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陕西省粮食直接补贴主要内容
早在2004年,陕西省就出台了相应的粮食直补方案。陕西省也是响应国家发展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农业发展现状,制定了符合本省农业发展的粮食直补政策。大致也是以保护主产区的农民利益为基础,切实补贴农民种粮,以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维护粮食稳定为目的的。
(一)陕西省粮食直补的内容
(1)粮食直补的范围。根据国家政策以及结合自身情况,在粮食生产的主要地区的28个县之中,对小麦、水稻、玉米这三个种类的粮食发放相应补贴。
(2)粮食直补的计算依据。粮食直补主要是以种植面积为依据的,由乡镇根据有关规定统计实质性种植户的种植面积,并向上级财务部门汇报。
(3)粮食直补的标准。每年的粮食直补标准都是按照以前年度近五年的平均粮价计算的。
(4)粮食直补方式和计算办法。粮食直补都是根据实质性农户种植面积来乘以每单位种植面积的补贴金额来计算的(剔除半年内不能恢复粮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养殖的面积)。
下面以2015年为例,具体介绍陕西省粮食直补政策所包含的内容。
一是统计出直补县粮食具体产量。把2010~2015年粮食的平均收购量确定为直补县享受补贴的商品粮常量。
二是计算出粮食直补金额(按照商品粮数量衡量)。根据以前五年为衡量标准确定的商品粮常量乘以相应的单位补贴标准,进而得出补贴总金额,即2015年粮食直补总金额=以2010~2015年为衡量标准确定的商品粮常量×单位补贴标准。
三是每亩直接补贴金额的确定。针对按种植面积计算来获得粮食直补金额的农户而言,既要确定种植面积,又要按照相关规定,用上级部门划分下来的补贴金总额除以种植面积总数来确定每亩平均补贴标准。
四是计算出粮食直补金额(按照种植面积衡量)。计算方式很简单,就是用每亩平均补贴标准乘以直补县农户的种植面积数,这样就计算出了直补县每户农户应该享有的补贴金额。2015年每户补贴总金额=该农户计税面积数(剔除半年内不能恢复粮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养殖的面积)×该县每亩平均补贴标准。
(5)陕西省粮食直补资金来源。各市的粮食直补金额全部来自本市粮食风险基金,只有当市里的补贴金额遇到调整时,市里没有能力解决粮食直补的所有金额,此时,省财政部门才会适当地替其承担一部分补贴金额。
(6)陕西省粮食直补资金的管理。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所有粮食直补的金额都得经过专户进行接收或发放。
(7)陕西省粮食直补具体实施步骤。陕西省粮食直补的步骤是根据国家粮食直补政策的规定和该省自身实际情况来具体执行的。首先,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要根据乡镇报上来的具体粮食直补户以及粮食直补面积的明细,当然针对上报的实际情况各相关部门还是要进行进一步的实地确认。其次,实地确认之后,再由相关税改部门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够具体地发放补贴资金。
(8)补贴资金的发放办法。资金发放工作通常是由基层政府负责的,财政所承接了上级部门划拨下来的补贴总金额,再根据每户的具体补贴金额进行发放。根据一般情况而言,补贴金的发放需要农民自己携带一些有效证件或资料到指定的地点在指定日期内领取补贴金额,这样能够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防止徇私舞弊现象发生。
(9)粮食直补相关工作经费的来源。粮食直补政策的整个实施流程包含着许多工作,其间包含的宣传费、印刷费、资料费等大都是由各市(县)自己承担的,当然,特殊情况下,省财政部门也会给予适当的补助。
近些年来,陕西省在粮食直补政策这一块工作上也做出了比较大的努力,粮食直补范围不断扩大,补贴标准也逐渐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达到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效果。
首先,粮食直补范围不断扩大。享受粮食直补政策的地区比政策刚实行的初期翻了好几倍,受补贴的粮食数量和种粮面积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户享受到了粮食直补的优惠政策。
其次,粮食直补标准不断提高。粮食直补标准随着各省份生产总值的提高又与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发展计划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补贴的相应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最后,规范了补贴资金发放的要求。粮食直补资金何时、怎样才能全额到达自己手中,是许多农户切实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消除农民对领取补贴金额的顾虑,相关部门从开始统计到发放的具体时间都在相应地点进行了公示,有些地点还会配备专门的答疑人员。针对补贴资金的发放还向相应发放人员提出了“五到户”和“五不准”的要求,工作人员不能凭借个人臆断就决定补贴金的发放与否,更不能占用补贴金额进行私用,相关监督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
(二)陕西省农资综合补贴内容
