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四大风味传统调味的比较
千百年来,我国各地菜肴的风味特色一直在传承、繁衍并潜移默化地变化着,各地传统的调味技艺在地域性、民族性的基础上,运用本土的调味料和调味方法彰显着本地的个性风味特色。在我国各地的风味菜系中,四川、山东、广东、江苏四大风味菜系特色较为明显,在全国各地的影响也比较大,这里对四大风味菜系的传统调味技艺和风味特色进行一下分析,以便于人们更广泛地了解它、利用它。
这里是以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菜谱》丛书为蓝本。这套丛书共出版了16种不同的风味,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饮食服务局、中国烹饪协会组织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饮食服务部门的专业人员和名厨师,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中国菜谱》一套书的基础上重新增订编写的。这套书应是20世纪我国各大地方风味菜谱中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该套书印刷精美,红色封面,16开本,每种书正文之前配彩色图片30~40幅,是那个时期菜谱的精品之作。每种书重印了3次,印刷量3万~5万本不等。这里以较有影响的中国传统的四大风味菜谱为例,对四大风味的调味技艺进行分析与比较,让人们更加明晰传统风味菜系调味的特色与价值。
(一)对四大风味菜肴情况的分析
分别对四大风味菜系菜谱中的菜肴进行统计,尽管此套菜谱中的菜肴数量不完全代表各菜系的各自的数字,这里就暂且按照此数据进行分析。综观四本书中的菜肴,其数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四大风味菜系菜肴数量的比较 单位:个
这是根据书中的目录情况而记录的,在“其他菜”中,个别花色冷拼的菜例中还包括多个围碟、单拼凉菜,它是以一道整体菜出现的,在此就以目录为准。
从表1中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可以看出,各地方菜系中的菜肴所占比例还是较为合宜的,广东、山东的水产海鲜原料多,所以水产菜肴排在第一位;江苏的淡水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水产菜肴占到了36%,而山珍海味比较少,菜肴也较少;四川有山珍、缺少海味,水产相对较少,但肉、禽丰富。
在这套书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有的菜谱编写不够规范,在调料的配方上也有些出入。如在原料中没有介绍的调料,但在制作中出现了;有的将配料写成调料;有的调料前后都未标明,等等。但总体来看,这套书的价值还是不容忽视的。
(二)四大风味主要调味特色比较
根据四大风味菜系的调味情况,对菜谱中较有代表性的调味料进行析出比较,四川风味中查找出加辣椒的菜肴、加花椒的菜肴和加豆瓣酱的菜肴;江苏风味菜系中找出咸鲜味菜肴、加糖的菜肴和加花椒盐的菜肴;山东风味菜系中的咸鲜味菜肴、加糖的菜肴和加花椒盐(油)的菜肴;广东风味菜系中的咸鲜味菜肴、加糖的菜肴和甜酸味菜肴等进行比照,通过检索得到下列一些数据。具体分述如下。
1.四川风味菜肴调味分析
在《中国名菜谱》四川风味中,麻味、辣味菜肴所占比例较多,但有56%左右是不麻不辣的菜肴,这也符合四川餐饮界人士所说的数据。四川的辣椒菜所用的原料品种较多,风格各不相同,在表2的数据中,许多辣味菜肴中既有辣椒,又有胡椒粉或豆瓣酱,表格中的辣味数据有些是重叠的,不少菜肴既加辣椒又加豆瓣酱、胡椒粉;在花椒的运用上有花椒粒、花椒粉,当时调味中还没有使用新鲜的花椒。这当中真正比较香辣和麻辣的菜肴有94款,约占37%,其他属于微辣的菜品。在四川风味菜谱中,虽然收集编撰的品种略少了点,但也不影响川菜的全面性,不同的烹调方法、丰富的调味手段,为川菜的广泛影响夯实了技术基础。
表2 四川风味菜肴调味情况分析 单位:个
从四川风味菜谱中得知,川菜的调料大多就地取材,朴实无华,川盐、泡红辣椒、花椒、醪糟、郫县豆瓣等调制的各种复合味型是川菜风味千变万化的基础。独具特色的郫县豆瓣,是一种红辣椒豆瓣酱,为四川郫县特产,具有色泽红亮、油润滋软、辣味浓厚的特点,是川菜的调味佳品。
2.山东风味菜肴调味分析
山东风味是以咸鲜味型为主体的地方风味,在《中国名菜谱》山东风味中也已充分地体现出来,约占62%。山东菜系中海鲜菜的比例较大,特别是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当地人爱海吃鲜,所以菜肴风格大多是咸鲜味型。山东菜系中加糖菜肴有65个(其中甜菜有17个),热菜中放糖的只有48个,只占总数的17.8%。其他菜肴中放糖量都较少,不少菜肴中的糖量只有0.5~2克。山东地处我国的北方,当地民众对咸味情有独钟,咸菜、咸酱运用较为普遍,所以许多炒菜和红烧菜都不放糖,只有个别红烧菜放一点糖。多数山东人烧菜时不喜欢加糖,这种现象在菜谱中也较明显地体现出来。
