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全鉴(典藏诵读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尧典

【题解】

尧,名放勋,相传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乃“五帝”之一。典是记载古代典制的一种文体。

《书序》中写道:“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尧典》中主要记载了尧在当时的一些情况,其中包括尧的品行、功绩等,也记录了一些当时的制度与社会发展情况,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为在文章开始便有“曰若稽古”这样的话,清楚地阐明了这篇文章乃是后人之作,并非当时所写,具体成书时间已经无法考证,通常认为是周初到秦汉年间成书。

【原文】

曰若稽古,帝尧[1]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2],允恭克让[3],光被四表[4],格于上下[5]。克明俊德[6],以亲九族[7]。九族既睦,平章百姓[8]。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注释】

[1]曰若稽古:史官用来追忆前人事迹的开头用语。

[2]钦明文思安安:均是对尧美德的称赞之语。蔡沈在《书集传》中解释说:“钦,恭敬也。明,通明也。敬体而明用也。文,文章也。思,意思也。文著见而思深远也。”安安:现在写为“晏晏”,形容宽容、温和的样子。

[3]允恭克让:诚实、恭谨又懂得谦让。

[4]光被四表:(尧的盛名)远播四方。光:现写为“横”“广”,是充满的意思。

[5]格于上下:充满于天地之间。

[6]克明俊德:指尧能够发扬自己的盛德。

[7]九族:很多的氏族。九:这里是虚数。

[8]平章百姓:辨明各个氏族的首领。平:现写为“便”,经传通写为“辨”,分辨的意思。章:这里指百官。

【译文】

【引文】考查古事,帝尧名为放勋,他为人恭敬、通晓事理,而且风度文雅,思虑深远,宽厚温和,他诚实、恭谨又懂得谦让,盛名早已传播四方,充满于天地之间。他能够发扬大德,让各氏族之间相互亲近。家族之间和睦之后,又能够清楚地辨明各个氏族的首领。辨明完各个氏族的首领,又能够协助他们处理职守;百官和谐了,进而团结联合各个部落,天下百姓也就变得和谐亲善,风俗也开始变得淳朴了。

【原文】

乃命羲和[1],钦若昊天[2],历象日月星辰[3],敬授民时[4]。

【注释】

[1]命:任命。羲和:传说中太阳女神的名字,这里指主要负责管理天文历象的官员羲氏、和氏。

[2]钦若昊(hào)天:恭敬地参照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转现象来解读它。钦:敬。昊天:广阔的天空。

[3]历象:天地运转现象。辰:这里专指分辨季节的标准星相。

[4]敬授民时:将观测天文现象所总结出来的时令情况告知百姓,以便于农耕。

【译文】

【引文】于是任命了羲氏、和氏,让他们按照天文现象来总结出相关历法,将总结出来的时令情况告知百姓,以便于农耕。

【原文】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1],寅宾出日[2],平秩东作[3]。日中、星鸟[4],以殷仲春[5]。厥民析,鸟兽孳尾[6]。

【注释】

[1]嵎(yú)夷:这里指的是东方极远的地方。旸(yáng)谷:传说中太阳从这里出来。

[2]寅宾出日:殷商时期,“出日”“入日”都有专门的祭礼。寅宾这里可以理解为“迎接”。

[3]平秩:让其有秩序。东作:指的是春天的农事。这里的“东、南、西、北”分别代指春、夏、秋、冬。

[4]日中:白天与夜晚一样长,指的是春分。星:中星,傍晚在南方天空位于正中的星,这里所说的鸟,是古代对一颗恒星的命名,是春分的标准星。

[5]殷仲春:定下春分戒灵。殷:是端正,让……正的意思。仲春:指的是春分所在的月份,即二月。

[6]厥民析,鸟兽孳(zī)尾:这里的文义难以解析。有专家推断,此处乃是《尧典》作者误解,将古时四方的神名、风名原始深化资料进行改造,造就了此文,以致意义荒诞。

【译文】

【引文】分别任用了羲仲,让其在遥远的东方叫作旸谷的日出之地对日出进行祭祀,并让春天的农事活动能够按照程序进行。春分时节,鸟星位于天空正中,可以凭此确定时令了。这时天气温和,百姓分散在田地里劳作,鸟兽还在繁殖。

