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古城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南深泽县城

(一)南深泽城

南深泽县,西汉时期属涿郡,见于《汉志上》。《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建初四年,以清河之游、观津,勃海之东光、成平,涿郡之中水、饶阳、安平、南深泽八县益乐成国。”李贤注:“南深泽在今定州深泽县东也。”其乐成国后改安平国。《后汉志二》:安平国属县“南深泽,故属涿”。晋时改属博陵郡,见于《晋志上》。《魏志上》:博陵郡领县“深泽,前汉属涿,后汉属安平,晋属。二汉、晋曰南深泽,后改。有女蜗神祠”。则南深泽县一直相沿,至北魏时期改称深泽县。

北齐时省废深泽县,隋时复置。《隋志中》:博陵郡统县“深泽,后齐废,开皇六年复”。《通典》卷一百七十八:定州领县“深泽,汉南深泽县”。其以隋唐时期重置深泽县相沿于汉代南深泽县。《元和志》卷十八:定州,“深泽县,中,西北至州九十里。本汉南深泽县也,以涿郡有深泽县,故此加南以别之,属中山国。高齐省,隋开皇六年分安平县,于滹沱河北重置深泽县,属定州,皇朝因之。滹沱河。县南二十五里。光武为王郎所追,至滹沱,欲渡,导吏还言水深无船,左右惧。上使王霸前瞻水,霸恐惊众,乃言可渡。比至冰合,以囊沙布冰上,乃渡。未毕数车,冰陷。今名沟傍合处为危渡口”。《旧唐志二》:祁州领县“深泽,汉县,属中山国。至隋不改,属定州。隋徙治滹沱北,本县治也,隋末陷贼。武德四年复立县,景福二年割属祁州”。其以汉代南深泽县属中山国,与《汉志》不合,有误。《寰宇记》卷六十:祁州,“深泽县,东北四十里。旧一十乡,今四乡。盖汉南深泽县也。以涿郡有深泽县,故此加南以别之。以界内水泽深广名之,属中山国。高齐省。隋开皇六年分安平县于滹沱河北重置,属定州。唐朝因之,至景福二年隶祁州。危渡口在县东南三十里。范晔《后汉书》:光武为赤眉所追,南驰至滹沱,导吏还言水深无船,左右惧,上使王霸前瞻,霸恐惊官属,乃曰可渡。比至,冰合,军渡既毕,其冰遂泮,因名危渡口。五鹿津口在县南一十五里。旧说昔有五鹿引军渡过,遂名五鹿口。盖滹沱河深不可测,有揭衣所济处也。盘蒲泽,《河北记》云:深泽县盘蒲泽生而萦委,传云光武至此遇风雨,系马于此,后蒲生如之。南深泽城,《郡国县道记》云:在县二十五里有南深泽故城,以城名言之,即是涿郡之属县,以去国里数校近,即此是中山之属县。”其“县二十五里”,依上引李贤注,似当为“县东二十五里”之讹。而以其地与汉代中山国都卢奴(今定州)相距较近推测当属中山国,或为此一时期误识。《明统志》卷二:祁州深泽县,“在州城南二十里。……宋熙宁中省入鼓城县,元祐初复为县。元省入束鹿县,寻复置,属祁州,本朝因之”。其相沿至今,即今河北深泽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祁州深泽县,“南深泽城,在县东南五十七里。《十道志》云:汉置深泽县,属中山国,今县治是也。又于滹沱河南置南深泽县,属涿郡,此城是也。后汉废深泽县,而南深泽如故。后魏改为深泽县,北齐废。隋复置县于滹沱河北,即汉故深泽县治,而南深泽遂废。唐武德初郡贼魏刁儿作乱,据深泽,掠冀、定间,称魏帝,窦建德击灭之”。其以南深泽城在深泽县东南五十七里,与《寰宇记》所述“二十五里”不符,当有误。而以汉时中山国所属深泽县置于滹沱河北,为隋唐以后深泽县城相沿,亦并无实据。《清统志》卷五十五:“南深泽故城,在今深泽县东南三十五里。汉高帝八年封功臣赵将夕为深泽侯,后置深泽县,属中山国。又置南深泽县,属涿郡。后汉省深泽,以南深泽属安平国。后魏去南字。隋复置今县。《元和志》:县西北至定州九十里。本汉南深泽县,高齐省。隋开皇六年分安平县于滹沱河北重置深泽县。《寰宇记》:县在无极县东北四十里。《郡国县道记》云:县南二十五里有南深泽故城,以城名言之,则是涿郡之属县;以去国里数较近,则此是中山之属县。”其以南深泽故城在深泽县东南三十五里,不知何据。依《寰宇记》所述,其当在今铁杆镇故城村。其东南约5公里今安平县石干乡马江村中公路旁发现汉代封土墓。