从菜谱中看出,传统的山东风味也是不吃辣的(见表3),所以书中的辣味菜肴只有2个,有个别菜肴放辣酱油,加花椒的菜肴中,有花椒粒、花椒盐、花椒油和花椒水不同品种,所以,这些都是微辣、微麻的菜肴。山东风味中放甜面酱的菜肴比其他地方的多,总体口感比南方要咸一些。
表3 山东风味菜肴调味情况分析 单位:个
3.广东风味菜肴调味分析
广东风味是以咸鲜味型为主的菜系,在《中国名菜谱》广东风味中占63%。菜谱中加糖菜肴包括甜酸味菜肴,其微辣菜有3个,广东菜为了配色加甜椒的菜有多个,但体现不出辣味,有些菜肴加胡椒粉的分量为0.05克、0.1克,或是辣椒米2克,其量是微乎其微,吃不出辣味。有些加糖菜肴中糖的分量较少,有0.1克、0.5克的不等,用盐量也很低。从菜谱中看出,传统的广东风味甜酸菜肴也不是很多,如“糖醋咕噜肉”还是用传统的糖醋汁调制,而不是用番茄汁;广东地处热带,瓜果丰富,而传统菜谱中利用水果制作菜肴所占的比例也不高。
表4中的特色调料,是指广东地区最早使用的西汁、茄汁、果汁、喼汁、柠檬汁、沙茶酱、柱侯酱等调料。除沙茶酱、柱侯酱是福建、广东自己研制的调味品外,其他调料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加这些调料的菜肴在全书中只占1.6%,说明这套菜谱是比较传统的,还未像现在这么开放,所编菜谱对每种引进调料只选择1~2个菜肴,这也说明菜谱编制时中外菜肴的结合还处在起步阶段。
表4 广东风味菜肴调味情况分析 单位:个
4.江苏风味菜肴调味分析
在《中国名菜谱》江苏风味中,主要是以咸鲜味为主的菜肴,如清蒸菜、汤菜、炒蔬菜以及经过加工腌制的菜肴等,约占53%,大多数菜肴主要是加盐和味精等;其次是咸甜味菜肴,以红烧菜为主。传统的江苏人基本上不吃辣味菜,菜谱中真正加辣椒的辣味菜只有1款,用胡椒粉的菜肴还比较多,但加的量大多是0.5~2克之间;在放花椒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花椒粒,二是花椒盐,三是花椒油。江苏菜肴中加糖的菜肴占45%左右,其甜味的主要来源有白糖、冰糖、饴糖、蜂蜜、黄糖等,这主要是甜咸味的红烧、酱汁菜肴和甜酸味的糖醋菜肴以及甜菜类。在江苏风味中,有些清蒸菜、炝拌菜和烩菜中也要放点糖以提鲜开胃。
表5 江苏风味菜肴调味情况分析 单位:个
江苏地处南北之间,长江把苏南、苏北一分为二,苏南菜肴放糖量较大,代表菜肴有蜜汁火方、无锡肉骨头,苏北地区偏于咸鲜和咸甜,盐量略重。江苏菜肴清淡入味,其使用的调料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依靠菜肴的原汁原味和炖、焖、煨、焐的火工菜见长。
(三)四大风味菜系调味特色综述
1.四大风味菜谱中主要调料的比较
我国传统的四大风味菜系分布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提供着不同的饮食资源,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风味特色。我国的三大流域孕育了四大菜系。地处南方珠江流域的广东地区气候炎热,与地处北方黄河流域的山东地区气候寒冷,自然界的孕育使得饮食调味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处长江流域东部的江苏地区水网密布、气候温润,与地处长江流域西部地区的四川地区高山峻岭、潮湿多雾,也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这在各地饮食菜肴的搭配与调味上就显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这里选取四大风味的几款菜肴对调味品的投放作简单的说明,见表6。
表6 不同风味菜肴的调料比较
表6中列举的这些菜肴可能编写者也没有准确地称量出具体的分量,上面所选菜肴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这里只是通过简单的比较来进行分析,或许也能看出一些基本的差别。从放糖量来看,在主料相似的情况下,江苏用得最多;而放盐量,山东偏多;四川对辣味情有独钟,而其他三大风味菜系对辣味较少涉猎,最多只能是微辣的菜肴。
2.四大风味菜系调味的个性风格
“近山者采,近水者渔”是饮食区域性的物质条件。“就地取材,就地施烹”是地域饮食文化的主要表现。在地方风味的调制方面,同一种菜肴,南北之地具有不同的方法和风格。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述“猪肚菜”制作方法时曾说:“滚油炮炒,加作料起锅,以极脆为佳,此北人法也。南人白水加酒煨二枝香,以极烂为度。”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述清末的饮食状况时称:“各处食性之不同,由于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书中还分析道“粤闽人之饮食,食品多海味,餐食必佐以汤,粤人又好啖生物,不求火候之深也。”这是不同地区自然因素的差异所形成的风格。大自然赐给人类无尽的保藏,依赖于大自然固有的生物生长繁殖,这是基于不同地区的特定条件而言的。从四大风味菜系的不同地域特点来看,它们各有所长,各显技艺,调味各具特色,已成为我国菜肴宝库中各式鲜艳而独特的花朵。