【原文】

申命羲叔,宅南交[1],平秩南讹[2],敬致[3]。日永,星火[4],以正仲夏。厥民因[5],鸟兽希革[6]。

【注释】

[1]申:再,又。南交:指南方极远的地方,由这里到“平秩南讹”与上文有异,应有脱文。下文所说的冬季也如此。

[2]讹:变化,化育。

[3]敬致:此二字似为脱落之残文,当在上文“平秩南讹”之前,指的是对日的祭祀。

[4]日永:白天最长的时候,指的是夏至。永:是长的意思。火:古代对一颗恒星的命名,与“鸟”一样,多在占卜的辞文中出现。

[5]因:家中的老弱因为青壮年在田中劳作而出门去帮忙。

[6]希革:毛羽稀疏。

【译文】

【引文】又任命羲叔到极远的南方之地,掌管对日的祭祀礼节,然后辅助百姓按照程序来进行夏天的农业活动。在夏至的时候,在南方的天空可以看到火星,凭此可以确定夏至节令。这时天气燥热,农事繁忙,百姓不论老幼都出门帮助家中的青壮年劳作,鸟兽的毛羽逐渐稀疏(以避燥热)。

【原文】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1],寅饯纳日[2],平秩西成[3]。宵中、星虚[4],以殷仲秋。厥民夷[5],鸟兽毛毨[6]。

【注释】

[1]西:本文所述东、南、北三方的“宅”字下面都是两个字,这里独独只有一个“西”字,乃为脱漏。《史记》中补字作“西土”。这里可以理解为西方极远之地。昧谷:传说中日落的地方。

[2]饯(jiàn)纳日:商朝有“入日”的祭礼,现在的“纳”即写为“入”。饯:送。

[3]西成:农事活动,因为秋天庄稼丰收,所以用了“成”这个字。

[4]宵中:白天黑夜一样长,指的是秋分。虚:对一颗恒星的命名。

[5]夷:这里是平静、清闲的意思。

[6]毛毨(xiǎn):鸟兽重新长毛,毛羽丰满的样子。

【译文】

【引文】又分别命令和仲在极远的西方叫作昧谷的日落之地,掌管对落日的祭礼,之后帮助百姓按照程序进行秋收活动。秋分的时候,在南方天空正中可以看到虚星,可以凭借这颗星来确定秋分的准确时令。这时气候开始变凉,百姓开始清闲下来,鸟兽开始重新长出丰满的毛羽。

【原文】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1]。平在朔易。日短,星昴[2],以正仲冬。厥民隩[3],鸟兽氄毛[4]。

【注释】

[1]朔方:指北方极远之地。幽都:也就是下文提到的“幽州”,是传说中北方的一座山的名字,代指极北之地。

[2]日短:白昼最短的时候,指的是冬至。昴(mǎo):二十八星宿之一。

[3]隩(ào):同“奥”,指室内。

[4]氄(rǒng)毛:动物贴近皮肤的细软的绒毛。

【译文】

【引文】又下令让和叔到极远的叫作幽都的极北之地去,帮助那里的百姓按照节令来进行冬季的农业活动。白天最短的日子,在南方的天空中可以看到昴星团,可以凭此来确定冬至。这时天气寒冷,百姓都回到室内,鸟兽开始生长出细软的绒毛来保暖。

【原文】

帝曰:“咨!汝羲暨和[1]。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2],以闰月定四时成岁[3]。”

【注释】

[1]咨:告知,命令。暨(jì):与。

[2]期(jī)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一年三百六十六天,这是古代推算较早知道的一年的天数,是根据太阳的回归年这一运动而推算出来的,是一种阳历年。

[3]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因为月球绕地球的周期与地球绕太阳的周期并不相同,阴历要比阳历一年少十一天,必须要设立闰月才能让二者相合。

【译文】

【引文】帝尧说:“我告知你们,羲氏与和氏,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你们需要设立闰月来调整好四季以制定每个年岁。”

【原文】

允厘百工[1],庶绩咸熙[2]。帝曰:“畴咨若时登庸[3]?”放齐曰:“胤子朱启明[4]。”帝曰:“吁[5]!嚚讼,可乎[6]?”帝曰:“畴咨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7]。”帝曰:“吁!静言庸违[8],象恭滔天[9]。”

【注释】

[1]允厘百工:切实去整顿文武百官。允,确实,切实。厘,治理,整饬。百工,百官。

[2]庶绩咸熙:政务处理得当。庶,众。绩,指政事。咸,都。熙,兴盛。

[3]畴咨若时登庸:谁能够将政务处理得当就能够提拔任用谁。畴,谁。咨,能够,可以。若时,也可云“如是”“如此”。登,提拔,升迁。庸,用。

[4]放(fǎng)齐:尧在位时的一位大臣。胤(yìn)子:嗣子。朱,这里指的是尧的儿子丹朱。启明,开明,通达。

[5]吁(xū):叹词,表示否定。

[6]嚚(yín)讼:顽劣丧德并心狠手辣。讼,通“凶”,这里是孙星衍在《尚书今古文注疏》中所提出的说法。

[7]共工:神话中的任务,这里是尧的一个臣子的名字。方鸠僝(zhàn)功:聚众人之力来将事情办成。方,通“旁”,大,广。鸠,聚集。僝,显现。

[8]静言庸违:花言巧语,做事十分邪僻。

[9]象恭滔天:表面十分恭敬却不信天命。

【译文】

【引文】尧帝切实地去整顿文武百官,政务也处理得当。他说:“谁能够将政务处理得当,就提拔任用谁。”大臣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开明通达,可以任用。”尧帝说:“啊,他顽劣丧德又心狠手辣,如何能够任用他呢!”尧帝又问:“谁能够胜任我的职位呢?”大臣驩兜说:“噢!共工大概可担任,他能够将众人之力集中起来促成大事。”尧帝说:“唉!他擅长花言巧语,行事却十分荒诞,表面上毕恭毕敬,其实为人傲慢,不信天命。”