根据前文相关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是针对农民种粮前期的化肥、柴油等的补贴,是为了降低农民种植成本而制定的。陕西省也在解读国家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基础之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本省农资综合补贴标准以及执行程序,进而来维护省内农民利益、保证粮食安全、维护粮食产业稳定发展。以下就是陕西省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详细实施办法。
1.确定省农资综合直补范围以及补贴方式
陕西省根据国家对于农资综合补贴内容的定义,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范围规定为全省范围内的种粮农民。
农资综合补贴方式就是按照农民实质性种植面积来确定的。例如,2015年的农资综合补贴面积就是以2015年该省农民实质性种植面积来计量的,当然其中仍然要剔除掉一些不符合补贴政策规定的耕地面积。
2.陕西省农资综合直补计算方式与发放原则
陕西省综合直补的执行一直都坚持“综合算账、突出重点,一次发放、直补粮农”的原则。具体解释如下。
(1)省相关部门应该着眼于整体,在充分考虑陕西省的农用柴油量、农民种粮面积、粮食产量、粮食收购量等因素后,根据具体的补贴标准来测算各个补贴资料的价格,这样就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一些变量因素,更好地监督政策的执行。当然,还要突出重点,在根据上述观点计算补贴资金时,要与上级部门强调的重点产粮区情况相结合。
(2)省财政厅应该根据国家的要求为农资综合直补设立专门的补贴账户,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划拨相应的直补金额到各市的专门农资直补账户,层层拨款到专门账户。最后,由基层财政部门发放到农民手中的农资综合直补专门账户中去,农民自行领取。在执行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部门人员应意识到该项补贴资金的重要性,切不可随意将该项资金留作自用资金,以损害农民甚至是集体的利益来满足自身利益。
3.陕西省农资综合直补资金的计算依据与标准
(1)补贴计算依据。农资综合直补是由化肥、柴油、种子、农机不同部分组成的,因此计算时也应该单独计量。化肥、柴油、种子根据每亩使用的平均使用量来衡量,而农机则是根据各市的种粮面积以及粮食产量来衡量,最后采用平均加权法来计算。
(2)具体农资综合补贴标准。陕西省内农资综合补贴实施的是差异化标准政策,因为陕西省南部、北部、中部地区种粮具体情况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据有关资料统计,陕北的每亩补贴金额相对较低,但是户均总有种粮面积较多,因此换算下来,每户得到的补贴金额较多;而陕南是陕西省的粮食主产区,补贴标准更高一些,人均拥有种植面积也较多,因此是三个地区中每户获得的补贴金额最多的地区。相比较陕北和陕南两个地区而言,关中地区每户获得的补贴金额就相对较低一些,这也是其补贴标准适中,但人均拥有种植面积少造成的。这种分区域实行补贴政策,更好地促进了粮食主产区的发展,兼顾了非主产区的利益。
4.陕西省农资综合直补资金的发放流程和方式
(1)农资综合直补是有专门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管理的标准的。农资综合直补从粮食风险基金中获得补贴金额,省财政部门根据先前上报的并通过国家审核的农资综合补贴金额划拨到市财政部门,市里也设有基金专户进行管理,市里面再根据具体情况下放到各个县财政部门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中逐级进行划拨,最后由基层财政部门发放给具体享受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农户。
(2)在整个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就是要正式通知农民,而且要在通知中明确表明综合直补资金的金额、标准等明细。
陕西省在实施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时,在不同的市(县)采取了差异化的补贴标准,但差异并不大。陕西省的整体补贴力度却小于粮食主产区的省(市),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家在制定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时就明确表示了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力度要较其他地方的力度大,以达到鼓励更多农民投入生产更多优质的粮食之中去,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产量,促进地区农业发展的要求。另外,陕西省又属于粮食产销平衡省份,非粮食主产区自然补贴力度就会较小。从补贴标准来看,关中、陕南亩均补贴都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陕北亩均补贴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关中和陕南地区补贴标准有一定差距,但由于其人均种粮面积大,人均补贴仍为全省最高。
(三)陕西省农机具购置补贴内容
根据《陕西省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农机具购置补贴的主要内容如下。
