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的作用在于为实务开展提供一套知识体系和架构,并预测未来会发生的行为。社会工作者运用理论如何界定服务对象需求、问题和情境,会决定其认为应如何并采取何种行动较为适当。
社会工作的理论也有层次和类别之分,具有一个完整的范式。通常来说,从社会工作应用性角度,其理论类型包括描述性理论或分析性理论(Analysis Theory)和处方性理论(Prescriptive Theory)。[23]描述性理论重点解释分析变项或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强调人类行为与社会适应相关的因素之问题。常见于不同服务理念的运用,如青少年领域常用的人本主义、青年正向发展、正向心理学、优势视角、赋权理论等。处方性理论强调演绎问题介入之程序与方法,更加强调服务操作层面的具体应用。如青少年领域常用的认知行为治疗法、生涯辅导与规划、焦点解决治疗模式、体验学习及历奇为本辅导等。
按照早期大卫·豪的社会工作理论二分法,[24]社会工作理论分两种:基础性支持理论(Theories For Sw,如正向心理学、人本主义等)以及社会工作操作中的理论(Theories Of Sw)/社会工作实践(务)理论(Practice Theory)。而实务理论又层层细分为:①社会工作视角(Perspectives),如正向心理学、人本主义、正向青年发展、优势视角、赋权等;②社会工作手法(Approaches),如认知行为治疗法等;③社会工作模式(Models),如焦点短期解决治疗模式等;④社会工作方法(Methods),如生涯辅导与规划、体验学习及历奇为本辅导等;⑤社会工作技巧(Techniques/Skills),如正向沟通技巧、个案会谈技巧、小组带领技巧等。
以下从各个层面分别抽取1~2个在青少年领域中应用较多的理论按照顺序做简介和适用范围讨论。其中每个理论都在下篇中有案例对应,同样,后文在讲各类青少年不同服务的干预和介入时,仍会有些常用理论随文介绍。
一 正向心理学
(一)理论简介
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由人本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衍生,又被称为“快乐的科学”、“正面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现在普遍公认的正向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Dr.Martin E.P. Seligman)。2002年,辛德(C.R.Snyder)和洛佩兹(Shane J.Lopez)主编的《正向心理学手册》(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宣告了正向心理学的正式独立。
正向心理学强调个人乐观、快乐,注重对个人长处和潜能的挖掘,破解了传统心理学问题导向的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工作等领域。
(二)理论主要内容
从现阶段来看,正向心理学以研究个人优点、建立积极正面情绪和品格、建立正面社会环境及机制为重点,并以建立正面人生为目标,较为关注个人层面的实践应用,主张以下三大人生目标。
·快乐人生(Pleasant Life)——所谓“Life of Enjoyment”,即在生活中成功获得并有效维持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正面情绪,包括快乐、自信、平静、满足等,正向情绪的基本元素,包括拓展创造力、增强抵抗力、提高社交能力、提高推动力及拓展变化力。
·美好人生(Good Life)——所谓“Life of Engagement”,就是在生活的各个重要环节,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工作、子女管教等方面,运用个人独特的优点和美德,去感受人生的满足和美好。
·有意义的人生(Meaningful Life)——所谓“Life of Affiliation”,指的是运用个人独特的优点和美德,成就比个人更大的目标,从而赋予生活以更大的意义。[25]
后来,有国内外学者对正向心理学提出了技术层面的应用,如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桑雅·吕波密斯基(Sonja Lyubomirsky)提出在个人正面心理的八项具体可行的做法,即心存感激、时时行善、品尝乐趣、感戴良师、学习宽恕、爱家爱友、照顾身体、逆境自持;如中国香港临床心理学家罗泽全提出“快乐七式”[26],应用于2017年深圳启动的“全人乐·乐传人”社会工作项目,并著有《全人乐·乐传人正向心理学实务手册》一书。
(三)理论适用范围
正向心理学由于其在个人层面独特的理论优势和作用,被广泛应用到青少年及儿童、亲子及家庭、老人、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等服务对象或领域中。在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适用于各类青少年群体,尤其对身处阶段性逆境(如学习环境变更、考试前后年级变换)的青少年问题有很好的成效。以在小组、社区活动中应用较多,也有的作为理念以个案形式呈现,如“小升初不适应”方面的个案介入和小组辅导服务。详见第五章第四节的案例。
二 人本主义
(一)理论简介
人本主义(Humanistic)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被誉为“人本心理学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于1954年撰写出版了《动机与人格》,此外该流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
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研究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亦即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科学。简而言之,因强调以人为本体的价值观而得名为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的宗旨,整体人观是人本主义的方法论。人本主义对于社会工作理论,既是基础的,也是边缘的,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普适性的哲学观点,借鉴实务,而不是一种阐释特定实务方式的方法,[27]属于描述性理论。
(二)理论主要内容
人本主义的理论内容,在社会工作界运用较多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观点。[28]其中罗杰斯的观点成为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和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工的工作方式应该是非指令性、非批判性的;
