不善,改名蒲阴县。后魏孝明帝改名北平县,于今县东北二十里置北平郡,割中山国之蒲阴、望都、北平三县属之。高齐省北平郡及蒲阴县,以北平县属中山郡。隋开皇三年属定州。皇朝因之,万岁通天二年契丹攻围,七旬不下,故改为徇忠县,寻复旧名。蒲阳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濡水,县西五里。安阳故关,县西北二十五里”[110]。《寰宇记》卷六十二:定州,“北平县,东北八十里。旧三十一乡,今六乡。本秦曲逆县之地,属中山国。《隋图经》云:汉高祖北征,还至此大会,酒酣。叹曰:吾周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与是,因封陈平于此。《十三州志》云:后汉章帝巡北岳,以曲逆名不善,改为蒲阴县。后魏孝昌中于今县东北二十里北平城置北平郡,割中山国之蒲阴、望都、北平三县属之。高齐省北平郡及蒲阴县,以北平县属中山郡。隋开皇三年属定州,唐万岁通天二年契丹攻围,七旬不下,敕改为徇忠县,神龙元年复为北平县。后唐长兴三年改为燕平县,今复为北平。蒲阳山,《汉书·地理志》:曲逆县有蒲阳山,蒲水所出。谓此也。兼汉有蒲阴故城在今县西北四十里。濡水,县西五里。安阳故关,县西北二十五里”。比照《元和志》,其“在今县西北四十里”当在“谓此也”之后,指蒲阳山方位。而“兼汉有蒲阴故城”句当有脱误。以上引述互有异同,而以汉晋时期蒲阴县相沿于曲逆城址则无疑义。又依《魏志》所记,蒲阴县“有蒲阴城”,则北魏时期蒲阴县治所当有迁移,当在《水经注》所述蒲阴县址,位于蒲阴县故城西。至孝昌年间分置北平郡,割蒲阴、望都、北平三县属之。其时北平县当与北平郡共治北平城,在唐宋时期北平县东北二十里[111]。《隋志》记北平县“旧置北平郡,后齐郡废”,则以此北平县置北平郡不当始于北齐,而当始于北魏或东魏时期。由此推之,《元和志》所记“后魏孝明帝改名北平县”很可能是将蒲阴县改名为北平县,即置此北平郡不久即将郡治所迁移至蒲阴县址,并改名北平县,省废蒲阴县。而所记“高齐省北平郡及蒲阴县”当为“高齐省北平郡及望都县”之误。《隋志》所记“又并望都、蒲阴二县来入”,当为“又并望都县来入”。如此则隋唐时期北平县城当相沿于北魏时期蒲阴县址。《元和志》未另述曲逆城,很可能是将其与北魏时期蒲阴城混而为一。《明统志》卷二:保定府,“完县,在府城西七十里。本秦曲逆县地,汉置北平县,属中山国。后魏属北平郡,北齐省。隋初复置,属定州。唐改为徇忠县,神龙初复为北平县。五代时唐改为燕平县,后复曰北平,属易州。宋属定州,升北平军。金改为永平县,属中山府,后升完州。元复为永平县,寻复完州。本朝洪武二年改为完县”。其以唐宋时期北平县相沿于汉代北平县址,有误。清代相沿为完县,今改为顺平县。《清统志》卷十四:“甘城,在完县西北三里。”今顺平县西北蒲阴镇甘城村东发现一处古遗址,面积为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有商代石斧、石刀、石镰和陶器残片及汉代泥质灰陶瓮、罐等残片。与《水经注》及《中山记》所述蒲阴县西昌安郭有舜氏甘泉、舜及二妃祠所在方位相当,当即属之。或为商周时期虞舜之后裔所居,故建有舜及二妃祠。其南为濡水之源,与《元和志》所述濡水在北平县西五里大致相符,亦可互为印证。《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保定府完县,“曲逆城,在县东南二十里”。与《括地志》所述略有不同,或因所指城址遗迹标识物方位不同有关。今河北顺平县东南约8公里北城乡子城村北界河西岸台地上残存一古城址,平面近方形,边长约2500米。城墙夯土筑成,基宽11~25米,残高3~8米。城内采集遗物有西周、东周和汉代陶器残片。西周时期的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器表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罐、盆等[112]。