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激发内生脱贫动力的实践
各地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目标,持续探索、积累了不少摆脱精神贫困的好路径和好方法。以下案例,从七个方面展现了各地激发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尽管每个案例侧重着力点不尽相同,但贯穿这些成功做法的始终是内外结合,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
(一)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案例:“党建+”驱动扶贫“内生动力”
富裕原因可能相似,贫困原因却不拘一格:或缺少劳力,或因病返贫,或天灾人祸……针对扶贫对象不同情况,建瓯市坚持党建引领,实施“精准滴灌”,为各贫困村“量身定制”扶贫规划、确定扶贫项目,切实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扶贫开发的动力,形成“支部带富、党员创富、群众致富”的党建扶贫新格局。从搭建服务平台入手,建瓯市创新党建扶贫工作模式,探索建立“党建+”模式。
1.“党建+产业”,增强发展动力
建瓯市注重发挥党支部在产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实现产业发展到哪里,党支部就建到哪里。大力推行“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支部+集体经济”“支部+电商”的党群共富机制,引导村集体把土地、山林等资源,通过转让、租赁、参股等形式转化为“红色股本”,鼓励农民通过流转山林、土地等方式参与经营分红或务工增收,促进贫困村早出列、贫困户早脱贫。
2.“党建+能人”,增强发展引力
建瓯市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能人在致富、帮富、带富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实施“红色细胞”工程,通过创建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开展“三定三帮”(定片、定人、定责,帮群众解决困难、帮群众代办事项、帮群众致富增收)活动,帮助贫困户找穷因、寻良方、挖穷根。
3.“党建+金融”,增强发展活力
建瓯市积极筹措扶贫小额信贷1121万元,由绿瓯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运作,启动扶贫小额贷款和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两个平台的建设。东峰镇井歧村党支部在培育和发展雷竹产业的过程中,采取“支部协调、五户联保、统贷统还、分散使用”金融扶贫创新推动计划,向银行低息贷款560多万元,确保想种竹的农户干得下去、有钱赚。贫困户陈国华通过种植20多亩雷竹,年收入达10多万元,一举脱贫致富。
4.“党建+项目”,增强发展助力
建瓯市坚持把群众致富需求与党建项目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党员脱贫专项帮扶、就业全程帮扶、“双技”培训帮扶、无住房解困帮扶“三项帮扶计划”,实现困难群众困有所助。
建瓯市的“党建+”还在进一步探索扩大。此举有效激发了扶贫内生动力,实现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相融互动,互利共赢。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党建工作也是生产力,只有把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好,选好带头人,找对路子,才能为农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
案例启示: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共同奔小康,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人间奇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创造出来,只有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创造出来。福建省建瓯市通过抓党建促脱贫的实践证明,村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领导核心。有了这个核心,群众脱贫路上也就有了主心骨、领路人。“党建+”的模式,着力点是发展能力,起作用的机理正是“三维资本”的协同。
(二)创新激励激发内生动力
案例:奖补结合促脱贫 激发群众脱贫内在动力
缺资金、缺技术、不敢作为和不想作为,是贫困群众脱贫普遍存在的几大障碍。2017年,汉中略阳县积极推动“扶志+扶智”工作,从贫困群众最关心,也最能体现他们现实利益的角度出发,推出了因地制宜的产业奖补政策,从而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为进一步调动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的积极性,从2017年9月起,略阳县采取奖补结合、资金到户的方法,按照每户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分三个年度对全县132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进行补助和奖励。具体实施中,主要分三个类别进行扶持和管理。
补助方面:第一类是对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每户补助资金总额不超过1万元,分三年兑付到户,原则上第一年补助5000元,第二年补助3000元,第三年补助2000元。第二类是对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发展家庭经济的贫困户,每户补助金额不超过1万元,原则上按照4000元、3000元、3000元的标准,分三次兑付。第三类是对务工的贫困户,年度补助资金按当年务工收入的15%计算,连续补助三年,每户补助金额不超过1万元。而对同一贫困户,既发展种养业,又发展家庭经济或者外出务工的,规定可以按类别叠加补助,但每类补助不得突破该类补助标准的上限。