·积极倾听、准确感同身受和真挚友谊;
·注重“自我”对于寻求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强调“此地此时”,而不是案主的问题历史;
·强调案主的独特性,每个人都必须作为个体来对待。
(三)理论适用范围
在社会工作领域中,人本主义较多起到的是理念性上的作用,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来说,人本主义适用于各类青少年群体,适用于个案、小组、社区等形式中的服务背景理念运用。通常它与生态系统理论相配合,体现服务中人与环境的结合。也常用于已建立了良好信任关系后的个案处理对话过程,以及小组和社区服务中的动员参与技巧。详见第六章第三节,第七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的案例。
三 正向青年发展
(一)理论简介
正向青年发展(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erspective,PYD)又被称为青年正向发展、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等。PYD由利特(Little)首次提出,后经埃克勒(Ecceles)、罗斯(Roth)、勒纳(Lerner)等人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充实。综合各学者的观点,《美国百科全书》认为:“PYD是用来描述成年人、社区、政府组织和学校为促进青少年在兴趣与能力等方面健康地成长而付出共同努力的新术语。PYD致力于为所有的青少年创造支持性的社区氛围,通过公益性组织和社区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并鼓励青少年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29]
(二)理论主要内容
正向青年发展理论主要内容包括5个“C”目标和青少年40种发展资产。其中5个“C”分别为:能力(Competence),对每个青少年在社会、认知、学术与职业等具体领域中的行为的积极态度,例如,社会能力是关于交往的技能(如冲突的解决),认知能力是关于认知的本领(如制定决策),学术能力包括课堂参与和考试成绩,职业能力包括工作习惯与对工作选择的尝试;自信(Confidence),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整体的内部感受;联结(Connection),青少年与同伴、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之间的双向交往,以及双方对关系的促进反映了青少年与他人、制度的联结;品格(Character),对社会与文化规则的尊重,拥有对道德善恶、正直的标准;关爱与同情(Caring and Compassion),对他人怜悯与同情的感受。
1996年,搜索研究所(Search Institute)作为青少年发展的先锋,明确提出青少年正向发展的40个发展资产。其中20个是外在资产,这些资产存在于青少年生活的环境中以及与他们互动的人群中,包括家庭支持、安全、成人的角色模式和创造性活动等。另外20个是内部资产,主要是青少年自身的特质,如诚实、人际交往等。[30]
(三)理论适用范围
在正向青年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强调青少年自身的优点和潜质,以积极的态度认识青少年的发展,并试图深入挖掘、培养和发展青少年身上的优良潜质,指导、教育和鼓励青少年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以塑造青少年的积极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特征和优良的人性品质,并最终获得正面的幸福感。
正向青年发展适用于各类青少年群体,其理念通常会被应用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设计和开展中,尤其适合被标签化的“差生”青少年、问题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个案服务及专项设计。例如,“社工+志愿者”的模式,通过针对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及社区四个系统的介入,为青少年提供生涯规划服务、家庭教育服务、青年参与服务、青春期教育服务等,可以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详见第六章第三节的案例。
四 优势视角
(一)理论简介
优势视角起源于马丁·塞利格曼(Dr.Martin E.P.Seligman)的正向心理学(又被称为“积极心理学”)。21世纪初,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工作福利学院的查尔斯·拉普(Charles Rapp)教授在针对慢性精神病患者服务时,把优势视角与个案管理结合,发现了优势个案管理模式。
2004年,美国学者丹尼斯·塞勒伯(Dennis Saleebey)的《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被翻译引入我国后,在社会工作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和应用。丹尼斯·塞勒伯认为优势视角是以优势为核心,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进行帮助时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案主身上,尽可能地发挥案主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并利用案主的这些优势来进行自我帮助和发展。[31]
(二)理论主要内容
优势视角突破原有的问题解决视角模式,不再将服务的重点落在服务对象的问题上,而是强调人的优势,强调人的优势有很多种形式,如特殊的能力或技能、强烈的求知欲、正直的品格及坚韧的精神,即使案主严重的功能失调,优势视角仍旧认为他们有其优势。
优势视角的理论内容包括假设、核心概念和原则等,有以下几个假设:
·相信人可以改变,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
·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具有在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力;
·认为在社会工作助人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案主个人及其所在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症状;
·改变的重要资源来自案主自身的优势,个人的经验是一种优势资源。
优势视角的核心概念包括:赋权(empowerment)、成员资格(membership)、抗逆力(resilience)、治愈和整合(healing & wholeness)、对话与合作。[32]