东周至汉代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表除素面外,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板瓦、筒瓦、瓦当、瓮、罐、盆、豆等。城址以外发现西周和汉代墓葬,出土随葬品有陶鬲、罐和铜戈等。据考古资料分析,此城址的年代约在东周至汉代。另在子城村内发现商代墓葬群,在子城村东南发现东汉时期封土墓葬群等。其所在方位与《水经注》及《括地志》等所述古曲逆城即汉晋蒲阴县城相当,且规模宏大,当即属之。而所属年代偏早,且呈现连续性发展,极有可能在商周时期已形成一中心聚落。其南临濡水,亦称曲逆水,而以曲逆称之,或作曲吾,当属拟音字,为商周时期在此一地区居存活动的土著族系名称,含义已不可考[113]。或亦可拟音作逆畤,或单称逆[114]。古音逆属铎韵疑纽,为喉音;而从屰之字如斥音属铎韵昌纽,为舌上音,濡音侯韵日纽,亦为舌上音,则逆与濡之音相近。由此推之,此濡水之濡当亦属拟音字,或为逆之通假字。

依《水经注》所述,滱水正流在此一地区流经安国县北、博陵县南,于陵阳亭东北左会博水,又东北流经依城(葛城)北,世谓之依城河,又东北流入易水。而濡水于乐城南入博水,“自下博水亦兼濡水通称”。又,“濡水与虖池、滱、易互举通称”。用以释杜预注文,似不确。《左传·昭公七年》:燕人与齐“盟于濡上”。杜预注:“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间鄚县入易水。”孔颖达疏:“今案高阳无此水也。水源皆出于山。其出平地,皆是山中平地。燕、赵之界无泉出者,未知杜言何所案据。”可表明在隋唐之际,高阳城(今河北高阳县东)一带已不见濡水。很可能是在南北朝此段濡水已湮灭,而郦道元以流经依城(今河北安州镇)西之滱水指之,显然与史实不符。且此为濡水(博水)汇入滱水以下河段,并非其出处,与所引杜预注文意亦不合。《寰宇记》卷六十六:莫州鄚县,“濡水在县西二十里,向东合易水。《左传》:齐侯伐北燕,盟于濡上。即此是也。盖秋所出”。其秋当作湫,指水洼。此段濡水当即杜预所言东北至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市北鄚州镇)入易水者,时已成无源之水。而就其流势来看,原当流经高阳城南及高阳城东,与此段残存濡水相接,如杜预所言。其高阳县因南临高河而得名。《寰宇记》卷六十三:深州乐寿县(今献县)西北三十里有中水故城,“《郡国县道记》云:其城南枕滹沱,北背高河”。则古时高河当在高阳县与乐寿县之间。

明初高阳县迁治今高阳县址。《明统志》卷二:保定府,“土尾河,在府城东南九十里,源自蠡县唐河,经县境至安州合易水”。《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安州高阳县,“马家河,县东三里。滹沱河支流也。自晋州饶阳县铁灯竿口导流而北经蠡县境,又东北至县南延福村,杨村河、土尾河俱流合焉,瀦为马家河淀,复东北流入安州界,注于易水”。又:“高河,县东二十五里。自马家河淀分流,其别出者曰豬龙高(河),俱引而东经高阳故城南,又东北经安州界,下流入白羊淀,合雄县之瓦济河。志云:高河旧流自县境东南入至河间县界,下流注于滹沱。此非故流矣。”《清统志》卷十三:“唐河,即滱水也。……旧志:唐河自倒马关口流入,迳完县西北七十里入唐县界。旧迳县西南二十里,折而东迳县南十里。其后自下素决而南趋,自符城以东溃为沙川十余里,历定州北,又东南迳祁州南十五里,至州东南三岔口与沙、滋二河合,入博野县界,名蟾河。自此折而东北迳县东南二十里入蠡县界,又名杨村河,旧入河间府境,明正德十二年北决经县东入高阳县界,为马家河。迳县东三里。又东北入安州界,为邱家道口河,至州东三十里汇于白洋淀。其下流迳雄县西南二十里为高阳河,过莲花淀合易水。按《水经注》:滱水自陵阳亭又北会博水,至依城谓之依城河。盖滱水故道本由今清苑东南与濡、博诸水合流注易,后徙而东,不入县境。