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报告(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2006—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纵向比较

为了判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实施绩效,比较该规划于2011年1月获得国务院批准前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本节采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批前5年的数据和获批后2年的数据,主要比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二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四是物价水平。

一、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一)地区生产总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12年与2006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基本上都翻了一番,其中日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2012年为2006年的2.67倍。表1—9和图1—9给出了各地市2006—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

表1—9 各地市2006—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资料来源:青岛市、东营市、潍坊市、威海市、日照市、滨州市、山东省和全国2006—2011年的数据来自各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统计年鉴,除滨州市外,2012年的全部数据都来自各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总计数据根据加总计算得出,滨州市2012年的数据来自滨州市2012年经济运行情况。

图1—9 各地市2006—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同表1—9。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七地市的经济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七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为50%左右,其中2007年占到51.76%,2011年为50.45%。这说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地市占山东省的“半壁江山”。七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为5%左右,2006年占到5.22%,2011年为4.85%。从总体趋势上讲,2006—2012年,无论是七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是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总体趋势都是不断下降的。如果以2011年年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为分界点进行前后比较,可以看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七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批之后是下降的。表1—10和图1—10给出了2006—2012年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七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表1—10 2006—2012年七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山东省和全国的地位(%)

资料来源:根据表1—9计算得出。

图1—10 2006—2012年间七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山东省和全国的地位

资料来源:同表1—10。

(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从统计数据来看,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除了个别地区个别年份外都高于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6年、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全部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山东省;只有威海市在2008年、2011年、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略低于山东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从各地市的增长率来看,2011年和2012年的增长率均低于2006—2010年各年,虽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是在2011年年初获批的,但是不能就此简单得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是各地市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的原因,因为在这段时间无论是山东省还是全国的生产总值增长率都有较大幅度下降。表1—11和图1—11给出了2006—2012年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表1—11 2006—2012年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资料来源:青岛市、东营市、潍坊市、威海市、日照市、滨州市、山东省和全国2006—2011年的数据、烟台市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各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的数据和除滨州之外2012年的全部数据都来自各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滨州2012年的数据来自滨州市2012年经济运行情况。

图1—11 2006—2012年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资料来源:同表1—11。

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2006—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的比较,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即从各地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讲,各地市均高于山东省和全国,那么各地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山东省和全国的比重应该逐渐提高,这与表1—10和图1—10的结果不一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两种:一是统计数据本身存在问题;二是不同数据所采用的物价水平不同,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各地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其中东营市一直遥遥领先,其次为威海市和青岛市,潍坊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直低于山东省,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12和图1—12给出了各地市2006—2012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表1—12 各地市2006—2012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元)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外,2006—2011年的数据全部来自各地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的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的全部数据来源同表1—5。

图1—12 各地市2006—2012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同表1—12。

(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较高,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过,各地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较大,各地市之间差别较大,同一地市不同年份之间差别较大。以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得批准为界,2011年和2012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低于2006—2010年。表1—13和图1—13给出了各地市2006—2012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基本情况。

表1—13 各地市2006—2012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资料来源:除潍坊市和烟台市外,2006—2011年的数据全部来自各地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的统计年鉴;潍坊市的数据全部来自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烟台市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统计年鉴》,2011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的全部数据来源同表1—5。

图1—13 各地市2006—2012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资料来源:同表1—13。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表1—14给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各地市2006—2012年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其增长率。总体趋势表现为各地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明显慢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出现明显变化的是青岛市,从2011年开始,青岛市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发展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其他地市都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并且第二产业占比都超过50%,这表明各地市主要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图1—14展示了各地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表1—14 各地市三次产业产值及其增长率与产业结构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资料来源:除烟台外,2006—2011年的数据全部来自各地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的数据、全部2012年的数据均来自各地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1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的三次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同表1—14。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一)财政收入及其增长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有大幅度提高,大多数地市上涨2倍,平均年上涨幅度在20%以上,个别年份个别地市的上涨幅度达到40%,各地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之后的2011年和2012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上升并未表现出明显变化。相对于2010年,2011年除日照市之外其他六个地市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有所上升,但是2012年相对于2010年和2011年都有所下降。表1—15、表1—16和图1—15、图1—16给出了各地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其增长率的情况。

表1—15 各地市2006年至2012年的公共财政收入(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外,2006—2011年的数据来自各地市和山东省2012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07—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的数据来源同表1—7。

图1—15 各地市2006—2012年的公共财政收入

资料来源:同表1—15。

表1—16 各地市2006—2012年的公共财政收入增长率(%)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外,2006—2011年的数据根据表1—15计算得出;烟台市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07—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的数据来源同表1—7。

图1—16 各地市2006—2012年的公共财政收入增长率

资料来源:同表1—16。

(二)公共财政支出及其增长率

各地市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增长的幅度各年之间不同,差别较大,各地市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批准前的2010年相比,2011年和2012年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都有所上升,但是增长率有所下降,尤其是2012年相对于2011年又进一步下降。表1—17、表1—18和图1—17、图1—18给出各地市2006—2012年间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及其增长率的情况。

表1—17 各地市2006—2012年的公共财政支出(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外,2006—2011年的数据来自各地市和山东省2012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07年至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的数据来源同表1—7。

图1—17 各地市2006—2012年的公共财政支出

资料来源:同表1—17。

表1—18 各地市2006—2012年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外,2006—2011年的数据根据表1—15计算得出;烟台市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07—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的数据来源同表1—7。

图1—18 各地市2006—2012年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

资料来源:同表1—18。

四、物价水平

各地市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的物价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各地市变化的幅度不同,但是差距不大。比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批准前后的情况发现,2011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大,而2012年上涨幅度明显下降,这与山东省和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与规划获得批准之前的变化趋势也没有明显变化。表1—19和图1—19给出了各地市2006—2012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

表1—19 各地市2006—2012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潍坊市外,2006—2011年的数据根据表1—15计算得出;烟台市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07—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潍坊市的数据来自潍坊市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的数据来源同表1—7。

图1—19 各地市2006—2012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同表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