优势视角的理论原则[33]包括: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创伤和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它们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与案主合作,我们可以最好地服务于案主;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关怀、照顾和脉络。
(三)理论适用范围
优势视角在社会工作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适用于各类青少年群体,尤其适用于被标签化的“差生”青少年、困境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受侵害与受虐青少年服务、特殊青少年、重点青少年等,通常以个案形式提供社工服务,帮助青少年个人发现和建立自身的优势,增加自身的希望和自信,从而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问题得到解决,如校园欺凌个案介入与辅导服务。详见第六章第三节,第七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的案例。
五 赋权
(一)理论简介
1976年所罗门(Solomon)出版先驱性论著《黑人赋权:压制性社区的社会工作》,使得赋权理论(Empowerment)成为初步的实践框架,20世纪80年代,赋权理论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激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实施和反歧视社会工作的一个方面,[34]赋权在社会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所罗门(Solomon)在其著作中是这样界定赋权的:“社工针对案主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旨在减少机遇污名群体的成员的负面评价而形成的无力感。它涉及辨识导致这一问题的权力障碍和旨在减少间接权力障碍的影响和减少直接权力障碍的运作的特定策略的发展实施。”[35]
(二)理论主要内容
赋权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实践框架形式呈现的,主要包括评估、专业关系建立、干预技巧等。
·赋权内容之评估。要对案主进行评估,包括:基本信息、生活转变、健康和精神健康、人际模式、环境、压制的表现形式、无权力感或权力不足的领域、聚焦于优势、评估过程、工作协议。[36]
·赋权内容之专业关系建立。社工要与案主建立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助人过程中强调权力分享、共同享受权利并且保证是参与者驱动的。
·此外,赋权的内容还包括如下干预技巧:准备进入案主的世界、进入并构成合力、共同评估、问题界定和签约、一起面对问题、评鉴。[37]
赋权实践中,社工与案主是一种双向的合作关系:相互关系、互惠关系、共享关系、平权关系。干预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案主与社工建立合作关系,满足案主立即性的需要,包括连接案主所需的资源、开始提供意识觉醒、寻找和申请资源。
·第二层面:教导技巧和知识,并评估案主的权力动态机制,包括各类小组或团体活动。
·第三层面:集体行动,旨在形成集体、参与倡导或进行社会活动。[38]
(三)理论适用范围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赋权已经被应用到很多不同类型的社会工作之中,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健康领域、穷人和无家可归者、儿童和家庭、少数族群、老人、同性恋。[39]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赋权较为适合应用到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如困境青少年、重点青少年等,常见服务以小组、社区活动形式开展。详见第五章第三节、第四节及第六章第二节、第五节的案例。
六 认知行为治疗法
(一)理论简介
认知行为治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将认知治疗原理和行为治疗原理结合一体的一种治疗模式,是行为治疗流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式来纠正不良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及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医学、社会工作等领域。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简称“ABC”理论)、阿伦·贝克(A.Beck)和雷米(Raimy)的认知疗法(简称“CT”理论)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治疗法(简称“CBM”理论)。
(二)理论主要内容
认知行为治疗法的主要内容涉及认知、行为、情绪三者之间的假设、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学习中认知因素和具体的治疗技巧。
认知行为治疗法的基本原则是,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的行为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认知行为治疗法的假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对日常发生的事件进行评估,这样的评估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而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情绪。
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基础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三种理论都强调: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探讨行为习惯、改变的规律;以学习作为核心,研究行为学习的具体机制和条件;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惯中的作用。学习中的行为习惯,需要配套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因素包括:信息加工过程(即信息获取、储存和利用的具体方式和过程);信息系统(即个人的想法、态度、对自己和他人的期待以及个人的经验等);自我表述(即影响自己行为和感受的个人表述方式);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方式(即有效解决和处理困境的思维方式)。