南深泽县西临下曲阳县。《战国策·燕策三》:燕国使者言“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鲍彪本注:“下曲阳,属钜鹿。”《史记·曹相国世家》: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曹参与韩信“击魏王于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正义》:“《括地志》云:上曲阳,定州恒阳县是。下曲阳在定州鼓城县西五里。”则在战国秦汉之际已有下曲阳城。汉代沿置下曲阳县。《汉志上》常山郡蒲吾县下注:“大白渠水首受緜曼水,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洨。”钜鹿郡属县“下曲阳,都尉治”。应劭曰:“晋荀吴灭鼓,今鼓聚、昔阳亭是也。”颜师古曰:“常山有上曲阳,故此云下。”其以“今鼓聚、昔阳亭”为西汉时期下曲阳县城,当表明至迟在东汉晚期下曲阳县城已迁移此地。很可能因原为都尉治所,在县城外并有都尉治城,故分置鼓聚及昔阳亭。《后汉志二》:钜鹿郡属县“下曲阳,有鼓聚,故翟鼓子国。有昔阳亭”。所指当与应劭注相同。其晋克鼓在周景王十八年(前527年)。《国语·晋语九》:“中行穆子帅师伐狄,围鼓。”韦昭注:“鼓,白狄别邑。”中行穆子即荀吴。《左传·昭公十二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杜预注:“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又注:“肥,白狄也。绵皋,其君名。钜鹿下曲阳县西南有肥累城。”《左传·昭公十五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人鸢鞮归。”杜预注:“鼓,白狄之别。钜鹿下曲阳县有鼓聚。”又注:“鸢鞮,鼓君名。”《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晋之取鼓也,既献,而反鼓子焉,又叛于鲜虞。六月,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以鼓子鸢鞮归,使涉佗守之。”杜预注:“东阳,晋之山东邑,魏郡广平以北。”又注:“昔阳,故肥子所都。”其以下曲阳县属钜鹿郡,与《后汉志》相同。以“下曲阳县有鼓聚”,当亦与应劭注及《后汉志》所指相同,在原下曲阳城址。而以“昔阳”为“肥国都”,在今山西昔阳县境,则有误。后有刘炫等辨之,以昔阳当属鼓国都城[53],似亦不尽妥切。依《左传》所记,其“昔阳”与“鼓”当相别为二,而均属鼓国。鼓国原以鼓城为都,以昔阳为别邑。晋克鼓后,鼓子返回,即居于昔阳,而被灭国。晋时下曲阳县一度归属赵国。《晋志上》:冀州赵国统县“下曲阳,故鼓子国”。其“故鼓子国”是指古鼓国都城,还是指东汉以后所置鼓聚,不能明了。北魏时期改称曲阳县,复属钜鹿郡。《魏志上》:定州钜鹿郡领县“曲阳,二汉、晋属赵国,曰下曲阳,后改。有临平城、真乡城、曲乡城。有尧祠、青丘”。《水经注·浊漳水》:“白渠水又东,谓之斯洨水。《地理志》曰:大白渠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洨者也。东分为二水,枝津右出焉,东南流,谓之百尺沟。又东南迳和城北,世谓之初邱城,非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郎中公孙耳(昔)为侯国。又东南迳贳城西,汉高帝六年封吕博为侯国。百尺沟东南散流,迳历乡东,而南入泜湖,东注衡水也。斯洨水自枝津东迳贳城北,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縻渊。渊水左纳白渠枝水,俗谓之祗水。水承白渠于藁城县之乌子堰,又东迳肥累县之故城南,又东迳陈台南。台甚宽广,今上阳台屯居之。又东迳新丰城北。按《地理志》:钜鹿有新市县,侯国也。王莽更之曰乐市,而无新丰之目,所未详矣。其水又东迳昔阳城南,世谓之曰直阳城,非也。本鼓聚矣。《春秋左传·昭公十五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三月,鼓人请降。穆子曰:犹有食邑,不许。军吏曰: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穆子曰:获一邑而教民怠,将焉用邑也。贾怠无卒,弃旧不祥。鼓人能事其君,我亦能事吾君。率义不爽,好恶不愆,城可获也。有死义而无二心,不亦可乎?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克鼓而返,不戮一人。以鼓子鸢鞮归,既献而返之。鼓子又叛,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负甲息于门外,袭而灭之,以鼓子鸢鞮归,使涉沱守之者也。《十三州志》曰:今其城昔阳亭是矣。京相璠曰:白狄之别也。下曲阳有鼓聚,故鼓子国也。白渠枝水又东迳曲阳城北。又迳安乡县故城南,《地理志》曰:侯国也。又东迳贳县,入斯洨水也。”其贳城在今束鹿县南。藁城县在今藁城市西岗上镇故城村,已发现一处商代及汉代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采集有汉代灰陶板瓦、筒瓦及瓦当等。隋代移藁城县于今藁城市址。肥累县故城在今藁城市西南城关镇南马村东南,已发现一处东周至汉代遗址,现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等。在南马村东约1000米的城子村北曾发现夯土城墙遗迹。其北城关镇二村发现有汉代砖室封土墓[54]。在肥累县故城东有昔阳城及曲阳城(下曲阳城),二者隔以白渠枝水。其昔阳城,又称直阳城,而真与直音相近,则《魏志》所述“真乡城”当指此城。《十三州志》所述“晋阳亭”,京相璠所述“鼓聚”,当均指此城址。郦道元从之,并以“昔阳城”、“鼓聚”与鼓国都城合而为一。而曲阳城当相沿于东汉以来下曲阳城。