1.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地区及补贴资金使用情况
(1)享有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地区。基本上所有省内的农业县城都享有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2)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省里相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接收到的补贴金额,并结合地方种植面积、粮食作物的特点以及对特定农机具的需求,最终确定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总额,然后将资金计划直接下放到各个市(区)农机主管部门。
市(区)农机具主管部门同财政部门结合本区具体耕地情况和农机具使用情况,负责向管辖区发放资金使用计划,年度内可结合补贴资金实施的实际调配余缺,并报省农机局、省财政厅备案。省农机局、省财政厅核实上报的资金使用计划是否合理,然后结合整个陕西省的综合情况,拟定资金使用计划,在出台正式使用计划之前,可根据具体情况变动加以调整,这样就可以保证资金使用计划的完整性。
2.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
(1)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的确定。陕西省农机具购置补贴品种大致与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品种相一致,结合当地发展需求的特点,具体确定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品种,实行分类补贴。省内重点发展的粮油农作物实行全程机械化,果、畜、菜、茶等优势特色产品实行特定机械化流程。2015年,陕西省也对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具体范围和品种进行了详细公示。
在分类补贴过程中,对于农机具的种类选择,根据补贴金额的配比与不同的购机需求相结合的要求,又可具体确定补贴农机具种类为深松机、玉米收获机、粮食烘干机等一类重点品。对于果、菜等需要保鲜储存的产品而言,陕西省积极整合简易保鲜储藏设备补贴资金,重点支持千吨以上库群建设,形成聚集效应。
除了省里规定的农机具购置补贴品种之外,各地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与需求,向上级汇报所需农机具购置补贴品种,上级部门又会根据具体核实情况来确定是否给予该品种农机具购置补贴。这样上下结合起来更能够合理地确定各农机具购置补贴品种,更好地促进地方农业的发展,进而增强农业实力。
(2)符合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的资源。农机具购置补贴品种确定后,并不是所有该类型的产品都可以加入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之中,陕西省相关部门会选择优质的资源品种,来具体规定哪种农机具可以实施该政策。通常被选中的农机具都是已经经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且符合标准的,那些未经专业部门鉴定的农机具不能够纳入补贴名单。相关厂商在提供农机具购置补贴申请的同时就要将专业部门的鉴定证明提交给地方农业部门,农业部门的员工经过核实再确定是否将该项农机具纳入补贴范围内。当然,农户在选择农机具时,要分清所选农机具是否在补贴名单中,否则就要承担失去农机具购置补贴优惠的后果。
(3)确定补贴标准。对于全国通用类的农机具购置补贴产品,陕西省就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同一类型和档次的品种实施定额补贴,而对于那些依据当地发展申请的非通用类农机具,则在不超过规定的最高补贴金额下,根据具体情况由省相关部门测算补贴金额。
3.农机具购置补贴对象和经销企业
(1)补贴对象。陕西省在确定农机具购置补贴对象的时候,也是根据国家对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确定的。补贴对象就是陕西省内实质性种粮、养殖等农户个人或生产经营组织。补贴对象基本涵盖了整个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或组织,对于促进省内农业全面、全方位发展起到激励作用。
根据具体情况,陕西省对于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办理发放也是有特定先后顺序的,符合规定中能够优先办理补贴的农户个人或者单位,可以优先办理补贴。具体哪些农户和组织符合优先补贴的政策,陕西省相关部门会具体制定符合标准的一些条件,相关农户或组织可自行查阅自己是否符合该标准,进而可以了解自身补贴的优先排序情况。
针对个人而言,享有补贴政策的农机具申请数量一年内不得超过2台套(2台主机和6台作业机具),针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原则上则规定不得超过6台套(6台主机和18台作业机具)。陕西省除了对于农机具数量的申请有限制之外,对于补贴金额的享有也设有严格的限额制度,通常而言,无论是个人还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其申请的金额都不能超过省里规定的最高补贴金额。如果超过最高限额,则由相关部门审核,决定是否增加金额。