认知行为治疗法的治疗技巧包括个案概念化、合作式的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结构化和心理教育、认知重构,具体有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又称快速脱敏法)、厌恶疗法、模仿、果敢训练、代币管制。[40]
(三)理论适用范围
认知行为治疗法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导和常用评估工具,对于社会工作领域的新手而言比较容易掌握。它通常着眼于解决情绪问题,因为青少年还处于不成熟期,其认知、行为、情绪比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容易改变,该种模式比较适合有助于解决抑郁、低自尊和各种自我挫败模式等问题的青少年。案主必须具备必要的智力水平,并且愿意投入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和分析其自身的思想及行为模式,不太适合患严重精神疾病的青少年。常见服务以个案形式进行开展,也有一些情绪类的主题小组或活动。详见第六章第三节、第五节,第七章第一、二、四节的案例。
七 焦点解决治疗模式
(一)理论简介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又称为短期治疗,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史蒂夫·德·沙泽尔(Steve de Shazer)和妻子,以及一群有多元训练背景的研究人员(包括心理、社工、教育、哲学、医学等)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华基(Milwaukee)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er,BFTC)共同发展起来的。[41]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SFBT已逐步发展成熟,以解决为焦点的解决发展(Solution Development)导向,并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服务、心理康复、公众社会服务、儿童福利、监狱、社区治疗中心、学校和医院等领域。
(二)理论主要内容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基本理念包括:
·“事出并非定有因”;
·“问题症状”同样也具有正向功能;
·不当的解决方法是造成问题的根源;
·个案是自身问题的专家;
·从正向的意义出发;
·骨牌效应;
·“凡事都有例外,有例外就能解决”等。[42]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技术包括以下13项:
·一般化(Normalizing);
·咨商前改变的询问(Pre-Session Change);
·预设性的询问(Presuppositional Question);
·评量询问(Scaling Questions);
·振奋性的鼓舞(Cheerleading);
·赞许(Compliment);
·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First Sign);
·奇迹询问(Miracle Questions);
·关系询问(Relationship Question);
·例外询问(Exception Questions);
·任务/家庭作业(Tasks/Homework);
·Ears询问[引导(Eliciting)、扩展(Amplifying)、巩固(Reinforcing Again)];
·因应询问(Coping Questions)。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流程为:问题描述阶段、发展出设定良好的目标、探索例外、晤谈结束前的回馈、评量个案的进步。[43]
(三)理论适用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咨询对象的不断丰富和多层次化,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重视,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一般性适应问题,比如学习问题、短期心理焦虑问题、焦点解决短期咨询能比较有效和快捷地给予处理。但不适用于情况较为复杂、问题较多、有严重心理障碍的特殊青少年服务。详见第六章第五节、第七章第一节的案例。
八 生涯规划与辅导
(一)理论简介
生涯规划与辅导(Career Plan and Guidance Theory)是指依据一套系统的辅导计划,通过辅导人员的协助,引导个人探究、评判并整合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而开展的活动。这些知识经验包括:对自我的了解、对职业世界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的了解、对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中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的了解、对在工作与休闲中达到成功或自我实现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的了解等。[44]
生涯规划与辅导的前身是职业辅导,最早的提出者是被尊称为“职业指导之父”的帕森斯(Parsons),他于1908年在波士顿设立职业局,把职业指导工作发展为具体组织形态的专门性工作,指导人们不只要找工作,而且要选择职业。[45]后陆续有舒伯(Super)提出生涯发展阶段说,霍兰德(Holland)提出职业人格类型,伍德(Wood)提出生涯选择配合论等。
(二)理论主要内容
Wood的生涯选择配合论是生涯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见图1-1)。生涯规划与辅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自我认识。了解个人的潜能、智力、兴趣、人格特征,并经由适当测试与工作辅导而加深自我了解程度。
·认识工作世界。对工作发展前景、就业与职业训练资源,以及工作机会都能有深刻的认识。
·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能认识工作与职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了解自我等价值体系,在专业辅导下,形成比较正确且符合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观念。