北齐时期省废曲阳县。隋代又置鼓城县,而后相沿。《隋志中》:赵郡统县“藁城,后齐废下曲阳入焉,改为高城县,置钜鹿郡,开皇初郡废。十年置廉州,十八年改为藁城县,大业初州废。又,开皇十六年置柏乡县,亦废入焉。鼓城,旧曰曲阳,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分置昔阳县,十八年改为鼓城。十六年又置廉平县,大业初并入”。《通典》卷一百七十八:定州领县“鼓城,春秋鼓子国也。汉临平县故城在东南。又有汉下曲阳县在西”。《元和志》卷十七:恒州,“鼓城县,中,十三。西北至州九十五里。本春秋时鼓子国,盖白狄别种也”。又,“滹沱水,去县北十三里”。《旧唐志二》:镇州领县“鼓城,汉临平、下曲阳两县之地,属钜鹿郡。隋分藁城于下曲阳故城东五里置昔阳县,寻改为鼓城。武德四年属廉州。州废,属定州。大历三年割属恒州”。《寰宇记》卷六十一:镇州,“鼓城县,东北(南)九十五里,旧十二乡。本春秋鼓子之国,盖白狄别种也。汉下曲阳县之地。《春秋左传》曰:晋荀吴围鼓。杜注云:钜鹿下曲阳县有鼓聚是也。《十三州志》云:中山有上曲阳,故此加下。隋开皇六年分藁城地,于下曲阳故城东五里置昔阳县,属定州,即今县是也。十年改属廉州,十八年改昔阳县为鼓城,盖取古鼓国以为名。唐贞观元年废廉州,改属定州,大历三年又与赵州栾城县同割,以隶恒州。雷泽,《中山记》:雷河沟水源出鼓城县。临平故城,汉以为县,废城在今县东南。下曲阳城,亦汉县,废城在今县西。滹沱水,在县北十三里”。《新定九域志》卷二:祁州“下曲阳城,春秋鼓子子鸢鞮之国也,见《左氏传》。《十三州志》:中山有上曲阳,故此称下”。