另外,虽然省里规定了具体的农机具购置补贴品种,农户个人或生产经营组织仍然有权利自主选择农机具的品种,可以自主选择获取该农机具的渠道,当然,根据权责一致原则,购买农机具所享有的风险由购买的农户个人或生产经营组织自行承担。
(2)确定经销企业。确定了农机具具体补贴品种明细后,对于选择合作的经销企业,陕西省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农机具生产企业除了保证签约的农机具质量外,还要自主选择经销企业,并向全社会公众公布消息,让相关个人和生产经营组织了解该信息,进而到符合规定的经销企业中购买相应农机具。对于经销企业而言,不得欺瞒买主,应本着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切实将享有补贴政策的农机具卖给买主。为了监督规范经销企业的经营行为,陕西省规定农机具生产企业享有向经销企业做好相应的培训、监督等义务,对于那些违法行为,也制定了相应的处罚制度。陕西省对经销企业的严格控制,从源头上推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顺利实施。
(四)陕西省良种补贴内容
国家大力推行良种补贴政策是为了普及良种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了响应此政策,陕西省也根据国家要求针对本省内良种补贴政策规定了具体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1)良种补贴对象及范围。省相关文件规定,对于那些购买良种的农户进行良种补贴,这里的良种是指当地主产品种。良种补贴的范围与粮食直补政策的补贴范围大致相同,就是针对全省范围内的粮食生产区,尤以主产区为重点。近些年来,陕西省规定的良种补贴范围逐渐扩大,由原来2004年规定的只在12个试点县实行良种补贴政策到2015年基本上涵盖了所有所辖县,补贴力度也逐渐加大。良种补贴政策范围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策激励了更多的农户选择优良品种,良种普及率大大提高。
(2)良种补贴标准的确定。陕西省良种补贴的标准是根据农户购买的良种数量和每公斤良种的价格之积来计算的。农户购买的良种数量也要与当地具体的种植面积来确定,省农业厅会根据上报的种植面积进行核实,并根据核实的结果来下达具体的补贴面积。良种补贴的标准也呈现出了递增的趋势,陕西省农业产量大大增加,农户收入也随之增加。
(3)良种培育。良种补贴政策能否达到预设效果与良种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陕西省对于良种的培育工作十分重视,省发改委对于“小麦”三田政策十分推崇。该项目的建设计划列入了省发改委的工作行程之上,以市为单位,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并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省发改委、财政部门监督资金使用,切实做好良种培育工作。
陕西省在2012年又开始实行了粮食直补与农资综合直补的调整政策,此次调整针对发放程序做了规定,决定将两项补贴同时发放,也就是现在的“粮食综合补贴”政策,该政策的实行也依然延续了传统,根据陕西省不同的区域特色,来制定有关的补贴范围、补贴品种以及补贴标准。陕北、陕南与关中三个地方由于影响其种植的因素有所不同,所以就利用差异分析法,按照不同的影响因素来区分各地的标准。2015年的数据显示,陕北每亩补贴金额为56元,关中的每亩补贴金额为81元,陕南的每亩补贴金额为72元,陕西省财政部门表示这一标准在近几年可能不会发生改变。分区域实行补贴标准符合陕西省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决定,更有利于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五)陕西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
陕西省当时出台了相关方案,决定2016年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三项补贴”政策,该项政策在陕西省内实行涵盖粮食补贴政策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将全方位地让当地农民享受到种粮带来的补贴优惠,进而能够更好地推动当地农业改革力度,推动农业规模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现代化农业发展。
该项政策是依据“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的原则来进行执行的,因此更多的农户愿意承包土地种植粮食,这样就会带动大规模种植经济的发展。而规模经济自身所带有的能够降低中间成本、简化种植操作环节等特征,使得农民的实际每亩收入呈现上涨趋势。对于农用机械方面的补贴又可以督促相关厂商开发机械化效率更高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在这其中国家也会对于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给予贷款优先优惠的政策,鼓励创新。除了上述优惠项目,该项补贴政策还涉及了许多其他优惠项目,不再一一赘述。总而言之,“三项补贴”政策是对现有粮食补贴政策的精细化与完善,更好地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也确实能够带动陕西省整体农业实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