《明统志》有土尾河在清苑东南九十里,源出蠡县,经县境至安州合易水,当即唐河支流也。”又:“豬龙河,在高阳县东二十五里。由三岔河口会唐、沙、滋三河之水,迳安平、博望、蠡县界入县境,又东历安州界归白洋淀,春冬时褰衣可涉,至夏秋汛涨最难捍御。本朝乾隆二十七年加筑挑水坝,复于河之淤曲处裁直通流,遂免奔溢之患。按旧志:豬龙河在高阳旧城东三里,相传古有豬龙化而成。旧南纳高河,后高河堙塞,独此为水潦所归,北受白洋之逆流可二十余里。明万历中尝塞东道口以捍之。后马家河东决,遂开车道口以出南水,复为水门,以时启闭。新志:瀦龙河在新安县南六十里,即高阳之马家河,流入雄县为高阳河。盖旧时瀦龙河在马家河之东,今自蠡县杨村河下流竞由瀦龙河趋淀,马家河故道又淤矣。高河,在高阳县东二十五里,亦曰泔河,滱水支流也。旧自蠡县东北经高阳故城南,旁入瀦龙河,又东北入白洋淀。明洪武中河决,旧城圮,遂迁今治,而高河淤。今县东南三十里有罗汉淀,东二十里有梁淀,皆高河所瀦。又,县西南六里旧有运河,相传为宋时转漕处,今亦堙。”又:“依城河,在安州北。自清苑县流入,又东入新安界,即有濡、滱诸水下流也。旧志:按《左传·昭公七年》:齐、燕盟于濡上。杜预注: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鄚县入易。《水经注》:滱水自博陵陵阳亭又北会博水,博水自合濡水,又合徐水,又东北入滱水。滱水又东北迳依城北,世谓之依城河。据杜氏,则依城河为濡水。据郦氏,则依城河为滱水。自宋兴塘泺,水道变迁,滱水自蠡东入河间,不复北行,而依城河止上承濡水,与杜氏之说适符。近者土俗称州为濡上是也。”可知宋明以来此一地区水道又多有变迁,滱水(唐河)先由蠡县一带东流入河间府境,后改北流经高阳县东,并有瀦龙河等形成。其瀦龙河原流经古高阳城东,呈西南—东北流向,与杜预所言濡水相当,很可能即大致循行古濡水河道。如此,西汉时期滱水当流经此瀦龙河东,而博水及濡水当顺势流向东南,合为一流,至今蠡县一带折向东北循行瀦龙河道,于高阳城附近汇入滱水。《汉志下》望都县下注“博水东至高阳入河”当即指此而言。其“河”,当指“滱河”。其博水汇入濡水以下河段亦可称濡水。《汉志下》北平县下注:“徐水东至高阳入博。又有卢水,亦至高阳入河。”其“入河”,依文意当为“入博”。此二水当亦在高阳城附近汇入博水(濡水)。古音易属锡韵余纽,为舌头音,与濡音相近,则濡水亦可称易水。此外,西汉时期在高阳城南当有高河,或属濡水支流。东汉中后期,滱水改流《水经注》所述河道,北注南易水。而原流经高阳城南的濡水当犹存,唯已无上游之源,下游仍至鄚县入易水。故杜预注为:“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间鄚到入易水。”至南北朝时期此段水道当已湮灭,无法指实。郦道元遂有误解。

《汉志上》:涿郡中水县,应劭曰:“在易、滱二水之间,故曰中水。”《汉志下》:代郡卤城县,“虖池河东至参合(户)入虖池别,过郡九,行千三百四十里,并州川。從(泒)河东至文安入海,过郡六,行千三百七十里”。河间国弓高县,“虖池别河首受虖池河,东至平舒入海”。西汉时期河水流经章武县(今黄骅市刘皮庄城址)南入海,滹沱河流经乐成县(今献县东南)南,至参户县(今青县东空城址)入滹沱别河,至东平舒县(今天津静海县西钓台城址)入海。而中水县(今献县西北南皇庄)北临易水,南临滱水。则其时滱水当循行《水经注》所述枝道,于安国县东南流经解渎亭南、安郭亭南而汇入滹沱水,向东流经中水县南,后又北折。《寰宇记》卷六十六,莫州任丘县,“滱水枯渎在县西一里”。当即为古滱水河道,大致循行今中堡河水道[115]。如此,西汉时期泒水在此一地区当流行于滱水与滹沱河(滹沱别河)之间,亦即在今河间市东、大城县西,北至文安县(今文安县东)入海。而“滱河东至文安入大河”,当指滱河在此一带入泒河,“大河”或为“泒河”之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