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策”的提出
作为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平同志就很注重国内建设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为发展我国对外经济交往进行了艰苦开拓。他曾力主从国外引进化纤生产技术装备,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穿衣问题。“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复出工作,围绕着所谓的“风庆轮”事件,对“四人帮”乱扣“卖国主义”、“洋奴哲学”帽子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斗争。1975年,他在主持党中央、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期间,更加明确地提出要把扩大进出口、引进先进技术作为一项大政策。这桩事是从“整顿”发展而来的。
整顿一抓,很见成效。6月,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由李先念同志召开国务院计划工作务虚会,总结整顿工作经验,系统研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方针、政策和重要措施。我被指定组织国家计委综合讨论意见,起草题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文件。小平同志很关心此事,多次听取汇报,并审阅了文件草稿,基本肯定了它的内容。8月18日,他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其中就有:要扩大进出口,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争取多出口一点东西,换点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他强调说这是一个大政策。这一重要意见,在今天看来当然顺理成章,不言而喻,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纵览全局的战略眼光,是难以提出的。
按照他的这一指示,我们对文稿认真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由十四条改为二十条(因而简称“工业二十条”),准备提交当年全国计划会议讨论后,报中央政治局批准下达执行。我还会同有关负责同志和冶金专家进行了研究,设想在沿海某个港口城市,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建设一个主要“吃”进口矿石的大钢铁厂。后来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的兴建,即由此肇始。
正当我们兴致勃勃讨论如何贯彻小平同志指示和“工业二十条”时,当年第四季度,发生了大家周知的政治形势急剧逆转,整顿工作被迫中断,“工业二十条”被“四人帮”一伙诬为“反党大毒草”,“大政策”遭到攻击和“批判”。但是,整顿赢得党心、民心,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大政策”的提出,把对外贸易、技术引进这一原被视为一般经济事务的工作,提到了国家经济建设战略方针的高度,在干部中起到深刻的启迪作用,为80年代实行对外开放作了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