(1)四川风味的调味特色 四川地处我国的西南地区,这里江河纵横,崇山峻岭,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当地民众的饮食口味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川地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这是爱吃麻辣辛香的主要原因。当地的调味品多彩多姿,特色分明,地方风味和乡土气息浓郁,如自贡盐、保宁醋、潼川豆豉、郫县豆瓣等。在调味品的运用上讲求灵活多变,“辣椒”本为普通调味品,在用法上有青椒、红椒、鲜椒、干椒、泡辣椒、煳辣椒、辣豆瓣、辣椒酱、辣椒面、辣椒油等之分,并与花椒、姜、葱、蒜、醋、糖等巧配妙合,烹调成千变万化的复合美味,形成鱼香、麻辣、红油、家常、怪味、椒麻、煳辣、蒜泥、姜汁、豆瓣、酸辣十分丰富的特殊味型。
(2)山东风味的调味特色 山东地区地处北方黄河流域下游,胶东半岛凸出于黄海和渤海之间,当地的海洋渔业十分发达。海参、对虾、鲍鱼、扇贝、海螺、带鱼等丰富的海产品,使得当地厨师烹制海产品有独到之处。烹调方法以爆、扒、为主,突出咸鲜,加上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形成了粗犷浓厚的调味风格。这种菜肴的调制特色,不仅影响山东境内,而且辐射京津、华北、东北地区。菜肴风味鲜咸味浓、讲究原味,也影响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区域。山东盛产大葱、大蒜、生姜等调味料,故当地人爱吃生葱、生蒜,山东大葱葱白长至15~20厘米,味美甜净,许多菜肴的烹制都离不开大葱佐助调味,在菜肴烹调上善于用面酱和葱香调味成为其代表特色。
(3)广东风味的调味特色 广东地区地处我国珠江流域,是我国的南大门,这里气候炎热,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冬暖夏长,酷暑炎热决定了当地人的口味习惯。南部临海以海鲜为美,北部山区以野产为珍,因此当地民众喜吃生猛海鲜。广东的风味特色是重清淡,讲究清中求鲜,淡中求美,强调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调味上以鲜咸为主,清、鲜、嫩、爽、滑、香是其菜肴的基本风格。改革开放以后,广泛吸取中外烹饪技艺,特别是借鉴西方技法和调味手段,利用西汁、柠檬汁、番茄酱、奶油、喼汁等调味方法。在调味品的运用上,喜用蚝油、鱼露、海鲜酱、柱侯酱、沙茶酱、红醋以及烤、焗、煲等法烹制菜肴,这是岭南人的调制特色。
(4)江苏风味的调味特色 江苏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这里襟江临湖,河海相通,素称鱼米之乡。境内江河湖海水鲜特产丰富多样,使得当地人的饮食用料以水产鱼鲜为主。在江苏风味菜谱中水产品菜肴有109个,占整个菜肴的36%。因为自然气候和水鲜原料的原因,调味上的清鲜平和,是江苏肴馔烹制的基调,江鲜、河鲜、湖鲜、海鲜,鲜瓜、鲜果、鲜蔬、鲜花等原料,都突出主料一个“鲜”字。咸鲜味、咸甜味、酸甜味等是其主要味型,代表菜肴如清炖蟹粉狮子头、母油船鸭、醉蟹清炖鸡、酱汁肉、腐乳汁肉、霸王别姬等,突出炖、焖、煨、焐,原汁醇浓,而荤素组合、重视火工、咸鲜味浓、甜咸醇正,正是江苏菜肴的基本风格。
四大风味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各自调味的个性特色和饮食风俗习惯,而这种对食物选择、加工和调味的个性习惯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排他性,因此,千百年来一直这样代复一代地延续着、传承着。进入21世纪,整个世界发生了变化,各地在传统调味特色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捷、中外交往的频繁,各地的饮食风味也在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和特色调味品,使得全国各地菜肴的调味特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山东、江苏人也开始喜欢辣味菜,广东菜中的微辣特色更加显现,江苏菜的调味在降低用糖量,山东菜的烹制在减少用盐量,各地引用西餐、东亚的调味品增多,特别是全国各地调味品厂生产的各式新款调味料在厨房广泛应用,四大风味菜系在传统调味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充实与丰富,这种吸取和变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迎合和适应现代人饮食需求的康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