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概要

杨耕杨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主题、职能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曲解、非难和挑战。人类思想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要研究新问题,往往还需要重新探讨对学科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成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为内容,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以及理论概括和总结,对于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成果主要使用逻辑分析、文本解读和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性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出发,对历史文献、经典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问题、新成果进行理论分析,以形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本成果的主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为基础,集中探讨和论述了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关系,实践的本体论意义,辩证法的实践基础,本体论批判的辩证法,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认识的本质、结构与矛盾运动,思维的建构、反思与反映,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本质,客观过程、历史规律与社会发展道路,主体性问题与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社会批判理论的实质与特征,人类解放与人的发展等基础理论问题、重大问题以及难点和热点问题,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所达到的学术水平,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第一,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

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19世纪中叶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后果、法国政治革命及其后果、世界历史的形成及其意义,这三者是资产阶级进行历史性创造活动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及其引起的规模宏大、具有现代形式的社会矛盾,是推动马克思创立“现代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作为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理论主题的根本转换,即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并由此建构了一个新的哲学空间。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必须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实践本体论为理论基础,以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统一为理论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基本特征都是从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引申出来的,是这一本质特征展开的逻辑要求和理论表现。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

第二,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

针对普列汉诺夫和列宁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的理解,作者认为,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是批判继承的关系。无论是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如卢卡奇)致力于把马克思哲学黑格尔化,还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如阿尔都塞)力图割断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联系,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在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过程中,除了马克思本人的实践活动和费尔巴哈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外,还有两个理论因素不容忽视:一是马克思通过对《法哲学原理》的批判性解读,发现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二是马克思通过对《精神现象学》以及政治经济学著作的批判性解读,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新概念,并创立了以现实的人的活动为载体或承担者的新的辩证法。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马克思不是返回到一般唯物主义,而是直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世界观。如果说逻辑学的“倒转”是一般唯物主义的话,那么,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的倒转则是历史(辩证)唯物主义。

针对恩格斯和列宁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关系的理解,作者认为,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以一般唯物主义立场为特征的所谓费尔巴哈阶段。马克思从来没有返回到费尔巴哈的以抽象的自然为前提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去。凭借法哲学研究的背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落在市民社会上。这就是说,费尔巴哈之所以引起马克思的兴趣,不在于他的抽象的唯物主义立场,不在于他高谈自然界在存在上的优先性,而在于他关于异化和人本主义的思想。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相结合,才使马克思有可能提出一种新的哲学世界观。

第三,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关系。

作者指出,在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研究中,通常认为,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处在根本的对立之中,具体地说,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原则是拒斥形而上学,而马克思哲学不同于或高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地方就在于,马克思哲学仍然保持着形而上学这种哲学形态的“本色”,即以追溯整个世界的本原或基质为目标,力图从这种终极存在——物质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一切事物的本性,然后从自然存在推导出社会存在。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反对或拒斥形而上学同样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则。与西方传统哲学不同,马克思哲学关注的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异化了的生存状态的消除。从根本上说,马克思哲学是从人的存在出发去解读存在的意义,从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这样,马克思便终结了形而上学,同时启动了现代西方哲学的进程,并具有后现代主义的意蕴。

第四,明确提出实践是现存世界和人的生存本体,并以此为基础分别论述了本体论的“实践转向”、实践的本体论意义、斯大林与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解,以及“有生命的个人”与“现实的个人”、“社会生产人”与“人生产社会”、社会的整体性及其与实践的关系等理论问题。

作者认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现实的个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个人又依赖于社会,社会是个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人,人也生产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统一的,而二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存在,即把存在理解为人的存在,理解为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创造对象世界的活动就是生存实践活动。这种生存实践活动不仅创造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创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制约着人的生存实践活动,决定着人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就是人的存在,其本体论是生存论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

第五,深刻阐释了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辩证法和辩证法的实践基础。

作者认为,哲学本体论从其产生开始,就蕴含着两个基本矛盾:一是哲学本体论与人类历史发展的矛盾,二是哲学本体论的自我矛盾,前者是后者的根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升华和哲学表达。哲学史表明,辩证法正是以这种具有哲学世界观意义的矛盾为对象,并在愈来愈深刻的层次上展现这种矛盾而实现自身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观点、历史观点去对待哲学的本体论追求,因而不断地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和阐发本体论的内在矛盾,使“合理形态”的辩证法随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而获得越来越丰富的理论内容。

第六,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关于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观点。

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仅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分析了人与意识的关系;不仅阐明了社会的本质、结构和整体性,阐明了社会历史过程与自然历史过程的相似性,阐明了历史规律的形成与特征,以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且阐明了人类意识的产生与本质,以及语言与意识的关系,阐明了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及其客观性,明确提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始终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形成,阐明意识的形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意识形态批判。

第七,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本质、结构和矛盾运动的基本观点。

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多重矛盾关系中去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科学地解答了认识的本质问题。人的认识的本质是同人的社会本质密切相关的。在认识活动中,每一个认识个体,一方面同客体即认识对象发生关系,不断进行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又同其他认识主体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个体认识向社会开放和社会认识影响个体的双向运动。这种相互作用使认识成为社会活动。人的社会本质使每一个人的认识超越其个体,使每一代人的认识超越前一代人的水平,使人类能动地反映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扩大、深化和发展。