·评估环境因素。对现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以此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和选择。
图1-1 WOOD的“生涯选择配合论”
(三)理论适用范围
生涯规划与辅导是开展青少年就业辅导服务的理论基础之一,针对有就业、职业规划等需求的青少年。特别适用于初中、高中、职中等高年级学生和待业青年、在职青年,不适用于低龄青少年群体。该理论经常被用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小组、青少年职业导航等主题类社区服务项目设计和开展。详见第五章第二节的案例。
九 体验学习法及历奇为本辅导
(一)理论简介
体验式学习法(Experiential Learning)也被称为行为学习法(Action-Learning),最早由剑桥学子提出,最先被英国石油公司采用。体验式学习首先要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泛指个体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新知识、技能、态度与方法的学习过程。[46]体验式学习法的特点有参与者卷入、直接学习、参与者的责任感与体验式学习的灵活运用性等。
历奇为本辅导(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ABC)则是美国历奇计划延续德国教育家韩建德(Kurt Hahn)外展训练精神创立的历奇辅导专有模式。[47]1998年一群热心青少年成长的青年工作者把美国历奇计划(Project Adventure)的历奇为本辅导引入香港,其间香港的刘永权又把ABC推广到澳门及广州,现在成为青少年成长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48]
历奇为本辅导是指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历奇活动,导师循序渐进地介入,让学员处于一个既陌生新奇又充满合作气氛的环境中,将经验整理、升华、转移,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帮助学员成长。[49]历奇为本有历奇活动、野外、个人及小组辅导、经验学习法四个元素,“本”就是以历奇为基础和起点。
(二)理论主要内容
本部分重点讲述历奇为本辅导的内容,包括类型内容和模式内容。历奇为本辅导的活动种类繁多,为配合团体发展历程的阶段,活动会按照互动程度及挑战难度,分成以下7种类型。
·破冰活动(拍手掌、抓手指、拋公仔、起立坐下反应游戏和有西瓜等)。
·打破人际隔膜的活动(照妖镜、猜衣夹、面对面小接触和肓侠听声剑等)。
·信任及同理心活动(信任天梯、信任跌倒、信心飞跃、信心摇篮及信心拋接等)。
·沟通游戏(镜子游戏、有毒废料运送、大脚八、排列出生日期和与绳共舞等)。
·决策及解决困难活动(如阿玛逊河救援、过悬崖、渡河、悬崖运炸药、蜘蛛网、飞越构梁和胜利墙等)。
·社会责任/义务工作(如历奇活动助教、社区义务工作、参加急救训练班等)。
·个人责任/突破自我(如高空挑战网阵、缘绳下降、攀岩、黑夜定向)。
此外,历奇辅导有四个训练模式:“历奇波浪”主要是活动讲解、过程和解说;“野外挑战”着重个人与大自然的挑战;“情感反思”指学员内在反思;“多元创意”包括利用音乐、戏剧、手工艺等多种方法带出重点。
(三)理论适用范围
历奇为本辅导强调体验式学习应用,历奇为本辅导主要在教育类、辅导类、企业组织及员工、康乐活动四大领域有应用。近年来历奇辅导广泛地被社会工作者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服务对象,历奇辅导可以强化团体辅导工作,提升小组辅导成效,尤以青少年及家庭治疗更为有效。例如,利用野外挑战活动(远足、个人独处及攀岩训练)改善边缘青年不良行为;长期营会进行历奇训练,要求青年们自力更生学习耕种、野外求生,使滥用药物的青少年建立自信。此外,还为边缘青少年或滥药者提供历奇活动导师及助教培训课程,让他们有机会成为助教,学以致用,增加自信。[50]在现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可以小组或社区形式服务提供,如小组前的热身游戏、社区定向越野等。无论是体验式学习也好,还是历奇为本辅导也好,都有涉及体能和户外环节,需要社会工作者注意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详见第五章第二节、第五节的案例。
[1]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01页。
[2] 邱服兵等:《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第34页。
[3] 邱服兵等:《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第35页。
[4] 年龄在6~25岁无合理原因不在学、无职业,需要就业帮扶、入学帮助的青少年。
[5] 闲散青少年群体,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流浪乞讨青少年群体,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
[6] 裸条贷款是指在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此种情况多以校园的学生居多,当有借款的青少年诉称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他们借款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消费,有的是为了救急。
[7] 尼特族是NEET在台湾的译音,NEET的全称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地使用于其他国家;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青少年族群。
[8] 陆士帧、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4页。
[9]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03页。
[10] 沈黎:《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困境与伦理抉择——基于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的质性研究》,《社会工作》2012年第2期,第28页。
[11]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10页。
[12]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11页。
[13]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11页。