其下曲阳城当为《水经注》所述曲阳城,而昔阳亭及鼓聚已不再述及,当已无法指实。《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四:晋州,“鼓城废县,今州治。……宋亦为鼓城县,元始为晋州治,明初省。《城邑考》:州城元季故址,明景泰三年增修,宏治五年大水,城坏,八年以后相继修葺。今土城周三里有奇。下曲阳城,州西五里。刘昫曰:北齐废曲阳县入藁城,隋分藁城,于下曲阳故城东五里置昔阳县,寻改曰故(鼓)城是也”。又:“昔阳亭,在州东。应劭曰:下曲阳有鼓聚,有昔阳亭。《左传·昭公二十二年》:鼓叛晋,晋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克之。东阳,今冀州。昔阳,即鼓子所都。”其晋州即今河北晋州市。而以昔阳亭在晋州城东,则不确。今晋州市区政府街路北发现宋代遗址,暴露遗迹有水井,采集遗物有瓷碗、盘及“政和”钱币等。其西城关镇鼓城村残存一古城址,城墙已不存,形制不明,采集有东周时期灰陶板瓦、瓮、罐等残片。调查者推测当属鼓国故城[55],当合于史实。而比照上引相关记载,其当属《水经注》所记之曲阳城及《括地志》等所记之“下曲阳故城”。在此城址东北城关镇塔上村西北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和墓葬,采集遗物有灰陶板瓦、瓮、罐等残片及货泉。很可能亦与之相关。其“鼓城”村之称唯见于近世,或由“古城”演变而来。如此,此城址当原为鼓国都城鼓城之所在,鼓国灭后,于此置鼓聚。至东汉以后沿用为下曲阳城,另在其西北元头乡元头村西南发现一处商周至汉代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和红烧土堆积,采集有商周时期的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绳纹罐残片及汉代灰陶壶和铜镜等。与《水经注》等相比照,其当为原昔阳城之所在。战国至西汉时期于此置下曲阳县[56]。东汉时期移下曲阳县于原鼓城址,而于此置鼓聚及昔阳亭。二城之间隔以大白渠水。

《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二年(24年),“正月,光武以王郎新盛,乃北循蓟。王郎移檄购光武十万户,而故广阳王子刘接起兵蓟中以应郎,城内扰乱,转相惊恐。言邯郸使者方到,二千石以下皆出迎。于是光武趣驾南辕,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至饶阳,官属皆乏食。光武乃自称邯郸使者,入传舍。传吏方进食,从者饥,争夺之。传吏疑其伪,乃椎鼓数十通,绐言邯郸将军至,官属皆失色。光武升车欲驰,既而惧不免,徐还坐,曰:‘请邯郸将军入。’久乃驾去。传中人遥语门者闭之。门长曰:‘天下讵可知,而闭长者乎?’遂得南出。晨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时寒,面皆破裂。至呼沱河,无船,适遇冰合,得过,未毕数车而陷。进至下博城西,遑惑不知所之。有白衣老父在道旁,指曰:‘努力!信都郡为长安守,去此八十里。’光武即驰赴之,信都太守任光开门出迎。世祖因发旁县,得四千人,先击堂阳、贳县,皆降之。王莽和成卒正邳彤亦举郡降。又昌城人刘植、宋子人耿纯各率宗亲子弟据其县邑,以奉光武。于是北降下曲阳,众稍合,乐附者至有数万人。”李贤注:“《山海经》云:太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在今代州繁畤县东,流经定州深泽县东南,即光武所度处,今俗犹谓之危度口。臣贤案:呼沱河旧在饶阳南,至魏太祖曹操因饶河故渎决,令北注新沟水,所以今在饶阳北。”又注下曲阳:“县名,属钜鹿郡。常山郡有上曲阳,故此言下。”又注下博:“下博,县,属信都国。在博水之下,故曰下博。故城在今冀州下博县南。”《后汉书·王霸传》:“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滹沱河[57],候吏还白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官属大惧。光武令(王)霸往视之。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诡曰:‘冰竖可度。’官属皆喜。光武笑曰:‘候吏果妄语也。’遂前。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护度,未毕数骑而冰解。”《后汉书·冯异传》:冯异字公孙。“及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及至南宫,遇大风雨[58],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异抱薪,邓禹热火,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菟肩。因复度滹沱河至信都,使异别收河间兵。”建武六年,冯异入朝,光武帝诏曰:“仓卒无蒌亭豆粥,滹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李贤注:“无蒌,亭名,在今饶阳县东北。”“南宫,县名,属信都国,今冀州县也。”又注:“《光武纪》云:度滹沱河,至下博城西,见白衣老父,曰:‘信都去此八十里耳。’是自北而南。此传先言至南宫,后言度滹沱河,南宫在滹沱南百有余里,又似自南而北。纪、传两文全相乖背,迹其地理,纪是传非。诸家之书并然,亦未详其故。”《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四:深州,“南宫亭,在州南。更始二年,光武自下曲阳驰至滹沱,渡河至南宫,遇大风雨,引车入道旁空舍,对灶燎衣,冯异进麦饭处矣。旧志云:在南宫县。据《后汉书》:光武自南宫进至下博城西,惶惑不知所之。有父老言信都为长安守,去此八十里。异时光武敕冯异曰:滹沱河麦饭。是南宫近滹沱河、下博间也。若谓今之南宫县,相去远矣”。所辨有理,然似不甚妥切。依《元和志》及《寰宇记》所述,唐宋之际滹沱河在鼓城县北十三里、深泽县南二十五里一线,危渡口在深泽县东南三十里。汉代滹沱河当亦大致循行此一水道。则西汉时期下曲阳县城当北临此滹沱河,危渡口所在当属下曲阳县地。两汉之际仍如此,故《后汉书》等均记为“至下曲阳”、“至滹沱河”。而其时南深泽县城当位于滹沱河北,东近饶阳县城,西近下曲阳县城。光武帝自饶阳县城西南行至危渡口,必经南深泽县城。而诸书所记“南宫”即在此间。由此推之,其“南宫”当系“南深泽”之误。如此,可释众惑。