奖励方面:①对发展特色种养业,年度销售收入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贫困户,连续三年按照销售收入的10%予以奖励,每年度最高奖励不超过1000元。②对发展家庭经济,年度经营收入累计达到1万元以上的贫困户,连续三年按照经营收入的10%予以奖励,每年度最高奖励不超过2000元。③对务工收入年度累计达到1.5万元以上的贫困户,连续三年按照务工收入的10%予以奖励,每年度最高奖励不超过2000元。
略阳县扶贫办主任:“我们这样做,主要解决了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持续发展产业,这是个核心。原来只是对种养殖业进行补助,对别的不进行补助,而且是一次性的,一次性补助很有可能造成贫困户第二年发展产业方面缺资金、缺扶持,有可能返贫的风险。第二,我们这样做,既补助规模,又奖励效益,就壮大了我们的自主产业,我们在补助的时候,是有选择性的,是要发展我们县上的特色产业。第三,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成为我们扶志的一种手段。”
笔者了解到,按照产业奖补政策,那些发展产业规模越大、类别越多的贫困户,得到的补助和奖励就越多,脱贫致富的动力就越强。
如今,在重奖实补产业政策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在推出奖补政策的同时,略阳县还在保障政策执行、防止漏洞的机制上进行了设计。主要做到“三严”:一是严格产业核查核算标准,对全县主推的19类特色种养业和3类家庭经营项目,以及外出打工,都规定了清晰明了的核查验收指标和补助标准;二是严格验收程序和资料,要求贫困户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印证资料和签字证明,并且实行村镇两级验收核查和公示;三是严格处罚弄虚作假现象,依法依规进行追责、惩处。
案例启示:激发内生动力关键在“激发”二字,“晓之以义”与“动之以利”同样重要。略阳从贫困群众最关心,也最能体现他们现实利益的角度出发,推出了因地制宜的产业奖补政策,从而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科学设置奖励梯度,做到干多补多增干劲,干好奖好促效益,有效解决了大锅饭的弊端,从而在产业扶贫中将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有机结合。略阳对产业脱贫实行补助和奖励,较好地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的问题,帮助他们迈出了脱贫致富的步伐,而且树立了勤劳致富光荣的鲜明导向,实现了群众内生动力与产业脱贫的共同促进。
(三)更新观念激发内生动力
案例:办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提升脱贫内动力
2017年4月,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成立首家脱贫攻坚讲习所,切实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脱贫技能。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新时代的农民讲习所,要赋予它新的内涵,这是创新。罗飞扬就是纳雍县脱贫攻坚讲习所的一名专职讲师,拥有刺绣和织麻“绝活”,通过63场授课指导了很多苗族妇女重拾传统刺绣手艺并加入昆寨乡小花苗服饰蜡染刺绣加工厂工作,现人均月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
毕节市兴办“讲习所”已有一整套规范的做法:一是要达到“五有标准”,即有场地、有机构、有师资、有标识、有资料;二是要确保拓展讲习主体市(州)、县(区)、乡(镇)、村(社区)的联动,主体包括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高校、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各类先进模范人物、文化和传统工艺传承人,以及推动脱贫攻坚的“土专家”“田秀才”“乡贤榜样”等;三是把讲习内容“菜单化”,做到“六讲六干”,即“讲思想、干有方向”“讲感恩、干有激情”“讲政策、干有思路”“讲技术、干有本领”“讲比武、干有榜样”“讲道德、干有精神”;四是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按照新时代农民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结合不同层次群体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和语言习惯等特点,分类讲习、因人施教,并采取“课堂式大集中、互动式小分散”的方式,在田间地头、居民院落、园区工地等场所,通过院坝会、板凳会、座谈交流、“新媒体讲习”等多种形式开展讲习,还把专业术语通俗化,让群众易于接受。
“讲习所”的创办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动了产业扶贫发展。截至2017年11月,毕节市共成立脱贫攻坚讲习所2989个,开展培训1万多场,培训干部群众100万余人次,并通过多种讲习方式,助力产业扶贫挑起脱贫攻坚“大梁”。在宗岭镇坪箐村已经成立16个专业合作社,有490名村民加入,链接了全村76户208名精准扶贫户,发展了苏州大白鹅、根雕、八月瓜等产业,极大地提升了贫困村民的脱贫技能,促进了其思想观念的转变。
案例启示:从毕节市兴办“讲习所”的案例中,我们深刻感觉到,办好讲习所是摆脱精神贫困的重要手段,其宝贵经验值得推广。第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它所具有的政治性、系统性、战略性与参与性等新特征,讲习所将存在于整个新时代,极大地有利于深度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第二,坚持党的领导,充分释放“讲习所”的功能和作用,将其打造成为新时代执政的基层抓手、提升扶贫机构运转效率的支撑、干部转变作风的途径、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举措;第三,一切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同困难群众商量,健全完善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强化组织机构、任务分工、载体整合、师资力量及其配备等一系列工作;第四,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打造县乡村“讲习所”三级纵向联动,做到村级全覆盖,讲习内容多层次、多领域、实用性强,讲习方式多样化,持之以恒、求真务实,切实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四)提高技能激发内生动力