[14]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11页。
[15]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11页。
[16]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11页。
[17]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11页。
[18]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11页。
[19]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11页。
[20]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12页。
[21]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13页。
[22] 张和清:《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核心议题与实务模式探索——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东南学术》2016年第6期,第58页。
[23] 宋丽玉等:《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4,第6页。
[24] Howe D.,Social Work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Attachment Theory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Macmillan Education UK,1995),p.59.
[25] 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全人乐·乐传人正向心理学实务手册》,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第4页。
[26] (一)感谢与赞美,即多向身边的人表达谢意并常存赞美的心;(二)健康生活,即保持身体健康,多做运动,有充足睡眠及均衡饮食;(三)敬业乐业,即做好本分,发掘生活乐趣,使自己乐在其中;(四)嘉言善意,即多用正面说话鼓励自己及别人,培养积极思想;(五)为善最乐,即主动关心他人的需要,感受“施比受更有福”的快乐和满足;(六)常怀宽厚,即常怀宽恕的心,放下心中担子,平常心看待事情;(七)天伦情话,即多与亲人和朋友倾诉,为自己建立支持网络,有助于面对生活困难。
[27] 〔英〕马尔科姆·派恩(Malcolm Payne):《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冯亚丽、叶鹏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97页。
[28] 〔英〕马尔科姆·派恩(Malcolm Payne)《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冯亚丽、叶鹏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98页。
[29] 刘香东:《美国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刍议》,《教育探索》2009年第1期,第139页。
[30] 常淑敏等:《人类积极发展的资源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21期,第88页。
[31] 〔美〕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第4页。
[32] 〔美〕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第14~19页。
[33] 〔美〕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第19~24页。
[34]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格致出版社,2007,第144页。
[35]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格致出版社,2007,第147页。
[36]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格致出版社,2007,第150~152页。
[37]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格致出版社,2007,第152~154页。
[38]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格致出版社,2007,第149~150页。
[39]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格致出版社,2007,第154页。
[40] 许莉娅:《个案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第199~202页。
[41] 戴艳:《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的理论述评》,《心理科学》,2004年第8期,第1442页。
[42] 戴艳:《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的理论述评》,《心理科学》,2004年第8期,第1443页。
[43] 戴艳:《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的理论述评》,《心理科学》2004年第8期,第1444页。
[44] 张兴瑜:《对国外生涯辅导理论的评述与启示》,《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90页。
[45] 张兴瑜:《对国外生涯辅导理论的评述与启示》,《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90页。
[46] 李文君:《体验式学习理论研究综述》,《教育观察》2012年第6期,第83页。
[47] 杨成:《历奇教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期,第5页。
[48] 刘有权:《历奇为本辅导的理念及反思》,《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14页。
[49] 杨成:《历奇教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第5页、第12页。
[50] 刘有权:《历奇为本辅导的理念及反思》,《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