《后汉书·皇甫嵩传》: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皇甫嵩与郭典“攻(张)角弟宝于下曲阳,又斩之。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李贤注:“杜元凯注《左传》曰:积尸封土于其上,谓之京观。”《元和志》卷十七:鼓城县,“后汉京观,在县西南七里。后汉皇甫嵩攻黄巾贼张角弟宝于下曲阳,首虏千(十万)余人,筑为京观”。《寰宇记》卷六十一:鼓城县,“后汉京观,在县北七里。后汉皇甫嵩攻黄巾贼张角弟张宝于下曲阳,获首十余万人,筑为京观”。其“县北”,当为“县西南”之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四:晋州下曲阳城,“后汉光和末皇甫嵩破黄中于下曲阳,获首十余万,筑为京观。在今鼓城西二里”。所记方位似有误。今晋州市西南赵魏乡东子城村西残存一大土丘,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0米,南北宽50米,高约5米,当即属后汉京观遗址。其北临鼓城城址,可进一步证明东汉时期下曲阳城已迁移至此。

(二)深泽城

其深泽县见于《汉志下》:中山国属县“深泽,莽曰翼和”。王先谦《汉书补注》:“高帝封赵将夕为侯国,见《表》。又,乘丘侯将夜,《表》注深泽。盖尝析为乘丘县。”《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封赵将夕为深泽侯,后传赵头、赵循,汉景帝三年(前154年),“侯循元年,罪,绝”。汉景帝中五年(前145年),“封头子夷侯胡元年”。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夷侯胡薨,无后,国除”。《索隐》:“县名,属中山。”《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赵将夜作赵将夕,刘循作刘脩。并记汉景帝封刘头子刘胡于臾地。王先谦《汉书补注》:“深泽,中山县。涿郡有南深泽,地亦相近。”以此二地相近,似不确。又,《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汉武帝元朔五年十一月,封中山靖王子刘朔为桑丘侯。《索隐》:“表在深泽。”《汉书·王子侯表》:刘洋作刘将夜,桑丘作乘丘。并记后传刘德、刘外人。侯外人“元康四年,坐为子时与后母乱,免”。王先谦《汉书补注》:“《史表》作桑丘。《索隐》:《汉表》在深泽。此夺深泽二字。案:乘丘,泰山县,中山封域,当作桑丘。王念孙云:《赵世家》:与齐、魏战于桑邱。《正义》:‘《括地志》:桑丘城在易州遂城县界。’今保定安肃县西南有桑丘城,汉之北新城地也。《地理志》作北新成,属中山国。《洙水注》:洸水西南迳泰山郡乘丘县故城东。赵肃侯二十三年,韩举与齐、魏战于乘丘,即此县也。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将夜为侯国。盖所见《赵世家》、《王子侯表》之桑丘,皆误为乘丘,遂有此谬证矣。”又,《王子侯表》:汉成帝鸿嘉元年(前21年),封东平思王子刘顷为桑丘侯。王先谦《汉书补注》:“王念孙曰:桑丘当为乘丘,泰山县,与东平相近。中山国北新城县之桑丘城,去东平远。互见前乘丘下。”所辨有理,可从。由《水经注·洙水》所引,《汉书·王子侯表》记刘将夜封为乘丘侯之误,当在魏晋时期已出现[59]