案例:“周末学堂”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山西省阳曲县于2016年5月创造性地搭建“周末学堂”平台,践行了先富“脑袋”再富“口袋”、再出“学堂”搞创收的想法,激发起全县干部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脱贫主动性,城东路社区居民李素珍就是受益群众之一。每堂课她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占座,说:“现在每月上课的居民很多,大家都是抢着学,尽可能多参加,很有启发。”
通过大量实践探索,“周末学堂”已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的做法:一是“全覆盖+常态化”,在原有道德讲堂、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活动室的基础上,确定场地,悬挂牌匾,配备必需的学习设施,并覆盖全县各乡镇、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村,以及所有干部群众;二是“规定内容+干群需要+正能量教育”,设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规党章、村规民约、家风家教等为基本框架的培训内容体系,并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群众提前征集和推荐教学内容;三是“送学下乡+典型引领”,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送学下乡”,农业专家和乡村农业技术带头人走进田间地头,形式多样,并评选典型事迹激励困难群众自强上进。
阳曲县“周末学堂”成效显著,受益的困难群众较多,积极推动了产业扶贫。据统计,一年来参学的党员干部6600余人,群众参与89000余人,送学下乡225人次,使2000余名困难群众找到新的创业就业门路。尤其是在攻克产业脱贫资金短缺的掣肘方面,专门开展“五位一体”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培训,组织120人深入全县117个村,5470户贫困户,12137名贫困人口中帮助其提高认识。目前,已发放贷款5183万元,1046户贫困户受益,占任务数4800万元的108%。
案例启示:从阳曲县的精神扶贫案例中,我们获得了四点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一,要找准凝聚民心的点,设立“周末学堂”的核心理念,做足宣传工作。“周末学堂”致力于讲解惠民政策、宣传先进典型、传承中华美德、增强致富本领,就是贯彻了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浓厚的氛围熏陶人、以生动的事迹教育人、以科学的技术富裕人”,在宣传工作中,抓住了民心,坚定了信心。第二,坚持党的领导,发扬务实肯干的作风,打造好讲授工作的各个环节。办好“周末学堂”需要坚持在县委、乡镇党委以及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民主决策中推进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踏实勤勉,在方案谋划、制定、评定以及表彰等各环节中细化管理工作。第三,坚持同群众商量,加大协商力度,把各方面力量动员、组织起来。“周末学堂”的课程设置做到提前印发培训需求调查表,充分征求群众关注的精准扶贫问题,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居民提前推荐,每一步工作都在绝大多数贫困群众同意的基础上实施,有利于集结各方力量,使其成为全县党员干部制度化、常态化学习的载体和平台。第四,设置多学科、多领域、实用性的讲授内容,课堂形式多样化。“周末学堂”的讲授内容要紧贴形势政策、地方特色,强化政治理论、县情乡情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加大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比重,运用励志故事和邻里脱贫事迹进行宣传和讲解。
(五)发展促进激发内生动力
案例:“支部+电商”点亮脱贫精气神
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近年来,宿迁借乘“互联网+”东风,积极探索,通过推行“支部+电商”等多种形式,强化政治引领,完善服务功能,初步探索出一条增强内生动力,摆脱精神贫困的路径。
开展“一村一品一店”,搞活党群服务中心。在薄弱村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开设电商代购代销点服务点帮助群众开发“一村一品一店”,实现买全国、卖全国。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延伸为宣传、培训、策划、示范、物流五个功能。
支部引领促增收,自律诚信成典范。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堡垒作用,通过在“三会一课”中间穿插开展电商培训,技术指导,引导村民触网上线,主动当起了电商发展的“红色引擎”。引导合作社、龙头企业利用电商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增收。创建行业协会党支部,通过确定“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价格、统一物流”的行业规范,引导组团发展。促规范,讲诚信,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例如,宿豫区大兴镇喜糖盒协会成立党支部,吸纳全镇35户喜糖盒网点加盟,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产品质量、资源配置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使喜糖盒销量占淘宝网同类产品的90%。
“红色电商”示范干,党员形象网上升。全市实施农村红色电商“321”培养计划,将农村电商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电商和“红色电商达人”。全市4.2万家网店中,1/5由党员户和入党积极分子户开办,销售份额超过40%,涌现出一大批依法诚信经营,主动帮贫带困的党员示范户。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曾以垃圾回收为主业,在产业转型的形势下村书记李军带领全村发展电商,群众从怕到干,网店从无到有,短短几年,全村有519户从事电商,年销售突破4.5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宿豫区大兴镇大学生村官不仅自身带头创办淘宝网店,还把一名信访“难缠户”发展成“电商户”,既化解了村里多年的信访难题,也帮助上访人解决了后顾之忧。