【原文】

帝曰:“咨!四岳[1],汤汤洪水方割[2],荡荡怀山襄陵[3],浩浩滔天[4],下民其咨[5],有能俾乂[6]?”佥曰[7]:“于!鲧哉。”帝曰:“吁!咈哉[8],方命圮族[9]。”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注释】

[1]四岳:原指的是一座丛山,这里指官名或者大臣的名字。

[2]汤(shāng)汤:水势浩大的样子。方割:指的是严重的灾害。方,通“旁”,大,严重。割,通“害”,祸害。

[3]荡荡:形容水流湍急的样子。怀:包围。襄陵:淹没了丘陵。襄,这里是淹没的意思。

[4]浩浩滔天:仿佛要漫过天际一般。

[5]咨:忧愁。

[6]有能俾(bǐ)乂(yì):谁能够治理。俾,使,让。乂,治理。

[7]佥(qiān):都。

[8]咈(fú):违逆。

[9]方:同“放”,违背,违反。圮(pǐ):毁。

【译文】

【引文】尧帝说:“唉!四岳啊,湍急的洪水酿成了严重的灾祸,水势迅速将高山包围,将丘陵淹没,仿佛要漫过天际一般,下面的黎民百姓十分忧愁,谁能够治理洪水呢?”群臣都说:“啊,鲧啊。”尧帝说:“唉,这个人性情暴敛,常常会逆天而行,做出伤害自己族人的事情。”四岳说:“唉,先试一试吧,可以的话就让他来治理。”尧帝说:“那就让他去干吧,注意让他遵守职责!”可是鲧治理了九年,都没有看到成果。

【原文】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1]?”岳曰:“否德[2],忝帝位[3]。”曰:“明明扬侧陋[4]。”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5]!予闻,如何?”岳曰:“瞽子[6],父顽母嚚[7],象傲[8];克谐以孝,烝烝乂[9],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

【注释】

[1]庸命:也就是“用命”,这里指遵守、贯彻指令。巽(xùn):履行。

[2]否(pǐ):陋。

[3]忝(tiǎn):辱。

[4]明明:尊重,称赞贤明的人。前一个“明”字是动词,后一个“明”字是名词。侧陋:隐于民间,没有名望的贤人。

[5]俞:语气词,相当于“然”,是“好吧”的意思。

[6]瞽(gǔ)子:盲人的儿子。瞽:盲人。

[7]父顽母嚚:相传舜的父亲性情顽劣凶狠,继母嚣张。

[8]象傲:传说中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性情十分傲慢。

[9]烝(zhēng)烝乂:治理得很好的样子。

【译文】

【引文】尧帝说:“唉!四岳,我已经在位七十年了,你们能够遵循贯彻我交给你们的命令,你们来继任朕的帝位吧!”四岳说:“我的德行尚浅,恐怕会玷污了这个位置。”尧帝说:“那你们举荐一个朝中的贤明之臣,或者推荐一个隐没于民间的声名尚未显达的贤人。”众人对尧帝说:“在民间倒是有一个叫作虞舜的丧妻之人,是一个贤人。”尧帝说:“噢,我也听说过,那这个人为人处世到底如何呢?”四岳说:“他是一个盲人的儿子,父亲与继母都十分顽劣凶狠,异母的弟弟象对待他也十分傲慢无礼;但是舜一直用自己的孝行感动着全家,以至于全家和谐相处,家庭事业也十分兴旺,家人们也不再有违背道义的行为。”尧帝说:“那我就来试一试他吧!”

【原文】

女于时[1],观厥刑于二女[2],厘降二女于妫汭[3],嫔于虞[4]。帝曰:“钦哉!”

【注释】

[1]女于时:将女儿嫁给了虞舜。

[2]观厥刑于二女:观察舜对待两个女儿的德行。二女:传说中的娥皇、女英。

[3]降:下嫁。妫(guī)汭(ruì):妫水注入另一条河的相交弯曲之地。

[4]嫔于虞:嫁给虞家。

【译文】

【引文】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了虞舜,以观察他治国齐家的能力,女儿嫁到舜的家乡妫汭,做了虞家的媳妇。尧帝对舜说:“要恪尽职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