《史记·六国年表》:周安王二十二年(前380年),齐国“伐燕,取桑丘”。《田敬仲完世家》:“齐国起兵袭燕国,取桑丘。”《正义》:“《括地志》云:桑丘故城,俗名敬城,在易州遂城县。尔时齐伐燕桑丘,魏、赵来救之。赵、魏《世家》并云:伐齐至桑丘。皆是易州。”其遂城县于明初省入安肃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保定府安肃县,“桑丘城,在县西南。《括地志》:桑丘城,俗名敬城。战国时燕之南界也。《史记》:齐桓公田午五年袭燕,取桑丘。《魏世家》:武侯七年齐伐燕,魏伐齐以救燕,至桑丘。又,汉成帝封东平思王子顷为桑丘侯,盖邑于此”。《清统志》卷十四:“桑邱城,在安肃县西南。战国时燕之南界也。汉鸿嘉元年封东平思王子顷为桑邱侯。《括地志》:桑邱城,俗名敬城,在遂城县。”其以东平思王子刘顷就封于此桑邱城,不确。而此桑邱城所在方位旧无确指。其安肃县即今徐水县。今徐水县西北瀑河乡解村西北发现一座古城址,形制与面积不详,现残存几段断断续续的城墙。城墙夯土筑成,基宽约18~35米,残高1~10米。城址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窑址和红烧土堆积,采集遗物有汉代的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罐、盆等,宋代的灰陶罐和白釉、黑釉的瓷碗、罐等残片。在解村东发现有东汉时期砖室墓[60]。其西南临近燕长城,所属时代亦相合,极有可能即属桑丘城址;而解与敬音相近,则今称解村当由古称敬城演化而来。而依《汉书·王子侯表》原注桑丘侯城为深泽县所析分,则汉代深泽县当与之相近。在解村城址西南约8公里,今大王店镇东黑山村西南120米发现一处商周及战国至汉代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和墓葬。采集有商周时期陶器及战国至汉代的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筒瓦、罐、盆和夹砂红褐陶釜、罐等残片。另在其东南大王店村发现战国至汉代遗址,在大王店镇西街西北发现汉代墓群。另在解村城址东北约8公里今定兴县姚村乡姚村西发现一处商周及战国时期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商周时期的夹砂灰褐陶和泥质灰陶绳纹鬲、罐、盆,战国时期的泥质灰陶绳纹罐、盆等残片。在姚村南发现一处夏商时期遗址,面积约8000平方米,在姚村北发现一处战国时期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罐、盆和夹砂红褐陶釜等残片。其南北城村西北发现一处战国时期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罐、盆和夹砂红褐陶釜等残片,在北城村南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约9万平方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筒瓦和素面罐、盆等残片;其南辛木村发现一处夏商及战国时期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在姚村西及辛木村西南发现汉代墓葬群[61]。此二地均距离桑丘城址较近,虽未发现城墙遗址,但占地面积较大,经长期发展而形成,极有可能属秦汉时期县城遗址,而姚村及北城村遗址位于燕长城以北,与桑丘城址的联系似更为紧密,则其属西汉时深泽县的可能性似更大。其在汉初为深泽侯国,后为中山国属县。由王莽时改称翼和县可知至西汉末犹存。其南与北新城县相邻。《后汉志五》:涿郡属县“北新城,有汾水门”。其汾水门亦称汾门、梁门,为此一地带燕长城关门,大致在今徐水县西。则汉代深泽县与北新城县当以燕长城为界。而据上引《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汉景帝封深泽侯子刘胡于臾地,其当与深泽县城相近,或即在东黑山遗址。深泽县原属桑丘城,在刘洋受封为侯以后当划归涿郡,与西北故安县连为一片。而元康四年(前62年)免除侯国后当省废,故不为《汉志》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