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社会融入理论
较高的社会融入水平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融入政策也日渐成为应对社会分化加剧的重要策略。[23]①社会融入概念、指标及行动策略。社会融入是指处于边缘的、底层的、外来的相对弱势群体融入主流社会的动态过程。从下向上、从边缘向中心的流动与融合是缓解社会分化、消除极端贫困、促进全球繁荣共享的重要的社会平衡机制。[24]2002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盟社会融入指标报告》,构建了“欧洲公民权利与融入指数”及“移民融合政策指数”,评估了欧盟各成员国促进社会融入行动的成效。[25]社会融入指标主要涉及经济领域的物质剥夺、分配不平等、家庭就业,也包括社会领域的教育培训、政治参与、家庭团聚、永久居住权与入籍等。[26]专业化社区工作与增进就业机会成为实现社会融入的重要行动策略,社区工作有助于链接分配社会资源,促进被排斥群体的社会参与,提升就业能力。[27]②社会融入主体、客体及中介。处于社会空间的边缘、社会层级的底层,资源相对匮乏的弱势群体构成社会融入的主体。客体以社会福利政策为核心,涉及公共资源分配的社会设置及制度安排。资源和制度的可及性是个体感知融入程度的重要判断依据[28],社会体制是决定融入的根本性因素。参照群体是社会融入的中介媒体,这些参照群体涉及处于中心、中上阶层、拥有较多社会资源的主流优势群体。但是,已有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大多围绕融入“客体”,忽视了对融入“主体”自身的动态研究。融入客体的研究主要涉及社会福利政策融入与融入体制困境[29],子女教育体制融入[30],移民心理、社会认同与文化融入[31],以及政治融入与社会参与[32]。也有学者关注融入中介媒体,研究在不同参照体系中农民工的公平感、幸福感等主观评判[3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及《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通知》等重要政策文件已开始强调差异化融入,先后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引导人口向重点开发区域适度集聚,依据城市和人口规模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但是,中央层面的制度设计不管是强调产业规模集聚化的差异化人口政策,还是因城市规模制定的差异化落户制度,均是对基于政策、体制及城市空间等要素构建的融入客体的考量,而对融入主体流动人口自身的特质、差异及分化的关注不足。
我们追本溯源将研究重点聚焦于融入主体,即流动人口自身,采用国家卫计委云南省流动人口2012~2016年的动态监测数据,以弥补横向数据研究的不足。本章还结合全国8大企业的调研数据,兼顾横向分化结构与纵向动态趋势,通过对就业及收入、福利政策、定居意愿核心变量及其相应测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全面检视流动人口群体内在分化的经济与社会表征。本章将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阶层分化的内在层级结构进行系统梳理,进而提出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阶层重构及融入的现实路径,带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从泛而谈之向差异化、结构化融入研究不断深化,为增强流动人口政策设计的科学性和操作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