宿迁通过“支部+电商扶贫”成功完成了由“土地掘金”向“网上掘金”的转变,激发了百姓的内生动力,扭转了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了干群、党群关系和谐发展。在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的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诚信意识和品牌意识。
案例启示:宿迁以“支部+电商”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加强基层党建、助力精神脱贫的新路子,其经验可资借鉴。它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精神扶贫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相统一,激发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自觉性。同时找准党建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和突破口,坚定贫困群众“我能脱贫”的信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济落后、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是很多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贫困的根源,应通过信息化手段,使贫困地区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帮助贫困群众开阔眼界、拓宽发展思路。宿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以“支部+电商”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加强基层党建、助力精神脱贫的新路子,实现了贫困地区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互通,不仅转化了贫困群众的发展理念,改变了其发展方式,同时有利于塑造农民的现代性。
(六)典型带动激发内生动力
案例:多措并举攻克精神贫困
脱贫攻坚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觉“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川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在社会制度“一步千年”同陈规陋习“根深蒂固”共存互斥大背景下,坚持将精神扶贫作为提升扶贫成效和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的良方,探索走出了多措并举攻克精神贫困的新路子。
一是深化精神扶贫,踏上励志崛起新征程。峨边制发了移风易俗三年攻坚计划,全面开展卫生文明、勤俭创业、遵法守约“三大行动”,实施思想先导、基础设施、社会治理“三大工程”,强化组织、制度、经费“三个保障”;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我的脱贫路”活动,通过典型贫困群众代表的集中宣讲,以说帮扶、说变化、说未来、说感恩等为主要内容,采取对下说、对外说、相互说等形式讲述脱贫心路历程,营造励志感恩奋进、脱贫示范引领的良好氛围。
二是摒弃陈规陋习,培育现代文明新风尚。创新建立“双高”(高聘金、高礼金)治理工作考核、约谈和管理运行“三个机制”,引导群众从简办理“红白事”,“因婚致贫”“因丧返贫”现象得以有效遏制;巩固深化“德古”依法调解制度,建立健全“德古”纠纷排查调处、督查督办等7项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联万家”活动,凡群众办“红白事”,县、乡、村联户干部第一时间“赶人情”,主动把群众当“亲人”,把民生当“家事”。
三是创新宣传载体,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创新开展“千名干部大走访大宣讲”活动,县级领导主动挂帅,“五个一”帮扶力量和县、乡干部全员出动。结合彝区、山区实际,创新采取流动与固定相结合、需求与技能相结合等形式,办好、办实、办活“农民夜校”,让“农民夜校”成为彝区提升素能、带动发展、培育新风的好平台;深入开展“峨边好干部”“五星家庭”等评选活动,传递正能量。
四是挖掘传统民俗,滋养群众精神大世界。创新组建“文化大篷车”,围绕新风倡树,精心挖掘编排文艺节目,深入贫困村开展集中巡回演出,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潜移默化地将爱党爱国、诚实守信、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等新风吹进了贫困群众心中;深入挖掘自然风光和彝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创新打造五渡镇至黑竹沟镇沿线100余公里的“脱贫攻坚—民俗风情文化长廊”和民俗风情街,推进民族特色文化与生态旅游开发互动发展。
峨边精神扶贫的大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切实补齐了彝区“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短板,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自强不息、自我脱贫意识,有力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全社会凝心聚力奋战攻坚的正能量得到有效传递,让“彝族美神”勤劳美丽、善良坚贞的精神品质焕发出全新时代风采。