第八,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了思维的建构、反思与反映的关系。

作者认为,从根本上说,思维的建构是指人对世界的反映过程,是人以主体的方式对世界的概念性的把握过程。思维的建构性是主体能动性的高度体现,是马克思的要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这一思想的最有特色、最直接的体现。马克思的实践反思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揭示出反思成为思维中“绝对的积极的环节”的真正原因是实践活动的发展,同时,又揭示了思维运动具有“反过来思”的过程,即通过建立更高级的范畴体系对原有的范畴体系进行批判,并使之“变形”。马克思的实践反思理论揭示出思维的正向与反向两个方向的运动,从而为人们把握人类历史运动提供了钥匙。

第九,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了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关系。

作者认为,随着经典科学向非经典科学转化,知性思维也同时由于自身力量的推动而越来越具有辩证特色,具体表现为:科学思维由否定“矛盾”、“悖论”到承认“矛盾”、“悖论”,由要求自身的“完全性”、“形式化”到承认“不完全性”、“非形式化”的因素存在,由片面的“拒斥形而上学”、要求贯彻完全的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原则到承认“历史主义”、确认“形而上学”的合理作用。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知性思维在向辩证思维运动,而辩证思维也在不断地把应该知性化的东西知性化,即辩证思维也在向知性思维运动。我们应该看到,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在现代处在交合运动过程中,不能恪守于康德、黑格尔对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划分;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经典科学的非经典化,随着科学思维中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新观念的产生,随着“相对性原则”、“测不准原理”、“互补性原理”等为科学思维所承认和运用,知性思维再也不是历史上的经典形式了,而是充满辩证色彩并正在向辩证思维“复归”的知性思维。

第十,明确提出社会结构是人们之间交往关系的制度化,并以此为基础分别论述了交往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层次、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交往与异化及其扬弃等理论问题。

作者认为,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本质问题是历史观的重要问题。传统哲学对这一问题虽然作过不少有益的探讨,但总的来说未能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立足实践,从人们的交往活动出发,科学地解答了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本质问题,交往与社会结构的关系问题因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把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即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一个互为中介的整体性的活动过程,从而达到了对人类历史过程具体的、现实的把握,达到了对历史过程既唯物又辩证的把握。从现实的个人的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地说明了社会结构的形成。

第十一,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了客观过程、历史规律与社会发展道路。

作者认为,客观过程的两种形式:自然运动和历史运动,属于两个不同系列的发展形式。从发展的源泉、发展规律的形成机制、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来看,两种形式具有明显的区别。从根本上说,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历史规律不仅实现于而且形成于人的活动中;历史规律就是经济运动对人类历史行程的制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历史运行的大概趋势,构成了历史运动的“中轴线”;形成于人的活动中的历史规律同样具有重复性、常规性,即在特定的条件下,某种历史规律会反复发生作用,成为一种常规现象。以此为前提,唯物主义历史观制定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那里,可以产生相同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社会形态。由于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人对自然的关系,唯物史观不但发现了历史规律的重复性、常规性,而且能够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社会的物质变革。

第十二,深刻阐述了主体性问题与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

作者认为,现代性意味着现代社会的实质、基础和核心,意味着现代社会围绕着旋转的那个枢轴。作为现代社会由以成立、由以持存并不断地再生产自身的本质—根据,现代性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基本支柱,即资本和形而上学。在这一主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同时也是对资本和形而上学的批判。对现代性的批判又是同对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密切相关甚至融为一体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涉及如何估价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何种存在论的基础上谈论主体性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性的性质及论域取决于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取决于这一批判在怎样的意义上以及在多大的程度上触动了近代形而上学的根基,并且最终取决于这种触动是否真正击穿并颠覆了“意识的内在性”。必须在近代形而上学之外,在瓦解其基本建制的前提下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问题,从而正确估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及当代意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不仅是对现代资本的批判,而且是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现代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或者说,有着本质的“共谋”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对形而上学的批判高度制约着对资本批判的高度,对资本批判的高度同样制约着对形而上学批判的高度。

第十三,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了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核心问题。

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社会批判理论因此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但是,长期以来,这一重要内容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这一重要内容又变成了从人本主义出发的价值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没有看到、也不理解马克思从早期的伦理的价值批判理论到后来的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转换。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理解这一逻辑转换,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看,马克思正是通过从人本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即资本批判,获得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

第十四,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了人类解放与人的发展问题。

作者认为,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人类解放和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并最终体现为人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推动社会发展。只有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求得个人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总的方向上离不开人类整体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因而,社会的每一个进步,对人来说都具有解放的意义。人的自由、解放程度在历史上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表现为不同的水平。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水平低下,那时的个人显得比较丰富,但这只是原始的丰富。这种近于动物式的“自由”生活,其实是极不自由的表现。伴随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形成、发展,人的发展步出了原始状态,但又进入了片面化的境地,导致与社会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发展共生的个人畸形发展,即异化。这种畸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极致。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自觉地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方式,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成果的学术创新、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成果无论是形式的表现力度,还是理论的深刻程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术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术界、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和实质内容出发,使用逻辑分析、文本解读和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形成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念和总体思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即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

第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基本理念出发,深入地研究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认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第四,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与基础理论相关的原始文献,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在世界历史的广阔视域中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文本考证和比较研究,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展现出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新理解。

本成果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源和学术资源。

本成果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权威性刊物,并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在学术界、理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