案例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多渠道,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四川省乐山市将精神扶贫作为提升扶贫成效和提高群众获得感的良方,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觉“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通过推进移风易俗、创新宣传载体、挖掘传统民俗、传递正能量等方式营造了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了群众在精神上摆脱贫困。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推进民族特色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使传统民俗焕发出全新时代风采,对其他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也极具借鉴意义。
(七)综合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案例:多维“精神扶贫”破解五大脱贫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红水河畔,大好合山。合山市曾经产煤量占广西的1/4,随着煤炭资源日益消耗,2009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2年在广西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被列为享受国家级贫困县待遇的县(市、区)。近年来,合山市积极探索精神扶贫新思路,从思想、志气、信心、心灵、智力等方面实施精神扶贫,破解了不想脱贫、不敢脱贫、不能脱贫、不会脱贫、不望脱贫五大难题。
实施“思想扶贫”,破解“不想脱贫”难题。全市成立“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队党委,组建以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结对帮扶干部为主体的扶贫骨干队伍,进村入户进行动员、宣讲、教育。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贴心帮扶方式,由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联系,解决或化解群众思想认识问题。
实施“志气扶贫”,破解“不敢脱贫”难题。在全国率先实施“脱贫争先工程”,从宣传引导、励志教育、典型引路入手,采取“线上+线下”“纸媒+电媒”等方式,以身边的致富典型感动人、以身边故事鼓舞人、以贫困党员比学赶超争先摘帽带动人。着力破解部分贫困群众目标不清、志气不足导致的“不敢脱贫”等问题,激发贫困户脱贫斗志。
实施“信心扶贫”,破解“不能脱贫”难题。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提振信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信用评级授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2016年,该市共有1311户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6014万元,贫困户贷款率达82%。出台政府无偿资金注入政策,为贫困户提供1万元/户的扶持资金,将其作为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的股金,贫困户据此每年分红获利。鼓励村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办、引办合作社,拓宽贫困群众收入来源、稳定贫困村集体经济。
实施“心灵扶贫”,破解“不望脱贫”难题。因学因病致贫是合山市贫困人口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合山市组建党员志愿先锋队,实施阳光助残、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行动。组建教育扶助工作队,针对贫困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发放助学金、免除学费。组建医疗志愿服务队,送医送药,提供医疗救助、心理疏导。
实施“智力扶贫”,破解“不会脱贫”难题。合山市围绕就业、产业、创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个性化技术指导、服务自主创业培训,2015年以来使13000多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和创业,智力扶贫成了贫困户增收、稳定脱贫的主要渠道。
2016年,合山市成为广西首批脱贫摘帽的4个县(市、区)之一,共有2481户贫困户,8997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合山在广西21个区级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位居第一。“会脱贫、要脱贫、敢脱贫、争脱贫”成为合山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神常态和共同追求。2017年,合山市按照“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对脱贫户进行扶持,进一步巩固全市脱贫摘帽成效。
案例启示:合山走出了一条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精神扶贫的新模式,有三点启示。一是精神贫困的成因复杂多样,要从多种维度考虑精神贫困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群体,找出致贫原因,打出政策组合拳。二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将党建资源转化为扶贫优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思想教育优势。各级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要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调动行业、社会多方面力量,形成人人参与脱贫攻坚的合力。三是已经脱贫的贫困县要继续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注重物质扶贫向精神扶贫转变,调动群众的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确保脱贫退出稳定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